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禅 - 第 3 页/共 10 页
卷一
虚与实对
二脉举按皆得,而刚柔异质。实为邪气实,虚乃本气虚。
卷一 虚与实对
虚
虚脉大而松,迟柔力少充。
多因伤暑毒,亦或血虚空。
(迟大而软,按之无力。按《脉经》言“隐指豁空。”非是。诸脉中,惟芤、革二脉言空,以虚脉而言空,能别乎革,难别乎芤。濒湖曰:脉虚身热,为伤暑,亦主血虚。”)
卷一 虚与实对
实
实脉大而圆,依稀隐带弦。
三焦由热郁,夜静语犹颠。
(浮沉皆得,长大带弦。按《脉经》言:“应指幅幅然。”非是。幅幅,坚实貌,乃牢紧脉,非实脉也。伤寒胃实谵语,或伤食气痛。)
卷一
长与短对
寸、关、尺为脉本位,长则过乎本位,短则不及本位。欲辨长短,先明本位。
卷一 长与短对
长
长脉怕绳牵,柔和乃十全。
迢迢过本位,气理病将痊。
(按:长而牵绳,阳明热郁;长而柔和,病将解矣。朱氏曰:“不大不小,迢迢自君。”言平脉也。经曰:“心脉长,神强气壮;肾脉长,蒂固根深。”)
卷一 长与短对
短
短脉部无余,犹疑动宛如。
酒伤神欲散,食宿气难舒。
(按:短与动为邻,形与动实别。动则圆转如豆,短则濡滞而艰。濒湖曰:“短而滑数酒伤神。”杨氏曰:“短脉为阴中伏阳,三焦气壅,宿食不消。)
卷一
弦与弱对
脉而弦,脉之有力者也,雄姿猛态,可以举百钧;脉而弱,脉之无力也,纤质柔容,不能举一羽。
(同一弦也,在肝经则泻之,攻之;在胆经则和之解之。)
卷一 弦与弱对
弦
弦脉似张弓,肝经并胆宫。
疝 瘕疟,象与伤寒同。
(《素问》曰:“脉端直以长。”《刊误》曰:“从中直过,挺然指下。”按弦属肝胆经,疝 瘕疟,肝胆经病。肝胆经有泄无补。)
卷一 弦与弱对
弱
弱脉按来柔,柔沉不见浮。
形枯精自减,急治可全瘳。
(《脉经》曰:“极软而沉,按之乃得,举手无有。”弱宜分滑涩,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清秀人多有此脉,脉弱而涩,是为病脉。)
卷一
滑与涩对
脉之往来,一则流利,一则艰滞,滑涩形状,对面看来便见。
卷一 滑与涩对
滑
滑脉走如珠,往来极流利。
气虚多生痰,女得反为吉。
(沈薇垣曰:“滑主痰饮,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亦有呕吐、蓄血、宿食而脉滑者。”万氏云:“脉尺数关滑而寸盛,为有胎。”)
卷一 滑与涩对
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