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 - 第 301 页/共 467 页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教从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到迟迟君去鲁,犹歌缓缓妾归家。〗   凤山舍利有还无,出得宫门唤女奴。龙蕊鬓钗先拔去,倩人布施木浮图。   〖《咸淳临安志》: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僧道翊结庐山中,夜有光就地,视之,得奇香木,命孔成谦刻成观世音菩萨像。会僧从勋从洛阳持古佛舍利来,因纳之顶间,妙相具足,冠顶昼夜放白光。钱王常梦白衣人求葺其居,王寝而有感,乃即其地,创佛庐,号天竺观音经院。《清异录》:吴越孙妃,尝以一物施龙兴寺,形如朽木箸,僧不以为珍。偶出示海上胡人,曰:“此日本国龙蕊簪也。”增价至万二千缗易去。〗   声声弹子度墙头,一树棠梨映画楼。瓜战初开无个事,先王墨竹搨双钩。   〖《清异录》:吴越称霄上瓜。钱氏子弟逃暑者,取一瓜,各言其子之的数,言定剖观,负者张宴,谓之瓜战。《昊越世家》:钱镠时,弹铜丸于楼墙外,以警直更,其勤动如此。《画史汇传》:吴越王钱镠,画墨竹,善于草隶,号称神品。〗   除夕银灯照丽春,酒鳞风过地衣新。披将画箧调丹粉,欲写钟馗上贵嫔。   〖《五代史?昊越世家》:岁除,画工献钟馗击鬼图。〗   一棚花影雾冥冥,唤到球场酒未醒。宜旨却须连夜击。十围红烛照银屏。   〖《续世说》:五代淮南王杨渥居丧,昼夜酣饮作乐,燃十围之烛以击球,一烛费钱十万。〗   深殿红灯立起居,保仪玉貌竟何如。乌丝阑遍澄心纸。又索君王小令书。   〖马令《南唐书》:后主保仪黄氏,容态华丽,冠绝当世,顾盼颦笑,无不妍姣。其书学技能,皆出于天性。后主虽属意,会小周后专房,由是进御稀,而品秩不加,第以掌宝墨而已。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南唐后主,留心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物,为天下之冠。〗   照夜珠悬直宿深,风帘不卷海棠阴。法香方子新搜得,试取鹅梨注水沉。   〖王铚《默记》载:伐江南,大将获李后主宠姬。夜见灯,辄闭目,云“烟气”。易以蜡灯,亦闭目,云“烟气愈甚”。曰:“然则宫中未尝点烛耶?”云:“宫中本合,每至夜则悬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日中也。”《南部烟花记》:江南李后主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解斗腰肢赐锦袍,龙船重午未辞劳。却输内苑凌风态,更凿金莲六尺高。   〖《道山新闻》:李后主宫嫔有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璎络,令窅娘以帛绕足,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周镐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为窅娘作也。〗   绿耳梯闲未卸绵,玉笙吹彻小楼前。鬓头归去簪花重,昨夜承恩锦洞天。   〖《清异录》:江南后主同气宜春王从谦,尝春日与妃侍游宫中后圃。妃侍睹桃花烂开,意欲折,而条高,小黄门取彩梯献。时从谦乘马击球,乃引鞚至花底,痛采芳菲,顾谓嫔妃曰:“吾之绿耳梯何如?”马令《南唐书》:元宗尝作[院溪纱]二阕,手写赐感化曰: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清漏永,小楼吹彻玉笙寒。簌簌泪珠多少恨,倚阑干。   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 后主即位,感化以其词札上之,后主感动。赏赐感化甚优。《清异录》:“李后主每春盛时,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齐插杂花,榜曰“锦洞天”。〗   霓裳停谱七条丝,金缕鞋提付梦期。夜夜夜深钞谱罢,独怜新破恨来迟。   〖陆游《南唐书》:后主昭惠国后周氏,小字娥皇,司徒宗之女。十九岁来归,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尝为寿元宗前,元宗叹其工,以烧槽琵琶赐之。至于采戏奕棋,靡不妙绝。后主嗣位,立为后,嬖宠专房。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妆,人皆效之。尝雪夜酣宴,举杯请后主起舞,后主曰:“汝能创为新声,则可矣。”后即命笺缀谱,喉无滞音,笔无停思,俄顷谱成,所谓“邀醉舞破”也。又有“恨来迟破”,亦后所制。故唐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遗音,复传于世。马令《南唐书》:后主继室,周后之母弟也。自昭惠殂,常在禁中。后主乐府词有“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之类,多传于外,至纳后,乃成礼而已。〗   水调声中字字愁,南朝天子本风流。何当重觅花飞唱,银蜡空摇百尺楼。   〖郑文宝《南唐近事》:元宗嗣位之初,春秋鼎盛,留心内宠,宴私击鞠无虚日。尝乘醉命乐工杨花飞作水调词进酒,花飞唯歌“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如是者数四。上既悟,覆杯大怿,厚赐金帛,以旌敢言。且曰:“使孙、陈二主得此一言,固不当有衔璧之辱也。”《江南通志》:百尺楼在上元县南唐宫中。《类说》云:“唐主宫中作高楼台,群臣观之,帝叹美。萧俨曰:‘恨楼下无井耳。’唐主问其故,对曰:‘以此不及景阳楼。’”〗   网罢蜻蜓午日加,深宫佞佛诵楞伽。多情何似蓬莱紫,赢与含风殿里花。   〖《清异录》:后唐宫人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缕笼贮养之。尔后上元卖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马令《南唐书》:国主与后,顶僧帽,衣袈裟,诵佛经,拜跪顿颡,至为瘤赘。《清异录》:庐山僧舍,有麝香囊花一丛,色正紫,类丁香,号“紫风流”。江南后主诏取数十根,植于含风殿,赐名“蓬莱紫”。〗   凉露垂垂滴桂枝,衣翻天水碧初滋。簪香却下金阶立,蝴蝶飞来绕鬓丝。   〖《五国故事》:建康市中染肆之榜,多题曰“天水碧”。寻而皇家荡平之,悉前兆也。《宋史?南唐世家》:煜之妓妾尝染碧,经夕未收,令露下,其色愈鲜明,煜爱之。自是宫中竞收露水,染碧以衣之,谓之“天水碧”。及江南灭,方悟“天水”,赵之望也。〗   落花如雪点鸦鬟,醉舞当筵破酒颜。无那红梅亭子上,几人同唱念家山。   〖江休复《邻几杂志》:李后主作红罗亭子,四面栽红梅花,作艳曲歌之。韩熙载和云:“桃李不须夸烂漫,已输了春风一半。”时已割淮南与周矣。陆游《南唐书》:有宫人流珠者,性通慧,工琵琶。后主演《念家山破》及昭惠后所作《邀醉舞》、《恨来迟》二破,久而忘之。后主追念昭惠,问左右,无知者。流珠独能追忆,无所忘失,后主大喜。《五国故事》:煜尝于宫中,以销金红罗幕其壁,以白银钉玳瑁而押之,又以绿钿刷隔眼,糊以红罗,种梅花于其外。〗   九龙深殿燕初喧,红雨无声拂绣幡。好与隔楼宫女约,明朝须早会春园。   〖《五代史?楚世家》:希范作会春园嘉宴堂,其费鉅万。又作九龙殿,以八龙绕柱,自言身一龙也。〗   宣华歌舞夜休迟,姊妹承恩总不知。莫道胭脂双黛重,君王曾赐醉妆词。   〖《五代史?前蜀世家》:衍年少荒淫,起宣华苑,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飞鸾之阁,瑞兽之门。后宫皆戴金莲花冠,衣道士服。酒酣免冠,其髻髽然,更施朱粉,号醉妆。宋居白《幸蜀记》:徐氏父,名耕,成都人。生二女,皆有国色,耕教为诗,有藻思。耕家甚贫,有相者谓之曰:“公不久当大富贵。”耕因使相其二女,相者曰:“青城山有王气,每夜彻天者,一纪矣。不十年有真人乘运,此女当作妃,君贵由二女致也。”及建入城,闻有姿色,纳于后房。娣生彭王,姊生衍。及即位,娣为淑妃,姊为贵妃,耕为骡骑大将军。吴处厚《青箱杂记》:衍每宴怡情亭,妓妾皆衣道衣,莲花冠,酒酣免冠,髽髻为乐。因夹脸连额,渥以朱粉,号曰“醉妆”。孙光宪《北梦琐言》:蜀王衍尝作《醉妆词》云:“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青城山下御炉前,薯药盘开月样圆。好是道家装束惯,花冠正要结金莲。   〖《清异录》:蜀主孟昶,月旦必素飱。性好薯药,左右因呼薯药为“月一盘”。〗   灵境须登第一层,玉香焚罢漏初增。碧云寂寂光如水,人倚行宫上圣灯。   〖何光远《鉴戒录》:前蜀徐公,二女美而艳。徐写其女真,以惑太祖,太祖遂纳之,各有子焉。长曰翊圣太妃,生彭王;次曰顺圣太后,生后主。后主性多狂率,政归国母。顷者,姊妹以巡游圣境为名,恣风月烟花之性。凡经过之所,宴寝之宫,悉有篇章,刊于玉石。顺圣《题汉州三学山夜看圣灯》云: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桂杪风。   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穷。   猿来斋室上,僧集讲筵中。   顿觉超三界,浑疑症六通。   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翊圣继曰: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   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声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   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金华宫殿好句留,翠驿红亭取次游。忆得讲筵人定后,绛纱灯下唱甘州。   〖顺圣《又题金华宫》云:   再到金华顶,元都访道回。   云披分景象,黛敛显楼台。   雨涤前山静,风吹去路开,   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 翊圣云:   碧烟红雾扑人衣,露宿苍苔石径危。   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采脸边脂。   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   好把身心清静处,角冠霞帔似希夷。 顺圣《又题天回异》云:   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所恨烟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翊圣继曰: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自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境,尽被江山看出行。 张英《蜀祷杌》:武城元年十月,下诏改旧宅为昭圣宫,堂为金华殿。《五国故事》:衍之末年,率其母后等,同幸成都,至青城山上清宫。随驾宫人,皆衣画云霞道服。衍自制甘州曲词,与宫人唱之,曰:“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风尘。”宫人皆应声而和之。衍之本意,以神仙而在风尘耳,后衍降中原,宫妓多沦落人间,始验其语。〗   玉石雕劖句易成,却陪金辂往来轻。几回丹景山头住,应似骖鸾过上清。   〖顺圣《又题丹景山至德寺》云:   周围云水游丹景,因与真妃眺上方。   晴日晓升金照耀,寒泉夜落玉丁当。   松梢月转禽栖影,柏径风牵康食香。   虔揲六铢冥祷祝,唯期祚历保遐方。 翊圣继曰:   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轩金辂驻遥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   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顺圣《又题彭州阳平》云: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   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号,碑暗系师名。   夜醮古坛月,松风森碧声。 翊圣继曰:   云浮翠辇届阳平,直似骖鸾至上清。   风起半崖闻虎啸,雨未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蜀祷杌》:衍至青城山,住旬日,设醮祈福。太妃、太后谒建铸像,及丈人观、元都观、丹景山、金华宫、至德寺,各有倡和诗刻于石。《五代史》:干德五年,起上清宫,塑王子晋像,尊以为至道玉宸皇帝。又塑建及衍像,侍于其左右。〗   吹落宫槐卧翠帱,鍟衣步障列当楼。酒阑狎客须归去,分付官奴击彩球。   〖《五国故事》:衍又好击鞠,常引二锦帐以翼之。往往至于街市,衍为步障所蔽,而亦不知。乃齐东昏高障之类也。《通鉴》:蜀主以文思殿大学士韩昭、内皇城使潘在迎、武勇军使顾在珣,为狎客,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谑浪,鄙俚亵慢,无所不至。《五代史》:蜀王衍年少荒淫,委其政于宦官,而以韩昭、潘在迎、顾在珣、严旭等为狎客。〗   一段琉璃破嫩寒,怡神亭角倚阑干。銮舆昨夜微行去,虚奏双开白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