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 第 350 页/共 379 页

透肌汤   治痘不透。   紫草白芍药升麻秫米粉(炒。各半两)上三方,皆化毒汤加减法也。   〔海〕太阳出不快(身之后也,)荆芥甘草防己汤。阳明出不快(身之前也),升麻加紫草汤。(《圣惠方》升麻、葛根加紫草。)少阳出不快(身之侧也,)连翘防风汤。(即连翘散。)四肢出不快,防风芍药甘草汤。   痘疹烦不得眠者,   甘桔加栀子汤   桔梗甘草栀子各等分,煎服。   〔《活》〕治痘出不快,烦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黄黄芩汤、升麻黄芩汤主之。(海藏云:莫若定其气血,用石膏、栀子之类尤佳,麻黄黄芩汤、升麻黄芩汤,亦当求责的是太阳阳明,方可用之。)   水解散   治天行头疼壮热一二日,兼治疮未出,烦躁,或出尚身体发热者。   麻黄(去节,四两)大黄黄芩桂心甘草(炙)芍药(各二两)上为粗末,患者以生熟汤浴讫,以暖水调下二钱,相次二服,得汗利便瘥。强人服二方寸匕。风实之人,三伏中亦宜用之。若去大黄,春夏通用。   升麻黄芩汤治痘疮出不快,烦躁不得眠。麻黄黄芩汤治痘疮出不快,益烦躁昏愦,或出尚身疼热者。   (以上二方见小儿伤寒门。)〔钱〕   四圣散   治疮疹出不快,及倒靥。一方,有黄。   紫草茸木通甘草(炙)枳壳(麸炒)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钟,煎至八分,温服无时。(刘提点云:疹痘最要大小分晓,钱氏四圣散用木通、枳壳极好。若大小流利,不必苦泥。)〔田〕   紫草回散   小儿痘疹出不快,治倒靥,毒瓦斯入腹。   紫草茸黄桑白皮木通枳壳白术(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酒各半盏,麝香少许,同煎服。   〔海〕   紫草木通散   治小儿疮疹。   紫草木通人参茯苓粳米(各等分)甘草(减半)上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此小便不利之剂也。   〔世〕   人参蝉蜕散   治小便不利,疮痘不散,燥躁多渴,戛牙咬齿,气粗喘满。   人参蝉蜕白芍药木通赤茯苓甘草紫草茸(各等分)水煎服。   〔钱〕   紫草散   发疹。   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钱,温酒调下,无时。   〔海〕小儿疮疹出未快,可浓煎紫草汁服。   上紫草例,为通利腠理要药也。   疮不绽。黄狗蝇四五枚,用常酒研细,服之。未绽,再服。冬月在耳内取之。   〔直〕   丝瓜汤   发疮疹最妙。   丝瓜连皮烧灰存性,百沸汤调下。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   痘痒塌   〔丹〕痒塌者,于形色脉上分虚实,实则脉有力气壮,虚则脉无力气馁,实痒则势,虚痒则气怯。   虚痒,以实表之剂加凉血药;实痒,以大黄寒凉之药少许与之,下其结粪。痘疮痒塌不掩。   白术(一钱半)黄(炙,半钱)当归陈皮(各五分)甘草(炙些)水煎温服。   予治一子七岁,痘将出未出之际,腹泄数行,其泄色黑,不发根窠,三日后痒塌,抓即黑色,口渴,其根窠如水疥状,不红泽,不起发,食少,脉浮数有力,按之虚。遂用参、、归、术、陈皮、肉豆蔻为君,炙甘草、诃子、桂为佐使,水煎熟,好酒些少,咽下,痒立止,食立进。根窠红泽而起发,二服全愈。   〔丹〕轻者,用淡蜜水调滑石末,以鸡羽润疮上。   〔陈〕痘痒难任,搔之成疮,或脓或血出者,   败草散   治之。切不可用牛粪灰贴,则臭秽瘢多矣。   屋烂草(屋上烂草也,如无,墙头上烂草亦可用。此草经霜雪雨露而感天地之气,善解疮毒)上一味为末,每研碎筛末,若浑身疮破烂,脓水不绝,粘贴衣裳,难以坐睡,可用二三升摊于床褥上,令儿坐卧,其效如神。   小儿痘疮痒难任,误搔成疮,及疮痂欲落不落。用上好白蜜一味,涂于疮上,其痂易落,可无紫黑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