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第 491 页/共 658 页
臣僧虔启,南台御史谢宪,乃堪驱使,臣门义旧,粗是所悉。统内新故杂米数十万斛,实须督切,宪今请假在此,臣欲折以统摄,庶得速办,其频经督运,已有前效。谨以启闻,伏愿听许。谨启。(《淳化阁帖》三)
◇为王琰乞郡启
太子舍人王琰(阙十五字。)牒在职三载,家贫,仰希江郢所统小郡,谨牒,七月廿四日。(阙)僧虔启。(梅鼎祚《文纪》引《宝章集》)
◇答高帝论书启(阙)
◇条疏古来能书人名启
臣僧虔启,昨奉敕须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局狭,不辨广悉,辄条疏上呈羊欣所撰录一卷。寻案未得,续更呈闻。谨启。
秦丞相李斯
秦中车府令赵高。(右二人善大篆。)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於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
扶风曹喜,後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篆小异李斯,见师一时。
陈留蔡邕,後汉左中郎将。善篆隶,采斯喜之法,真定直父碑文,犹传於世。篆者师焉。
杜陵陈遵,後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每书一座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座。
上谷王次仲,後汉人。作八分楷法。
师宜官,後汉不知何许人、何官。能为大字方一丈,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书,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云集,酒因大售,俟其饮足,削书而退。
安定梁鹄,後汉人,官至选部尚书。得师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鹄书悬帐中。宫殿题署,多是鹄手也。
陈留邯郸淳,为魏临淄侯文学。得次仲法,名在鹄後。
毛弘,鹄弟子。今秘书八分,皆传弘法义,有左子邑,与淳小异,亦有名。
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後汉济北相。亦善草书,平苻坚得摹崔瑗书,王子敬云:「极似张伯英。」瑗子实,官至尚书,亦能草书。
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绝伦。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後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每书云,匆匆不暇草书。人谓为草圣。弟昶,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云芝草者,多是昶作也。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伯英弟子,并书草,诞书最优。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诞手写。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题,以笼盛诞,辘轳长纟互引之,使就榜书之。去地上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掷其笔以下焚之。仍诫子孙,绝此楷法,著之家令。官至鸿胪少卿。诞子少季,亦有能称。
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宽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赵台张超,亦善草,不及崔张。
晋齐王攸,善草行书。
太山羊忱,晋徐州刺史;羊固,晋临海太守;并善行书。
江夏李式,晋侍中,善写隶草。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
晋中书院李充母卫夫人,善锺法,王逸少之师。
琅邪王е,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能章楷,谨传锺法。
晋丞相王导,善稿行。(е从兄也。)
王恬,晋中军将军、会稽内史,善隶书。(导第一子也。)
王洽,晋中书令、领军将军。众书通善,尤能隶行。从兄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恬弟也。)
王珉,晋中书令,善隶行。(洽少子也。)
王羲之,晋中将军、会稽内史。博精群法,特善草隶。羊欣云:「古今莫二。」(е兄子也。)
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稿,骨势不若父,而媚趣过之。(羲之第七子也。)儿玄之、徽之,兄子淳之,并善草行。
王允之,晋卫军将军、会稽内史,亦善草行。(舒子也。)
太原王,晋司徒左长史,能草隶。子修,琅邪王文学,善隶行,与羲之善,故殆穷其妙。早亡,未尽其美。子敬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
王绥,晋冠军将军、会稽内史,善隶行。
高平却郄,晋司空会稽内史,善章草,亦能隶。郄超,晋中书郎,亦善草。(子也。)
颖川庾亮,晋太尉,善草行。庾翼,晋荆州刺史,善隶行,时与羲之齐名。(亮弟也。)
陈郡谢安,晋太傅,善隶行。
高阳许靖民,镇军参军。善隶草,羲之高足。
晋穆帝时,有张翼,善学人书,写羲之表。表出,经日不觉,後云几欲乱真。
飞白本是宫殿题,八分之轻者,全用楷法。吴时张弘,好学不仕,常著鸟巾。时人号为张鸟巾,此人特善飞白,能书者无不好之。(自秦至晋凡六十九人。《法书要录》。案:本注六十九人,今此启仅五十七人,当有误。)
◇报檀书
征北板比岁处遇小优,殷主簿从此府入崇礼,何仪曹即代殷,亦不见诉为苦。足下积屈,一朝超升,政自小难。泰始初,勤苦十年,自未见其赏,而顿就求称,亦何可遂。吾与足下素抚怨憾,何以相侵苦,直是意有佐佑耳。(《南齐书·王僧虔传》。元徽中,迁吏部尚书。高平檀诉僧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僧虔报书。)
◇与兄子俭书
古语云:「中国失礼,问之四夷。」计乐亦如。符坚败後,东晋始备金石乐,故知不可全诬也。北国或有遗乐,诚未可便以补中夏之阙,且得知其存亡,亦一理也。但《鼓吹》旧有二十一曲,今所能者,十一而己,意谓北使会有散役,得今乐署一人粗别同异者,充此使限。虽复延州难追,其得知所知,亦当不同。若谓有此理者,可得申吾意上闻否?试为思之。(《南齐书·王僧虔传》)
◇与张绪书
孔,敬康曾孙也。行动幽祗,德标松桂,引为主簿,遂不可屈,此古之遗德也。(《南史·杜京产传》)
◇与某书
承天凉体豫,复欲缮写一赋。倾迟晖采,心目俱劳。承阅览秘府,备睹群迹,崔张归美於逸少,虽一代所宗,仆不见前古人之迹,计亦无以过於逸少,既妙尽深绝,便当得之实录。然观前世称目,窃有疑焉。崔杜之後,共推张芝,仲将谓之笔圣,伯玉得其筋,巨山得其骨。索氏自谓其书银钩虿尾,谈者诚得其宗。刘德升为锺胡所师,两贤并有肥瘦之断,元鸣获钉壁之习,师宜致酒简之多,此亦不能止。长胤狸骨,右军以为绝伦,其功不可及。由此言之,而向之论,或致投杖,聊呈一笑,不妄言耳。(《法书要录》引王僧虔《论书》与竟陵王子良《答僧虔书》混为一篇。今从梅鼎祚《文纪》割为「与某书」。)
◇诫子书
诫子书
知汝恨吾不许汝学,欲自悔厉,或以阖棺自欺,或更择美业,且得有慨,亦慰穷生。但亟闻斯唱,未睹其实。请从先师听言观行,冀此不复虚身。吾未信汝,非徒然也。往年有意於史,取《三国志》聚置床头百日许,复徙业就玄,自当小差於史,犹未近彷佛。曼倩有云:「谈何容易。」见诸玄,志为之逸,肠为之抽,专一书,转诵数十家注,自少至老,手不释卷,尚未敢轻言。汝开《老子》卷头五尺许,未知辅嗣何所道,平叔何所说,马、郑何所异,《指》、《例》何所明,而便盛於尘尾,自呼谈士,此最险事。设令袁令命汝言《易》,谢中书挑汝言《庄》,张吴兴叩汝言《老》,端可复言未尝看邪?谈故如射,前人得破,後人应解,不解即输赌矣。且论注百氏,荆州《八帙》,又《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如客至之有设也。汝皆未经拂耳瞥目。岂有庖厨不,而欲延大宾者哉?就如张衡思侔造化,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汝曾未窥其题目,未辨其指归;六十四卦,未知何名;《庄子》众篇,何者内外;《八帙》所载,凡有几家;《四本》之称,以何为长。而终日欺人,人亦不受汝欺也。由吾不学,无以为训。然重华无严父,放勋无令子,亦各由己耳。汝辈窃议,亦当云「何越不学?在天地间可嬉戏,何忽自课谪?幸及盛时逐岁暮,何必有所灭?」汝见其一耳,不全尔也。设令吾学如马、郑,亦必甚胜;复倍不如今,亦必大减。致之有由,从身上来也。汝今壮年,自勤数倍许胜,劣及吾耳。世中比例举眼是,汝足知此,不复具言。
吾在世虽乏德业,要复推排人间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人或以比数汝等耳。即化之後,若自无调度,谁复知汝事者?舍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於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失荫之後,岂龙虎之议?况吾不能为汝荫,政应各自努力耳。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吾今悔无所及,欲以前车诚尔後乘也。汝年入立境,方应从官,兼有室累,牵役情性,何处复得下帷如王郎时邪?为可作世中学,取过一生耳。试复三思,勿讳吾言。犹捶挞志辈,冀脱万一,未死之间,望有成就者,不知当有益否?各在尔身己切,岂复关吾邪?鬼唯知爱深松茂柏,宁知子弟毁誉事!因汝有感,故略叙胸怀。(《南齐书·王僧虔传》,又略见《南史》二十二。)
◇论书
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工夫少於欣。」王平南е,是右军之叔,自过江东,右军之前唯е为最善。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亡曾祖领军洽书与右军书,俱变古形,不尔,至今犹法锺、张。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
亡从祖中书令珉书,笔力过於子敬。书旧品云:「有四匹素绢,自朝操笔,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无误字。」子敬戏云:「弟书如骑骡,恒欲度骅骝前。」
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後进,庾犹不忿,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乃贱家鸡,皆学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张翼。」
张翼善学人书,右军自书表,晋穆帝令翼写题後答右军,右军当时不别,久後方悟云:「小子几欲乱真。」
张芝、索靖、韦诞、锺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其笔力惊绝耳。
张澄书,当时亦呼有意。
郄章草,亚於右军。
晋齐王攸书,京洛以为楷法。
李式书,右军云:「是南平之流,可比庾翼。」王)书亦可比庾翼。
陆机书,吴士书也。无以校其多少。
庾亮书,亦能入录。
亡高祖丞相导,亦甚有楷法。以师锺卫,好爱无厌,丧乱狼狈,犹以锺繇尚书宣示帖衣带过江。後在右军处,右军借王敬仁。敬仁死,其母见平生所爱,遂以入棺。
郄超草书,亚於二王,紧媚过其父,骨力不及也。
桓玄书,自谓右军之流,论者未之许,云可比孔琳之。
谢安亦入能书录,殊亦自重。乃为子敬书嵇中散诗,得子敬书,有时裂作校纸。
羊欣丘道护,并亲受于子敬,欣书见重一时,行草尤善,正乃不称。孔琳之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恐在羊欣後。丘道护与羊欣,俱面受子敬,故当在欣後。
范晔与萧思话同师羊欣,范後背叛,既失故步,为复小有意耳。
萧思话书,全法羊欣,风流趣好,殆当不减,而笔力恨弱。
谢灵运书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昔子敬上表,多於中书杂事中,皆自书,窃易真本,相与不疑。元嘉初,方就索还。上谢太傅殊礼表,亦是其例。亲闻文皇说此。
谢综书,其舅云:「紧洁生趣,实为得赏。至不重羊欣,欣亦惮之。书法有力,恨少媚好。」
颜腾之、贺道力,并便尺牍。
康昕学右军草,亦欲乱真,与南州识道人作右军书货。
孔琳之书,放纵快利,笔道流便,二王後略无其比。但工夫少自任,故未得尽其妙,故当劣于羊欣。
谢静、谢敷,并善写经,亦入能境,居锺索之美,迈古流今。是以征南还有所得。(案:此下有阙文,《法书要录》误以「辱告」并「五纸」一段及「承天凉体豫」一段混为一篇,今据《书断》载竟陵王子良答王僧虔书有「子邑之纸」八句,定「辱告」一段入《竟陵王集》,「承天凉」一段为僧虔与某书,《梅鼎祚文纪》亦如此。案:宝泉《述书赋》注云:「王僧虔答竟陵王子良书,序古善书人,评议无不至当。本行于世,其真迹今御史大夫黎翰得之,则此论为答竟陵王明矣。」《法书要录》旧写本,又略见《南齐书·王僧虔传》、《南史》二十二,又《御览》七百四十八引两条。)
锺公之书,谓之尽妙。锺有三体:一曰铭石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世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行书是也。三法皆世人所善。(《御览》七百四十八。)
张超字子并,河间人。卫觊字伯儒,河东人。为魏尚书仆射,谥敬侯,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如伤瘦,而笔迹精杀,亦行于代。子,字伯玉。晋司空太保,为楚王所害。采张芝草法,取父书参之,更为草稿,世传其善。子恒,字巨山,亦能书。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
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观题署多是诞手。魏明帝起凌云台,先钉榜,未题,笼盛诞,辘轳长纟互引上,使就榜题,榜去地将二十五丈,诞危惧。诚子孙绝此楷法,又著之家令。官至大鸿胪,为飞白书,题尚书省壁。
圆行方止,物之定质,注(一作。)之不已则溢,高之不已则忄栗,驰之不已则踬,引之不已则逸,(一作「迭」。)是故去之宜疾。(《南史》二十二)
◎王慈
慈字伯宝,僧虔子。仕宋为秘书郎、太子舍人,入齐为安成王抚军主簿,转记室。迁秘书丞、司徒左西属、右长史,试守新安太守、黄门郎、太子中庶子,领射声校尉、安成王冠军、豫章王司空长史、司徒左长史、兼侍中。出为辅国将军、豫章内史,以父忧去。起为建武将军、吴郡太守。迁宁朔将军、大司马长史,重除侍中,领步兵校尉。转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出为东海太守,行徐州事。还为庐陵王中军长史,未拜。永明九年卒,赠太常,谥曰懿子。
◇朝堂讳榜表
夫帝后之德,绸缪天地,君人之亮,蝉联日月。至於名族不著,昭自方策,号谥聿宣,载伊篇籍。所以魏臣据中以建议,晋主依经以下诏。朝堂榜志,讳字悬露,义非绵古,事殷中世,空失资敬之情,徒乖严配之道。若乃式功鼎臣,赞庸元吏,或以勋崇,或由姓表。故孔悝见,谓标叔舅,子孟应图,称题霍氏。况以处一之重,列尊名以止仁;无二之贵,夤冲文而止敬。昔东平即世,孝章巡宫而洒泣;新野云终,和熹见似而流涕。感循旧类,尚或深心;矧观徽迹,能无恻隐?今扃禁邃,动延车盖,若使銮驾纡览,四时临阅,岂不重增圣虑,用感宸衷?愚谓空标简第,无益於匪躬;直述朝堂,宁亏於夕惕。伏惟陛下保合万国,齐圣群生,当删前基之弊轨,启皇齐之孝则。(《南齐书·王慈传》。慈以朝堂讳榜,非古旧制,上表。)
卷九
◎王俭(一)
俭字仲宝,僧虔兄子。袭父僧绰爵豫宁侯。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为秘书郎、太子舍人、秘书丞、司徒右长史、义兴太守,还为黄门郎,转吏部郎。高帝为太尉,引为右长史,转左长史。齐台建,迁右仆射,领吏部。及受禅,改封南昌县公,转左仆射,加侍中,领太子詹事、尚书令、左镇军将军。永明初,进号卫军将军,领国子祭酒、丹阳、尹太子少傅、本州中正,进开府仪同三司,领中书监。卒赠太尉,谥曰文宪。有《吊答仪》十卷、《吉书仪》二卷、《百家订谱》十卷、《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四卷、《今书七志》七十卷、集六十卷。
◇和竟陵王子良高松赋
山有乔松,峻极青葱。既抽荣於岱岳,亦擢颖於荆峰。受灵命於后土,方虞舜以齐踪。贯四时而不改,超五玉之嘉容。上拂天而独远,下流云而自重。重阴微微,漏景含晖。日既升而犹晦,时方中而未。通霄汉而隐影,集鸾皇之翻飞。食和而辅性,墨翟昌言於宋围。想周穆之长陂,念东平之思归。若乃朔穷於纪,岁亦暮止。隆冰峨峨,飞雪千里。三秀而靡遗,望九山其相侣。翔雁哀回於天津,振鹭惊鸣於川,嗟万有之必衰,独贞华之无已。积皓霰而争光,延微飚而响起。(《艺文类聚》八十八、《初学记》二十八。)
◇灵丘竹赋应诏
灵丘深沈,蔓竹凝阴。神根合拱,桢干百寻。振芳条乎昆岳,敷缘采於高岑。沿淮海而蔚映,带沮漳而萧森。志东南而擅美,在淇澳而流音。方灵寿而均茂,仪菌桂而成林。若乃青春受谢,九野舒荣,绿频齐叶,白芷抽萌。干怠々而特秀,筱擢颖而垂英。霜敫镜於原隰,木衰疏於郊阡。翠叶与飞雪争采,贞柯与曾冰竞鲜。(《艺文类聚》八十九。)
◇策齐公九锡文
天地变通,莫大乎炎凉,悬象著明,莫崇乎日月。严冬播气,贞松之操自高,光景时昏,若华之英弥显。是故英睿当乱而不移,忠贤临危而尽节。自景和昏虐,王网弛紊,太宗受命,绍开中兴,运属屯难,四郊多垒。萧将军震威华戎,实资义烈,康国济民,於是乎在。朕以不造,夙罹闵凶。嗣君失德,书契未纪。威侮五行,虔刘九县,神厌灵绎,海水群飞,彝器已尘,宗谁主,缀旒之殆,未足为譬,岂直《小宛》兴刺,《黍离》作歌而已哉?天赞皇宋,实启明宰,爰登寡昧,纂成大业,鸿绪再维,闳基重造,高熏至德,振古绝伦。昔保衡翼股,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今将授公典礼,其敬听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