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 第 277 页/共 379 页

发热恶风为表虚,属太阳病。(方论见发热太阳病条。)发汗后,遂汗漏不止,其症似风湿相搏症,背恶风,汗出,小便不利,四肢难屈伸,但心下不满者,身不痛,用桂枝加附子汤。(方见自汗。)风湿相搏者,骨节烦疼,掣痛,用甘草附子汤。(方见体痛。)身热恶风,项强胁满,手足温而渴者,用小柴胡汤。   (方论见胁痛。)   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   恶风续法   〔成〕恶风者,见风至则恶矣。必居密室之内,帏帐之中,则坦然自舒。恶寒者,则不待风而自寒,虽身大热而不欲去衣者是也。《活人》云:恶寒者,不当风而自憎寒。恶风者,当风而憎寒也。   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   头痛   发热头痛恶风者,属太阳。(方论见发热太阳病。)大便不利六七日,头痛身热,小便赤者,宜承气汤。   若小便利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宜桂枝汤。(论见胃实。)头痛发热,脉弦细者,属少阳,宜小柴胡汤。(论见口苦。)若脉反沉者,当救里,宜四逆汤。(论见发热。)头痛兼心下痞硬满痛,苦眩冒,时如结胸者,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论见项强。)若下后仍发热无汗,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论见项强。)若表解汗出,胁痛干呕者,宜十枣汤。(方论见胁痛。)头痛,干呕吐涎沫者,用吴茱萸汤。(方论见吐。)若表解汗出,心下硬,引胁痛者,用十枣汤。若阳明胃实,反无汗而小便利,呕咳,手足厥者,为寒邪。(方论见胃实。)头痛发热,吐利者,为霍乱。(方论见吐利。)湿家,病身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能食者,纳药鼻中则愈。(方论见身痛湿痹条。)太阳病下之复脉细数者,头痛未止。   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   头痛续法   〔丹〕一丈夫因浴冷水,发热头痛,脉紧,此有寒湿也,宜温药汗之。   苍术麻黄干葛(各钱半)甘草(炙些)陈皮川芎(各二钱)分二帖服,得汗后知病退,又与下补药。   芍药(半两)陈皮半夏(各三钱)白术苍术人参木通(各二钱)甘草(五分)分四帖,姜水煎服。   一妇人头痛发热而渴。   白术(半两)陈皮川芎(各三钱)干葛(二钱)木通(钱半)甘草(炙些)上分四帖,水煎温服。   〔《活》〕若已发汗,或未发汗,头痛如破者,用连须葱白汤。   连须葱白汤方   葱白(连须,切,半升)生姜(二两)上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二次温服。再不止者,宜服后方。   葛根葱白汤方   葛根芍药知母(各半两)葱白川芎生姜(各一两)上以水三升,煎至一升,热服。   若非次头疼,胸中满,及发寒热,脉紧而不大者,即是膈上有涎,宜用瓜蒂末一钱,暖水调下,吐涎立愈。   〔云〕伤寒汗下后,头痛起目眩者,宜   独活汤   防风独活旋复花当归(各七钱)上咀,姜水同煎服。   伤寒热病后,头痛不止者,用   石膏川芎汤   石膏川芎(各一两)上咀,每服五钱,水煎服。   〔海〕太阳头痛,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阳明头痛,白虎汤。少阳头痛,小柴胡汤。太阴头痛,脉浮桂枝汤,脉沉理中汤。少阴头痛,小柴胡汤。厥阴头痛,外伤本经,桂枝麻黄各半汤。呕而微吐苦水者,吴茱萸汤。   〔垣〕太阴头痛者,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者,足寒而气逆也。盖太阴少阴二经,虽不至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中,则头上气不得畅降而为痛也。   〔云〕如脉浮而头痛,过在手足太阳,刺完骨、京骨。如脉浮而长,过在手足阳明,刺合谷、冲阳。如脉浮而弦,过在手足少阳,刺阳池、丘墟、风府、风池,此刺头痛之法也。   〔《集》〕伤寒头痛,刺合谷、攒竹。   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   项强   发热恶风项强者,属太阳。(方论见发热太阳病条。)项强胁下满,苦身热恶风,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若下后不能食,身黄,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必反重。(方论俱见胁痛。)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鞭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勿发汗,如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太阳与少阳并病,心下硬,头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慎勿下之,宜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注云:心下满痛,小便利者,成结胸,小便不利,为停饮,故加苓、术以行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生姜茯苓白术(各两半)甘草(一两)大枣(六枚)上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小便利即愈。   结胸,亦项强如柔状者,大陷胸丸主之。   项强卒口噤,背反张为。(方论见。)   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   身体痛   发热恶寒,身体痛者,属太阳病,麻黄汤、大青龙汤是也。若兼心下支结者,柴胡桂枝汤。若兼下利清谷腹胀者,先以四逆温里,后以桂枝发表。(方论见发热太阳病条。)若尺脉迟者,血少,荣气不足,《活人》先以黄建中汤养其血,俟尺脉回,却用柴胡等汤和解之。身体疼痛,脉沉,发热头痛不瘥者,四逆汤。(方论见发热。)若少阴但欲寐,手足寒者,附子汤。(方论见但欲寐。)发汗后,身体痛,脉沉迟者,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主之。   桂枝人参(各两半)芍药生姜(各二两)甘草(一两)大枣(六枚)上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   身体痛下利。(方论见下利条。)身体痛,吐利,为霍乱。(方论见吐利条。)身体痛,手足寒,若脉沉,但欲寐者,附子汤。(方论见但欲寐。)若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自利恶寒者,四逆汤。   (方论见下利。)若夏月中暑,脉虚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方论见中暑。)身痛如被杖,面目青,咽痛者,为阴毒,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方论见阴毒。)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活人》“脉沉细”作“沉缓”。)湿家之为病,身尽痛,发热而烦,身黄如熏,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慎不可以大剂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