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 第 214 页/共 230 页

举曹山云。莫行心处路。不挂本来衣。何须更与么。   切忌未生时。   师拈云。不伤物义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   庭前翠竹禅人种。岭上青松野客。   举闲禅师示众云。不生想念本来无体。   大用现前不说时节。后临迁化时。问侍者云。坐去者谁。侍者云。   僧伽。又云。立去者谁。侍者云。僧会。闲禅乃周行七步。   垂手而终。   师拈云。生既如是。死亦如然。   举赵州行脚时。到一乡院经旬日。临去乃辞院主。   院主云。何往。赵州云。台山礼拜文殊去。院主云。   某甲有颂相送。云。何处青山不道场。遥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赵州乃问。   作么生是正眼。院主无语。   师拈云。啼得血流无用处。   举米仓与宝寿。同赴州主斋次。州主令客司传语。   请二人长老谈论佛法。宝寿云。请师兄长老答话。   米仓便喝。宝寿云。未曾奉问。喝个什么。米仓云。犹久少在。   宝寿却与一喝。   师拈云。大似点火夜行。   举临济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   常从汝等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时有僧出问。   如何是无位真人。临济下禅床搊住。其僧拟议。济乃托开云。   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便归方丈。   师拈云。临济可谓冰凌上度过九鞠。剑刃上拾得。   全身。   举百丈开田次问黄檗。运阇黎开田不易。檗云。   众僧作务。百丈云。有烦道用。檗云。争敢辞劳。百丈云。   开得多少田也。檗乃将锄头筑地三下。百丈便喝。   黄檗掩耳便出。   师拈云。百丈一喝。可谓垂丝于万丈潭中。   黄檗掩耳。独耸于千峰之上。   举云居上堂云。譬如人将三十贯钱。买得一只猎狗。   只解寻得有踪迹。忽遇羚羊挂角时。莫道踪迹。   气息也觅不著。时有僧出便问。羚羊挂角时如何。云居云。   六六三十六。僧无语。云居云。会么。僧云不会。居云。   不见道绝踪迹。   师拈云。云居与么称提。大似八尺布衫丈二袖。   举赵州到茱萸处。执杖子于法堂上。从东边过西边。   茱萸便问。作什么。州云。探水。茱萸云。   我者里一滴也无。探个什么。赵州靠了杖子便出去。   师拈云。世乱奴欺主。年衰鬼弄人。   举僧问药山。平田浅草尘鹿成群。如何射得尘中主。   山云看箭。僧便作倒势。山云。拖出者死尸著。   僧跳便出。山云。捏泥丸汉。有什么限。   师拈云。贼出关门。家中叫屈。   举乾峰上堂云。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   云门在座下。出来云。昨日一人新到。从天台来。   却往南岳去也。乾峰下座搊住云。维那来日不得普请。   便托开归方丈。   师拈云。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   举赵州闻俗行者勘僧云。我有十贯钱。   若有人下得一转语。即舍此钱。前后有人下语。并不契。   赵州遂往行者家。行者云。若下得一转语。即舍其钱。   赵州戴笠子便行。   师拈云。武帝求仙不得仙。王乔端坐却升天。   举岩头为渡子时。凡见人来。举棹示之。忽有一婆子。   抱一孩子来。问云。呈桡舞棹即不问。且道。   婆手中孩儿甚处得来。岩头便打。婆云。婆生七子不遇知音。   只者一个也不消得。便抛向水中。   师拈云。欺敌者亡。   举百丈见赵州来参。百者云。甚么处来。州云。南泉来。   丈云。南泉近日有何言句示徒。州云。   今时人直教悄然去。百丈云。悄然且致。茫然一句作么生道。   州近前三步。百丈咄之。州作缩头势。百丈云。大好悄然。   赵州拂袖便出去。   师拈云。赵州老人。向师子窟中换得牙爪。   举小乘毗沙论。有一聚落。毒龙所居。时有五百尊者。   往彼降他不得。后有一尊者。弹指一下。其龙即降。   师拈云。若据教乘。自有科判。琅琊者里即不然。   只者弹指。也不消得。然虽如是。且莫困鱼止泺。   病鸟栖芦。   与仰山参岩头。岩头才见竖起拂子。仰山便展坐具。   岩头放下拂子。仰山收坐具。岩头云。我不重你放。   即重你收。   师拈云。岩头与么道。错批判者多。仰山出去。   切不得粗心。   与黄檗见僧来乃云。诸方老宿。尽在我拄杖头上。   僧便礼拜。僧后到大树处举前话。大树云。黄檗与么道。   曾梦见诸方也未。其僧却回举似黄檗。黄檗云。   我者话巳行遍天下。   师拈云。大树与么道。大似有眼如盲。   黄檗一条拄杖。天下人咬嚼不碎。   举临济上堂。有僧出礼拜。济便喝。僧云。   老和尚莫探头好。济云。你道。落在什么处。僧便喝。又僧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济便喝。僧礼拜。济云。你道。好喝也无。僧云。   草贼大败。济云。过在什么处。僧云。再犯不容。   临济乃云。要会临济宾主句。请问取适来问话二禅客。   师拈云。真金须入火。   举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师拈云。先圣可谓诚实之言。然虽如是。   错会者如麻似粟。   举僧问石霜。咫尺之间为什么不睹师颜。霜云。   我遍界不曾藏。僧又到雪峰处。问云。遍界不曾藏。   意旨如何。峰云。什么处不是石霜。   师拈云。雪峰虽有利人之心。且无出人之眼。   石霜虽有出人之眼。未知向上一窍。   举净名经云。诸菩萨各各说不二法门。于是文殊曰。   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