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396 页/共 976 页

哥 【丑集上】【口字部】 哥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牁。【說文】聲也。从二可,古文以爲謌字。【廣韻】古歌字。【前漢藝文志】哥永言。【唐書劉禹錫傳】屈原作九哥。 又【廣韻】今呼爲兄。【韻會】潁川語,小曰哥,今人以配姐字,爲兄弟之稱。 又哥舒,複姓。 疜 【午集中】【疒字部】 疜 【集韻】亥駕切,音下。痢疾也。 呛 【丑集上】【口字部】 嗆 【集韻】千羊切,音鏘。【玉篇】鳥食也。 又【集韻】一曰愚貌。 又【集韻】鋤庚切,音傖。嗆哼,愚怯。 呝 【丑集上】【口字部】 呝 【廣韻】於革切【集韻】乙革切,□音戹。【說文】喔也。【玉篇】雞聲。亦作呃。 又【廣韻】呝喔,鳥聲。 又【集韻】烏懈切,音隘。聲不平謂之呝。或作□。○按《集韻》呝與《廣韻》呃,義雖同而音各異。《廣韻》呃在十六怪,《集韻》呝在十五卦,其實一字也。 呲 【丑集上】【口字部】 呲 【集韻】才支切,音疵。嫌食也。本作飺。或作。 又余支切,音移。義同。 又牆之切,音慈。無食也。 □ 【未集中】【耳字部】 □ 見【周宣王石鼓文】。薛作高。考碧落□,高字同此。鄭云:今作享。 呩 【丑集上】【口字部】 呩 【玉篇】古文嗜字。註詳十畫。 呸 【丑集上】【口字部】 呸 【篇海】音丕。【字彙】相爭之聲。俗字。 咋 【丑集上】【口字部】 咋 【廣韻】【韻會】側革切【集韻】【正韻】側格切,□音窄。大聲。【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侈則柞。【註】柞讀爲咋咋然之咋,聲大外也。【釋文】咋,側百反。 又【正韻】啖也。 又【廣韻】鋤陌切【集韻】實窄切【正韻】士革切,□音賾。【廣韻】咋,多聲。 又【正韻】嚙也。【前漢東方朔傳】孤豚之咋虎。【註】師古曰:咋,嚙也,仕客反。【後漢馬援傳】姜腇咋舌。【神異經】咋嚙其汁。 又【廣韻】【集韻】【韻會】□側駕切,音詐。【廣韻】咋語聲。 又【集韻】一曰暫也。 又【集韻】【類篇】□助駕切,音乍。【左傳定八年】桓子咋謂林楚曰:而先皆季氏之良也。【註】咋,暫也。【釋文】咋,側駕反。又仕詐反。 咥 【丑集上】【口字部】 咥 【廣韻】【集韻】【韻會】□許旣切,音欷。【說文】大笑也。【詩衞風】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傳】咥咥然笑也。 又【集韻】【韻會】虛器切【正韻】許意切,□音齂。義同。【集韻】或作唏。 又【集韻】丑二切,音杘。義同。本作□。 又【集韻】【類篇】□脂利切,音至。齧也。 又【集韻】陟利切,音致。止也。【易訟卦】咥,惕中吉。馬融讀。○按今本易訟有孚窒,惕中吉,作窒。 又【廣韻】丑栗切【集韻】敕栗切,□音抶。【廣韻】笑也。【集韻】或作欪。 又【玉篇】虛吉切,音欯。義同。【集韻】或作咭。 又【玉篇】大結切【廣韻】【集韻】徒結切,□音姪。【玉篇】齧也。【易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集韻】或作□□□。 又【集韻】齧堅貌。 又【廣韻】笑也。 又【廣韻】【集韻】□丁結切,音窒。【廣韻】蛇咥氏,蕃姓。 又【集韻】馨夷切,音咦。大笑也。 又虛其切,音僖。與欪同。欪欪,戲笑貌。或作□。 喞 【丑集上】【口字部】 喞 【廣韻】資悉切【集韻】【韻會】【正韻】子悉切,□音堲。【玉篇】啾喞也。【集韻】啾喞,衆聲。 又【廣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力切,□音卽。【廣韻】喞,聲也。【古木蘭詩】喞喞復喞喞,木蘭當戸織。 又【集韻】側瑟切,音櫛。與同,詳後字註。 哇 【丑集上】【口字部】 哇 【唐韻】【集韻】於佳切【韻會】幺佳切,□音娃。【說文】諂聲也。 又【廣韻】淫聲。【揚子法言】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哇則鄭。 又吐也。【孟子】出而哇之。【註】出門而哇吐之。 又【集韻】或作。【前漢王莽傳贊】紫色聲。【註】師古曰:者,樂之淫聲也。 又【集韻】涓畦切,音圭。謳歌也。 又【玉篇】諂聲也。 又【集韻】【類篇】□希佳切,音。義同。 又【集韻】喉咽結塞貌。 又【集韻】【類篇】□獲媧切,音懷。亦喉結塞也。【莊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註】氣不平暢也。 又【集韻】烏媧切,音蛙。亦淫聲。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窊。義同。 又【韻會】小兒聲。 又吐也。 又【集韻】胡卦切,音畫。亦喉結塞也。 哠 【丑集上】【口字部】 哠 【集韻】後到切,音號。【玉篇】多言也。【正字通】說文無哠字。一曰告字之譌。○按字見《玉篇》《正字通》非。 唓 【補遺】【丑集】【口字部】 唓 【字彙補】知遮切,音車。【元曲】瘦得采唓嗻。 唊 【丑集上】【口字部】 唊 【唐韻】古協切【集韻】吉協切,□音頰【說文】妄語也。【廣韻】唊唊,多言也。亦作。 又音協。人名。【史記朝鮮傳】將軍王唊。【註】如淳曰:唊,一音協。 又【集韻】訖洽切,音夾。多言也。 又謙琰切,音脥。猴頰藏食曰唊。 唳 【丑集上】【口字部】 唳 【廣韻】練結切【集韻】【韻會】力結切,□音捩。【玉篇】鳥鳴也。【廣韻】嘍唳,鳥聲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說文】鶴鳴也。【晉書陸機傳】華亭鶴唳。【鮑昭舞鶴賦】唳淸響於丹墀。 又【韻會】嘹唳,雁聲。 【子集上】【乙字部】 【集韻】奚結切,音頁。毒,國名。 □ 【未集下】【肉字部】 □ 【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集韻】煑魚煎肉曰□。或作鯖□□□。 唷 【丑集上】【口字部】 唷 【集韻】兪六切,音育。【玉篇】出聲也。【集韻】同喅。詳喅字註。 牞 【巳集下】【牛字部】 牞 【玉篇】居求切。牛大力。◎按廣韻□,居求切,大力。當卽此字。 呥 【丑集上】【口字部】 呥 【玉篇】而廉切【集韻】【韻會】如占切,□音髯。【玉篇】呥呥,噍貌。【荀子榮辱篇】呥呥而噍。 又【集韻】□□,自安貌。 又【集韻】【韻會】□而琰切,音冉。【集韻】噍貌。○按《玉篇》《廣韻》《類篇》俱作呥。《集韻》《韻會》《正韻》俱作□。《字彙》《正字通》音義載□字之下。今詳呥註,以《玉篇》《廣韻》爲正也。 味 【丑集上】【口字部】 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沸切,音未。【說文】滋味也。【玉篇】五味,金辛木酸水鹹火苦土甘。【禮王制】五味異和。 又【老子道德經】味無味。【列子天瑞篇】有味者,有味味者。【後漢郞顗傳】含味經籍。 又五味,藥名。【抱朴子僊藥篇】移門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本草綱目】作菋。 又【集韻】莫拜切,音□。飮食之味。 又莫珮切,音妹。器光澤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味縣。【註】孟康曰:味音昧。 又【釋文】亡曷反,音沫。【禮檀弓】瓦不成味。【註】味當作沫。沫靧也。○按《集韻》《類篇》引《禮檀弓》瓦不成味,作莫佩切,而《釋文》則止亡曷反一音,今兩存之。 咹 【丑集上】【口字部】 咹 【廣韻】烏葛切【集韻】阿葛切,□音遏。【玉篇】吃也。 又【廣韻】小語。 又【博雅】止也。 又【集韻】於旰切,音按。聲止也。 咅 【丑集上】【口字部】 咅 【玉篇】同。【廣韻】說文本作,隷變作咅。 【集韻】或作□哣。 嗸 【丑集上】【口字部】 嗸 【集韻】同嗷。【玉篇】衆口也。【詩小雅】鴻鴈于飛,哀鳴嗸嗸。【釋文】嗸,又作嗷,聲也。 哆 【丑集上】【口字部】 哆 【廣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敝尒切【正韻】尺里切,□音侈。【說文】張口也。【詩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傳】哆,大貌。 又【集韻】衆意。 又【集韻】丁寫切,爹上聲。魚口張貌。 又【廣韻】昌者切【集韻】齒者切,□音撦。【廣韻】脣下垂貌。【集韻】大貌。或作侈拸。 又【穀梁傳僖四年】齊人者,齊侯也。其人之何也。於是哆然外齊侯也。【註】哆然,衆有不服之心。【疏】哆然,寬大之意。【釋文】哆,昌者反。又昌氏反。 又人名。【史記仲尼弟子傳】漆雕哆,字子斂。又【大宛傳】李哆爲校尉,制軍事。 又【廣韻】丁可切【集韻】典可切,□音嚲。【廣韻】語聲。 又【集韻】張口也。【詩小雅哆兮釋文】哆亦讀昌可反。 又【廣韻】敕加切【集韻】抽加切,□音侘。【廣韻】張口也。 又【集韻】昌遮切,音車。大貌。 又【廣韻】【集韻】□昌志切,音熾。【廣韻】哆聲。 又【廣韻】丁佐切【集韻】丁賀切,□音跢。【廣韻】語助聲。 又【集韻】緩脣也。 又【廣韻】【集韻】□陟駕切,音吒。【廣韻】哆,大口。【集韻】亦張口貌。 又【集韻】丑亞切,音詫。義同。 又叶敞呂切,音杵。【韓愈元和聖德詩】紫焰噓呼,高靈下墮。羣星從坐,錯落侈哆。墮音吐。 哙 【丑集上】【口字部】 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夬切,音快。【說文】咽也。 又【詩小雅】噲噲其正。【箋】噲噲猶快快也,寬明之貌。 又【說文】一曰嚵噲也。 又姓。【廣韻】孝子傳有噲參,鵠銜珠與之。 又【集韻】烏快切,音。小咽。 又【集韻】古邁切,音夬。人名。燕王噲。 又古外切,音膾。地名。史記魏敗趙於噲。通作澮。○按《史記趙世家》魏敗我澮。本作澮。水名也。《集韻》从口,未知何據。 又入聲,古活切,音括。腫噲,顏色剝錯也。王叔之曰:盈虛不常貌。【莊子讓王篇】曾子居衞,縕袍無裏,顏色腫噲,手足胼胝。 唰 【丑集上】【口字部】 唰 【玉篇】【集韻】□所劣切,音刷。【玉篇】鳥治毛衣也。 又【集韻】數滑切。小嘗也。 □ 【未集下】【臼字部】 □ 【集韻】寅,古作□。註詳宀部八畫。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龍龕】音渠。 嗫 【丑集上】【口字部】 囁 【廣韻】之涉切【集韻】質涉切,□音讋。【玉篇】口無節也。 又【廣韻】口動也。 又【玉篇】私罵也。 又【廣韻】而涉切【集韻】日涉切,□音□。【玉篇】囁嚅,多言也。【廣韻】口動。 又呫囁,詳前呫字註。 【集韻】本作讘。同喦。 啬 【丑集上】【口字部】 嗇 〔古文〕□□□□【唐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音色。【說文】本作□。愛濇也。从來从。來者,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玉篇】愛也,慳貪也。【易說卦傳】爲吝嗇。【左傳襄二十六年】嗇于□。【註】嗇,貪也。 又【老子道德經】治人事天莫如嗇。【註】嗇者,有餘不盡用之意。 又【史記倉公傳】脈嗇而不屬。 又官名。【書胤征】嗇夫馳。【註】嗇夫,主幣之官。【詩小雅田畯至喜箋】田畯,司嗇,今之嗇夫也。【史記張釋之傳】虎圈嗇夫。【註】正義曰:掌虎圈,百官表有鄉嗇夫,此其類也。 又與穡同。【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出寫嗇于房。【註】嗇者,農力之成功。【前漢成帝紀】服田力嗇。 喂 【丑集上】【口字部】 喂 【玉篇】於韋切,音威。恐也。 喃 【丑集上】【口字部】 喃 【廣韻】女咸切【集韻】尼咸切,□音淰。【玉篇】呢喃。【廣韻】本作諵。詀諵也。【集韻】詀諵,語聲。或作娚。 又燕語呢喃。詳呢字註。 又【集韻】那含切,音南。與□同。□□,語也。 又乃感切,音湳。噆喃,嘗也。 喉 【丑集上】【口字部】 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鉤切,音侯。【說文】咽也。【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摏其喉。 又【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傳】喉舌,冢宰也。 又【古音餘】喉載虞韻,音胡。【集韻】或作睺。 痷 【午集中】【疒字部】 痷 【集韻】【韻會】□烏含切,音諳。痷婪,泛意。【王沈釋時論】痷婪者,以博約為通濟。眂□者,以難入爲凝淸。 又【集韻】又業切,音腌。【博雅】病也。本作□。【玉篇】痷殜,半臥半起病也。亦作殗。 又乙洽切,音□。病也。或作□。 又【五音集韻】於輒切,音□。瘦病。 又烏合切,音姶。跛疾也。通作□。□原字从歺,不从歹。 【子集下】【冂字部】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其切,□音离。【韻會】接,白帽也。又通作攡。【爾雅註】睫攡,江東取白頭翅背上長翰毛,以爲睫攡,名之曰白鷺纕。又【晉書山□傳】作接籬。【集韻】或作□。 咆 【丑集上】【口字部】 咆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說文】嘷也。【玉篇】咆哮也。【廣韻】咆哮,熊虎聲。【淮南子覽冥訓】虎豹襲穴而不敢咆。 又【潘岳西征賦】出申威於河外,何猛氣之咆勃。【註】怒貌。 又與炰通。炰烋,一作咆咻。【左思魏都賦】吞滅咆咻。 又【集韻】皮敎切,音皰。獸呼。 又叶蒲侯切,音裒。【劉楨魯都賦】晝藏宵行,俯仰哮咆。禽獸□怖,失偶藏儔。 【集韻】或作□□。 咼 【丑集上】【口字部】 咼 【唐韻】苦媧切【集韻】空媧切,□音跬。【說文】口戾不正也。【廣韻】同喎。【集韻】或作□。 又與和同。【淮南子說山訓】咼氏之璧。 又【正字通】音戈。姓也。南唐咼拯,宋咼輔,明咼文光。 响 【戌集中】【音字部】 響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 又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 【集韻】或作。【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 哭 【丑集上】【口字部】 哭 【廣韻】【集韻】【韻會】□空谷切,音。【說文】哀聲也。从吅,獄省聲。【徐鍇曰】哭聲繁,故从二口。大聲曰哭,細聲有涕曰泣。【玉篇】哀之發聲。【禮檀弓】歌于斯,哭于斯。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邦貫切,音半。肉也。與服不同。 又【集韻】與腷同。詳腷字註。 唤 【丑集上】【口字部】 喚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煥。【說文】呼也。【王褒洞簫賦】哮呷□喚。【註】大聲也。 又【韓愈贈同遊詩】喚起窻全曙。【註】黃庭堅云:喚起,禽名,聲如人,絡繹員轉淸亮,偏於春曉鳴,江南謂之春煥。【復齋復錄】予嘗讀唐顧渚山茶記曰:顧渚山中有鳥,如鸜鵒而色蒼,每至正二月作聲,曰春起也,三四月云春去也,採茶人呼爲煥春鳥。【說文】古通作奐。【玉篇】本作嚾。【集韻】亦作讙。 唯 【丑集上】【口字部】 唯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玉篇】唯,獨也。【集韻】專辭。【易乾卦】其唯聖人乎。【詩小雅】唯酒食是議。【韻會】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來唯縣。 又【集韻】視隹切,音垂。與誰同。何也。 又【唐韻】以水切【集韻】【韻會】愈水切,□音□。【說文】諾也。【禮曲禮】必慎唯諾。【釋文】唯,于癸反。徐,于比反。沈,以水反。【又】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又【內則】能言,男唯,女兪。【戰國策】范睢曰唯唯。 又【詩齊風】其魚唯唯。【傳】唯唯,出入不制也。【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釋文】唯,維癸反。沈,養水反。【韓詩】作遺遺,言不能制也。 啁 【丑集上】【口字部】 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陟交切,音嘲。【說文】啁嘐也。 又【玉篇】啁哳,鳥鳴也。詳前哳字註。 又【集韻】與嘲謿通。【前漢東方朔傳】與枚臯,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註】師古曰:啁與謿同,音竹交反。 又【集韻】都勞切,音刀。嘐啁,語多。 又【廣韻】【集韻】□張流切,音輈。【廣韻】啁噍,鳥聲。【禮三年問】至于燕雀,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乃能去之。 又【集韻】甾尤切,音鄒。啁哳,鳥聲。 又【集韻】【類篇】□他弔切,音糶。也。 又【集韻】徒弔切,音調。義同。通作調。 啖 【丑集上】【口字部】 啖 【唐韻】徒敢切【集韻】【韻會】杜覽切【正韻】徒覽切,□音淡。【說文】噍啖也。【前漢王吉傳】吉婦取棗以啖吉。 又【荀子王霸篇】不好循政,其所以有啖啖常欲人之有,是傷國。【註】啖啖,幷吞貌。【玉篇】同噉。【廣韻】同啗。【集韻】同餤嚪。 又【廣韻】【集韻】【正韻】徒濫切【韻會】徒紺切,□音憺。【廣韻】狂也。 又【集韻】噍也。 又與淡通。【史記叔孫通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註】徐廣曰:啖,一作淡。如淳曰:食無菜茹爲啖。 又姓。【晉書載記】啖靑,氐羌名將。又唐啖助,宋啖鱗。考證:〔【史記叔孫通傳】【註】如淳曰,食無菜茄爲啖。〕 謹照原文菜茄改菜茹。 啞 【丑集上】【口字部】 啞 【廣韻】烏格切【集韻】乙格切【韻會】【正韻】乙革切,□音□。【說文】笑也。【易震卦】笑言啞啞。【疏】啞啞,笑語之聲也。【揚子法言】或人啞爾笑曰:須以發策決科。【集韻】或作。 又【集韻】乙却切,音約。義同。 又【集韻】【類篇】□遏鄂切,音惡。義同。【易林】鳧雁啞啞,以水爲宅,雌雄相和,心志娛樂。宅,達各切。 又【廣韻】烏下切【集韻】【正韻】倚下切【韻會】幺下切,□雅上聲。【玉篇】不言也。【集韻】瘖也。【戰國策】豫讓吞炭爲啞,變其音。【廣韻】同瘂□。 又【集韻】【正韻】於加切【韻會】幺加切,□音鴉。【集韻】啞嘔,小兒學言。 又【淮南子原道訓】烏之啞啞。【前漢王吉射烏辭】烏烏啞啞。 又【集韻】衣駕切,音亞。聲也。【韓非子難一篇】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又【集韻】一曰鳥聲。瘖字原从疒从奢。考證:〔【集韻】瘏也。〕 謹照原文瘏也改瘖也。 喅 【丑集上】【口字部】 喅 【唐韻】【集韻】□余六切,音育。【說文】音聲喅喅然。【集韻】或作唷。 又【集韻】域及切,音煜。喅喅,衆聲。或作。 喎 【丑集上】【口字部】 喎 【玉篇】同咼。 猉 【巳集下】【犬字部】 猉 【集韻】渠之切,音其。汝南謂犬子爲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