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375 页/共 976 页
□ 【午集下】【立字部】 □ 【篇海】籀文商字。
境 【丑集中】【土字部】 境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說文】疆也。一曰竟也,疆土至此而竟也。【魯語】外臣之言不越境。【史記諸侯王表】諸侯比境。【註】地相接次也。【前漢地理志】開地斥境。 通作竟。
墄 【丑集中】【土字部】 墄 【廣韻】【韻會】倉則切【集韻】七則切,□音戚。【李善曰】限也。謂階齒也。【三輔黃圖】未央前殿,左墄右平。【註】殿階九級,中分左右。左有齒,人行之,右則平之。
墅 【丑集中】【土字部】 墅 【廣韻】辰與切【集韻】【韻會】上與切【正韻】承與切,□署上聲。田廬也。又圃墅。【晉書謝安傳】與兄子元圍碁,賭別墅。 又別館。【唐書裴休傳】與兄弟隱家墅,講經著書。 又許墅,地名,在蘇州城西。【圖經】秦始皇求吳王劒,白虎蹲于丘上,逐之,西走至此,裂爲池,因名曰虎疁。吳越時避鏐音,攺許墅。 又【集韻】以者切,音野。【說文】郊外也。【毛氏韻增】野,古墅字。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于下以別之。【正字通】毛說似而非。野本郊野朴野。古無墅地墅名。後人家廬外立別墅,因借郊野之野,加土轉聲作墅。
墎 【丑集中】【土字部】 墎 【集韻】光鑊切,音郭。【說文】度也。凡民之所度居也。
昖 【辰集上】【日字部】 昖 【字彙補】同。 又人名。朝鮮國王李昖。
□ 【卯集中】【手字部】 □ 【正字通】扮字之譌。
墦 【丑集中】【土字部】 墦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蒲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煩。【博雅】墦埌,冢也。【孟子】東郭,墦閒之祭者。 又【集韻】鋪官切,音潘。義同。 亦作墦。墦字作番下土。
墿 【丑集中】【土字部】 墿 【廣韻】羊益切【集韻】【正韻】夷益切,□音亦。【博雅】軌道也。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爾雅釋詁】路旅,塗也。塗或作墿。 又徒故切,音度。道也。
墵 【備考】【丑集】【土字部】 墵 【篇海類編】同壜。
婒 【丑集下】【女字部】 婒 【集韻】徒甘切,音談。女字。
复 【寅集下】【彳字部】 復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又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又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又【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又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又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又【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又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又□□□。
夰 【丑集下】【大字部】 夰 【廣韻】【集韻】□古老切,音杲。【說文】放也。从大而八分也。 又【集韻】下老切。同昊。【元包經】泰夰入于囦。傳曰:夰入于囦,元氣降也。
奤 【丑集下】【大字部】 奤 【集韻】普伴切,音坢。面大曰奤。 又【字彙補】胎上聲。【菽園雜記】南人詈北人爲奤子。
昑 【辰集上】【日字部】 昑 【集韻】丘甚切,欽上聲。明也。
塲 【丑集中】【土字部】 塲 【集韻】同場。
□ 【卯集中】【戈字部】 □ 【集韻】渠尤切,音求。【玉篇】矛飾也。
□ 【卯集下】【攴字部】 □ 【集韻】多感切。與抌同。刺也,擊也。
墖 【補遺】【丑集】【土字部】 墖 【字彙補】《帝京景物略》,與塔同。
壬 【丑集中】【士字部】 壬 【廣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任。【說文】壬位,北方也。【爾雅釋歲】太歲在壬曰□黓,月在壬曰終。【淮南子時則訓】戌在壬曰□黓。【史記律書】壬之爲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于下也。【前漢律歷志】懷妊于壬。【抱朴子雜應卷】立夏,佩六壬六癸之符。 又大六壬數,近世尚之。 又【爾雅釋訓】佞也。【書臯陶謨】巧言令色孔壬。 又大也。【詩小雅】百禮旣至,有壬有林。 又與任同。負也。○按本義先有壬癸之壬,借爲負壬懷壬字。又从人作任,从女作妊以別之。黓原字从戈。□黓,伭黓。
壯 【丑集中】【士字部】 壯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况切,□莊去聲。【說文】大也。又彊也,盛也。【爾雅釋天】八月爲壯。【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禮曲禮】三十曰壯。【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 又【史記趙后傳】額上有壯髮。【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 又【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 又傷也。【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 又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 又側羊切,音莊。亦姓。【晉語】趙□子問賢人,得壯馳兹。 又【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 俗从土作壯,省作壮,□非。
壷 【丑集中】【士字部】 壷 〔古文〕□【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夏商曰尊彝,周制用壷,有方圜之異。【儀禮燕禮】卿大夫用方,直方爲義也。士旅食用圜,順命爲宜也。【左傳昭十五年】晉荀躒如周葬□后,除喪以文伯宴,樽以魯壷。 又官名。【周禮夏官】挈壷氏掌挈壷以令軍井,凡軍事,懸壷以序聚□。 又【禮投壷註】諸侯卿大夫士皆用之。 又唾壷。【晉書王敦傳】敦酒後輒詠魏武樂府,以如意擊唾壷爲節。 又壷蘆,瓜屬,俗作葫。【詩豳風】八月斷壷。【鶡冠子學問篇】一壷千金。 又地名。壷關,在上黨,古黎侯國。【前漢武五子傳】壷關三老茂上書。又壷頭,在崇陽縣北。【後漢馬援傳】援征五溪蠻,至下巂,卒于壷頭,卽此。【禮檀弓】戰于臺駘。【註】臺當作壷。 又山名。壷口山,在河東猗氏。【書禹貢】旣載壷口。又三壷。【王子年拾遺記】東海中三山,一方壷,則方丈也,二蓬壷,則蓬萊也,三瀛壷,則瀛州也。 又姓。晉大夫采邑,因爲氏,見【統譜】。又壷丘,複姓。 又叶呼古切,音虎。【宋玉招魂】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赤蟻若象,元蠭若壷些。 又叶羊洳切,音預。【魏邯鄲淳投壷賦】敬不可久,禮成于□,乃設大射,否則投壷。 【說文】昆吾圜器也。【徐曰】昆吾,紂臣,作瓦器。
夌 【丑集下】【夊字部】 夌 【玉篇】古文陵字。註詳阜部八畫。【說文】越也。从夊从□,高也。一曰夌□也。【徐曰】夌□,漸□迆也。史記,泰山之高,跛牂牧其上,夌□故也。□字原从亻。
渪 【巳集上】【水字部】 渪 【轉註古音】同濡。晉人草書多用之。
塶 【丑集中】【土字部】 塶 【集韻】盧谷切,音祿。地名,梁有塶口城。一說本作鹿。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澄延切,音纏。沐□,罔象別名。
□ 【未集下】【臼字部】 □ 【玉篇】本字。
□ 【辰集下】【毛字部】 □ 【玉篇】大幺切【廣韻】徒聊切【集韻】田聊切,□音迢。□,鳥尾翹毛也。或从羽作,从鳥作。 又【集韻】丁聊切,音貂。□,羽惡貌。
塷 【丑集中】【土字部】 塷 【集韻】籠五切,同鹵。西方鹹地也。 鹵或从土,或別作□。
塺 【丑集中】【土字部】 塺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枚。塵也。【楚辭九懷】霾土忽兮塺塺。一作。 又【廣韻】謨臥切【集韻】【正韻】莫臥切,□音磨。【楚辭九歎】愈氛霧其如塺。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之譌。見【韻海】。
□ 【午集下】【立字部】 □ 【篇海】同。
塽 【丑集中】【土字部】 塽 【字彙】音□。地高明處。
墀 【丑集中】【土字部】 墀 【唐韻】直泥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蚳。【說文】涂地也。禮,天子赤墀。【徐曰】階上地也。漢制,靑瑣丹墀。【典職曰】以丹漆地,故曰丹墀。砌以玉石曰玉墀。【楊巨源詩】無因隨百獸,率舞在丹墀。【前漢梅福傳】願登文石之殿,陟赤墀之途。【漢武落葉哀蟬曲】玉墀兮生塵。又後庭元墀釦砌。 又國名。【西京雜記】因墀國有解形之人。 又與□同。
墆 【丑集中】【土字部】 墆 【廣韻】【集韻】□徒結切,音垤。貯也,止也。【前漢食貨志】富商賈墆財役貧。【左思蜀都賦】賈貿墆粥,舛錯縱橫。又【廣韻】特計切【集韻】丁計切,□音第。隂翳貌。【楚辭九歎】舉霓旌之墆翳。 又高貌。【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
墓 【丑集中】【土字部】 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暮。【說文】丘也。【鄭玄曰】冢塋之地,孝子所思慕之處。【禮檀弓】古不修墓。又易墓非古也。【王制】墓地不請。【周禮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爲之圖,令國民族葬。凡爭墓地,聽其獄訟,帥其屬而巡墓厲。【註】墓厲,謂塋限遮列之處。庶人不封不樹,故不言冢而云墓。 又【揚子方言】凡葬,無墳謂之墓,有墳謂之塋。故檀弓云:墓而不墳。又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墳。 又北谷曰墓。【史記封禪書】西方神明之墓。 又【集韻】晡切,音模。【前漢班固敘傳】陵不崇墓。【註】墓音模。
太 【丑集下】【大字部】 太 【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 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 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壐 【丑集中】【土字部】 壐 【說文】同璽。壐所以主土,故从土。【小篆】从玉。詳玉部璽字註。 又人名。稷之弟曰台壐,台壐生叔均,見【山海經】。又【路史同姓名辨】覩叔均而思稷子,則叔均爲稷之子。今云稷弟,疑有誤。
壕 【丑集中】【土字部】 壕 【廣韻】【集韻】【正韻】□胡刀切,音豪。城下池也。【柳宗元詩】鴈鳴寒雨下空壕。 又地名。【一統志】石壕鎭,在今陝州陝縣城東。杜甫有石壕吏詩。
壞 【丑集中】【土字部】 壞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音怪。毀也。 又胡怪切,若□。自毀也。【毛氏韻增】凡物不自敗而毀之則古壞切,如魯恭王壞孔子宅之類是也。物自敗則胡怪切,如春秋傳魯城門壞之類是也。 又【集韻】乎乖切,音懷。壞隤,山名。 又胡罪切,音瘣。【詩小雅】譬彼壞木,疾用無枝。 又叶胡對切,音潰。【詩大雅】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又叶戸恢切,音回。【家語】孔子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與下萎叶。萎,音哀。
壤 【丑集中】【土字部】 壤 〔古文〕□【廣韻】如兩切【集韻】汝兩切,□音穰。【說文】柔土也。無塊曰壤。又物自生則言土,人耕種則言壤。【書禹貢】咸則三壤。【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藝。 又壤奠,壤土所出奠贄也。【書康王之誥】一二臣衞,敢執壤奠。 又【揚子方言】梁益之閒,所愛諱其肥盛曰壤。壤子猶愛子也。【鄒陽上吳王書】壤子王梁。 又富足也。與穰同。【列子天瑞篇】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 又傷也。【穀梁傳隱三年】日有食之,吐者外壤,食者內壤。 又紛錯貌。【史記貨殖傳】天下壤壤,皆爲利往。 又蓋壤,天地也。【韓愈詩】威風挾惠氣,蓋壤兩劘拂。 又煩壤,糞埽之餘積也。【莊子達生篇】煩壤之內,雷霆居之。 又蟻壤,泉穴也。【戰國策】齊桓公伐孤竹,山中無水。隰朋曰:去蟻壤寸有水。掘之,果得水。 又擊壤,古戲也。【史記五帝紀】帝遊康衢,老人擊壤而歌于路。 又地名。【春秋宣七年】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于黑壤。【註】晉地。【左傳隱十一年】公之爲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註】鄭地。【史記秦本紀】甘茂伐韓宜陽,五月不拔,樗里子譖之,王欲罷兵。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悉起兵拔之。一曰息壤,坌土也。【路史】息生之土,長而不窮。柳宗元有永州龍興寺息壤記。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壤駟赤,字子徒,秦人。 又【集韻】如陽切,音勷。肥土也。【急就章】墼絫廥廐庫東廂,屛廁溷渾糞土壤。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俗胗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飮。笑貌。
壽 【丑集中】【士字部】 壽 〔古文〕□□□□【唐韻】【集韻】□承咒切,音綬。【說文】久也。凡年齒皆曰壽。【書君奭】天壽平格。【詩大雅】作召公考,天子萬壽。【左傳僖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註】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歲,下壽八十。【董子繁露】壽者,酬也。壽有短長,由養有得失。【前漢王吉傳】心有堯舜之志,則體有松喬之壽。 又以金帛贈人曰壽。【史記刺客傳】嚴仲子奉。黃金百鎰,爲聶政母壽。 又星名。【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 又地名。平壽,衞下邑。【左傳昭二十年】衞侯在平壽,壽州古淮南,春秋吳楚□蔡之地,戰國倂于楚,考烈王遷此,曰郢都。靈壽,古中山邑。【史記魏世家】樂羊拔中山,文侯封之靈壽。 又漢壽,亭名,在蜀嚴道。曹操以關羽爲漢壽亭侯。 又山名。【史記五帝紀】舜作什器于壽山。又壽山在福州侯官縣,產文石,可爲印章,五色具備,惟艾綠色者少。【宋黃幹詩】石爲文多招斧鑿。又水名。壽水,在太原壽陽縣,其源有二,一出要羅村,一出頡訖村,合流入于洞渦河。 又木名。靈壽木,可爲杖。【山海經】靈壽實華。【呂氏春秋】壽木之華。 又姓。吳王壽夢之後。又常壽,複姓。 又【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讎上聲。【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按酒壽俱有韻,朱子作叶音,非。《正字通》受授皆有上去二音,諸韻書分載有宥二韻,壽字亦然,非壽讀若受,專屬上聲,讀若授,專屬去聲也。
捸 【卯集中】【手字部】 捸 【集韻】他骨切,暾入聲。滑利也。
塹 【丑集中】【土字部】 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豔切,音槧。【說文】坑也。 又遶城水也。【史記秦記】塹山堙谷,千八百里。 一作壍。【史記秦紀】壍河旁。【高祖本紀】深壍而守。 又作□。【司馬相如傳】隤牆塡□。
墈 【丑集中】【土字部】 墈 【廣韻】【集韻】【韻會】□苦紺切,音戡。險岸也。俗謂土突起立者爲墈。
墉 【丑集中】【土字部】 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禮王制註】小城曰墉。【易同人】乗其墉。【詩大雅】以伐崇墉。 又築土壘壁曰墉。【釋名】墉,容也,所以隱蔽形容也。【儀禮士喪禮】堂中北牆謂之墉。【禮郊特牲】君南向于北墉下。 又仙宮。【武帝內傳】我墉宮,玉女王子登也。 又叶余章切,音羊。【道藏歌】玉臺敷朱霄,綠霞高元墉。體矯萬津波,神生攝十方。 與庸通。一作牗。
掑 【卯集中】【手字部】 掑 【集韻】渠之切,音其。扲掑,堅勇也。亦作□。
敆 【卯集下】【攴字部】 敆 【廣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說文】會也。【爾雅釋詁】合也。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與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