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371 页/共 976 页

妨 【丑集下】【女字部】 妨 【廣韻】【集韻】敷方切【正韻】敷房切,□音芳。【說文】害也。一曰礙也。【隋書太子勇傳】數被讒毀,歎曰:我大覺身妨。 又敷亮切,音訪。【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峩拔嵩華,騰躍較健壯。 姾 【丑集下】【女字部】 姾 【集韻】逡緣切,音詮。女字。 又從緣切,音全。義同。 娧 【丑集下】【女字部】 娧 【廣韻】他外切【集韻】【韻會】吐外切,□音蛻。舒遲貌。一曰喜也。 娱 【丑集下】【女字部】 娛 【廣韻】【集韻】【韻會】元俱切【正韻】牛俱切,□音虞。【說文】樂也。【張衡西京賦】窮歡極娛。 又【集韻】五故切,音悟。義同。 虞通。 娼 【丑集下】【女字部】 娼 俗倡字。 夷 【丑集下】【大字部】 夷 〔古文〕□【唐韻】【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姨。平也,易也。【詩周頌】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又大也。【詩周頌】降福孔夷。 又安也,悅也。【詩鄭風】旣見君子,云胡不夷。 又等也,儕也。【禮曲禮】在醜夷不爭。【史記張良傳】諸將陛下等夷。 又□也。【禮喪大記】男女奉尸夷於堂。【周禮天官凌人】大喪共夷槃冰,牀曰夷牀,衾曰夷衾,皆依尸爲言。 又夷俟,展足箕坐也。【論語】原壤夷俟。 又誅滅也。【前漢□法志】戰國時,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 又傷也。【易序卦】故受之以明夷 。又芟也。【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夏日至而夷之。 又陵夷,言凡事始盛終衰,其頺替如丘陵漸平也。【前漢成帝紀】帝王之道,曰以陵夷。 又地名。【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註】國在城陽莊武縣。【莊十六年】晉武公伐夷。【註】采地。【僖二十三年】楚伐□,遂取焦夷。【註】焦,譙縣,夷,城父,□□地。 又要服。【書禹貢】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 又嵎夷,東表之地,在今登州。【書堯典】宅嵎夷。 又馮夷,河伯也。【莊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遊大川。【郭璞江賦】冰夷倚浪。【□天子傳】河伯無夷之所都居。【註】冰夷,無夷,□卽馮夷。又【淮南子原道訓】馮夷,泰丙之御也。【註】二人名,古之能御隂陽者。【容齊隨筆】此別是一馮夷。 又女夷,風神名。【淮南子天文訓】女夷鼓吹,以司天和。 又山名。武夷,在今崇安,有十二峰九曲之勝。相傳籛鏗之子,長曰武,次曰夷,隱此得道,故名。 又水名。夷水,出襄陽及康狼二山之閒。【水經】漢水過宜城,夷水注之。 又鴟夷,酒器。【揚雄酒箴】鴟夷滑稽,腹大如壷。【吳越春秋】吳王取子胥尸,盛以鴟夷,而投之江。【史記貨殖傳】范蠡變名易姓,爲鴟夷子皮。 又辛夷,花名。【楚辭九歌】辛夷楣兮葯房。又留夷,香草。【屈原離騷】畦留夷與揭車。 又【諡法】克毅秉政,安心好靜,□曰夷。 又姓。周齊大夫夷仲年之後,見【統譜】。 又人名。伯夷,舜秩宗之官。又孤竹君之長子曰伯夷。 又優婆夷。【梵書翻譯名義】男曰優婆塞,女曰優婆夷,所云淸淨男女也。 又與彝同。【孟子】詩云:民之秉夷。詩本作彝。 又叶羊吏切,音異。【馮衍顯志賦】攢射干雜蘼蕪兮,結木英與新夷。光扈扈而揚耀兮,紛郁郁而暢美。美音媚。新夷卽辛夷。 本作□。一曰古遲夷通。考證:〔【易說卦】坤上離下明夷。〕 謹按說卦無此語,謹照原書改:易序卦故受之以明夷。〔【郭璞江賦】冰夷舞浪。〕 謹照原文舞改倚。〔相傳籛〈下堅〉之子,長曰舞,次曰夷。〕 謹照列仙傳原文〈下堅〉改鏗。 夹 【丑集下】【大字部】 夾 【廣韻】【集韻】【正韻】古狎切【韻會】訖洽切,□音甲。左右持也。【書多方】爾曷不夾介乂我周王。【左傳僖二十六年】夾輔成王。 又近也。【書梓材】懷爲夾。【註】懷遠爲近也。 又兼也。【呂温狄仁傑頌】潛授五龍,夾日以飛。 又梵夾。【通鑑】唐懿宗於禁中設講,自唱經,手錄梵夾。 又鉗夾,巧言膠固也。【柳宗元乞巧文】膠如鉗夾。 又【集韻】【韻會】吉協切【正韻】古協切,□音頰。傍也,把也。夾弓,見【周禮夏官註】。往體多,來體寡曰夾。 又劒夾。【陶弘景刀劒錄】商孔甲採牛首山鐵,鑄一劒,銘曰夾。 又【集韻】檄頰切,音協。【說文】俜也。 又姓。【前漢藝文志】有夾氏春秋。 又同狹。【後漢東夷傳】東沃沮,其地東西夾,南北長。 【六書正譌】从二人,从□省。二人對輔于肘□之下,會夾意。 □ 【備考】【子集】【十字部】 □ 【海篇】音倭。又音矮。 奂 【丑集下】【大字部】 奐 【廣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渙。大也。 又暇豫貌。【詩大雅】伴奐爾游矣。 又文采粲明貌。【禮檀弓】美哉奐焉。 又姓。明永樂閒舉人奐忠,景泰閒知縣奐進。 本作□。从廾,从夐省聲。 奅 【丑集下】【大字部】 奅 【廣韻】匹貌切【集韻】披敎切,□音炮。起穫也,亦大也。【揚子方言】以大言冒人曰奅。 又礟石也。【韓愈征蜀聯句】投奅鬧□。【註】奅聲如石崩也。 又侯國名。【前漢武功臣表】公孫賀以將軍出塞得王,封南奅侯。【史記衞靑傳】作窌。 妬 【丑集下】【女字部】 妬 【集韻】同妒。 妜 【丑集下】【女字部】 妜 【集韻】古穴切,音玦。美貌。 又一決切,音抉。眉目閒貌。 又娟悅切,音刔。義同。一曰憂妒也。 妧 【丑集下】【女字部】 妧 【廣韻】【集韻】【正韻】□五換切,音玩。【字林】好貌。 娦 【丑集下】【女字部】 娦 同嬪。 姴 【丑集下】【女字部】 姴 【廣韻】良辥切【集韻】力蘖切,□音列。美也。 妪 【丑集下】【女字部】 嫗 【廣韻】衣遇切【集韻】【韻會】威遇切【正韻】依句切,□音饇。【說文】母也。【前漢嚴延年傳】延年兄弟五人皆大官,母號萬石嫗。 又【集韻】【韻會】委羽切【正韻】於語切,□音傴。【禮樂記】煦嫗覆育萬物。【註】天以氣煦之,地以形嫗之。亦訓老母。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人名。□有夏嫗夫。通作彄。 又山名。【山海經】嫗山,其上多美玉,其下多金。 又居侯切,音鉤。義同。 姵 【丑集下】【女字部】 姵 【集韻】蒲蓋切,音旆。女名。 又蒲昧切,音佩。義同。 妾 【丑集下】【女字部】 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接切,音踥。接也。得接于君子者也。【禮曲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前漢五行志】處妾遇之而孕。【註】處妾,童女也。 又國名。【山海經】雨師妾在其北。【楊愼曰】雨師妾如姮娥織女之類,非。下文元股國在雨師妾北,可證。 又姓。漢妾胥,妾志,見【印藪】。 【說文】从从女。音愆。 □ 【補遺】【子集】【卜字部】 □ 【海篇】同弄。 姒 【丑集下】【女字部】 姒 〔古文〕【廣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似。長婦爲姒,介婦爲娣,兄弟之妻相謂皆曰姒。【爾雅釋親】女子同出,先生爲姒,後生爲娣。又長婦謂稚婦爲娣婦,稚婦謂長婦爲姒婦。 又太姒,文王妃,有莘氏女。【詩大雅】大姒嗣□音。又褒姒,周幽王后。【小雅】赫赫宗周,褒姒烕之。【註】姒,姓也。禹之後。又漢姒豐明,姒庸道,姒昂。 又【張衡東京賦】宓妃攸館,神用挺紀。龍圖授羲,龜書□姒。○按紀姒以俱四紙韻,《字彙》姒作叶音以,非。 又姒有上去二聲,韻書闕去聲。本作佀。 姓 【丑集下】【女字部】 姓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正切,音性。【說文】人所生也。【左傳隱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 又孫謂之子姓。【詩周南】振振公姓。【楚語】率其子姓,從其時享。 又晐姓,備庶媵也。【吳語】一介嫡女願執箕箒,以晐姓于王宮。 又百姓,民庶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又百官族姓。【酒誥】越百姓里居。 又生子曰姓。【左傳昭四年】庚宗之婦人,獻以雉。問其姓,對曰:余子長矣,能奉雉而從我矣。 又姓。【前漢食貨志】臨葘人姓偉,貲五千萬。【註】姓,姓也。偉,其名。 又推律定姓。京房本姓李,推律定姓爲京氏。 又筮易得姓,陸羽不知所生,自筮得蹇之漸,乃姓陸,名羽,字鴻漸。 又【集韻】師庚切,音生。人名。【春秋哀四年】蔡殺其大夫公孫姓。 又叶桑經切,音星。【詩唐風】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叶上菁。 【鄭曉曰】姓,字从女生。上古八大姓,姜姬嬀姒嬴姞姚妘,皆从女。□,从人。考證:〔姓,備庶媵也。【吳語】一介嫡女願執箕箒,以姓于王宮。〕 謹照原文兩字俱改晐。〔【君奭】越百姓里居。〕 謹照原書君奭改爲酒誥。〔京房本姓李,推律定性爲京氏。〕 謹照漢書京房傳定性改定姓。 姞 【丑集下】【女字部】 姞 【廣韻】巨乙切【集韻】【韻會】極乙切,□音佶。姓也。又字。【詩大雅】爲韓姞相攸,莫如韓樂。【左傳宣三年】鄭文公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已蘭,曰:余爲伯儵,余而祖也。石癸曰:吾聞姞吉人,后稷之元妃也。【註】燕姞,南燕姓。【晉語】黃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姞,其一也。【鐘鼎文】作□。或作吉〈土吉〉郅。 壨 【丑集中】【土字部】 壨 【六書統】魯回切,雷出地也。一曰古壘字。 壶 【丑集中】【士字部】 壺 同壷,與壼別。 妑 【丑集下】【女字部】 妑 【集韻】邦家切,音巴。女名。一曰妑頭,女兒雙髻也。 又【廣韻】普巴切【類編】披巴切,□音葩。女字。 夝 【丑集下】【夕字部】 夝 【說文】同晴。雨而夜除星見也。【徐鉉曰】今俗作晴,非。【總要】作①。从夕星,會意。【正字通】按晴者,霽之通稱,晝夜皆然。諸家泥从夕从星,專訓夜霽,非。或作暒。【前漢天文志】天暒而景星見。 又【集韻】甾莖切,音爭。義同。①字从夕星。 夣 【丑集下】【夕字部】 夣 俗夢字。 夯 【丑集下】【大字部】 夯 【字彙】呼講切,近壑上聲。人用力以堅舉物。【禪林寶訓】黃龍南和尚曰:昔同文悅遊湖南,見衲子擔籠行脚者。悅呵曰:自家閨閣中物,不肯放下,反累及他人擔夯。一曰北音讀如抗。 □ 【丑集上】【口字部】 □ 【集韻】烏宏切,音泓。【玉篇】牛聲。 【集韻】書作□。□字从口从□作,避諱弘字。 奃 【丑集下】【大字部】 奃 【廣韻】【集韻】【韻會】□都兮切,音低。大也。 又【集韻】典禮切,音邸。又丁計切,音帝。義□同。 奻 【丑集下】【女字部】 奻 【廣韻】奴還切【集韻】尼還切。【說文】訟也。 又女患切。諠訟也。 姳 【丑集下】【女字部】 姳 【廣韻】莫迥切【集韻】母迥切,□音茗。好也。 妁 【丑集下】【女字部】 妁 【廣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音灼。【說文】媒也。 又【集韻】實若切,音杓。酌也。斟酌,二姓也。 又姓。 墥 【丑集中】【土字部】 墥 【集韻】覩動切,音董。【說文】墥,封垤也。 又吐孔切,音侗。義同。 又土緩切。同疃。禽獸所踐處。畽□,□同。 墧 【丑集中】【土字部】 墧 同塙。 墭 【丑集中】【土字部】 墭 【唐韻】【韻會】市政切【集韻】時正切,□音盛。盛物器。與盛通。 婅 【丑集下】【女字部】 婅 【集韻】居六切,音匊。女名。 壑 【丑集中】【土字部】 壑 【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溝也,坑也,谷也,虛也。【詩大雅】實墉實壑。【張衡西京賦】谿壑錯繆而盤紆。 又海曰大壑,一曰巨壑。【莊子天地篇】大壑之爲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又【山海經】有壑山。【又】西海流沙中有國,名壑市。 又【集韻】黃郭切,音穫。郝格切,音赫。義□同。 俗作□,非。 壓 【丑集中】【土字部】 壓 【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音鴨。【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 又【集韻】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 又諾協切,音。一指按也。 又於豔切。通作厭。足也,疾惡也。【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 或作厭饜。 □ 【辰集上】【日字部】 □ 【正字通】俗□字。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翾或從肙作□。詳翾字註。 士 【丑集中】【士字部】 士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又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又【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又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又【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又【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又【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又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又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又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又【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又【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又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又【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又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又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又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又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又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銜枚之事。 又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 【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 【集韻】本作□。又與仕通。 壴 【丑集中】【士字部】 壴 【廣韻】中句切【集韻】冢庾切,□音紵。□樂也。又借作豎立之豎。見【韻寶】。 【正字通】豈字之譌。《說文》豈□樂立而上見也。从屮从豆。附士部,非。 夕 【丑集下】【夕字部】 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祥易切,音席。晨之對,暮也。【尚書大傳】歲之夕,月之夕,日之夕,謂臘爲歲夕,晦爲月夕,日入爲日夕也。【詩小雅】以永今夕。 又朝見曰朝,夕見曰夕。【晉語】平公射鷃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公怒,將殺之,叔向聞之夕。【註】夕見于朝以諫也。 又七夕。【齊諧記】桂陽武丁有仙道,謂弟曰:七月七夕,織女當渡河暫詣牽牛。【荆楚歲時記】七夕,婦女結綵樓,□瓜果庭中,穿七孔針以乞巧。柳宗元有乞巧文。 又官名。夕郞,漢制,給事黃門之職。 又地名。【左傳莊十九年】楚子卒,鬻拳葬諸夕室。 又山名。【山海經】渾夕之山。又曹夕之山。 又姓。望出巴郡。見【統譜】。 又斜也。【呂覽】正坐于夕室,謂室斜而正其坐也。又與昔通。【莊子天運篇】通昔不寐。 又叶在爵切,音皭。猶宿也。【詩齊風】齊子發夕。【陸德明疏】發朝也。叶上鞹薄。 【說文】从月半見。【徐曰】月字之半,月初生則暮見西方,故半月爲夕。 奁 【丑集下】【大字部】 奩 【唐韻】【正韻】力鹽切【集韻】【韻會】離鹽切,□音簾。藏香之器。一曰鏡匣。【後漢皇后紀】帝視太后鏡奩中物。今俗以嫁女之具曰妝奩。 【說文】作籢。通作匳。別作匲□□。 奄 【丑集下】【大字部】 奄 【廣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音厭。【說文】覆也,大有餘也。从大申,申,展也。一曰忽也,遽也。【書立政】奄甸萬姓。【詩周頌】奄有四方。 又人名。【詩秦風】子車奄息。 又【正韻】衣炎切,音淹。久觀也。【詩周頌】奄觀銍艾。 又久留也。【漢更定郊祀樂歌】神奄留,臨須搖。【註】奄讀淹。須搖,須臾也。又神夕奄虞蓋孔享。 又國名。東諸侯助紂爲虐者。【書多方】王來自奄。 又奄里,在魯城東,卽曲阜舊城址。【通志】謂之商奄里。 又【集韻】於贍切【正韻】於豔切,□音□。精氣閉藏也。【周禮春官】奄人。劉昌宗讀。考證:〔【集韻】於贍切,【正韻】於豔切,□音弇。〕 謹按集韻於贍切以□字爲首,謹照集韻弇改□。 妕 【丑集下】【女字部】 妕 【集韻】陟仲切,音中。女字。 奏 【丑集下】【大字部】 奏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則□切,諏去聲。進也,薦也。【書舜典】敷奏以言。【詩小雅】以奏膚公。 又樂一更端曰奏,故九成謂之九奏。【周禮春官】九奏乃終,謂之九成。【詩小雅】樂具入奏。【禮樂記】節奏合以成文。【註】節謂曲節,奏謂動作。【漢書】作族。【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 又□類。【晉法】召王公以一尺奏,王公以下用一尺版。 又人臣言事章疏曰奏。【前漢汲黯傳】上嘗坐武帳,黯前奏事。 又與腠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載體進奏。【註】奏,謂牲體皮膚之理也。 又與輳湊通。【前漢成帝紀】帝帥羣臣,橫大河,奏汾隂。 又叶則古切,音珇。【詩大雅】予曰有奔奏。叶下侮。 本作□。【說文】从□,从□从屮。屮,上進之義。今通作奏。 奕 【丑集下】【大字部】 奕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大也。【詩大雅】奕奕梁山,維禹甸之。 又次序也。【詩商頌】萬舞有奕。 又美也。【詩魯頌】新廟奕奕。【揚子方言】奕僷,容也。自關以西,凡美容謂之奕,或謂之僷。 又【爾雅釋訓】奕奕,憂也。【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奕奕。 又【增韻】奕葉,累世也。舄奕,蟬聮不絕也。【班固典引】發祥流慶,舄奕乎千載。 又圍碁曰奕。奕者,落奕之義。【孟子】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 又遊奕,神名。【翰府名談】□堯咨泊三山磯,有叟曰:午日午後,舟行必覆。堯咨聽其言,是日行舟者盡溺。復見前叟,曰:某江之遊奕將也。公位極人臣,故奉告。 又【雲笈七籤】四梵天元始曰常融天,玉降天,梵度天,賈奕天。【註】賈奕,酉陽雜俎作覆奕。 又【韻補】叶於略切,音約。【詩小雅】憂心奕奕。叶上柏下懌,柏音博,懌音藥。○按《說文》奕在亣部,从大,《六書統》攺大作廾,《字彙》分見,自應以《說文》爲正。弈、□、□。 □ 【子集下】【厶字部】 □ 【字彙補】與六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