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第 263 页/共 658 页

下近欲麻纸,适成,今付三百,写书竟访得不?得其人示之。   省书,知定疑来汝君长腊所养,虽小要为丧玉,刘夫人灵坐在堂,政尔远来,於礼诚不可违,所以狼狈远迎,汝情地信难忍,交恐有性念虑,得来想慰释实引,是以下复思此耳。若汝能割遣无益,得过丧制,遂来居此,乃事宜也。若自量不能违哀念,须吴等旦夕相喻者,当来。汝当自若,吴意尽此也。   若来,小大祥当复出者,殊更良昌。若汝不出,农当单出,汝能遣农速行不?诸宜皆当自详计,审日迟望,而更未定,殊更怅恨不可言。此乃为汝求宅,谓汝来居止理,军千何可久处?而情事不得从意,可叹可叹!终果来居者,故当为汝求也。以书示农。   初月二日羲之顿首:忽然此年,感远兼伤,情痛切心,奈何奈何!念君哀穷,奄经新故,仰慕崩绝,岂可堪忍!比各何似?相忧不忘。当深消息,以全勉为大。仆衰老,殆是日不如日,力知问,王羲之顿首。   思率府朝,得书知问,足下差,但尚顿极之,不一一。   初月一日羲之报:忽然改年,感思兼伤,不能自胜,奈何奈何!异更寒,诸疾此复何似?不得问多日,悬心不可言。吾犹小差,甚尚劣,力遣不知。羲之报。   卿各何罪?似先羸而处至痛,忧涕深重。得之思宽遣,吾并乏劣,自力不报息。   此上下可耳,出外解小分张也。须产往迎庆,思之不可言。知静婢面犹尔,甚悬心。   袁妹当来,悲慰不言,下家当慰意,令知之。   期小女四岁,暴疾不救,哀愍痛心,奈何奈何!吾衰老,情之所寄,唯在此等。奄失此女,痛之缠心,不能已已!可复如何!临纸情酸。   知静婢犹未佳,悬心。可小须留尔。   十月十五日羲之顿首:月半哀伤切心,奈何奈何!不可居忍。得十三日书,知问,此何似?恒耿耿。吾至勿勿,小佳,更致问。王羲之顿首。   谢范新妇得阙富春还,诸道路安稳,甚慰心。比日凉,即至平安也,上下集聚,欣庆也。华等佳不?自新妇母子去,寂寞难言,思子辈不可言。(案,绛帖亦以为羲之书,与《法书要录》同。张溥编入《王献之集》,而文小异。)   羲之死罪:伏想朝廷清和,稚恭遂进镇,东西齐举,想克定有期也。羲之死罪死罪。   羲之白:乖违积年。每惟乖苦,痛切心肝,惟同此情,当可居处。羲之脚不践地,十五年无由奉展,比欲奉迎,不审能垂降不?豫唯哽(阙)故先承问。羲之再拜。   再昔来热,如小有觉,然昼故难堪,知足下患之,云故以围棋,是不为患,吾其尔无佳。自得此热,憔悴终日,未果如何。王羲之顿首。   五月二十七日州民王羲之死罪死罪:此夏复便半(阙)惟违离,众情兼至,时增伤悼,顷水雨未之有,不审尊体如何?得疾除也?不承近问,驰企。民自服橡屑,下断,体气便自差强,此物益人断下,去陟厘劫樊远也。以为良方出何是?真此之谓,谨及。因青州白牒不备,羲之死罪死罪。   寒,伏想安和,小大悉佳,奉展乃具。   羲之死罪:见子卿,具一一。荒民惠怀,最要也。甚以欣慰,唯愿不倦为善。承留此生当广陵任,佳,此生处事以验。海陵江(阙)间,殊令人有怀也。羲之死罪死罪。   想元道弘广平安,道充当得还不?   羲之顿首:凉,君可不?女差不?耿耿。想比能果力不?王羲之顿首顿首。   阮信止於界上耳。向书已具,不复一一。王羲之顿首。   昨得殷侯答书,今写示君。承无怒诏,连思顺从,或有怨望。其不宜盘桓,或顺从至嫌也。想复深思。   ◇验同罪   十二月十日羲之白:近复追付期,想先後皆至。昨得二十七日告,知君故乏劣腹痛,甚悬情。灾雨比日复何似?善消息迟後问复,平平不一一。王羲之白。   知寻遣家信,迟具问。   向遣书,想夜至。得书知足下问,当远行。诸怀何可言。十一必早发,想至足下如向期也。   行当是民流逸,不以为利耶?此於郡为由上守郡更寻详,若不由上命而断中求绝者,此为以利,卿绝之是也。纵民所之,恐有如向者流散之患,可无善详具闻。   君欲船,辄敕给,所须告之。   得君戏咏,承念,至此年,乃未见。(已上并《法书要录》) 卷二十五 ◎王羲之(四)   ◇杂帖(四)   太保思一散,知足下归,乃至孔建安家。热乃尔,往还以十,实非乏所堪;若之,不复更克近道,唯命是往矣。(《法书要录》十,下皆同。)   恐有簿书之烦,益属所事,可立制。县不给下贫,而给饶有之家;开令治国,别许为盛田不平者;严制如此,事省而虚实可知,其或非所乐,而绝付给者。今为不赋,得里人遂安黄籍,前年皆斯人,非复一条,可叹。今便独坐,令白郗侯求官,邈等想必可得,君亦当得。见书若万一不乐,想可其思,得州数十家,见经营。不尔,无坐此理也。别当以具,慰深其思,不待烦言。   十二月二十二日羲之白:节近,感叹情深。得去月二十三日书,知君故苦日耿耿,善护之,往不?仆得大寒疾,不堪甚,力还不具。王羲之白。   十四日疏,昨信未即取遣。适得孔彭祖书,得其弟都下七日书,说云子暴霍乱亡,人理乃当可耳,惋惋。桓公周生之痛,岂可为心!   农敬亲同日至,至数日耳,道路平安为慰,妹且停为大庆。(案:《法书要录》旁注「怀允」二字,谓此帖有怀允钤记耳。张溥本改作「怀元」,以为正文,谬甚。)   知弟不果行。吾不佳,面近也。   适书至也。知足下明还,行复克面。王羲之白。   小大佳也。贤兄如犹当小佳,然下不断,尚忧之。   近所示,欲依上虞别上申一期寻案,台报不听上,当戮力於事,不可但复解散,君县乃是今胜县,而复以为难耶?   知足下以界内有此事,便欲去县,岂有此理!此县弊久,因范公及阮公既并微旨,足下谓合损益之耳,不谢。(案:张溥本末三字作「宜不」二字。)   羲之死罪:累白至也。辱十四日告,慰情,念转塞,想善平和。下官至匆匆,自力白。羲之死罪。诸人何似?耿耿。(案:张溥本以末十字别为一帖。)   遣令使白,恐不时至耳。   奉黄柑二百,不能佳,想故得至耳,船信不可得知,前者至不?   云停云子代万。顷桓公至,今令荀临淮权领其府,怀祖都共事,已行。   月十三日羲之顿首:追伤切割心,不能自胜,奈何奈何!昨反想至。向来快雨,想君佳,方得此雨为佳,深为欣嘉。信既乏劣,又头痛甚,无(阙)力不一一。王羲之顿首。   兄灵柩垂至,永惟崩慕,痛贯心膂,痛当奈何!计慈颜幽翳十三年,而吾勿勿不知堪临,始终不发言,哽绝当复奈何!吾顷至劣劣,比加下,昨。   羲之顿首:想创转差。仆其尔未欲佳,忧愦,力知问。王羲之顿首。   三月十三日羲之顿首:近反亦至。念足下哀悼之至,不可胜;更寒外足下何如?吾劣劣,力遣知问。王羲之顿首。   书虽备至聚,宜有以宣事情。今遣羊参军西,诸怀所具,必欲今观,想可思?今得时面,克令得还也。   羲之白:一日殊不叙阔怀。得书,知足下咳剧,甚耿耿。护之,冀以散,力不一一。王羲之白。   知德孝故平平,想当转得散力,每耿耿不忘怀。足下小大佳不?   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复何似?耿耿。吾故不佳,得远近问不?虞生何当来?迟一集。昨见无奕十九日书,二十足下始有次弟耳,必无此理,便当息意。今敕诸处事及县者省驰书於台中,论必释然,故遣旨信示意。   羲之顿首白:雨无已,不儿犹小差,力不一一。王羲之顿首。   省告,摄功曹事,一一属以所求。宽逋废守命,必欲肃之,是以间意。其志既立,不得不必行。   与殷侯物示当尔,不可不卿定之,勿疑。   李母犹小小不和,驰情。伏想行平康,郗新妇大都小差,卿大小佳。近书至也。得十八日书,为慰。雨蒸各可不?参军转差也,悬耿。吾胛痛剧,炙不得力,至患之,不得书,自力数字。(案:前已有此帖重出。)   足下当为远虑,不可计日。(案:张溥本误割《尚书帖》之後半以为《送袍帖》,而以此二语误属《尚书帖》,又改「计日」作「计目前」。)   省示,知足下奉法转到胜理极此,此故荡涤尘垢,研遣滞虑,可谓尽矣,无以复加;漆园比之,殊诞谩如不言也。吾所奉设教意政同,但为形迹小异耳。方欲尽心此事,所以重增辞世之笃。今虽形系於俗,诚心终日,常在於此,足下试观其终。   适都十五日问,清和,传赋问定寂寂,当是虚也。然始兴郡奴屯结不肯出,恐成,令人邑邑。想官吏长制之耳。   雨寒,卿各佳不?诸患无赖,力无不一一。羲之问。   庾虽笃疾,谓必得治力,岂图凶问奄至,痛惋情深。半年之中,祸毒至此,寻念相摧,不能已已!况弟情何可任!遮等荼毒备尽,当何可忍视!言之酸心,奈何奈何!可怀君怀。(案:张溥本无末四字。)   此公立德由来,而婴斯疾,每以惋慨。常冀积善之庆,当获潜佑,契同昔人,寻忆(阙)事,缅然永绝,哀惋深至,未能喻心。省足下书,固不可言,已矣可复奈何!绝笔流涕。   足下各可耳?复雨可厌,若吾所敢日去,不复辞此意。想足下明必顾之,迟散,羲之顿首。   六日西也云,仁祖服石散一齐,不觉佳,酷羸至可忧,力知问。王羲之书白。   书成,得十一日疏,甚慰。三舍动静驰情,先书已具,不得一一。   知汝表出便去,不得见汝,此何可言!想秋必还,恐此书不复及汝,不一一。   九家真慰鸾开鹤瑞集客登秦望书一纸。案:此帖张溥本不载。   孔侍郎著作朝,当时侍从。庾参军兄弟三人,辄承命。参军弟至都,孙道常约孔东迁驹,承命。长曹言切敕侍从承命。谢功曹长旭故夫,谢死罪死罪,奉命辄侍从。孔孝廉前吏孔琨死罪,命违辄侍从。王征东郎最言辄当侍从。孙参军定伯承命。(案,此帖张溥本不载。)   王逸少字顿首谢:七日登秦望,可俱行,当早也。   诸患者复何如,悬心?比疏已具,不复一一。   ◇桓安西观自代蜀五。   书勿勿,未得遣信,又不知足下问。吾既不怏,弱小疾苦甚无赖。损尚小停,有定去日,更与足下相闻,还不具。王羲之白。   儿故未至,不知何父,知足下念。   适书至也。此人须当令尼土,想足下可为停之,故示。王羲之顿首。   六月三日羲之白:徂暑,此岁已半,载慨深可。得二十七日书,知足下安,顷耿耿。愁增患耶?善消息,吾至勿勿,常恐一夏不可过,不一一。王羲之白。   贼以还,不知遇官军云何,可深忧之。欲依上虞,初到别上,今敕听之。县事不同,直不相连耳。   旦奉祀,感思悲恸,得书知问,吾乏劣,力不一一。王羲之问。   重熙去具,今子日与曹论谢峄吾,又不下蔡书,一一。足下清谈,想必有理耳,长任比得解未?吾与江生论书答如此。足下思所向示之,要至怀也。须卿示。(案:此帖张溥本不载。)   王逸少顿首敬谢:各可不?欲小集,想集後能果。   想曹参军疾者已往,必能同来。   得告,慰。为妹下断,以为至庆。吾比日至未果,殊有邑想。王羲之顿首。   见弘远二书,皆以远也。动散即佳为慰。   足下晚各何似?恒灼灼。吾坦之欲不复堪事内然,力不一一。王羲之顿首。   足下各复何似,恒灼灼,故问。王羲之白。   足下似有董仲舒开闭阴阳法,可敕令料付;不雨,忧之深,珍重。   曹庾王六君别。(案,此帖张溥本不载。)   羲之顿首,君可不?语差也。耿耿。力乏问,王羲之顿首。(案:此帖张溥本不载。)   上下无恙,从妹佳也。得敬和近问不?人有至忧其疾者,令人深忧,隔久,何日能来?   曹参军。   累书想至,(案:此四字张溥本作「羲之顿首」。)君比各可不?仆近下数日,勿勿肿剧,数尔进退,忧之转深,亦不知当复何治。下由食谷也。自食谷,小有肌肉,气力不胜,更生馀患。去月尽来,停谷敢面,复平平耳。   知玄度在彼,善悉也。无由见之,此何可言。   今与王会稽丘山阴书借人,想故当有所得。又语丘令,临葬必得耳。   知刘公差,甚慰甚慰!知前乃尔委顿,追以坦然,今转平复也。阮公近闻不?万转差也。(已上并《法书要录》。)   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暂畅释,(张玄之尝为冠军将军。)当不得极踪,可恨。吾病来不办行动,潜不可耳,终年缠此,当复何理耶?且方有此分张,不知比去复得一会不?讲竟不竟,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一昨游悉谁同,故数往虎丘不?此甚萧索,祖希时面。(张玄之字祖希。)因行药欲数处看过,还复共集散耳,不见奴。(奴,右军子姓小名,姜尧章曰:如所谓官奴、兴奴、小奴者。)粗悉,书云见左军。(谢玄疾笃还京□,转左将军。)弥数听论政也。(《淳化阁帖》二,题为後汉张芝书,诸家考定,当属羲之,今从之,下一帖同。)   今欲归,复何适,报之遣不知(姜作「具」。)总散讨(姜作「佳」。)并侍郎(姜曰:郄也。或范武子。)耶?言别事有及,过谢忧勤,二月八日复得鄱阳等。(姜曰:王е也。)多时不耳,为慰如何!平安等人当与行不?足不?过彼与消息。(同上。)   得长风书,灵柩幽隔卅年,心想平昔,痛慕崩绝,岂可居处,抽裂不能自胜!谢书已乞日安厝,即其情事长毕,奈何!松等陨恸,哀情顿泄,亦难可言!郗还未卜,聊示友。中郎相忧不去心,感远怀近,增伤惋。每见范母子哀号,使人情悲。(《淳化阁贴》二,旧以为锺毓,非。华化字长风,华谭子,绛帖平云:松,即《右军帖》所称穆松也。郗,王献之妇也。中郎,郄昙也。字重熙,常为北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