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223 页/共 976 页

釯 【戌集上】【金字部】 釯 【正字通】俗鋩字。 釱 【戌集上】【金字部】 釱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說文】鐵鉗也。【廣韻】以鎖加足。【增韻】在頸曰鉗,在足曰釱。【史記平準書】敢私鑄鐵器、煑鹽者,釱左趾。【註】釱,踏脚鉗也。字林音大計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蓋切,音大。義同。 又【前漢揚雄傳】肆玉釱而下馳。【註】釱,車轄也。音大。又音第。 又【集韻】他蓋切,音太。【博雅】錧也。一曰在項曰鉗,在足曰釱。 铑 【戌集上】【金字部】 銠 【字彙補】音未詳。王審知鑄大鐵錢,俗謂之銠□。 釳 【戌集上】【金字部】 釳 【唐韻】【集韻】【韻會】□許訖切,音迄。【說文】本作□。乗輿馬頭上方釳。【唐韻】乗輿,馬頭上插以翟尾,曰方釳。【後漢輿服志】金鍐方釳插翟尾。【蔡邕獨斷】金鍐,方釳,繁纓重轂。【張衡東京賦】方釳左纛。【李善註】以五寸鐵,中高兩頭低,如山形,翟尾結著轅兩邊,防馬相突。 又【玉篇】鐵孔也。 又【廣韻】魚訖切,音疙。義同。 釵 【戌集上】【金字部】 釵 【唐韻】楚佳切【集韻】【韻會】初佳切,□音叉。【說文】筓屬。本只作叉,此字後人所加。【玉篇】婦人岐筓也。【司馬相如美人賦】玉釵挂臣冠。【秦嘉與婦徐淑書】今致寶釵一雙,可耀首。【曹植美女篇】頭上金爵釵。 又金釵股,藥名。【本草綱目】李時珍曰:石斛,狀似金釵,故名。又忍冬藤,解毒。亦號金釵股。 又【韻補】叶稱支切,音鴟。【繁欽定情詩】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又叶千古切,音楚。【毛詩註疏】欲買赭,不謂竈下有黃土。欲買釵,不謂山中自有楛。 釶 【戌集上】【金字部】 釶 【字彙補】同鍦。【荀子議兵篇】宛鉅鐵釶,慘如蠭蠆。 釽 【戌集上】【金字部】 釽 【集韻】【韻會】□匹歷切,音霹。【揚子方言】梁益之閒,裁木爲器曰釽。【左思蜀都賦】藏鏹巨萬,釽摫兼呈。【註】裁木爲器曰釽,裂帛爲衣曰摫。 又【揚子方言】斲也。晉趙之閒謂之釽釽。【註】釽,劈歷反。 又劒錚。【越絕書】薛燭相劒曰:觀其釽,爛如列星之行。 又【集韻】匹麥切【正韻】普伯切,□音拍。義同。 又【正韻】破也。【前漢藝文志】鉤釽析亂而已。【註】釽,破也。音普革反。又音普狄反。○按字彙云:俗字。然考說文从金从爪,長箋亦云誤爪爲□,則字須从爪,安得反以从□者爲正字。今从說文攺正。考證:〔【揚子方言】斲也。晉魏之閒謂之釽釽。〕 謹照原文晉魏改晉趙。 釾 【戌集上】【金字部】 釾 【唐韻】以遮切【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說文】鏌釾,吳神劒名也。 又通作邪。【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鈆刀爲銛。【應劭註】莫邪,吳大夫也。作寶劒,因以冠名。 又通作耶。【荀子議兵篇】莫耶長刃利鋒。 【集韻】亦作鋣鎁。耶原字从卩,不从阝。 【午集中】【目字部】 【廣韻】於業切【集韻】乙業切,□音浥。目閉也。 又【玉篇】烏感切,諳上聲。義同。 本作。 釿 【戌集上】【金字部】 釿 【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音齗。【說文】劑斷也。 又【廣韻】【集韻】□舉欣切,音斤。義同。 又【集韻】與斤同。斫木也。【莊子在宥篇】釿鋸制焉。【註】釿,音斤。 又【集韻】魚斤切,音。平木具。【釋名】釿,謹也。板廣不可得制削。又有節,則用此釿之,所以詳謹令平滅斧跡也。 又【韻會】疑巾切【正韻】魚巾切,□音銀。器之釿鍔。 又【韻會】或作沂。【禮哀公問車不雕幾註】幾附纏爲沂鄂。 又【韻補】叶渠希切,音其。【黃庭經】天庭地闕列斧釿,靈臺完固永不衰。 【正韻】亦作圻垠。 鈱 【戌集上】【金字部】 鈱 【集韻】彌鄰切,音民。【玉篇】鐵葉。【集韻】鐵也。 又【廣韻】武巾切,音珉。【五音集韻】算稅也。本作鍲。 【未集下】【舟字部】 【正字通】艒字之譌。 鈀 【戌集上】【金字部】 鈀 【唐韻】伯加切【韻會】【正韻】邦加切,□音巴。【說文】兵車也。从金巴聲。【玉篇】□車也。【司馬法】晨夜內鈀車。 又【說文】一曰鐵也。 又【正字通】鉏屬。五齒,平土除穢用之。俗呼耙。 又【廣韻】普巴切【集韻】披巴切,□音葩。【廣韻】江東呼鎞箭。【博雅】鈀,錍鏑也。【揚子方言】凡箭鏃胡合嬴者,廣長而薄鐮謂之錍。或謂之鈀。【註】音葩。 鈁 【戌集上】【金字部】 鈁 【唐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說文】方鍾也。【博雅】鑍謂之鈁。 又【廣韻】鑊屬。 鈂 【戌集上】【金字部】 鈂 【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音沈。【說文】臿屬。【六書故】鐵杵。【字彙】鐵籤也。【集韻】或作□。 又【集韻】時任切,音諶。義同。 又【廣韻】昨淫切【集韻】才淫切,□音鬵。義同。又【博雅】耕也。 又【集韻】知鴆切,音揕。重也。 鈃 【戌集上】【金字部】 鈃 【正字通】俗銒字。 鈄 【戌集上】【金字部】 鈄 【廣韻】天口切【集韻】他口切,□音□。姓也。【姓苑】宋處州刺史鈄滔。 又【集韻】徒口切,音。義同。 又【六書原】鈄,俗□字。註詳十畫。 本作鈄。 鈆 【戌集上】【金字部】 鈆 【廣韻】與專切,音沿。同鉛。【淮南子齊俗訓】鈆不可以爲刀。【前漢江都王傳】以鈆杵舂。【註】鈆者,錫之類也。又【賈誼傳】莫邪爲鈍兮,鈆刀爲銛。 又國名。【爾雅釋地】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栗,謂之四極。【註】皆四方極遠之國。 又【廣韻】□容切【集韻】諸容切,□音鍾。鐵也。考證:〔【爾雅】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粟〕 謹照原文祝粟改祝栗。 鈇 【戌集上】【金字部】 鈇 【廣韻】甫無切【韻會】風無切,□音膚。【說文】莝斫刀。从金夫聲。【倉頡篇】斧也。【禮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列子說符篇】人有亾鈇者。【註】鈇音夫。 又【集韻】匪父切,音甫。【禮王制鈇鉞釋文】鈇,方于反。又音斧。 鈈 【戌集上】【金字部】 鈈 【字彙】同鉟。 鈉 【戌集上】【金字部】 鈉 【集韻】諾荅切,音訥。【玉篇】打鐵。 又【廣韻】而銳切,音芮。銳鈉。【類篇】刻木耑所以入鑿。 鈋 【戌集上】【金字部】 鈋 【唐韻】五禾切【集韻】【正韻】吾禾切,□音吪。【說文】鈋,圜也。【玉篇】削也。【廣韻】去角也。【博雅】刓也。 鈌 【戌集上】【金字部】 鈌 【唐韻】於決切【集韻】一決切,□音抉。【說文】本作□。刺也。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義同。 又【廣韻】【集韻】□古穴切,音玦。義同。又【博雅】取也。【音釋】鈌,音決。 又與缺通。【史記司馬相如傳】貫列鈌之倒景兮。【前漢書】作列缺。【註】列缺,天門也。 【午集下】【示字部】 【廣韻】【集韻】□丑江切,音惷。祠不恭也。 又【玉篇】祭壇不毀也。 又【集韻】株江切,音椿。義同。 □ 【未集中】【缶字部】 □ 缶俗缶字。見【正字通缶字註】。 □ 【備考】【辰集】【日字部】 □ 【龍龕】同晙。 【午集中】【白字部】 【廣韻】【集韻】□許葛切,音喝。見皏字註。 又【集韻】何葛切,音曷。義同。 錮 【戌集上】【金字部】 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說文】鑄塞也。【徐曰】鑄銅鐵。以塞□也。【前漢劉向傳】雖錮南山猶有□。【註】錮,謂塞也。 又【揚子方言註】錮,謂堅固也。 又【廣韻】禁錮,重繫也。【左傳成二年】子反請以重幣錮之。【註】禁錮勿令仕。【後漢黨錮傳註】謂塞其仕進之路也。 又【前漢賈誼傳】失今不治,必爲錮疾。【註】堅久之疾。 俗作痼。通用固。 錯 【戌集上】【金字部】 錯 〔古文〕【唐韻】【集韻】倉各切【韻會】淸各切【正韻】七各切,□音厝。【說文】金涂也。【前漢食貨志】錯刀,以黃金錯其文,一刀直五千,與五銖錢□行。【註】錯刀,王莽錢。【張衡詩】何以贈之金錯刀。 又【詩大雅】簟茀錯衡。【傳】錯衡,文衡也。【史記趙世家】剪髮文身,錯臂左衽。【註】錯臂亦文身,謂以丹靑錯畫其臂。 又【玉篇】鑢也。【書禹貢】錫貢磬錯。【疏】治玉石曰錯。磬有以玉爲之者,磬錯,謂治磬錯也。 又【正韻】厲石也。【詩小雅】他山之石,可以爲錯。【傳】錯,石也,可以琢玉。【釋文】錯,厲石也。 又【玉篇】雜也。【書禹貢】厥賦惟上上錯。【傳】錯,雜出。【疏】交錯是閒雜之義,故錯爲雜也。 又亂也。【尚書孔安國序】錯亂磨滅,勿可復知。 又【易繫辭】錯綜其數。【疏】錯謂交錯。【禮文王世子】禮樂交錯于中。又【祭義】不錯則隨。【註】錯,鴈行也。父黨隨行,兄黨鴈行。【詩小雅】獻醻交錯。【傳】東西爲交,邪行爲錯。 又【集韻】乖也。【增韻】舛也,誤也。【五代史羅紹威傳】帥魏博牙軍驕恣,盡殺之,由此勢弱,曰:聚六州四十二縣鐵,鑄一个錯不成。【註】借義,喻錯悞也。 又【前漢五行志】宣元之後,劉向治穀梁春秋,數其旤福,傳以洪範,與仲舒錯。【註】錯,謂牴牾不合也。 又【廣韻】厠也,言相閒厠也。 又【禮中庸】辟如四時之錯行。【朱註】錯,猶迭也。 又【易離卦】履錯然。【註】錯然,敬愼之貌。 又【馬融廣成頌】嵎峗錯崔。【註】錯崔,高峻貌。 又【山海經】帶山有獸,其狀如馬,一角,有錯。【註】言角有甲錯也。 又神名。【後漢禮儀志】錯斷食巨。【註】逐疫之神也。 又姓。【廣韻】宋太宰之後。 又人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稾侯□錯。【索隱註】漢表作鍇,音揩。 又蟲名。【字彙補】莎雞,幽州人謂之蒲錯。 又與厝通。【前漢地理志】五方雜厝,風俗不純。【註】厝、錯古通。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故切,音措。【集韻】金塗謂之錯。亦姓。本作。 又【博雅】藏也。 又【楚辭九章】萬民之生,各有所錯兮。【註】錯,安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展采錯事。【註】展其官職,設厝其事業也。錯,音措。 又【易繫辭】苟錯諸地,而可矣。【疏】錯,置也。【釋文】錯,音措。【史記周本紀】成康之際,天下安寧,□錯四十餘年不用。【註】錯,置也。 又【史記張儀傳】秦魏之交,可錯矣。【註】錯,停止也。音措。 又【後漢寒朗傳】二人錯愕不能對。【註】錯,七故反。錯憚,猶倉卒也。 又【揚子方言】滅也。周秦曰錯。【註】音酢。 又與醋同。【管子弟子職】置醬錯食。 又【集韻】七約切,音碏。物理麤也。考證:〔【易繫辭】苟錯諸地則可矣〕 謹照原文則可矣改而可矣。 錱 【戌集上】【金字部】 錱 【字彙補】古文珍字。註詳玉部五畫。 錾 【戌集上】【金字部】 鏨 【唐韻】藏濫切【集韻】【韻會】昨濫切,□音暫。【廣韻】鐫石。 又【說文】小鑿也。 又【廣韻】才敢切【集韻】在敢切,□音槧。又【廣韻】慈染切【集韻】疾染切,□音漸。又【廣韻】士咸切【集韻】鋤咸切,□音讒。又【集韻】財甘切,音蠶。義□同。 鍇 【戌集上】【金字部】 鍇 【唐韻】苦駭切【集韻】【韻會】【正韻】口駭切,□音楷。【說文】九江謂鐵曰鍇。【徐曰】鐵好也。一曰鐵精則白也。【左思吳都賦】銅鍇之垠。【註】鍇,金屬。 又【博雅】鍇□也。【音釋】鍇,音揩。又公諧反。 又人名。【左傳哀四年】文之鍇後至。【註】鍇,蔡大夫。【釋文】鍇,音揩,又音皆。又客駭反。【前漢功臣年表】稾侯□鍇。 又【廣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音皆。又【集韻】雄皆切,音諧。義□同。 又【集韻】古駭切,音解。【揚子方言】堅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鍇。 鍈 【戌集上】【金字部】 鍈 【廣韻】【集韻】□於驚切,音英。【玉篇】鈴聲也。或省作鉠。 鍉 【戌集上】【金字部】 鍉 【廣韻】都奚切【集韻】都黎切,□音低。【玉篇】鋒也。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歃血器。 又【集韻】【韻會】□常支切,音匙。鑰也。【正字通】鑰鍉,所以啓鑰者,俗作匙,讀時、矢二音。鑰以閉戸,鍉以啓鑰,鎖腹有須,鍉入內鉤合其須,則鑰開。鍉與鑰別,舊註鑰也,非。 又【後漢隗囂傳】牽馬操刀,奉盤錯鍉,遂割牲而盟。【註】字詁:鍉卽題,音徒啓反。方言曰:宋楚之閒謂盎爲題。據下文云鍉不濡血,明非盆盎之類。前書漢遣韓昌等,與單于及大臣俱登諾水東山,□白馬,單于以徑路刀金留犂撓酒。應劭云:留犂,飯匕也。撓,攪也。以匕攪血而歃之,今亦奉盤措匙而歃也。以此而言,鍉卽匙字。 又【正韻】丁歷切,音的。【五音集韻】唾器。 又與鏑同。【史記秦楚之際月表】銷鋒鏑。【註】鏑,一作鍉。索隱曰:鏑,音的,鍉字亦音的。【前漢項籍傳】銷鋒鍉。【註】鍉與鏑同。箭足也。 鍊 【戌集上】【金字部】 鍊 【唐韻】【韻會】【正韻】□郞甸切,音練。【說文】冶金也。【正字通】煎冶銅鐵使精熟也。【□琳武庫賦】鎧則東吳闕鞏,百鍊精剛。【皇極經世】金百鍊然後精,人亦如此。 又精金也。【王褒四子講德論】精鍊藏於鑛鏷。 又凡物精熟者,皆爲鍊。【淮南子地形訓】鍊土生木,鍊木生火。【註】鍊猶治也。 又【唐六典】道士修行,其德高思精者,稱鍊師。 又酷吏巧入人罪曰鍊。【前漢路溫舒傳】鍛鍊而周內之。【註】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猶工冶陶鑄鍛鍊,使之成熟也。通作煉。 又通作湅。【周禮冬官考工記栗氏攺煎金錫則不耗註】削湅之精不復減也。 又【集韻】居晏切,音諫。【博雅】車軸鐵。 铝 【戌集上】【金字部】 鋁 【玉篇】與鑢同。【博雅】鋁謂之錯。【揚子方言】燕齊摩鋁謂之希。【註】鋁,音慮。 鍋 【戌集上】【金字部】 鍋 【廣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玉篇】車釭。【揚子方言】車釭,齊燕海岱之閒謂之鍋。 又【玉篇】盛膏器。【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盛膏者乃謂之鍋。 又【廣韻】溫器。【正字通】俗謂釜爲鍋。 又【玉篇】公禍切,音過。義同。 又【集韻】古火切,音果。刈鉤也。與鐹同。 【集韻】或作鈛□。 鈡 【備考】【戌集】【金字部】 鈡 【搜眞玉鏡】音中。 □ 【辰集上】【日字部】 □ 【玉篇】以證切,音暎。【篇海】日暉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引舟縴。或作絻。 鈭 【戌集上】【金字部】 鈭 【唐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音貲。【說文】鈭錍,斧也。 又【廣韻】此移切【集韻】七支切,□音雌。義同。 鈮 【戌集上】【金字部】 鈮 【玉篇】與檷同。絡絲柎也。詳木部檷字註。 【未集下】【舟字部】 【集韻】同。 【卯集上】【心字部】 【廣韻】【集韻】□所□切,音產。【玉篇】全德也。 又【廣韻】初限切【集韻】楚限切,□音剗。又【廣韻】初綰切【集韻】揣綰切,□音□。義□同。 又【集韻】初諫切【五音集韻】初患切,□音□。義同。一曰夥也。 【子集中】【人字部】 【篇海】徒了切,調上聲獨立也。 鈰 【戌集上】【金字部】 鈰 【集韻】士止切。音市。劒名。 鈳 【戌集上】【金字部】 鈳 【廣韻】烏何切【集韻】於河切,□音阿。【玉篇】鈳,小釜也。或作錒。 又【集韻】倚可切,音□。義同。 鈴 【戌集上】【金字部】 鈴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說文】令丁也。【廣韻】似鍾而小。【正韻】爲圜形,半裂以出聲,錮銅珠於內以鳴之。【左傳桓二年】錫鸞和鈴,昭其聲也。【註】鈴在旂,有鳴聲。【釋文】鈴,音零。【爾雅釋天】旌旂有鈴曰旂。 又【唐制】學士院深嚴,懸鈴索備警,長慶中河北用兵,常夜作聲以鳴緩急。【李德裕詩】銀花懸院榜,風撼引神鈴。 又【博雅】鈴鈴,聲也。【前漢天文志】丙戌,地大動鈴鈴然。 又書名。【抱朴子對俗卷】按玉鈴經中篇。 又【揚子方言】好說而不見諸仲尼說鈴也。【註】喩小說不合大雅也。 又馬兜鈴,藥名。【本草】一名土靑木香。蔓生,葉脫時,其實尚□,如馬項鈴,故名。 又草名。【正字通】鈴兒草,卽沙薓,象花形。【墨莊漫錄】明宣德年,帝夢神語,雨打無聲鼓子花,帝口占,風吹不響鈴兒草,至今傳爲絕對。 又花名。【夢華錄】菊黃色而圓曰金鈴。 又與軨通。【周禮春官巾車】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註】鈴或作軨。 又【說文】霆雷餘聲也。鈴鈴所以挺出萬物。 又通作令。【詩齊風】盧令令。【註】纓環聲。 鈵 【戌集上】【金字部】 鈵 【玉篇】彼病切,音柄。【博雅】固也。【揚子方言】錮也。【註】謂堅固也。音柄。 又【集韻】補永切,音丙。義同。 鈶 【戌集上】【金字部】 鈶 【廣韻】詳里切【集韻】象齒切,□音似。【廣韻】鋋鈶。【集韻】矛屬也。 又【集韻】盈之切,音飴。【說文】耒耑也。本作枱。或作□耛。 又【集韻】詳兹切,音詞。【博雅】柄也。【五音集韻】鎌柄也。【管子輕重篇】耟耒耨懷鉊鈶。又橿權渠□緤,所以御春夏之事也。【集韻】本作柌。或作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