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第 118 页/共 253 页
五皮散
治脾肺不能营运,气满皮肤,水停不利,以致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
桑白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 陈皮(各一钱五分) 水煎日三服,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肿胀合参
葶苈木香散
治暑湿伤脾,水肿腹胀,小便赤,大便滑。
葶苈(二钱半,炒香) 木香(五分) 茯苓 猪苓(去皮,各二钱半) 肉桂(二钱) 滑石(三两) 泽泻 木通 甘草(各半两) 白术(一两) 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不拘时。
一方
治水肿膨胀。
苦葶苈 甘遂(面裹煨熟,水浸冷用) 商陆根 大戟(各二钱半) 大黄 芫花(各一钱) 轻粉(少许) 黑牵牛(头末,一两) 为末,入轻粉,再研每服二钱,蜜水调服,下黑黄臭水为验。忌生冷盐酱之物。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肿胀合参
金丹
苍术(四钱半,米泔水浸) 草乌(一钱,去皮) 羌活(一两) 巴豆(一钱半,去皮、心、膜油另研) 杏仁(二十一个,去皮、尖,面炒,另研) 为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十一丸,临卧姜汤下。忌盐、酱、房事、发病之物百日,此药极验。
一方
用黑雄猪肚一个,先以茶汤清油洗净,用活哈蟆三个,每个口内放铜钱一文,铜钱上安胡黄连末少许,将蛤蟆活装入肚内,两头俱扎住,勿令走气,以文武火煮一日,次日五更取出蛤蟆,去皮、肠、肝不用,余肉连猪肚一同撕砰食尽,以好酒咽下。忌盐、酱、鸡、鹅、鱼、面、羊肉滞气之物,宜食猪肉、鸭。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肿胀合参
锦囊秘方
淋洗囊肿神效。
连须葱白头(二十一根,不必洗净,去土) 川椒(一两) 麦芽(一两,炒焦) 地肤子(一两) 四味煎汤,淋洗囊上良久,次日再洗,以消为度。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肿胀合参
涂脐膏
治水肿,小便涩少。
猪苓 地龙(生) 针砂(醋煮) 甘遂(各等分) 为度,葱汁研,成膏,敷脐中一寸浓,以帛缚之,水从小便出为度,日易二次。
一方
专治蛊症。
甘遂(一两) 广木香(一两) 为末,每服一钱五分,用猪腰子一个,竹刀劈开,去筋膜,掺药在内,薄荷裹定,外裹湿纸(煨)熟,临卧细嚼,温酒下,利去黄水为度,再服后药三剂。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肿胀合参
人参白术汤
人参(三钱五分)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槟榔(二钱) 黄 (二钱) 当归(二钱)
生地(二钱) 水煎食前服。凡治鼓疾,一泻三补,无不应验。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肿胀合参
十皮五子饮
治一切鼓肿胀,并气虚中满,单腹胀。
茯苓皮 草果皮 牡丹皮 地骨皮 五加皮 大腹皮 甘草皮 菟丝子 大腹子 车前子 生姜皮 木通皮 木瓜皮 紫苏子葶苈子 水煎服之。如要断根者,将十五味药等分为细末,各一钱五分,用雄猪肝一个,不下水者,先将温水煮一滚,取出用竹尖钻孔数个,入药在内,蒸熟切片,捣蒜蘸食之,不过一二个,永不发也。
一方
治水肿尿涩。
用马兰同黑豆、小麦,酒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肿胀合参
调中健脾丸
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胃口作痛,并皆神效。不伤元气,颇有大益,勿轻视之。
人参(二两) 黄 (二两,蜜炙) 陈皮(三两,盐水拌炒) 白术(黄土拌炒) 白茯苓(二两) 白芍药(二两半,火煨) 半夏(三两,汤泡七次) 苍术(二两,米泔浸一宿一两) 泽泻(二两,炒) 香附米(三两,童便浸一宿) 黄连(二两半) 吴茱萸(水浸一宿,炒) 沉香(六钱,另研,不见火) 紫苏子(一两半,炒) 萝卜子(一两半,炒)
草豆仁(一两半,酒拌炒) 薏苡仁(三两,炒) 五加皮(一两,炒) 山楂肉(三两,炒) 栝蒌( ,一两。 栝蒌法,用大栝蒌二个,镂二孔,每个入川椒三钱,多年粪二钱,敲米粒大,俱纳入栝蒌内,外以绵纸糊好,再用细纸斤盐泥封固,晒干,入火内, 通红为度,取出,拣去泥,连黑皮一并入药) 共为细末,煎荷叶大腹皮汤,打黄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日进三次,白汤下。
一方
治血鼓,腹如盆胀。
三棱(煨) 莪术 干漆(炒烟尽) 牛膝(酒洗) 虻虫(糯米妙) 琥珀 肉桂 砂 水蛭(锻石炒赤) 大黄(各等分) 为末,用生地黄自然汁,和米醋调匀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童便下亦可。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蛊
鼓胀而名蛊者,取若虫侵蚀之义也。然方书有曰:凡聚虫蛇杂类盛之以器,令相啖食至尽,余存其一,此名为蛊。最能变化,或随饮食入腹,食人五脏,急者刺痛卒死,缓者渐深羸瘦,更有误食蜈蚣物中毒,舌退场门外而不收,识者以鸡血涂舌根上即收。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四
方脉噎膈翻胃关格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