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 第 10 页/共 105 页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九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八   存旧尚书卷第四古文尚书汤誓第一商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八【宋板】   汤誓   考异古本经汝曰我后不恤我众不作弗下皆同注出其不意下有也字桀逆拒汤下同 戒誓汤士众汤作其宋板同众下有也字今顺天下割剥之政下如我所闻之言下谓征赋重下欲杀身以丧桀下伪不实下不用命下使勿犯下放此 大崩曰败绩崩下有壊字从谓遂讨之遂作逐宋板同释文释文凡三十四篇亡十七篇见存【一叶】元文作商书凡三十四篇十七篇亡十七篇见存 格庚白反【二叶】此下有来也二字 丧息浪反【三叶】此下有注同二字疏是日何时能畏【四叶右五行】正误畏当作丧【补遗宋板畏作丧】 故更置社稷【六叶左六行】置作致补遗宋板疏为割剥之政【四叶右二行】为上有而字 所以比于日者【五叶右六行】比下有桀字 变制社稷【六叶右三行】制作置下【六行】因变制同 郑云等注【左四行】云作下【五行】社稷郑云同   仲虺之诰   考异古本经帝用不臧式商受命不作弗篇内皆同徯予后后来其苏予作我注大坰地名下有也字 我放天于正误于当作子【补遗古本宋板于作子】 常不去口下可无慙下是治民乱下统其故服下共有也字 已无所慙下有之也二字 桀之大罪下无道之世所常下锄治簸飏下共有也字 恐其非罪见灭其作以灭下有也字自然理下兼有此行下放此【补遗古本作自然之理也】用人之言若自己出若上有皆字 能成王业下有也字信于天下下同 从此后遂征无道后上有之字 则近者着矣矣上有也 待我君来其可苏息来上复有君字息下有也 旧谓初征自葛时旧作久 明王之道下有也字日新不懈怠下示后世下所以足下所以小下如其始下安命之道下并同释文夏亥雅反【七叶】奚鸡反【八叶】元文无此二反补脱【十叶】矧申忍反谨按当在恶乌路反上 【同上】懋懋音茂吝良忍反王业上如字又于况反谨按经文德懋懋官又云改过不吝注能成王业王徐于况反又如字【卞三叶】又作或 暴字或作虣【同上】无字字   补遗古本注无救之者下有也字疏汤诰召诰之类【八叶左二行】宋板汤作康 怨耦曰仇【十一叶左七行】曰仇间空一字政谓击之【十二叶右六行】政作攻   汤诰   考异古本经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威作畏下天命明威同 罹其凶害害作虐 无从匪彛无即慆淫无作亡下无以尔万方同 尔有善朕弗敢蔽蔽作 乃亦有终亦作亓谨按亓古其字注退其王命下有也字告天下下万方之众人下皇大下为君之道下忍虐之甚下诉天地下并同 而桀不改作而桀不改政也而加虐乎下有也字是请命下退伏逺屏下民信乐生下谦以求众心下危惧之甚下禁之下承天美道下并同 以其简在天心故也宋板无也字 自责化不至下言非所及下终世之美下一篇亡下共有也字释文【十六叶】补脱咎其九反谨按当在单音善上 卷末同【同上】元文同上有并字疏故云牡【十五叶右一行】宋板云作用补遗古本注顺人有常人作民 罹被下有也字释文扶云反【十五叶】反下有饰也二字 甫婢反【十六叶】反下有使也二字疏伊尹为圣人者也【十五叶左三行】宋板无者字   伊训   考异古本经亦莫不宁不作弗下除不善外皆同 兹惟艰哉艰作难注教道太甲下奠殡而告下居位主丧下在位次下摄冡宰下言皆安之下其余无不顺下诛纣之下修德于亳下商王之德下欲其慎始下终洽四海下先民之言是顺下言理恕下事上竭诚下自立之难下仁及后世下儆戒百官下酣歌则废德下淫过之风俗下荒乱之风俗下亡家之道下国亡之道下湼以墨下例谓下士下自匡正下念祖德下甚明可法下不常在一家下天下赉庆下坠失宗庙下至忠之训下以戒太甲下明君以戒下并有也字【补遗是荒乱之风俗古本是下有谓字】释文暨具器反【十九叶】元文具作其疏奉祀王归于亳【十七叶左二行】正误祀当作嗣【补遗宋板祀作嗣】 但有一于身者【二十二叶右二行】宋板无者字   补遗古本经奉祠王祠作嗣宋板同注故称焉焉上有之字   太甲上   考异古本序太甲既立不明不作弗经文放此经万世有辞辞作孠谨按孠古嗣字 无俾世迷无作亡注居丧之礼下有也字念常道下故以名篇下伊尹之训下常目在之下承顺天地下抚安天下下天下之众下并同 夏都在亳西作夏都在亳之西也 以取亡作亡取灭亡也 慎之至下则能终下则辱其祖下共有也字 开道后人道作导 言训戒下有也字以自顚覆下长世之谋下同 机弩牙也作机弩也牙也 以准望下有也字 明旦行之作须明旦行之 行所安止下子止于孝下共有也字 言能循汝祖所行言下有王字 叹美无穷下不用训下将成其性下居忧位下并有也字释文相悉亮反【二十五叶】元文悉作息 括故活反【二十六叶】下有注同二字   补遗古本注阿倚衡平下有也字 旁非一方下有也字释文中竹仲反【二十六叶】竹作丁下皆同疏四凶徒之【二十四叶右五行】宋板徒作徙   太甲中   考异古本经无疆之休无作亡下无时豫怠朕承王之休无斁同 不明于德自底不类不作弗下皆同 以速戾于厥躬厥作亓下文厥初厥终厥身厥命并同谨按篇内但厥邻厥祖作□□字説见于古文考 视乃厥祖蔡本厥作烈注三年服阕下即吉服下须君以生下须民以君四方下无穷之美下谢前过下自致不善下以召罪于其身下不可逃下悔过之辞下首至手下惟乃明君下无有不忻喜下言忻戴下言仁惠下以不骄慢为恭下以聪听德下并有也字 无斁斁作厌宋板同下有也字谨按释文有厌于艳反二本为是   太甲下   考异古本经惟天无亲无作亡鬼神无常同 天位艰哉艰作难 罔不兴不作弗下同 终始慎厥与懋敬厥德厥作亓注无有亲疎有作所 能敬身者下有也字仁政为常下同 言鬼神不系一人系作保宋板同则享其祀下有之也二字 以此三者下有也字不   以德则乱下治乱在所法下明王明君下配天而行之下终致髙逺下乃可下勿拒逆之下则成善政下一人天子下并同 则天下得其正作则天下得其政也故特慎焉下有也字以安之下保于美下共同释文【三十三叶】补脱覆芳服反谨按注利口覆国家   咸有一德   考异古本经伊尹既复政厥辟厥作其下文常厥德同厥德匪常蔡本匪作靡 动罔不吉动罔不凶不作   弗下不获自尽同注以戒太甲下有也字 陈德以戒下有之字 故难信下有也字九有诸侯下汤伐而兼之下同 开道之之作也 神祗之主下有也字 改其正作改其政也 所以王下归于一德下言不一下是不差下是在德下其命王命下戒勿怠下日新之义下不可任下非其人下任非其人下无以为易下无以轻之下乃可师下为常德下故曰大下则一心下是明王之事下并有也字 有德之王则为祖宗宗作庙故可观德下有也字其政可知下所以成功下沃丁太甲子下以三公礼下功德之事下忠臣名下伊陟伊尹子下不恭之罚下巫咸臣名下原臣名下并同 原命伊陟三篇皆亡三作二宋板同 太戊子下嚻地名下陈迁都之义下仲丁弟下作河亶甲亡下亶甲子下迁于耿下作祖乙亡下并有也字疏经称尹躬及汤有一德【三十四叶右二行】宋板汤下有咸字 顺下谓卑顺以为下下【三十七叶左九行】正误下下当作臣下【补遗宋板下下作臣下】训民者训以善道训助下民【同上】训以作谓以 时则有青之祥【四十一叶右二行】之作青谨按五行志所记与宋板同刘向算法云【同上】算法作等説 故有青之祥【三行】之作青 大不辞乎【四十二叶左一行】大作太   补遗古本注不恤下民下有也字 一德之言无之字释文谋徐市林反【三十五叶】谋作谌 王于况反下同【三十六叶】同上有以王二字 长竹丈反【三十八叶】竹作丁下同疏伊尹放居【三十五叶右七行】宋板居作君 毛诗序云【左三行】序作传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九   存旧尚书卷第五古文尚书盘庚上第九商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九【宋板】   盘庚上   考异古本经于今五邦于上有至字 由乃在位由上有曰字 小人之攸箴人作民注同 悉至于庭庭上有朝字 民用大变用作由注王用民用同 则惟汝众自作弗靖蔡沈集传汝作尔 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侮上有老字无作亡 无有逺迩无作亡注盘庚治亳殷下有也字相与怨上下下注殷王名下并同殷质以名篇作殷质以名名篇 亳之别名下有也   字正直之言下同 我王祖乙居耿作我王祖乙也此居耿 居于此下有也字无欲尽杀故下如我所行下有可迁辄迁下并同 天将絶命命上有汝字 先王之业乎乎上有也字 有用生蘖哉哉作栽下有也字谨按考疏古本似是 欲如此下有也字 伏絶小人之所欲箴规上者人作民 戒朝臣下羣臣以下下有也字 告汝以法教法下有度字 不匿其指下大变从化下无知之貎下讼言何谓下共有也字下注非废此德下如视火下成汝过下积德之臣下黍稷无所有下并同 是自生毒害作是汝自生毒害也 以自灾之道作以汝自灾之道也 先恶于民下有也字 于身无所及下有也之二字是不若小民下有之也二字谨按助字甚竒恐误冩 恐汝沈溺于众恐上有我字有祸害下有也之二字 刑戮絶之之作也 非谋   所致下有也字 迟任古贤下有人字 是不贵旧下有也字我忠于汝下同 所以不掩汝善作所以此不掩汝善也 我不敢动用非罚加汝非德赏汝乎从汝善恶而报之我下有岂字之下有乎字谨按古本不成文理作我岂敢动用非罚加汝非德赏汝乎从汝善恶而报之则为稳今本不字亦似不稳姑记以俟再考迁徙之谋下有也字竞为善下众臣之功下罪已之义下告汝众下并同 勿浮言作勿得浮言也 罚及汝身虽悔可及乎作罚已及汝身虽悔何可及乎释文强其两反【八叶】元文两作丈 恫徒弄反【九叶】徒弄作勑动补脱【九叶】靖马云安也谨按经文自作弗靖 掩本文作弇【十叶】文作又 去起吕反【十二叶】起作羗 度徐如字亦作度【十三叶】下度作渡疏亳之殷治【一叶左一行】宋板治作地安国先得始皆作乱其字与治不类【九行】作安国先得治皆作乿其字与始不类 有从河自亳地【二叶右二行】自作南谨按正嘉二本作有字非也当从宋板 大序注云【七行】大作又 皆以王名篇【三叶右二行】作皆以王名名篇而商名不改或称殷【五叶右三行】改下有或称商三字 言为正直之言【七行】作故以矢言为正直之言谨按多故以矢三字 不能以义相匡正以生【五叶左一行】以义作从教昏夙夜之强也【八叶左一行】昏作昬 毒为祸患也【三行】为   作谓 逺近谓賖促【同上】谨按賖字崇祯本与宋板同其余注疏本皆作徐 何以不情告我【九叶左八行】作何不以情告我 宜法汝父祖【十叶左八行】无汝字 自我先王【九行】无我字 迟至贵旧【十一叶右三行】迟下有任字 故禘祫为小也【十一叶左一行】禘祫作礿祠 夏惟作祫不作祭【八行】祭上有时字   补遗古本经作福作灾作依福依灾注同注有邑居下有也字释文慼十厯反【三叶】十作千 斆户教反下如字【六叶】无下如字三字疏则曰殷即是一都【一叶左五行】宋板曰作亳 耿在河北【二叶右八行】耿在间空一字 不曰盘庚诰者【三叶右一行】曰作目 先正其号名【五叶右二行】名作明正义曰弱谓见其年老【十二叶右九行】弱作老   盘庚中   考异古本经乃登进厥民厥作亓安定厥邦厥作其谨按古本或作亓或作其参差不一 无荒失朕命无作亡无起秽以自臭无遗育无俾易种并同 罔不惟民之承不作弗不宣乃心尔忱不属乃不生生曷不暨朕幼孙有比不救乃死乃有不吉颠越不恭并同 予岂汝威威作畏 作丕刑于朕孙孙上有子字注用民徙下有也字话善言下同 用诚于众作用诚于其众也无防慢作无有防慢也 命使前下有也字下注而   恤之下忧行君令下皆行天时下而行徙下则用徙下并同 古后先王后作君宋板同 谓迁事下殃罚下共有也字下注而徙之下自取穷苦下其所载物下劝忧之道下祸将及汝下迂僻下并同 岂以威胁汝乎岂上有我字 畜养汝众下有也字 大能进劳汝下有先字 同心徙下有也字比同心下同 汝无能道言无辞汝上有罚字辞下有也字 劳之共治人人作民下有也字 有残人之心人作民 不救汝死下有也字 但念贝玉念下有具字 言其贪下有也字不忠之罪下以督之下并同 凡所言皆不易之事凡下有我字事下有也字各设中正于汝心下同 谓凶人谓作为宋板同下有也字 不奉上命下有也字于此新邑下同 自今以往宋板以作已 我乃以汝徙乃作用宋板同 卿大夫称家下有也字释文亶丁但反马本作单音同诚也【十三叶】元文诚作诫谨按恐非 臭徐天售反【十五叶】正误天当作尺【补遗元文天作尺】疏而众告之【十四叶右二行】宋板众作教 王苦民不从教【五行】苦作话 用以道义德懐安汝心耳【十七叶右五行】无德字 言神后将罪汝【左九行】无后字 故言下见汝【十八叶右八行】言下作下言长立汝使汝在位【二十叶左九行】立汝下有家字 告汝以命之不易为难【二十一叶右一行】作告汝以命之不易亦以不易为难谨按有亦以不易四字 释诂云陨落陨坠【三行】落下坠下有也字 故絶其类【八行】类上有恶字 而言于此新邑【同上】邑下有者字   补遗古本注久生在人上人作民 反父祖之行下有也字疏不使得子孙【二十一叶右七行】宋板子上有生字   盘庚下   考异古本经无戏怠无作亡无共怒协比同 罔罪尔众罔有定极罔有弗钦罔并作亡 不肩好货不作弗注朝社之位下有也字勉立大教下故禁其后下下注功美下我国下以为之极下本心下我家下新邑下吊至下至用其善下大业下共为善政下念敬我众民下并同【补遗共为善政古本共作其】 能谋安其居者无者字 序而敬之下有也字 无敢有不敬下有之也二字 自用功德下有也字一心以事君下同释文【二十二叶】补脱徐下江反谨按当在降工巷反下 【同上】析先歴反注同谨按经荡析离居   补遗古本注徙以为之极徙上有今字疏先定其里宅【二十二叶右六行】宋板其里间空一字 故天福之【二十四叶右五行】之下有也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一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十   谨按宋板与上合为一卷   説命上   考异古本经不言臣下罔攸禀令不作弗罔作亡下文惟暨乃僚罔不同心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并放此注其名曰説下有也字使摄政下同 隂黙也上有亮信也三字谨按晋书杜预奏议中引尚书传作亮信也隂黙也臣初疑之久矣今得古本乃知注疏诸本脱三字也 犹不言政下有也字制作法则下同 天下待令待作得 百官仰法下有也字禀受下故作诰下恐德不善下并同 此故不言作此故不敢言也 言政教下民间下所梦之形下共有也字下注使在左右下以辅我德下以成利器下待舟楫下霖以救旱下以自警下为已视听下匡正汝君下以安天下下并同 修其职使有终下有之也二字 君以谏明下有也字 其承意而谏之之上有也字 而谏者乎下有也字疏遂令傅险姓之【三叶右八行】宋板令作以 而来曰云我徒也【三叶左一行】曰作且   补遗古本注三年不言下有也字   説命中   考异古本经不惟逸豫乃罔不休官不及私昵乃不良于言不并作弗 惟其能惟其贤其作厥 无患无启无耻无作亡 惟説不言有厥咎厥作其注冡宰之任下有也字立国设都下君臣上下下先举其始下主使治民下并同 宪法也言圣王法天以立教于下无不闻见除其所恶纳之于善虽复运有推移道有升降其所施为未尝不法天也臣敬顺而奉之奉即上文承也奉承君命而布之于民民以从上为治不从上命则乱故从乂也谨按此注围疏混于注者也校古本宋板作宪法也言圣王法天以立教臣敬顺而奉之民以从上为治但古本为治下有也字今据宋板録疏文于下易用兵下非其才下乃无不美下失人则乱下惟能是官下不可动下让以得之下非一事下纳侮之道下遂成大非下皆可服行下所行之事下共有也字 言知之易行之艰行上有而字 以勉髙宗下有也字先王成德下有其咎罪下并同释文省息井反本作【六叶】元文本上有一字疏师长之言亦通有【五叶左八行】宋板有下有士字补阙传宪法至为治 正义曰宪法释诂文人之闻见在于耳目天无形体假人事以言之聪谓无所不闻明谓无所不见惟圣人于是法天言圣王法天以立教于下无不闻见除其所恶纳之于善虽复运有推移道有升降其所施为未尝不法天也臣敬顺而奉之奉即上文承也奉承君命而布之于民民以从上为治不从上命则乱故从乂也谨按今本注疏错杂纷乱殊甚今据古本宋板正误补阙而复其旧云 经传之无铠【六叶左五行】宋板之下有文字 则人为背之【七行】为作违是言惟而不有【七叶左七行】惟作推 故传总云事神礼   烦【八叶左一行】烦下有则字   补遗古本经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艰皆作难注同 王忱不艰艰作难   説命下   考异古本经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台作朕 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不作弗辜作罪注有道德者下使居民间下显明之德下我志通逹下须汝以成下共有也字梅醋醋作酢 以和之之上有也谨按恐误写 能   行汝教下有也字乃有所得下言无是道下乃来下是学之半下无能自觉下乃成圣下长官之臣下故成其能下以为已罪下伊尹同美下保衡之功下而称扬之下并同   补遗古本注至于天于作大宋板同 须君食下有也字   髙宗肜日   考异古本经无丰于昵无作亡注雊鸣下谏王下周曰绎下有雉异下而异自消下以义为常下以致絶命下言无义下不改脩下有不永下如我所言下入其言下共有也字 自立君以主之【十五叶右九行】宋板无自字补遗释文绎字书作释【十三叶】释作襗疏正义曰释文云【十三叶右三行】宋板文作天 先周复商【六行】复作后 释文又云【同上】文作天 有司彻【七行】彻作撤   西伯戡黎   考异古本序殷始咎周始作乱谨按古本后改作始经非先王不相我后人不作弗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不有命在天不无戮于尔邦并同无作亡注咎恶下有也字所以见恶下贤臣下无道下诸侯下东北下将化为周下并同 淫过戏逸逸作怠宋板同 言多罪下如我所言下共有也字 反报纣也作反报也报纣也 参列于上天天上有在字 立可待作立在可待也释文戡説文作□【十五叶】谨按説文作□作□为是疏动悉违法【十八叶右五行】宋板悉作皆   补遗宋板疏祖伊木必问【十七叶左四行】木作未   微子   考异古本经我祖底遂底作致 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不作弗召敌雠不怠同 将食无灾无作亡 王子弗出我乃颠隮弗作不隮作陨注而去纣下子爵下去无道下孤卿比干下将必亡下上世下后世下外内下得中者下共有也字 涯际作津涯 无所依就下有也字 于今到到作致谨按恐非 不待久下有也字下注心同省文下故曰王子下不可如何下并同言起沈湎下有者字 卧仕之贤正误卧当作致【补遗古本宋板卧作致】 法纣故下有也字言政乱下同 不解怠宋板解作懈正嘉同 殷民上下有罪民作人 义不忍去下有也字以死谏纣下出合于道下并同 我久知子贤我上有言字 为殷后者下陨坠无主下非一途下共有也字释文雠常周反【二十叶】元文常作市 遯徐徒顿反一音徒困反【二十一叶】徒困作都困疏微子名各【十九叶左一行】正误各当作启【补遗宋板各作启】 其事欲当然【二十一叶右行行】宋板欲作或   补遗古本注而小人各起人作民 殷邦颠陨邦作国释文厓五皆反【二十叶】皆作佳疏错辞天命【十九叶右四行】宋板辞作乱 则思如之何【二十二叶右一行】思作当 为治民者皆雠怨【二十三叶左九行】民者作者民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二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十一   存旧尚书卷第六古文尚书泰誓上第一周书孔氏传【古木】尚书注疏卷第十【宋板】   泰誓上   考异古本经今商玉受弗敬弗作不乃夷居弗事上帝同 有罪无罪无作亡 底天之罚底作致注乃退以示弱下正月二十八日下期而共伐纣下共有也字渡津乃作津上有孟字 大防以誓众下有也字乃诸戎狄下皆明听誓下言淫滥下言暴虐下慢之甚下有天命故下不敢逺其志下不和谐下并同 恶贯巳满满上有以字 告文王庙庙上有之字 致天罚于纣下有也 与民同作与民同欲也 不可违失下有也疏自嗣位至卒【一叶左五行】宋板自作则谨按正德嘉靖二本自作至万厯崇祯本作自宋板为愈 春正言一月【二叶左二行】正作止 武成所以解一月者【六行】解作称 民无二王【三叶右一行】民作土 于孟地置津【七行】于下有是字五至以谷【三叶左四行】嘉万五至作至五 梁王兼而存   之【四叶右三行】王作主 障泽之水使不流洫【六叶左二行】洫作溢 是则亦刲之义也【八行】则作剔 纣当恐怖【七叶左二行】纣作计   补遗古本注故故我与诸侯无一故字释文【一叶】周书补脱【凡四十一篇九篇亡】疏实是周之正月【二叶左八行】宋板正作一不为波伪书【四叶右二行】波作彼 加以炭火【七叶右一行】以作于   泰誓中   考异古本经吉人为善惟日不足不作弗篇内皆同无辜吁天无作亡下皆同注止于河之北于作于北下有也字故称西土下竭日以行恶下并同 故曰力行下有无度也三字 布弃不礼敬下昵近下逋逃之小人下共有也字以酒成恶下言罪恶深下奉天以爱民下并同 流毒虐于下国流下有行字 言凶害下有也字 使下退桀命桀上有夏字 浮过下有也字良善下同 言必诛之之作也 当除恶下有也字必克之占下用德不同下而心德同下少仁人下并同 民所恶者天诛之作民之所恶天必诛之 在我教不至作在我教之不至也 夫子谓将士下有也字 伐之则克矣伐上有以字 无所容头下有也字长世以安民下同释文竭巨列反【十叶】元文作竭苦曷反 酗许具反【十一叶】许作况补脱【十四叶】朂许玉反下同谨按当在将子匠反上疏无剖心之事【十一叶左九行】宋板剖作割   补遗古本经我闻吉人闻作听 播弃犂老犂作黎注同疏纣罪过于桀【十二叶右一行】宋板桀下有也字 一曰则割也【三行】则作剥 精者事之祥人之梦爽【左三行】精作梦梦作精 羣八皆惧【六行】八作公 其一见妇人【十三叶右六行】见作是 小可克矣【十四叶左一行】小作乃   泰誓下   考异古本经时厥明下有日字 斮朝渉之胫斮作斩作威杀戮威作畏下洪惟作威同 郊社不修不作   弗篇内皆同 朕文考无罪无作亡下无良同注是其戊午明日下有也字重难之义下百夫长已上下所宜法则下天地神明下并同 酷虐之甚作言酷虐之甚也 害所及逺下有也字反放退之下同 作过制技巧制下有之字 天下恶本下有也字成汝君之功下明着岐周下人尽其用下非我父罪下并同【补遗古本宋板岐周作岐刕】 我之无善之致作我之无善之所致也疏言惯见而忽也【十五叶左八行】宋板也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