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清秘史 - 第 32 页/共 49 页

张百熙奏道:“松桂书法敏捷,似可胜任。” 松桂听了,正合其意,忙奏道:“奴才愿为录事,奴才但求圣上免联句。” 皇帝道:“那可不成,你是翰林出身,不能与李善兰相比。” 松桂奏道:“奴才是满文进士,汉诗句是不会做的,求皇上开恩。” 皇帝答应了。翁同奏道:“请皇上先赐诗句。” 皇帝不加思索,就吟道:“红屿青林阁道重。” 皇帝指着翁同说道:“就由师傅联下吧。” 翁同道:“皇上才思敏捷,文藻缤纷,臣不敢敬续。” 皇帝道:“师傅不必谦抑,快联下句罢!” 又问李善兰:“共是多少笔画。” 李善兰奏道:“六十五画。” 皇帝又问松桂道:“色福(满洲语师傅)记下。” 松桂写完。皇帝用筷子打了桌子三次,翁同忙起吟道:“凌霄霞彩满千峰。” 李善兰道:“七十一画。” 松桂又记下了。皇帝用筷子又敲了三下。孙家鼐忙起立吟道:“牙墙锦莫飞丹凤”。李善兰笑道:“更多了,七十八画。” 松桂道:“李先生你可别算错了,不然要罚的哪!” 皇帝的酒令,又敲起来,孙贻经忙站起吟道:“翠殿金波隐亦龙。” 李善兰道:“更了不得啦,多上加多,共是八十一画。” 皇帝又发令,夏同善起立吟道:“墙外柳阴当槛静。” 李善兰道:“这回少了,六十一画。” 皇帝酒令又起,张百熙起吟道:“筵前花影入杯浓。” 翁同道:“好句!” 李善兰道:“六十七。” 松桂道:“多少?” 李善兰道:“六十七画。” 松桂还要说话,皇帝道该色福吟诗了。说着就发下令来。松桂慌得手足无措,忙奏说道:“奴才是不会做诗的,奴才算受罚喝酒。” 皇帝说道:“这可不成,大家都要赖着不做诗,朕这酒令,就不能行了。” 松桂不敢违旨,想了半天,才慢慢说道:“奴才也有了。” 皇帝说:“快说!” 松桂吟道:“此身疑是来天上。” 皇帝笑道:“好一个来天上,亏你想得出。” 李善兰笑道:“松色福的诗,好不好我可不懂得,但是笔画真是太少了,只有四十四画。” 皇帝又敲酒令,轮到徐致靖吟道:“瑶岛风光仿佛逢。” 李善道:“比松色福多两笔,共四十六笔,八句已完了,共是五百零八字。” 皇帝笑道:“朕每年加一倍赐薪,就赏李先生一千二百两银子吧。” 李善兰叩道谢恩。皇帝又道:“今天联句,君臣甚欢,翁师傅的诗才甚大,请再做一首。” 翁同领旨,即席吟道:“钧天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石涧鸣泉林际落,玉箫雅奏水中闻。槐烟密幕依严幛,藻影连牵写细纹;共喜升平邀帝泽,岂同汉武燕横汾。” 皇帝阅毕,大加赏赞,君臣同乐。筵席已毕,皇帝便乘轿回去,翁同等在介寿堂门外跪送。皇帝便到乐寿堂跪请慈禧太后圣安,奏明,明日回宫。次日皇帝辰刻便回宫去了慈禧太后次日仍在湖中游乐,皇后大公主等,照例随侍。太后在鸥舫中坐了半日,才回乐寿堂安寝。隔了三天,皇帝又到园请安,面奏道:“北洋大臣李鸿章,敬献浅水汽轮三只,派员齐送到京,明日即可由长河下水,浮至湖中呈献。” 皇太后大喜,说道:“李鸿章真能办事,我这里正想要一只汽轮,他竟早替我买好了,可赏给他紫翎,以示奖励。” 皇帝答应了。太后又道:“我想这颐和园工程浩大,修理得颇好,总是奕匡之功,我想晋封他为亲王。” 皇帝奏道:“奕匡在军机办事也很出力,子臣谨遵懿旨,明天即以奕匡在军机处参预军国大事宣力有年,奉懿旨晋封亲王。” 太后笑道:“今天晚膳后,即可发表。” 皇帝退出。即命军机处拟旨,并赏崇礼太子太保冲。奕匡、崇礼忙着进园谢恩。庆王府三格格也谢过了恩,一宿无话。第二天皇太后用完早膳,李莲英飞跑进来,跪奏道:“老祖宗,李鸿章献的火轮开到了,奕匡等在宫门外候旨呢!” 太后闻奏,喜得心花怒开,命轮船快开进来,我在长廊去看。李莲英答应,连忙飞跑出去,传了太后的懿旨。太后也忙着出殿,来到鸥舫落坐。那三只汽轮,已驶到湖心。太后见那三只船,彩画鲜明,光华夺目,驶行起来,非常之快。这时汽轮已靠在岸边,太后命皇帝先上船查看舱内陈设。皇帝上船查过,回来复奏道:“子臣查得此船,修造异常精细,机器亦极灵快,铺垫窗帘等物,均系上等货质,而且陈设器具亦颇讲究,同内廷相差无几。李鸿章办事认真,用心周密,可以请皇太后传旨褒奖。” 皇太后大喜,即命传旨嘉奖李鸿章,并赏给紫翎、素貂褂、宝石顶等物。皇帝遵谕回宫照办。太后又命李莲英试坐第一船,奕匡试坐第二船,世铎试坐第三船。李莲英应命分乘,只听汽笛一声,三轮开驶,向西南方行走。转眼间已到苏堤,又向正南正东循着龙王堂到玉澜堂转舵向西,仍驶回欧舫面前停住。李莲英等下船,跪向太后奏道:“各船行驶都极平稳。” 太后便命皇帝乘第一船,皇后及各重要福晋格格们同乘第二船,太后与各重要命妇们乘第三船,其余不重要的官眷们,皆乘中国造的船只在后面跟着。太后等分乘各船游了一回,十分高兴,直至日落西山,方回乐奉堂歇息。太后问起李莲英:“为什么李鸿章的心思这般灵巧,就料到我要买轮船?” 李莲英忙爬在地下磕奏道:“奴才罪该万死,是奴才听得孙毓汶太太奏知老佛爷,说上海有一种浅水汽轮,非常精巧,奴才见老佛爷天颜大喜,料着老佛爷必想买这东西,奴才便打了一个电报给李鸿章,将老佛爷的圣意说明,李鸿章才买来的。” 慈禧太后听了李莲英的话,不但不怒反而赞美起来,向李莲英说道:“你这孩子,真是处处留心,办事精密,我赏你二品衔。” 李莲英忙叩头谢恩而退。第三天上谕下来,李莲英着赏给二品衔,满朝文武,都向李总管道喜。慈禧太后后又传懿旨,赏给北洋解送汽轮委员,船长郑汝成三品衔,押送兵丁,各赏银二十两,所有在御汽轮上的舵工,除各加赏银五十两外,均在园内当差,奕匡忙命各舵工等,均在汽轮上,向皇太后叩头谢恩。次日奕匡又奏请设立轮船公所,并保驾记名副都统胜林,充当总办,奉旨着照所请办理,并选聪颖年壮太监一百名,学习驾驶诸法。次日皇帝早朝之后,又出城到颐和园来,进乐寿堂请安,慈禧太后对皇帝说道:“入夏以来,未见霖雨,各种花木,都现枯乾之象,大庄稼在地,亦待雨甚急,我拟于明日回宫求雨。” 皇帝奏道:“子臣已齐戒多日,并据军机大臣等面奏,城内外各官庙,已一律设坛求雨,请太后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