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第 125 页/共 253 页
一方
治梦遗白浊,初起半月,服之极验。
川萆 (去皮) 川黄柏(酒炒) 麦门冬(去心) 菟丝子(酒炒) 北五味(酒炒) 远志(去心,等分) 加竹叶三片,灯心七茎,大黄少许,水煎。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阴窍漏气
定志丸
治心气虚损,白浊梦遗。
远志(去心) 石菖蒲(各一两) 人参 白茯苓(各三两) 为末,蜜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空心米汤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阴窍漏气
白羊肝丸
治遗精。
用大半夏(八两,锉片) 猪苓(四两) 为末,拌炒黄色,去猪苓,却将半夏为末,用白羊肾两对,去筋膜,无灰好酒,煮熟捣烂,和半夏末为丸,桐子大,晒干,将猪苓末炒热,拌和药丸,安于瓷器,密封养药、每服三十丸,猪苓煎汤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阴窍漏气
炼盐丸
治漏精白浊。
白盐(不拘多少,入瓷石器内,按实,黄泥封固,火 一日取出,铺阴地一宿)
白茯苓 山药(炒,各一两) 为末,入盐一两,研匀,枣肉和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阴窍漏气
鹿茸丸
治精滑无度,阴窍漏气。
熟地(酒煨,五两) 山茱肉(去核,三两,酒拌蒸炒) 茄茸(一具,去毛、骨,酥炙) 山药(三两,炒黄) 五味子(二两,蜜酒拌蒸,晒干,炒) 为末;蜜丸,每早晚食前,白汤各服四五钱。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阴窍漏气
玉华白丹
清上实下,助养本元,最治二便不固,梦遗精滑等证。
钟乳粉(炼成者)一两,白石脂(净瓦上 通红,研细水飞)阳起石(瓷罐中 令通红,取出酒淬,放阴地上令干),各半两,左顾牡蛎七钱,(洗用韭菜捣汁,盐泥固,济火 取白者)上四味,各研令极细,拌和作一处,研一二日,以糯米粉煮糊为丸,如芡实大,入地坑出火毒一宿,每服一粒,空心浓煎人参汤,待冷送下,不僭不燥,可以久服,大补真元,最祛宿疾。妇人无妊者,当归地黄浸酒送下。凡服药后,以少少白粥压之。忌猪羊血、绿豆粉。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阴窍漏气
白浊神方
萆 四两,煮酒一斤,善饮者二斤,煎一碗,露一宿,空心服。
一方治男子遗精白浊,女人赤白沙淋。
用鸡子一个,连红白搅匀,入朱砂细末一钱,拌和饭上顿熟,酒下,每日一个、三个痊愈。
萆 厘清饮
方见淋病门。
清心莲子饮
方见燥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阳痿
《经》曰:五脏皆有精,精者人之本也。肾为藏精之都会,听命于心君,若能遗欲澄心,精气内守,阴平阳秘,精元固密矣。或纵欲劳神,则心肾不交,关键不固。《经》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又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又曰:五脏主藏精,伤则失守,此皆痿之渐也。
《经》曰: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谓天一所生癸水故名,今人专以言女人精血,非也。)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又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皆禀焉。起于胞中,出于气冲,前行于胸,伏行于背,下入于足,渗灌诸阳,其出入皆少阴经以行;又曰:冲为血海,(血海男女皆一,不独女人也。)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营运者,无积不满,动也。停止者,有积而能满,静也。不满者,阳也气也。能满者,阴也血也。故满者,以时而溢谓之信,男子以气运,故阳气应日而一举,女子以血满,故阴血应月而一下,其不应日而举者,真阳之衰于内也。间数日而一举者,真阳之渐生于中也。多日而竟不举者,是真阳之绝于内也。不惟嗣育既难,且非长生之象矣。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属阴脉之海,此人生养之始,故女人尤重之。
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属阳脉之海,督者犹言都也。是人阳脉之都纲也。
任脉主任一身之阴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而其原皆禀于冲也。然冲脉又禀少阴之气以行,夫此气也。即天一所生之义,朱子所谓禀于有生之初,《悟真篇》所谓生身受气初者是也。然天地之道,严冬之后,必有阳春,不收敛,不能发生。今人既昧收藏之理,纵欲竭精,能无内竭而致痿乎?况动者阳也,气也,火也。有火而后有阳,有阳而后有气,火有无形者也。可上可下,上盛则下虚,外盛则内虚,故必欲其闭藏,方能为阳气之用,在乎人身心为君火,命门为相火,必心火动,而相火随之,未有心火不动,而相火动者,奈有劳心过度及思虑无穷,心主神,过思则神驰于外,肾主精,过劳则精耗于中,君火伤而不能降,肾阴亏而不能升,元阳运用于上,孤阴日衰于下,《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以致上下不交,水火不媾,而为阳痿者,更多矣。况观袁了凡所论聚精之道,则恼怒纵酒,皆是耗损精气,图种玉者,可不知所重欤!袁了丸论,具女科嗣育门。
夫阳痿一症,《经》文谆谆言之,而后贤诸书,并无专门证论,以其事多隐曲,难以明言,犹恐后人复肆强阳,嗜欲无度,耗竭精气与其强而纵欲,不若痿而绝欲也,所以置而不论。爰是阳痿一病,并无专门查考,往往少年犯此,无从调治,难于施化,致斩万世之传,恐也非仁人之所乐闻也。况《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灵枢》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则媾精一道,实关阴阳之大端。书又曰:老年多欲者寿,以其阳强而固也。则少年阳痿,而夭之义,已寓于中矣。若不广集经文,光明昭着,何以垂救于无疆!保全于先后哉!况能施而节,谓之节欲,至于卦数既终,体天道而绝之,谓之绝欲,是皆得养生之道。诚有益于精气,犹富家节用,自然财源广蓄也。至于痿者,阳气败绝,阴气消亡,阴阳内竭之候,欲用而难施,有施而难化,一则能动而心以节之摄之,一则心欲动,而物不为用也。此根本既伤,发生难长,虽经年绝欲,难见其功,少有感触,便觉其害,犹贫家猛力节俭,财源无自充足也。然四肢为身之卒伍卑贱,尚有痿痹,尚谓根本有伤,枝叶先萎,多方调补为事,此则更为宗筋之要领,阴阳之交会,冲、任、督三脉所流通,水火两肾之外候,生人活命之根本,诸经筋脉结聚之总都。若不内填精血,固注元阳,求其至理而充之,误取外治辛热强阳之法,益竭其内,尤非保生良法矣。故犯精滑者,当于梦遗门查看。难于得子者,当子女科嗣育门兼看。犯阳痿者,当于本门查看。三门互参,则固精种子,壮阳之道得矣。然阳者生人生物之本,天地造化之机也。得而保之,可以生发而无疆,得而纵之,是绝长养于化育,更非(张)之广集经文专门方论之心矣。幸尊生者鉴诸。
阳痿之由,有因早年斫丧过度,以致壮年精血不生,盖男子虽二人精通,古人必三十而娶。女子虽二七癸至,古人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固,乃得坚壮强寿。今未冠之男,未笄之女,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如花果萌芽伤损,而欲成实坚固者鲜矣。有因禀气不足,盖先天二阴中一点阳气,谓之祖气,此气禀之若旺,则后天虽有不节,其发主之势无穷。若禀受真阳不足,则阴精无自而生,虽投补益,总属后天,服之则旺,已之则衰,终非若祖气根深蒂固,生生不竭也。有因病后劳后不节,盖病后劳后,生气初萌,而未旺,遽为损耗,以致精血重虚,生气复灭,由是萎顿不长矣。有因运用劳心,忧愁思虑,动作劳力太过,盖运用则火不内藏,劳心则神皆外越,忧愁则阳气郁结,思虑则精华潜耗,劳力则中表气虚,尚有何力以充其用哉?更有因于子后行房,盖子后阳气初生,骤以竭之,生气消矣。有因嗜饮凉水太过,盖胃喜凉饮而恶热,肠喜热饮而恶寒,脏性之喜恶也。坎宫一点之阳,宜温以养之,不知节戒,恣进寒凉胃膈爽快于一时,而真阳受伤于无既矣。
有因纵酒嗜味太过,过酒则耗散精血,过味则清气不升,皆足以致痿也。更有因于久旷脉道闭绝,盖流水不污,户扁不朽,物之常也。惟阳气充足者,周行无间,无微不达,虽旷久而应日一举,阳虚不足者,运之则动,己之则静,久之则流行之脉络生疏,而虚阳不能单行于歧路,犹道路之愈亲愈近,日远日疏也。惟智者详之,当以养心补肾为根本,而以填精补血为佐助,补阳以为阴之主,补阴以济阳之用,则心肾交而阴阳和,静可养身延年,动则阳壮而生子矣。
夫阳道为宗筋之所会,肝肾之所钟,元阳之所聚。其有不足者,有肾虚精滑,有精冷精清,或临事而不坚,坚即流而不射,坚者肝火强于外也。不射者,真阳弱于中也。
有盗汗梦遗,有便浊淋涩,有腰惫不能转摇,有好色以致阴虚,有劳热者,有虚寒者,是皆精气不足,而治之者,总不外乎肝肾二家,滋补精血元阳,盖乙癸同源也。
王节斋曰:男子阴痿不起,古方多云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固有之矣。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者。《经》云,壮火蚀气,譬如人在夏暑,而倦怠痿弱,遇冬寒而坚强也。又曰:少年人阳痿,有因于失志者,但宜舒郁不宜补阳。《经》曰: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藏精与志者也。夫志从土从心,志主决定,心主思维,思维则或迁或改,决定则一定不移,此作强之验也。苟志意不遂,则阳气不舒,惟气者,即真火也。譬诸极盛之火,置之密器之中,闭闷其气,使不得发越,则火立死而寒矣,此非真火衰也,乃闷郁之故也。宣其抑郁通其志意,则阳气立舒,而其痿自起矣。
史国信曰:若欲兴阳,先滋筋力,然筋力之强,由于精血之所养,今人不滋补精血,而徒以热药为事者,犹釜中无水而进火也。惟人参能补无形之气,生出有形,实为补气壮阳之妙用,胜于热药多多矣。
凡思想无穷,不获如愿,以致元神萎弱者,当从其所愿,而神自复。若真火之气衰弱,不能充发后天元阳,而竭其化生之源者,多加参 、黑附,虽然偏阴偏阳之禀不同,所以补阴补阳之论各异,当于脉候辨之,而无误矣。
《精要》云:八味丸,久服多服,能令肥健多子。若阴虚甚,则多加熟地;阳虚甚,则多加桂附;胃虚甚多加山药;胃虚寒,去丹皮;先天不足,加河车、鹿茸;气虚甚参汤送服;脾虚甚米饮送服;虚火甚淡盐汤送服;冬天温酒送服;夏天生脉散送服;气虚下陷补中汤送服;心脾不足归脾汤送服。如是久服不间,则五脏平和,脏腑精血日长,输归于肾,不壮阳而阳自壮矣。今人厌常喜新,舍近求远,皆未得生精之至理,而参透药性之精微者也。
大抵媾精成胎之法,男子必前数日,调补精力强健,悉戒七情,扰乱真气,临事预使女人情动,已则心静神恬,若无其事,惟为收摄固注丹田,俟女人候至,然后任其百脉齐到,自然得子,何疑?若心气先时妄动,精气定难坚固,是为妄泄,何能种玉?所谓阴先至而成男,阳先至而成女,《经》曰:阳与之正,阴为之主,阳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更于女科嗣育门求之,其化生之精微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