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医得效方 - 第 46 页/共 182 页
卷第六 大方脉杂医科
下痢
当归丸治冷痢凄清肠鸣,所下纯白,腹痛不止,手足冷者,宜服之!当归 白芍药 附子(炮) 白术 干姜(炮) 浓朴(制,炒) 阿胶(粉炒。各一两) 乌梅(上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吞下,空心服。腹痛甚,加桂半两。小便不利大凡痢疾,虽体寒,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六脉沉伏,不宜轻用附子,多因伏暑而得此疾。
此伤暑类及见前。)
水煮木香丸治纯下白痢,及淡红、黑痢。
罂粟壳(二两,去蒂萼穣) 诃子肉(六钱) 干姜(四两) 木香 青皮 陈皮 甘草(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熟水空心服。
豆蔻散治脾虚肠鸣,久痢不止。
大肉豆蔻(一枚,剜小孔子,入乳香三小块在内,以面裹煨,面熟为度,去面)
上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附子理中汤正理中汤加炮附子每料一两。术附汤、姜附汤,治同上。(方见霍乱、中湿、玉华白丹治脏腑久虚下痢,空心米饮下。渴者,人参汤下。亦治肠风下血。
震灵丹、橘皮煎丸 治同上。(方并见痼冷及虚损类。)
钟乳建脾丸治男子妇人虚损羸瘦,身体沉重,脾胃冷弱,饮食不消,腹胀雷鸣,泄泻不止虚积冷,下痢清谷,或下纯白,腹中 痛。及久痢赤白,肠滑不禁,少气羸弱,不并宜服之。
肉桂(去粗皮) 人参(去芦) 黄连(去须) 干姜 龙骨(各一两)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子(炮,去皮脐,五一两) 钟乳粉(一两半)
上为末,入钟乳粉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米饮下,日三服。
未木香散治脾胃虚弱,内挟风冷,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脐下 痛,腹中雷鸣。及积寒久痢滑不禁。
藿香叶(洗,焙,四两) 赤石脂 附子(去皮脐,醋煮切,焙。各一两) 肉豆蔻仁 木香上锉散。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空心服。
五积散治内伤生冷下痢,加缩砂、木香、制粟壳、炒阿胶,大效。(方见伤寒阴证类。)椒艾丸 治虚寒下痢不止。(方见泄泻类。)
四柱散治下痢又复泄泻,耳鸣,手冷,腹痛,加木香、生姜、枣子、粟米煎,就调后药。
见泄泻类。)
赤石脂散治肠胃虚弱,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中雷鸣。及冷热不调,下痢赤白,肠滑腹数频多,胁肋虚满,胸膈痞闷,肢体困倦,饮食减少。
赤石脂 甘草(炙。各一两二钱半) 肉豆蔻(面裹煨令熟,十两) 缩砂仁(五两)
为末。二钱,粟米饮调。
卷第六 大方脉杂医科
下痢
真人养脏汤、香连丸 治同上。(方并见泄泻类)
驻车丸治同上。(方见后。以上三方用皆立效。)
卷第六 大方脉杂医科
下痢
牛乳汤治气痢,泄如蟹渤。
荜茇(二钱) 牛乳(半升)
上同煎,减半,空腹服,效。
木香流气饮治同上。(方见诸气类。)
五膈宽中散治同上。(方见五膈类。)
异香散治忧郁气滞不散,腹中膨满刺痛,下痢不止。
蓬莪术(煨) 益智仁 甘草(炙) 京三棱(煨,各六两)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三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盐一捻,煎七分,通口服,不计时。或盐汤木香匀气散治气痢,腹痛。经验。(方见诸疝类。)
卷第六 大方脉杂医科
下痢
治食积下痢,腹内紧痛,不进饮食。盐梅汤或米饮多服卢氏感应丸。或用苏合香圆和丸,仍用平胃散、五苓散二末药,盐汤空心服,调理立安。(方见诸积、中气、脾胃、伤暑类。)
蜡匮丸又名灵砂丸。治痢,止水泻。
砂(一分,研) 辰砂(一分,研) 巴豆(三七粒,去壳) 黄蜡(半两)
上以二砂为末外,将巴豆、黄蜡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十四粒。
将七吞下。白痢,艾汤。赤痢,乌梅汤。五更空心时服,服毕一时不须吃食。临卧服尤佳。
卷第六 大方脉杂医科
下痢
败毒散治心烦,手足热,头痛。此乃毒瓦斯上冲心肺,所以呕而不食。每服四钱,水一盏半仓米一百粒,姜三片,枣一枚煎,温服。(方见伤寒阳证类。)
真料参苓白术散治禁口痢,食饮不下。枣汤调,效。(方见脾胃类。)
又方用石莲肉留心为末,陈米饮下。
又方治心腹虚膨,手足厥冷。或饮过苦涩凉剂,晨朝未食先呕。或闻食即吐,不思饮食,此乃脾胃虚弱。山药一味,锉如小豆大,一半银石器内炒熟,一半生用。为末,米饮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