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370 页/共 976 页

义 【未集中】【羊字部】 義 【廣韻】【集韻】【韻會】□宜寄切,音議。【說文】己之威儀也。从我羊。【註】臣鉉等曰:與善同意,故从羊。【釋名】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乾卦】利物足以和義。又【說卦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又【容齋隨筆】人物以義爲名,其別最多。仗正道曰義,義師,義戰是也。眾所尊戴曰義,義帝是也。與衆共之曰義,義倉,義社,義田,義學,義役,義井之類是也。至行過人曰義,義士,義俠,義姑,義夫,義婦之類是也。自外入而非正者曰義,義父,義兒,義兄弟,義服之類是也。衣裳器物亦然。在首曰義髻,在衣曰義襴,義領之類是也。合眾物爲之,則有義漿,義墨,義酒。禽畜之賢者,則有義犬,義烏,義鷹,義鶻。 又義渠,戎國地。【史記秦本紀】伐義渠,虜其主。【註】寧廣二州,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也。 又姓。【前漢酷吏傳】義縱,何東人。 又與誼同。【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摩民以誼。 又與儀通。【前漢鄒陽傳】使東牟朱虛東褒義父之後。【註】應劭曰:邾儀父也。師古曰:義讀曰儀。 又與宜同。【韻補】周官凡殺人而義者,史記君義嗣,□魚羈切。 又【韻補】叶牛何切。周官註:儀作義,古皆音俄。古文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陂音坡。◎按說文在我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之 【子集上】【丿字部】 之 〔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又【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考證:〔【禮文王世子】冬亦如之。〕 謹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 【子集上】【一字部】 □ 【廣韻】【集韻】□徒口切,音鋀。禮器也。【轉註古音】石經毛詩:酌以大□,以祈黃考。今文作星斗之斗,非。周禮作豆,蓋此字之譌。【正譌】斲字从此。隸作鋀。 乍 【子集上】【丿字部】 乍 【唐韻】鉏駕切【集韻】【正韻】助駕切,□槎去聲。【增韻】暫也,初也,忽也,猝也,甫然也。【孟子】今人乍見孺子。又【荀悅雜言】一俯一仰,乍進乍退。 又【集韻】【類篇】□卽各切。同作。三代鼎文款識,作皆書爲乍。 □ 【未集下】【舟字部】 □ 【類篇】逆及切,音岌。舟行。 乣 【備考】【子集】【乙字部】 乣 【字彙補】金有護衛乣軍,疑卽糺字。 乎 【子集上】【丿字部】 乎 〔古文〕虖【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湖。【說文】兮語之餘也。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徐曰】凡名兮皆上句之餘聲。【廣韻】極也。 又疑辭。【詩邶風】胡爲乎中露。【戰國策】彈鋏歸來乎。 又呼聲。如魯論,參乎,使乎之類。 又荒烏切。與呼同。【詩大雅】於乎小子。【陸德明音義】於音烏,乎音呼。【吳越春秋】越王夫人歌曰:徊復翔兮,游飇去復反兮。於乎,今經史於戲,於虖,嗚虖,嗚嘑,於乎相通,皆歎辭。 乏 【子集上】【丿字部】 乏 〔古文〕□【唐韻】房法切【集韻】【韻會】扶法切,□音伐。無也。【孟子】空乏其身。【禮月令】季春,命有司振乏絕。【註】暫無日乏。 又匱也。【左傳成二年】韓厥曰:敢告不敏,攝官承乏。【註】猶代匱也。 又廢也。【莊子天地篇】子往矣,無乏吾事。【戰國策】不敢以乏國事。 又射者所蔽。【周禮春官】車僕大射共三乏。【註】一名容,用皮爲之,王大射張三侯,每侯有乏,使持旌告獲者,藉以蔽矢也。【儀禮鄕射禮】乏參侯道。【疏】三分侯道。 【左傳宣十五年】文反正爲乏。【說文】反止爲之,反正爲□。【徐鉉曰】尙書,惟正之供,反正不供,故曰乏。【通志】正乃射侯,正以受矢,乏乏以藏矢,是相反也。 乐 【辰集中】【木字部】 樂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又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又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 又【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又【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 又【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又益者三樂。 又【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又【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考證:〔【孝經】移風移俗,莫善于樂。〕 謹照原文移俗改易俗。 乑 【子集上】【丿字部】 乑 【玉篇】丘林切。【說文】讀若欽崟,衆立也。 又【廣韻】魚金切【集韻】魚音切,□音吟。義同。 又古文攀字。【揚雄反騷】纍旣乑夫傳說兮,奚不信而遂行。【顏師古曰】乑,古攀字,言旣攀援傳說,何不信其所行,自見困而遂去也。◎按《正字通》乑係字重文。乑衆音義俱同,此本字原本義之說,不知衆無欽音。《說文》乑讀若欽崟。衆,之仲切,音切旣殊。又乑訓衆立也。衆訓多也,从乑从目,亦未常卽以爲衆字。《玉篇》《廣韻》皆因之,何得云魚音一切,孫氏之誤,至楊氏《韻經》云古文衆字,則又騎牆之見矣。又《漢書註》晋灼曰:乑慕也。顏師古曰:乑古文攀字,此則未知所據。《正字通》云:《漢書》本作从,用古從字譌作攀,恐亦未可深信。又諸韻書俱書作乑,《正字通》獨改作〈亻下从人人〉。考人部旣有字,則此亦不宜兩混,特攺正。字作〈亻亻亻〉。 乔 【丑集上】【口字部】 喬 【唐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音僑。【說文】高而曲也,从夭从高省。【爾雅釋木】句如羽喬。【註】樹枝曲卷,似鳥毛羽。【又】下句曰朻,上句曰喬,如木楸曰喬。【又】小枝上繚曰喬。【書禹貢】厥木惟喬。【傳】喬,高也。【詩周南】南有喬木。【傳】喬,上竦也。 又矛之上句曰喬。【詩鄭風】二矛重喬。【傳】重喬,累荷也。【箋】喬,矛矜,近上及室題所以縣毛羽。 又姓。【後漢光武紀】雲中太守喬扈。 又人名。【戰國策】世世稱孤,而有喬松之壽。【註】喬,王子喬。松,赤松。 又通橋。【詩周南喬木釋文】亦作橋喬。 又【廣韻】舉橋切【集韻】居妖切,□音驕。【書禹貢惟喬釋文】喬,徐音驕。又【詩鄭風重喬釋文】喬,居橋反。 又與驕通。【禮樂記】齊音敖辟喬志。【釋文】喬,音驕。本或作驕。又【表記】喬而野。 又【集韻】丘祅切,音蹺。喬詰,意不平。【莊子在宥篇】天下始喬詰卓鷙。【釋文】喬,欽消反,或云去夭反,郭音矯,李音驕。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又祛矯切,音槁。義□同。 又渠廟切,音轎。木枝上曲。考證:〔【戰國策】世之稱孤,而有喬松之壽。〕 謹照原文世之改世世。 乖 【子集上】【丿字部】 乖 〔古文〕□□【唐韻】古懷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懷切,□怪平聲。【說文】背呂也。象脅肋形。【玉篇】戾也,異也。睽也,背也。【易序卦傳】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左傳昭三十年】伍員曰:楚執政衆而乖。 又貴州夷寨有乖西。 又【韻補】叶公回切,音規。【前漢敘傳】官失學微,六家分乖。壹彼壹此,庶硏其幾。 乘 【子集上】【丿字部】 乘 〔古文〕□□【唐韻】食陵切【集韻】【韻會】神陵切,□音繩。【廣韻】駕也,登也。【易乾卦】時乘六龍以御天。 又因也。【孟子】不如乘勢。【老子道德經】乗乗兮若無所歸。 又治也。【詩豳風】亟其乘屋。 又勝也。【周語】乘人不義陵也。 又計也。【周禮夏官槀人】乘其事,試其弓弩,以下上其食而誅賞。 又姓。漢煮棗侯乗昌。 又【廣韻】【韻會】實證切【集韻】石證切,□音剩。車也。【詩小雅】元戎十乘,以先啓行。 又物雙曰乘。【左傳僖三十三年】弦高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揚子方言】雙鴈曰乘。 又物四數皆曰乘。【禮少儀】乘壺酒。【孟子】發乗矢。 又乗丘,地名。【爾雅釋地註】乗丘,形似車乘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望乘車。【註】可爲索,長丈餘。 又【韻會】乘者,載也。取載事爲名。【孟子】晋之乗。◎按《韻瑞》引晋乘入平聲,誤。今宗譜曰家乘,義與史乘通。 又【傳燈錄】禪有淺深階級,一小乘,一大乘。頓悟自心無漏智,此心卽佛,曰最上乘。【宋沙門契嵩原敎篇】五乘皆統之於三藏。一人乗,二天乗,三聲聞乗,四緣覺乘,五菩薩乘。後三乘導其徒出世也。前二乗以欲不可輒去,就其情而制之也。皆去聲。 又【集韻】諸應切,音證。姓也。 【說文】本作椉。 乙 【子集上】【乙字部】 乙 【唐韻】於筆切【集韻】億姞切【韻會】【正韻】益悉切,□音鳦。十幹名。東方木行也。【爾雅釋天】太歲在乙曰旃蒙。月在乙曰橘。【前漢律歷志】奮軋於乙。【京房易傳】乙,屈也。 又凡讀書,以筆志其止處曰乙。【史記東方朔傳】朔初上書,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三月乃盡。 又唐試士式,塗幾字,乙幾字。抹去譌字曰塗,字有遺脫,句其旁而增之曰乙。 又【太乙數】有君基太乙,五福太乙諸名。 又【前漢藝文志】有天乙三篇。【註】天乙謂湯,其言非殷時,皆假託也。 又姓。漢南郡大守乙世,前燕護軍乙逸,明乙瑄,乙山。 又【爾雅釋魚】魚腸謂之乙。【禮內則】魚去乙。【註】魚餒必自腸始,形屈如乙字。一說魚腮骨,在目旁,如篆文乙,食之鯁不可出,去之乃食。 又【茅亭客話】虎有威如乙字,長三寸許,在脅兩旁皮下,取得佩之,臨官而能威衆。無官佩之,無憎疾者。【蘇軾詩】得如虎挾乙。 夵 【丑集下】【大字部】 夵 【廣韻】【集韻】□以冉切,音琰。物上大下小也。 又【集韻】他刀切,音叨。進也。 乜 【子集上】【乙字部】 乜 【廣韻】彌也切【集韻】母也切,□音哶。眼乜斜也。 又西夏語以巫爲廝乜。見【遼史】。 又姓。 九 【子集上】【乙字部】 九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又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 又【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又【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又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又陽九,戹也。【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又姓。又複姓。【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又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又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又【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史記殷本紀】九侯。【註】音仇。 又【集韻】【正韻】□居尤切,音鳩。聚也。【論語】九合諸侯。【莊子天下篇】禹親操橐耜,以九雜天下之川。【註】九,讀糾。糾合錯雜,使川流貫穿注海也。九與鳩糾勼□通。 乢 【備考】【子集】【乙字部】 乢 【海篇】同蓋。 □ 【子集中】【人字部】 □ 【玉篇】【集韻】□母項切,音。□傋,不媚也。 又【集韻】莫江切,音尨。義同。 也 【子集上】【乙字部】 也 〔古文〕□【唐韻】羊者切【集韻】【正韻】以者切,□音野。語已辭。【說文徐註】語之餘也。凡言也,則氣出口下而盡。【玉篇】所以窮上成文也。【廣韻】語助之終。柳宗元曰:決辭也。 又發語辭。【岑參詩】也知鄕信曰應疎。 又姓。明也伯先。 又【劉攽曰】詞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讀。【杜甫詩】靑袍也自公,是也。又【正韻】養里切,同迤。 又【六書正譌】古文匜字。註詳匚部三畫。 书 【辰集上】【曰字部】 書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舒。【說文】作□,著也。从聿从者。隷省作書。【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註】書契,所以決斷萬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註】書,六書之品。又【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藝,五曰六書。【註】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許愼說文序】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又書有六體。【前漢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隷書、繆篆、蟲書。又【說文】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隷書。 又【尙書序疏】諸經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從事著,聖賢闡敎,事顯於言,言愜羣心,書而示法,旣書有法,因號曰書。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史記禮書註】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釋名】書,庶也。紀庶物也。 又【詩小雅】畏此□書。【傳】□書,戒命也。【疏】古者無紙,有事書之於□,故曰□書。又【周禮天官司書註】主計會之簿書。又【左傳昭六年】鄭人鑄□書。【註】鑄□書於鼎。 又【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按卽書牘也。 又【前漢董仲舒傳】對亡應書者。【註】書,謂詔書也。 又官名。【前漢成帝紀】初置尙書,員五人。又【百官公卿表】中書謁者。 买 【酉集中】【貝字部】 買 【唐韻】【正韻】莫蟹切【集韻】【韻會】母蟹切,□音蕒。【說文】作□,市也。【增韻】售人之物曰買。【急就篇註】出曰賣,入曰買。【周禮天官小宰】聽賣買以質劑。【前漢食貨志】衆民賣買五穀、布帛、絲緜之物。 又姓。【氏族略】五代買叔午。 乱 【子集上】【乙字部】 乱 【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又兵寇也。 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又樂之卒章曰亂。【論語】關雎之亂。又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又【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註】橫流而濟之也。【書禹貢】亂于河。【詩大雅】涉渭爲亂。 又【韻補】叶力眷切,音戀。【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又叶力敬切,夌去聲。【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亂)考證:〔【周禮秋官】司虣掌憲布之禁令。〕 謹照原書秋官改地官。憲布改憲巿。 乳 【子集上】【乙字部】 乳 【唐韻】而主切【集韻】【韻會】蘂主切,□音擩。【廣韻】柔也。 又湩也。【白虎通】文王四乳,是謂至仁。又【禮月令註】燕以施生時來巢人堂宇孚乳。 又天乳,星名。在氐宿北。【列星圖】天乳明,則甘露降。 又馬乳,蒲萄子別名。【本草圖經】子似馬乳。 又石鐘乳。【桂海虞衡志】桂林宜融山洞穴中,凡石脈涌處爲乳牀,融結下垂,其端輕薄中空,水乳且滴且凝,紋如蟬翼者勝。 又竹乳。【開寶本草】竹乳者,其山洞徧生小竹,以竹津相滋,乳如竹狀,其性平。 又鐘四帶有乳。【周禮冬官考工記註】篆閒之枚也。聲之震動在此,以其乳可數,故曰枚。 又【溪蠻叢笑】麻陽有銅鼓,江水中掘得,如大鐘,長筩三十六,乳重百餘觔。 又【韻補】叶如又切,柔去聲。【易林】胎卵胞乳,長大成就,君子萬年,動有福佑。 【說文】从孚从乙。乙者□鳥。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按《荀子榮辱篇》乳彘觸虎,乳狗不遠遊,則獸亦稱乳矣。 乹 【子集上】【乙字部】 乹 【集韻】俗乾字。 乾 【子集上】【乙字部】 乾 〔古文〕漧□【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焉切,音虔。易卦名。【程頤曰】以形體謂之天,以性情謂之乾。【本義】乾,健也。【釋名】乾,進也。行不息也。 又馬飾曰連乾。【顧況詩】金鞍玉勒錦連乾。 又姓。 又州名。古雍州地,唐置乾州。 又【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燥也。【詩王風】中谷有蓷,暵其乾矣。【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外彊中乾。 又乾侯,地名。言其水常竭也。今廣平府成安縣,卽其地。【說文】□作□。 又桑乾,河名。卽濕水。【水經注】濕水,出鴈門隂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又東過涿鹿縣北,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 又乾沒。【史記張湯傳】始爲小吏乾沒。【註】言掩取貨利,沒爲已有,如水盡涸也。 又【韻補】叶渠巾切,音勤。【邯鄲淳受命述】治詠儒墨,納策公卿。昧旦孜孜,夕惕乾乾。叶下人。 又叶經天切,音堅。【韓愈詩】□□新葉大,瓏瓏晚花乾。靑天何寥寥,雨蝶飛翩翩。【註】乾,花色不潤也。 乿 【子集上】【乙字部】 乿 【集韻】治古作乿。註詳水部五畫。 □ 【補遺】【子集】【人字部】 □ 【海篇】音囂。驕也。 亗 【子集上】【二字部】 亗 【字彙補】古文歲字。見崔希裕略古。 亄 【子集上】【乙字部】 亄 【廣韻】【集韻】□乙冀切,衣去聲。貪也。【揚子方言】亄,嗇貪也。荆汝江湘之閒,凡貪而不施者謂之亄,或謂之嗇,或謂之吝。 又【左思吳都賦】□其華質,則亄費錦繢。料其虓勇,則雕悍很戾。【註】雕題國,其人斷髮文身。亄費,錦文貌。 亂 【子集上】【乙字部】 亂 〔古文〕□□□【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又兵寇也。 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又樂之卒章曰亂。【論語】關雎之亂。又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又【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註】橫流而濟之也。【書禹貢】亂于河。【詩大雅】涉渭爲亂。 又【韻補】叶力眷切,音戀。【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又叶力敬切,夌去聲。【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考證:〔【周禮秋官】司虣掌憲布之禁令。〕 謹照原書秋官改地官。憲布改憲巿。 云 【子集上】【二字部】 云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又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又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又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又姓。漢云敞。 又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又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又【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考證:〔【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云云于陳倉北坂。〕 謹照原文獲若云云改爲獲若石云。又按云是語助。謹將此十七字移於伊誰云憎之下。 〔【汲黯傳】武帝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謹照原書改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 亃 【子集上】【乙字部】 亃 【集韻】里忍切,吝上聲。憂也。 又【五音集韻】良忍切,獸名。似彘,身黃尾白。 亅 【子集上】【亅字部】 亅 【廣韻】【集韻】□其月切,音橜。【說文】鉤逆者謂之亅。象形。凡亅之屬皆从亅。讀若橜。 了 【子集上】【亅字部】 了 【唐韻】盧鳥切【集韻】【韻會】郞鳥切【正韻】盧皎切,□聊上聲。【增韻】決也。【廣韻】慧也,曉解也。【後漢孔融傳】融年十二聰慧。□煒曰:小而了了,大未必奇。又【宋書戴法興傳】彭城王覓一了了令史,得法興使爲之。 又訖也,畢也。【晉書傅毅傳】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杜甫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靑未了。 又【揚子方言】了,快也。秦曰了。 又秦吉了,鳥名。【仇池筆記注】似鸚鵡,腦有肉冠,能言笑。 予 【子集上】【亅字部】 予 【唐韻】余呂切【集韻】【韻會】演女切【正韻】弋渚切,□音與。賜也。【詩小雅】君子來朝,何錫予之。【周禮春官】內史掌王八枋之灋,七曰予,八曰奪。通作與。 又【博雅】大予,樂名。【註】漢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樂爲大予樂。 又【廣韻】弋諸切【正韻】羊諸切。□與余同。我也。【郭忠恕佩觿集】予讀若余。本無余音,後人讀之也。【顏師古刊謬正俗】曲禮,予一人。鄭康成註:余予古今字。因鄭此說,學者遂皆讀予爲余。爾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則予之與余,但義訓我,非同字也。《說文》:予,相推予也。余,詞之舒也。各有意義,本非古今字別也。歷觀詩賦,予無余音。又【吳棫韻補】予當讀與。詩或敢侮予,將伯助予。楚辭:目眇眇兮愁予,何壽夭兮在予。皆無余音。 争 【巳集中】【爪字部】 爭 〔古文〕□□【唐韻】側莖切【集韻】甾耕切,□音箏。【說文】引也。从□。【徐鉉曰】音曳。□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又【玉篇】諫也。 又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又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又【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又【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韻會】俗作争,非。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照原文非理改非禮。 妔 【丑集下】【女字部】 妔 【廣韻】客庚切【集韻】丘庚切,□音坑。美女也。 又【集韻】寒剛切,音杭。女字。一曰女性急戾。與伉通。 奈 【丑集下】【大字部】 奈 同柰。詳木部柰字註。 奜 【丑集下】【大字部】 奜 【廣韻】敷尾切【韻會】撫尾切,□音斐。大也。 又【集韻】父沸切,音費。義同。 又【廣韻】甫微切【集韻】匪微切,□音非。姓也。【春秋傳】晉有奜豹。○按《字彙》犬部譌作猆。姓也。音訓□同。當卽此字之譌。 奞 【丑集下】【大字部】 奞 【廣韻】私閏切【集韻】須閏切。□與卂通。鳥張毛羽自奮也。 又【廣韻】息遺切【集韻】呼維切,□音綏。義同。 通作奮。 昛 【辰集上】【日字部】 昛 【集韻】臼許切,音巨。明也。 怈 【卯集上】【心字部】 怈 【集韻】同□,或作□。詳□字註。 奢 【丑集下】【大字部】 奢 【廣韻】式車切【集韻】【韻會】詩車切【正韻】詩遮切,□音賖。【說文】張也。【司馬相如子虛賦】盛推雲夢以爲高奢。 又侈也。【毛詩序】蜉蝣之詩,刺奢也。【杜牧之阿房宮賦】秦愛紛奢。 又美人名。【荀子賦篇】閭娵子奢,莫之媒也。 又世謂媼壻曰阿奢。【通鑑】竇懷貞再娶韋后乳嫗爲妻,奏請,輒自署皇后阿奢不慙。 又西竺譽人曰蘭奢。【朱子語錄】王導爲相,只周旋人過一生,嘗坐客二十許人,逐一稱讚,獨不及西僧,徐謂僧曰蘭奢。 又姓。奢比,黃帝七輔之一。【路史】奢比辨乎東,以爲土師。【三才圖會】作奢北。【國名記】有奢北國。 又【陸機感丘賦】或披褐以敦儉兮,或侯服以崇奢。或延祚于黃耉兮,或喪志于札瘥。○按奢瘥俱六麻韻,亦在歌韻。《正字通》沿《字彙》之誤,將奢轉入歌韻,謬。 又神名。【山海經】奢比之尸在其北。 又或作奓。詳奓字註。 又食遮切,音蛇。苗姓。明萬曆閒有奢崇明,奢進。考證:〔又美人名。【荀子賦論篇】閭娵子奢,莫知媒也。〕 謹照原書賦論篇省論字。莫知媒也改莫之媒也。 如 【丑集下】【女字部】 如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又□如,獸名。瞿如,鳥名。□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妆 【丑集下】【女字部】 妝 【廣韻】【集韻】側羊切【正韻】側霜切,□音莊。【說文】飾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靚妝刻飾。【後漢梁冀傳】冀妻孫壽,美而善爲疾態,作愁眉啼妝。【天寶遺事】妃□施粉于兩頰,號淚妝。識者以爲不祥。【通鑑】周天元帝禁天下婦女施粉黛,皆黃眉黑妝。 从女,牀省聲。俗作粧娤。 □ 【子集下】【刀字部】 □ 【集韻】姑華切,音瓜。【玉篇】割也。 □ 【子集下】【勹字部】 □ 【唐韻】古文宜字。註詳宀部五畫。 妌 【丑集下】【女字部】 妌 【類編】疾政切,音穽。【說文】靜也。女德不妄動也。 姧 【丑集下】【女字部】 姧 同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