医学集成 - 第 20 页/共 64 页
瓜瓤瘟,胸高胁起,呕血如汁。生犀散:犀角、黄连、花粉、人中黄、苍朮、陈壁土。气虚加人参,便闭加大黄。
杨梅瘟,遍身紫块,忽发霉疮。三黄汤:生地、赤芍、元参、大黄、人中黄、黄连、丹皮、滑石、甘草,渴加石膏、葛根。
疙瘩瘟,发块如瘤,遍身走痛。人中黄散:人中黄、雄黄、朱砂,研末,桔梗、薄荷、甘草,煎汤下,便闭,加大黄。
葡萄瘟,青紫斑点,状若葡萄。羚羊散:羚羊角、生地、元参、麦冬、黄芩、知母、银花、姜蚕、大力、羌活、防风、甘草、竹叶。
锦霞瘟,浑身斑疹,痛痒非常。犀角饮:犀角、大力、赤芍、生地、荆芥、防风。渴加石膏,粉葛。
扣颈瘟,痰火迷心,袖绳欲缢,香附、郁金、雄黄为丸,以开膻中之郁,再加二陈以祛膈中之痰,更加羌活、细辛、鬼箭羽、丹参、赤小豆。通心泻火,自愈。
软脚瘟,溺清泄白,足肿难移,白虎汤加苍朮。
以上扣颈瘟、软脚瘟外皆风寒包火,凝聚三阳使经络不通,激成赤肿,宜外风散寒,内清邪热,通用败毒散加减,毒盛加朱砂以泻君火,重加人中黄以泻脏热,赤肿甚者,针去恶血,此专言瘟疫热证也。
斑疹
清臣曰:伤寒斑疹,由于失表;瘟疫斑疹,由于失下。伤寒出斑最险,瘟疫出斑,亦危。色红者吉,色黑者凶;发在周身者轻,发在心窝者重。出肌肤间,如花瓣不刺手为斑;出肌肤外,如粟粒,刺手,为疹。有阴毒阳毒之分,阳毒宜举宜化,阴毒宜温宜散。
凡出斑疹,邪在经而不在胃,治以正病为主,斑疹为辅。脉洪手足温,斑点红赤且大,为阳斑;脉微手足冷,斑点淡红且隐,为阴斑。
阳斑,犀角地黄汤,加升麻、紫草。或黄连解毒汤,加犀角、元参、升麻、甘草。或消斑汤,元参、麦冬各一两、丹皮五钱、升麻、白芷各二钱、白芥、沙参各二钱。
阴斑,阳虚附子理中汤,阴虚附子理阴煎。阴阳并虚,大温中饮。
感冒
清臣曰:冒风感寒有伤风、伤寒、兼火、兼食、血虚、气虚、阴虚、阳虚之别,按病立方,随手奏效。
感冒有汗,为伤风,加味桂枝汤,桂枝、羌活、防风、白芍、甘草、姜、枣。气虚加沙参。
感冒无汗,为伤寒,加减麻黄汤,麻黄、羌活、防风、紫苏、甘草、姜、葱。血虚加生地。
感冒兼火,冲和灵实饮,生地、川芎、羌活、防风、葛根、白芷、柴胡、黄芩、石膏、薄荷、甘草、姜、枣。
感冒兼食,行气香苏散,香附、紫苏、陈皮、川芎、麻黄、羌活、乌药、枳壳、甘草、姜、葱。有汗去麻黄加桂枝,因湿加苍朮,食重加山查、神曲。
感冒属血虚,四物合小柴胡汤,加桂枝。
感冒属气虚,补中汤加羌、防、白芷。
感冒属气血两虚,八珍汤,去焦术,加黄耆酒炒、羌活、防风、桂枝。
感冒属阴虚,理阴煎,加麻绒、柴胡。
感冒属阳虚,理中汤,加麻绒、柴胡。
感冒属阴阳两虚,大温中饮。
疟疾
清臣曰:疟疾有四,曰风、曰寒、曰痰、曰食。因风、寒、痰、食客于半表半里,阴阳相搏,为寒为热而疟疾成。治法:无汗务使出汗,有汗务要收汗,有风者消风,有寒者散寒,有痰食者,化痰消食。表邪重者先解表,里邪重者先解里,热多宜凉,寒多宜温,久疟宜补,不可纯用攻伐。
风疟,热多寒少有汗,桂枝汤加羌、防、半夏,或小柴胡、倍人参,加桂枝、白芍。
寒疟,寒多热少无汗,麻黄汤,加羌、防、半夏、生姜。或附子理阴煎加柴胡、麻黄。
痰疟,寒热并增,痰涎涌盛,小柴胡加枯矾、白芥,或理脾涤饮,加葶苈、白芥。
食疟,寒热相伴,痞满恶食,小柴胡,加苍、朴、莱菔、青皮、草果。
或清脾饮:焦朮、茯苓、半夏、青皮、柴胡、黄芩、厚朴、草果、甘草、红米、生姜。
瘟疟,先热后寒,加减桂枝汤:桂枝、白芍、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或生地、首乌、黄芩、柴胡、二母、滑石、甘草。
瘅疟,单热不寒,加减白虎汤:生地、石膏、麦冬、知母、贝母、黄芩、柴胡、甘草、竹心、车前。或首乌、当归、沙参、陈皮、柴胡、知母、贝母、石膏、甘草、竹心。
牝疟,单寒不热,加味麻桂饮:熟地、当归、麻黄、肉桂、陈皮、炙草、烧姜。或桂附理中汤,加苓、夏。
疟夹瘟疫,加减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知母、黄芩、柴胡、苍朮、陈皮、半夏、茯苓、麦芽、炙草、生姜,便闭加大黄。
间日三日夜发,四物合小柴胡,加升麻。或生地、当归、川芎、黄柏、知母、升麻、甜酒。
一日二三发,附子理中汤。或六君子汤,并加升、柴。
脾虚久疟,补中汤,倍人参,加苓、夏、煨姜。或六君子加草果、乌梅。
肾虚久疟,八味丸,加首乌、鳖甲。或右归丸,加首乌、鳖甲。
疟入三阴,久疟不止,附子理中,加砂、半、草果。或经验方:黄耆、焦朮、茯苓、当归、首乌、玉竹、附子、炮姜、草果、炙草、姜、枣。
元气大虚,久疟不止,十全大补汤,加鳖甲。或济川饮:条参、北耆、焦朮、熟地、当归、枣仁、附子、肉桂、烧姜、桂元。
疟疾三方
第一方,陈皮、半夏、茯苓、灵仙、苍朮、厚朴、黄芩、柴胡、青皮、槟榔、炙草、生姜、井水、河水煎。头痛加白芷,一方加乌梅、茵陈。
第二方,首乌生、鳖甲、知母、焦朮、当归、灵仙、柴胡、黄芩、陈皮、茯苓、炙草、生姜、甜酒、井水河水煎。
第三方,人参、焦朮、黄耆、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炙草、姜、枣,热加首乌、知母,寒加附子、炮姜。
截疟
宋西桥方:新笔调朱砂,于饼上,写:天火烧太阴,地火烧太阳,五雷灵不灭,烧断诸不祥。重写三次,后录病人姓名,预前食,自止。
袁子才方:勃疟勃疟,四山之神,使我来缚,六丁使者,五道将军,收汝精气,摄汝神魂,速去速去,免逢此人。发时朗诵不断,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