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贯义 - 第 31 页/共 49 页

一知病相(四)   一知见根本(云)  二知起见因缘(云)  三知起见久近(云)  四知见惑重数(云) 二明观法(三)   一牒上见病(病)二出假观法(二)   一出假易观(又)  二菩萨能入(二)   三两种观悟(或寂)   三结观法成(於) 二知思病(三)   一知病相(次)二明观法(二)   一出假观法(二)  二两种观悟(通)   三结观成(分)   三结示(上)   二识药○  三授药○ ○二识药(三)   一标列(二)  二引经(大)三释明(三) 一世间法药(三)   一引论标意(释)  二二经证成(大)三惠用法施(三) 一分别法药(三)   一标示(若)二释明(三)   一五常似五戒(仁)  二五行似五戒(又)  三五经似五戒(又)   三结示(如)   二菩萨修悟(出)  三示非究竟(然) 二出世法药(二) 一分别法药(二)   一大经诸法法药(次)  二诸经增数法药(又)   二菩萨修悟(是) 三出世上上法药(三) 一约止观明法药(二)   一随机十法(又)  二随机无量(当) 二以譬喻识法药(二) 一依本作方(四) 一喻为病立法(二)   一举喻  二合明 二喻识业所宜(二)   一举喻  二合明 三喻开广法药(二)   一举喻  二合明 四喻法药徧知(二)   一举喻  二合明 二随机作法(二)   一举喻(复)  二合明(佛)   三出菩萨修止观(菩) ○三授药(二)   一领前(三)二正明(二)   一授世间药(若)二授出世药(二)   一标示(又)二释明(二) 一授药治病(四) 一下根缘生药(二)   一授药治病(下)  二作论申门(虽) 二中根即空药(二)   一授药治病(次)  二作论申门(就) 三上根即假药(二)   一授药治病(次)  二作论申门(此) 四上上根即中药(二)   一授药治病(次)  二作论申门(亦)   二服行获益(若) ○四入假位(二)   一标章(四)二释明(三) 一历教判位(三)   一示意(人)二判位(二) 一正三根出假(二) 一正明(四) 一藏三根出假(二)   一简二乘入空(夫)  二明菩萨出假(若) 二通三根出假(三)   一简七地断结(通)  二正三根出假(但)  三详不能出假(若七)   三别三根出假  四圆三根出假(圆)   五结判(上) 二例三根入空(二)   一标示(既)  二释明(情)   三简明(问) 二明利益(二)   一总示(二)二判明(三)   一藏益(三)  二通益(若)  三别圆益(三) 三结破法徧(三) 一正结两观(二) 一结前从假入空(二) 一就文论破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