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第 260 页/共 658 页

得孔彭祖十七日具问为慰。云襄经还蠡,是反善之诚也。於殷必得速还,无复道路之忧;比者尚悬悒,得其去月书,省之悲慨也。   上流近问不竟,何日即路,知谢定出?居内所弘,故重是不情,废情存大。   明或就卿围棋邑散,今雨寒,未可以治谢。   江表付还。   得书,知足下问,吾《骨亢》髂(上下党反,下口亚反,腰骨。)拘痛,俯仰欲不得,此何理耶?愿辄与相见,无尽治,宜足下得益,使之不疑也。但月又未,阴沈沈恐不可针,不知何以教,目前甚忧《卒页》。王羲之。   比信寻知足下有书可道,知足下未能得果,望近为然。知得家问贤子动疾,念甚忧虑,悬得後问不?分张何可久!幼小故疾患无赖,野大皆当以至,不得还问,悬心,大得善悉也。野当不能遏,卿并转茂清谈。   足下小大佳也。诸疾苦忧劳非一,如何?复得都下近问不?吾得敬和廿三日书,无他;重熙住定为善。(案:《淳化阁帖》连下「谢二侯」为一帖,与《法书要录》不同,张溥本此帖失载。)   ◇谢二侯   山下多日,不得复意问;一昨晚还,未得遣书。得告,知中冷不解。更壮湿,甚耿耿!服何药耶?仆此日差胜,寻知问。王羲之顿首。   羲之顿首:向又惨惨自举哀,乏气勿勿,知便当西,且不相知来。想熊能更言问,力遣不次,王羲之顿首。   七日告期,痛念玄度,未能(阙)汝。汝临哭悲恸何可言?言及惋塞,夜(阙)市器俱不合用,令摧之也。吾平平,但昨来念玄度,体中便不堪之,耶告。   汝当须过,殡还,恒有悲恻。   王延期省。   妹转佳,庆不及啼不?忆念奴,殊不可言,凉当迎之。   昨即得丹阳水上书,与足下书同,故不送,昨诸书付还。   去冬遣使,想久至。乖离忽四年,言之叹慨,岂言所喻?悠悠数十,卒当何期?汝等将慎为上,知复何云。   念足下穷思兼至,不可居处,雨气无已,卿复何似?耿耿善将息,吾故劣,力知问。王羲之。   ◇吾何当还   汝尚小,愁思兼至,不可居处;多疾,足下前许岁未,今暂还,想必可尔,故复白。   十一月十三日告期等,得所高馀姚并吴兴二十八日二疏,知并平安,慰。吾平平,比服寒食酒,如似为佳,力因王会稽,不一一,阿耶告知。   想大小皆佳,丹阳顷极佳也。云自有书,不附此信耳,大小问多患,悬心;想二奴母子佳,迟卿问也。   吾去日尽,欲留女过吾,去自当送之,想可垂许;一出未知还期,是以白意。夫人涉道康和,足下小大皆佳。度十五日必济江,故二日知问,须信还知,定当近道迎足下也。可令时还,迟面以日为岁。   去冬临临安,事近便欲决去,而何候不许。事闻,以有小寇,今未便得果,然故有移南意,尚未可仓卒复信,更具信汝也。   六日,昨书信未得去,时寻复逼,或谓不可以不恭命,遂不获巳。处世之道尽矣,何所复言!   丹阳旦送,吾体气极佳,其在卿故处,增思咏。   若可得耳,要当须吾自南,但增感塞。   十四日,诸问如昨,云西有伐蜀意,复是大事,速送袍来。   遂当发诏催吾,帝王之命,是何等事,而辱在草泽,忧叹之怀,当复何言?见足下一一。   昨送诸书,令示卿,想见之。恐殷侯必行,义望虽宜尔。然今此集,信为未易,卿若便西者,良不可言。   安复後问不?想必停君诸舍,疾苦差也。便疾绵笃,了不欲食,转侧须人,忧怀深;小妹亦故进退不孤,得散力,烦不得眠,食至少,疾患经月,兼ㄡ劳不可言。迎集中表,亲疏略尽,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此一条不谢二疏,而人理难知此,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交衰朽羸劣,所忧营如此,君视是颐养之功,当有何理?今都绝思此事也。冀疾患差,末秋初冬,必思与诸君一佳集,遣无益,快共为乐,欲省(一作「欲以少日」。)补顷者之惨蹙也。追寻前者意事,岂可复得?且当卒目前,及当此急要,愿诸君各保爱,以俟此期。未近见君,有诸结,力聊以当面。   各闲意必欲省安西,如今意无前却也,想君必俱。贼势可之者,必进许洛,无可不果。相遇於一世,岂可度之寻常?以此至终,故当极尽志气之所托也。君此意弘足,然决在必行。(旧连属上帖,今离为二。)   未复知闻晴快,卿转胜,向平复也。犹耿耿。想上下无恙,力知问不具,王羲之敬问。   日月如驰,一更弃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   延期官奴小女,病疾不救,痛愍贯心。吾以西夕,情愿所锺,唯在此等。岂图十日之中,二孙夭命,惋伤之甚,未能喻心,可复如何!   敬亲今在剡,其後复亡,甚不可言。   穰铁不知已得。   行近遣书,想即至此。雨,汝佳不?得悬心。吾乏劣,力数字。   七月十三日告,鄱阳兄弟大降,制终去悔,悼甚永绝,悲伤痛怀,切割心情也。   诸葛[B066]者,君识之不?才干好佳,往为钱塘著绩,又入仆府,有以尽悉宰民之至也。甚欲自托於明德,云临安春当阙尔者君能请不?仆必欲言得佳长史,亦当是君所须,既得里人,共事异常故乃尔,须还告之。   人理不可得都绝,每至属致,使人多叹。   十五日羲之报,近甚仓卒,得十三日音,知卿佳,慰之。力及阳主,书不一一,羲之报。   会稽亦复与选论卿否?吾诚敕敕於论事,然於弟尚不惜小宜。谓选官前意已佳,可不复烦重。卿更思,必谓宜,论者必有违矣。   上下安也。和绪过,见之欣然;敬豫乃成委顿,令人深忧,江生亦连病,今已差。(已上并《法书要录》) 卷二十三 ◎王羲之(二)   ◇杂帖(一)   知阮生转佳,甚慰甚慰!会稽近患下,始差。诸谢粗安。(《法书要录》十,下同。)   足下差否?甚耿耿。喉中不复燥耳,故知问。具示,王羲之白。   冷过,足下夜得眠不?祗差也,复何治?甚耿耿。长史复何似?故问具示,王羲之白。   遂无两候,使人叹;得诸孙书,高田皆欲了。   得书,知足下患疖,念卿无赖,思见足下,冀脱果,力不一一。王羲之白。   此贤怀所礼也。面一一。   五月十四日羲之近反至也。得七日书,知足下故尔,耿耿,善将息。吾肿得此霖雨转剧,忧深,力不一一。羲之。   适万石去月五日书为慰,寻得彭祖送万九日露版,再破贼,有所获。想足摧寇越逸之势,宜适许司农书为慰,无人未能得重,故向馀杭间。   因缘示致问,非书能悉,想君行有旨信。   伯熊上下安和为慰,可令知问。叔夷子前恨不见,可令熊知消息。羊参军还朝,论长见敦恕,其为庆慰,无物以喻。今又告诚先灵,以文示足下,感怀恸心。   又以表书示卿,政当亦不?   痛念玄度,立如志而更速祸,可惋可痛者!省君书,亦增酸。   服食故不可,乃将冷药,仆即复是中之者。肠胃中一冷,不可。如何?是以要春秋辄大起多,腹中不调适,君宜深以为意。省君书,亦比得之物养之妙,岂复容言?直无其人耳。许君见验,何烦多云矣。   袁彭祖何日过江?想安稳耳。失此诸贤,至不可言。足下分离,如何可言?   此段不见足下,乃甚久。迟面,明行集,冀得见卿。   得申近不?问。   ◇谢侯   四月五日羲之报:建安灵柩至,慈阴幽绝,垂卅年。永惟崩慕,痛彻五内;永酷奈何?无由言告。临纸摧哽,羲之报。   十一月十八日羲之顿首顿首:从弟子夭没,孙女不育,哀痛兼伤,不自胜,奈何奈何!王羲之顿首。   二蔡过葬来居此,亲亲集事,而君复出为因耳。   九月十八日羲之顿首:茂善晚生儿,不育,痛之恻心,奈何奈何!转寒,足下可不可不?不得问多日,悬情,吾故劣,力不具,王羲之顿首。   十月十一日羲之敬问,得旦书,知佳,为慰。吾为转差,力不一一,羲之敬问。   二十七日告姜,汝母子佳不?力不一一,耶告。(案:此帖《法书要录》后又重出。)   羲之顿首:二孙女夭殇,悼痛切心!岂意一旬之中,二孙至此!伤惋之甚,不能已已,可复如何?羲之顿首。   廿八日羲之白:得昨告,承饮动悬情,想小尔耳。还旨不具,王羲之再拜。   庾新妇入门未几,岂图奄至此祸?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况汝岂可胜任?奈何奈何!无由叙哀,悲酸。   君服前贤弟逝没,一旦奄至,痛当奈何!当复奈何!临纸咽塞。王羲之顿首顿首。   雪候既不已,寒甚盛,冬平可苦患,足下亦当不堪之,转复知问。王羲之。   书未云得诸,为慰。知汝姨欲西,情事难处。然今时诸不易得,东安书甚不欲令汝姨出,恳至,想自思之。   上下可耳,产行往当迎庆,思之不可言。   ◇今付吴兴酢二器   一日不暂展,至恨叱而不已,便怀不果东至,可恨思叙想间暇必顾也。   适都使还,诸书具一一,须面具怀。   得征西近书,委悉为慰;不得安西许有问,不知何久?长风书平安,今知殷候不久留之,甚善甚善。   舍内佳不?中书何似?家中疾笃,恒救旦夕,比知觉有省书,想至。   义兴何似?悬情。慕容遂来据邺,可深忧。官复遣军,可以示义兴中书。   昨得殷候答书,今写示君,承无怒意,既而意谓速思顺从,或有怨理,大小宜盘桓,或至嫌也。想复深思。   ◇复征许也   八月二十四日之顿首:(阙)竟增哀感,奈何奈何,两足下可耳,不得问,(阙)日悬心。吾故劣劣。王羲之顿首。   此雨足何耳?故当收佳。云彼甚快大事。吴义兴吴(阙)是荡然可叹,知诸患,耿耿,今差也。华母子佳。   时行皆遍,事轻耳,彼云何?   道祖异下,乃危笃,忧怛忧怛。   贼势可见,此云方轨万万如志,但守之尚足令智者劳心,此回书恒怀汤火,处世不易,岂惟公道?   诸人十二日书云,慕容乃抄梁下,得数(阙)目下疾疫非常,乃以至京,极有伤,此忧之下者,想君勤勤之。   复委笃,恐无兴理,诸人书亦云尔也。忧之怛怛,得停,乃公私大计也。(案:此帖张溥本失载。)   君顷以何永日?忆去冬,不可得知,如何如何!   桓公以江州还台选,每事胜也。不可当在谁耳。   源书以发,吾欲路次见之,亦不欲停甚。   官舍佳也。得诸舍问不?不知遮何日西,言及辛酸,卿不可怀期等,故勿忧,勿忧深。   近书及至也。瞻望不远,而未期暂面,如之何?迟得问也。   ◇谢侯数不在叹   前知足下欲居此,常喜,迟知定不果,怅恨!未知见卿期,当数音问也。   得都近问,清和为慰,云刘生近欲举君为山阴,以中当为最君期於未获供养处,相为慨然,仕宦殆是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