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第 625 页/共 658 页

◇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   昔仙人道引,尚刻三秋;神女将梳,犹期九日。未有龙飞剑匣,鹤别琴台。莫不衔怨而心悲,闻猿而下泪。人非新市,何处寻家?别异邯郸,那应知路?想镜中看影,当不含蹄;栏外将花,居然俱笑。分杯帐里,却扇床前。是故不思,何时能忆?当学海神,逐潮风而来往;勿如织女,待填河而相见。(《艺文类聚》三十二)   ◇赵国公集序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大禹吹笛(《初学记》作「筠」),风云为之动。与夫含吐性灵,抑扬词气,曲变阳春,光回白日,岂得同年而语哉?   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横生,新情振起,风雨争飞,鱼龙各变。方之圭璧,涂山之会万重;譬似(《初学记》作「以」)云霞,赤城之岩千丈。文参历象,即入天官之书;韵涉丝桐,咸归总章之观。论其壮也,则鹏起壮天;语其细也;则鹪巢蚊睫。岂直熊熊旦上,增城(《初学记》「旦」作「朝」,「增」作「层」)扎日月之光;焰焰宵飞,南斗触蛟龙之气。   昔者屈原(《初学记》作「平」)、宋玉,始于哀怨之深;苏武、李陵,生(《初学记》作「至」)于别离之世。自魏建安之末,晋太康以来,雕虫篆刻,其体三变,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矣。公斟酌《雅》《颂》,谐和律吕,若使言乖节目,则曲台不顾;声止操缦,则成均无取。遂得栋梁文囿,冠晚词林,《大雅》扶轮,小山承盖。(《艺文类聚》五十五,《初学记》二十一) 卷十一 ◎庾信(四)   ◎自古圣帝名贤画赞(二十七首)   ◇黄帝见广成子   治身紫府,问政青丘。龙湖鼎没,丹灶珠流。兴(《艺文类聚》作「疏」)云即雨,落木先秋。至道须极,长生可求。(《艺文类聚》十一,《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尧登坛受图   登坛洛,沈玉河湄。丹图驭马,绿甲乘龟。荣光上幕,休气连帷。虽存克让,终见文思。(《艺文类聚》六十四,《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舜舞干戚   平风变律,击石来仪。先齐七政,更服三危。朱干独舞,玉戚空麾。《南风》一曲,拱(《艺文类聚》作「恭」)己无为。(《艺文类聚》十一,《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禹渡江   三江初凿,九谷新成。风飞涌,水起龙惊。乐天知命,无待忧生。危舟遂静,乱楫还平。(《艺文类聚》十一,《御览》八十二,《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汤祝解网   连珠两起,合玉双沈。谷为祥树,桑成乐林。三方落网,一面驱禽。德矣圣政(《艺文类聚》作「德以行政」),仁乎用心。(《艺文类聚》十二,《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武丁迎傅说   虞田路断,辞涧泉飞。躬劳版筑,有弊韦衣。贤臣入梦,天赐无违。千岩之下,遂得同归。(《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文王见吕尚   言归养老,垂钓西川。岸止石,溪唯小船。风云未感,意气怡然。有此相望,于兹几年。(《艺文类聚》十二,《御览》八十四,《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成王刻桐叶封虞叔   虞叔百里,居河之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礼以成德,乐以歌薰(《艺文类聚》作「勋」)。天子无戏,唐有有君。(《艺文类聚》十二,《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汉高祖置酒沛宫   游子思旧,来归沛宫。还迎故老,更召歌童。虽欣入沛,方念移丰。酒酣自舞,先歌大风。(《艺文类聚》十二,《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汉武帝聚书   献书路广,藏书府开。秦儒出谷,汉简吹灰。芝泥印上,玉匣封来。坐观风俗,不出兰台。(《艺文类聚》十二,《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袁盎谏文帝   千乘峻辙,六辔危行。迹回松坂,山岭在。龙渊地狭,华盖风惊。贤臣揽辔,可谓忠贞。(《初学记》十七,《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朱云折槛   上书直谏,有忤明君。先求斩马,遂请鱼文。身摧栏槛,义烈风云。应从御史,翻赖将军。(《初学记》十七,《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周公戒伯禽   伯禽居鲁,鸣玉来朝。周公问政,治国(《文苑英华》作「周公政治,为国」)风谣。北山有梓,南山有桥。礼容虽备,俯仰无骄。(《艺文类聚》二十三,《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五月披裘负薪   披裘当夏,俗外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禽巢欲远,鱼穴(《文苑英华》作「沈」)唯深。清声灭迹,何必山林。(《艺文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王祥扣冰鱼跃   王祥之母,鲜鳞是求。冰连钓浦,冻塞寒流。精诚有感,无假沈钩。二老同膳,双鱼共浮。(《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孙叔敖逢蛇   叔敖朝出,容悴还家。母氏顾访,知埋怪蛇。尔有阴德,阳报将加。终为楚相,卒有荣华。(《艺文类聚》九十六,《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高凤好书不知流麦   高凤好学,专心不回。流连经笥,对玩书台。石门云渡,铜梁雨来。麦流虽远,书卷犹开。(《艺文类聚》六十五,《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张良遇黄石公   张良取履,跪授无辞。兵书一卷,长者三期。昔称韩相,今为汉师。谷城余石,还归旧祠。(《艺文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师尚父授丹书   尚父一遇,周王是亲。赤雀既下,丹书已陈。自论秉钺,长别垂纶。独有石,留名渭滨。(《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荣启期三乐   荣期三乐,唯人与年。夫子相遇,即以为贤。性灵造化,高风自然。雅琴(《艺文类聚》作「音」)虽古,独有鸣弦。(《艺文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夫子见程生   程生、夫子,一遇相知。薄言倾盖,桑阴遂移。清阳共美,贤圣同羁。陈诗难别,赠绢伤离。(《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Θ见赵盾   赵盾将朝,端衣整笏。Θ受命,冲冠怒发。惆怅贤臣,顾瞻城阙。利剑不抽,青槐先绝。(《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蔡泽就唐生相   蔡泽羁旅,唐生决疑。无劳神策,不问灵龟。富贵自取,年寿须期。虽云异相,会待逢时。(《艺文类聚》七十五,《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李陵苏武别   李陵北去,苏武南旋。归骖欲动,别马将前。河桥两岸,临路凄然。故人此别,知应几年。(《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樊哙见项王   樊哙将军,汉王车右。不惮锋刃,何辞卮酒。霸上屯军,鸿门固守。持谢范谢,唯留玉斗。(《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秦穆公饮盗骏马   骏马遇盗,秦君不嗔。先倾美酒,翻畏伤人。邻兵向国,穷寇侵秦。于时大盗,还作功臣。(《艺文类聚》九十三,《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延陵季子遇徐君   徐君有礼,季子惟贤。经过一遇,如旧依然。人非别后,心许生前。长松虽合,宝剑犹悬。(《文苑英华》七百八十)   ◇鹤赞   武成二年春二月,双白鹤飞集上林园。大将郑伟布弋设,并皆禽获。六翮已摧,双心俱怨,相顾哀鸣,孤雄先绝。孀妻向影,天子愍焉。信奏事阶墀,立使为赞。   九皋遥集,三山回归。华亭别唳,洛浦仙飞。不防离缴,先遭见羁(《艺文类聚》作「合围」),笼摧月羽,弋碎霜衣。塞传余号,关承旧名。南游湘水,东入辽城。云飞欲舞,露落先鸣。六翮摧折,九门严闭。相顾哀鸣,肝心断绝。松上长悲,琴中永别。(《艺文类聚》九十,《文苑英华》七百八十四)   ◇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   崇,恒州代郡鼓城县广义乡孝让里人也。昔寿丘建国,赐姓者十二人;平阳举贤,登朝者十六族。况复大电绕枢,流星入昂,派分源别,干其嗣兴者乎。魏道武皇帝以命世雄图,饮马河洛,兄弟十人,分为十姓,辨风吹律,丘氏即其一焉。   五代祖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营丘郡开国公。于时天道西北,既禀谋谟;马首东南,实资匡赞。因以封名,仍为赐氏。与夫南公伯即有连类,宗侧(疑)乐正,非无准则。曾祖双轨,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司徒、青兖二州刺史、范阳文昭公。洛食之始,上马治国;登庸之初,升槐论道。生则绝席武官,死则配祠清室。夫人太原王氏,三世为将,四代为公,社稷大宗,钟鼎贵族,伉俪是归,秦晋匹也。祖提,使持节、卫将军、驸马、都督河交二州刺史、灵寿县开国公。公子公孙,声名籍甚;增辉增耀,弱冠升朝。夫人清廉郡长公主,孝文帝之和疆女也。王姬有行,车服不系,故得卫青上将,张耳贤夫。父愿,使持节、大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平阳县开国公,食邑四千户。少年习象,多见兵书,浇沙聚石之营,却日横云之阵。弯弧则戟破小支,抽剑则泉飞枯井。夫人宇文氏,周文皇帝之第三妹也。母仪令范,女师贤哲,德高隆虑,义重河阳。魏受其终,周新其命,式墓封坟,追旌盛德,乃赠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夫人赠安德郡长公主。游魂冤结,非无广汉之城;久客思归,唯有东平之树。   自永安以来,魏室大坏,海水群飞,天星乱动。礼乐征伐,不出于人主;举贤诛暴,议在于强臣。高丞相驱率风云,奄荒齐晋;我舅氏文皇帝驾驭龙虎,据有周秦。南北渝盟,东西敌怨,既而各受图书,并当圭璧。百姓则父南子北,兄东弟西,事主则忧亲,求生则虑祸。大周亲戚,遍钟涂炭,输之城旦,下之织室。关河严隔,三十余年。   天厌丧乱,人思反德。彼之风尘,既静函谷;此之冠盖,屡涉漳滨。中山冤枉之余,代郡凋残之泽,并遇革音,咸蒙礼送。崇、宾兄弟二人,相看气息,亲爱凋零,方寸久乱,恒山杀翮,岂望同飞。而安国徒中,郁为卿相;班超绝域,遂得生还。天和四年,至于新邑。   朝廷以舅甥之国,外内之亲,乃授宾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安乐县安国公,食邑一千户。宾得免虎口,仍上龙门,声价同,风焱即远。方欲讨论国耻,伸雪家冤,横尸原野,是所甘心,时不我与,先从朝露。春秋若干。卫国兴文子之恸,长安有诏葬之悲。乃赠本官加少傅,蒲、虞、勋三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以天和六年某月日葬于长安之洪渎原。妻青州石氏,长城郡君。胤子孤茕,生妻嫠室,即能有节,还成守义。崇蒙授使持节、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化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昆季二人,同年上将,彤廷交映,戟相临。昔二冯同德,继踵当官;两杜齐名,夹河为郡。比斯荣宠,彼将惭色,俄然宾疾,奄捐馆舍。崇兄弟胜衣,备罹祸酷,同气长养,得及全人,今者来归,更连凶闵,每一悲恸,行路伤心。抚养爱子,情深马援之慈;恭事寡嫂,义甚颜含之孝。天和六年,授大将军,余如故。龙庭赏出塞之功,玉门劳旋师之宠。异代同和,见之今日。建德二年,授使持节、都督宜州诸军事、宜州刺史,忽忽横ト,但有诵书;暧暧重帷,惟闻善政。清不置水,明非举烛。乃是入境移风,非直停车待雨。   有敕大将军、宜州刺史、广化郡公崇:「自夏季无雨,以迄于今。虽靡神不祷,仍未降感。知彼州内,独蒙滂泽。谅由大将军精诚所至,忧念郡人,丰稔可希,良以为慰。」又敕广化公崇:「知此存心政术,治勤黎人,受委称职,嘉尚无已。古人有言:『非行之难。』念加勉勖,以致尽善。指令宣纳,抑操赐齐。」陈物如别,宜谕朕怀,昔阳平太守,别降红粟之恩,荆州刺史,偏蒙衮衣之赐。治绩尤异,此之谓乎。   崇清净为政,廉明为法。人不忍背,吏不忍欺。性不饮酒,无所嗜欲,深沈墙仞,喜愠不形。文必正词,弦惟雅曲。仁义礼节,是所用心;缇衤失缃素,爱玩无已。当今四郊多垒,尚有公卿之辱;鼓鼙不息,犹劳将帅之谋。语其仇耻,唯愿横行死地;思其报国,不吝身膏原野。但令天假之年,时绥之福。忠贞之事,公其取焉。略书梗概,陈之直史。(《文苑英华》九百九十二)   ◇拟连珠四十四首   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出超海之力,战阵勇于风飙,谋谟出乎胸臆。斩长鲸之鳞,截飞虎之翼。是以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天下息。   盖闻萧、曹赞务,雄略所资;鲁、卫前驱,威风所假。是以黄池之会,可以争长诸侯;鸿沟之盟,可以中分天下。   盖闻解封豕之结,塞长蛇之源,必须制裳千里,歃血辕门。是以开百里之围,用陈平之一策;盟千乘之国,须季路之一言。   盖闻得贤斯在,不藉挥锋;股肱良哉,无论应变。是以屈完参乘,诸侯解方城之围;干木为臣,天下无西河之战。   盖闻邯郸已危,徒思马服;蓟城去矣。空用荆轲。是以竹杖扶危,不能止武担之石;芦灰缩水,不能救宣房之河。   盖闻穴蚁冲泉,未知远虑;玄禽巢幕,何能支久。是以大厦既焚,不可洒之以泪;长河一决,不可障之以手。   盖闻膏唇喋喋,市井营营,或以如簧自进,或以狙诈相倾。是以子贡使乎,五都交乱;张仪见用,六国纵横。   盖闻谋猷是习,权变须长,时增齐灶,或卧燕墙。是以井陉之兵,如鸿毛之遇火;长平之卒,若秋草之中霜。   盖闻彼黍离离,大夫有丧乱之感;麦秀渐渐,君子有去国之悲。是以建章低昂,不得犹瞻灞岸;德阳沦没,非复能临偃师。   盖闻市朝迁贸,山川悠远。是以狐兔所处,由来建始之宫;荆棘参天,昔日长洲之苑。   盖闻天方荐瘥,丧乱弘多,空思说剑,徒闻枕戈。是以刘琨之英路,莫知自免;祖逖之慷慨,裁能渡河。   盖闻林长远,苍梧不从,惟桐惟葛,无树无封。是以隋珠日月,无益骊山之火;雀台弦管,空望西陵之松。   盖闻雷惊兽骇,电激风驱,陵历关塞,枕跨江湖。是以城形月偃,阵气云铺,非绿林之散卒,即骊山之叛徒。   盖闻死别长城,生离函谷,辽东寡妇之悲,代郡孀妻之哭。是以流恸所感,还崩杞梁之城;洒泪所沾,终变湘陵之竹。   盖闻三世用兵,既非贻厥,阴谋累叶,必以凶终。是以李都尉之风霜,上兰山而箭尽;陆平原之意气,登河桥而路穷。   盖闻营魂不反,磷火宵飞,时遭猎夜之兵,或毙空亭之鬼。是以射声营之风雨,时有冤魂;广莫郡之阴寒,偏多夜哭。   盖闻江黄戎马之徼,鄢、郢风飚之格,乍有去而不归,或无期而远客。是以章华之下,必有思子之台;云梦之傍,应多望夫之石。   盖闻无怨生离,恩情中绝,空思出水之莲,无复回风之雪。是以楼中对酒,而绿珠前去;帐里悲歌,而虞姬永别。   盖闻树彼司牧,既是百姓之命;及乎厌世,复倾天下之心。是以一马之奔,无一毛而不动;一舟之覆,无一物而不沈。   盖闻严霜之零,无所不肃,长林之毙,无所不В。是以楚堑既填,游鱼无托;吴宫已火,归燕何巢。   盖闻名高八俊,伤于阉竖之党;智周三杰,毙于妇女之计。是以洪泽之蛟,遂挫长饥之虎;平皋之蚁,能摧失水之龙。   盖闻吴艘蜀艇,不能无水而浮;以红间绿,不能无弦而射。是以樊笼之鹤,宁有六翮之朝;肮脏之马,无复千金之价。   盖闻性灵屈折,抑郁不扬,乍感无情,或伤非类。是以嗟怨之水,特结愤泉;感哀之云,偏含愁气。   盖闻迁移白羽,流徙房陵,离家析里,凄恨抚膺。是以吴起之去西河,潸然出涕;荆轲之别燕市,悲不自胜。   盖闻廉将军之客馆,翟廷尉之高门,盈虚倏忽,贵贱何论。是以平生故人,灌夫不去;门下宾客,任安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