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第 347 页/共 361 页

归州尚书都官员外郎赵诚闻于朝,疏凿之,用工八十日,而滩害始去,皇祐三年也。盖江 绝于天圣中,至是而复通。然滩害至今未能悉去,若乘十二月正月水落石尽出时,亦可并 力尽镵去锐石。然滩上居民,皆利于败舟,贱卖板木,及滞留买卖,必摇沮此役。不则赂 石工,以为石不可去。须断以必行,乃可成。又舟之所以败,皆失于重载。当以大字刻石 置驿前,则过者必自惩创。二者皆不可不讲,当以告当路者。 十五日,舟人尽出所载,始能挽舟过滩。然须修治,遂易舟。离新滩,过白狗峡,泊 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去江岸五里许,隔一溪,所谓香溪也。源出昭君村,水味美,录 于水品,色碧如黛。呼小舟以渡,过溪,又里余,洞门小才袤丈。既入,则极大可容数百 人,宏敞壮丽,如入大宫殿中。有石成幢盖幡旗芝草竹笋仙人龙虎鸟兽之属,千状万态,莫 不逼真。其绝异者,东石正圆如日,西石半规如月,予平生所见岩窦,无能及者。有熙宁 中谢师厚。岑岩起题名,又有陈尧咨所作记,叙此洞本末,云唐天宝中,猎者始得之。比 归,已夜,风急不可秉独炬,然月明如昼,儿曹与全师皆杖策相从,殊不觉崖谷之险也。 十六日,到归州,见知州右奉议郎贾选子公。通判左朝奉郎陈端彦民瞻。馆于报恩光 孝寺,距城一里许,萧然无僧。归之为州,才三四百家,负卧牛山,临江。州前即人鲊瓮。 城中无尺寸平土,滩声常如暴风雨至。隔江有楚王城,亦山谷间,然地比归州差平。或云, 楚始封于此。山海经。夏启封孟除于丹阳城。郭璞注云在秭归县南。疑即此也。然。史 记。成王封熊绎于丹阳。斐马因乃云在枝江。未详孰是。 十七日,郡集于望洋堂玩芳亭,亦皆沙石荦确之地。贾守云。州仓岁收秋夏二料,麦 粟粳米,共五千余石,仅比吴中一下户耳。 十八日,初得艬船,差小,然底阔而轻,于上滩为便。 十九日,郡集于归乡堂。欲以是晚行,不果。访宋玉宅,在秭归县之东,今为酒家。旧 有石刻宋玉宅三字,近以郡人避太守家讳,去之。或遂由此失传,可惜也。 二十日早,离归州,出巫峰门,过天庆观,少留。观唐天宝元年碑,载明皇梦老子事, 巴东太守刘王舀所立。字画颇清逸,碑侧题当时郡官吏胥姓名,字亦佳。又有周显德中荆南判 官孙光宪为知归州高从让所立碑。从让,盖南平王家子弟。光宪亦知名,国史有事迹。盖 五代时归峡皆隶荆渚也。殿前有柏,数百年物。观下即吒滩,乱石无数。饭于灵泉寺。遂 登舟过业滩,亦名滩也。水落舟轻,俄顷遂过。 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 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 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 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碵飘。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 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 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 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 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 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二十二日。发巴东,山益奇怪。有夫子洞者。一窦在峭壁绝高处。人迹所不可至。然 仿佛若有栏楯。不知所谓夫子者何也,过三分泉。自山窦中出。止两派,俗云。三派有年。 两派中熟。一派或绝流饥馑,泊疲石,夜雨,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 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 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 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 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 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迎客舟。自唐夔州刺史 李贻诗已云。群乌幸胙余。矣,近乾道元年。忽不至,今绝无一乌。不知其故,泊清水洞, 洞极深。后门自山后出。但黮暗。水流其中。鲜能入者,岁旱祈雨颇应,权知巫山县左文 林郎冉徽之。尉右迪功郎文庶几来, 二十四日早。抵巫山,县在峡中。亦壮县也,市井胜归。峡二郡,隔江南陵山极高大。 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盖施州正路,黄鲁直诗云。一百八盘携手上。至 今归梦绕羊肠。即谓此也,县廨有故铁盆。底锐似半瓮状。极坚厚。铭在其中。盖汉永平 中物也,缺处铁色光黑如佳漆。字画淳质可爱玩,有石刻鲁直作盆记。大略言建中靖国元 年。予弟叔向嗣直。自涪陵尉摄县事,予起戎州。来寓县廨。此盆旧以种莲。余洗涤乃见 字云,游楚故离宫。俗谓之细腰宫,有一池。亦当时宫中燕游之地。今湮没略尽矣,三面 皆荒山。南望江山奇丽,又有将军墓。东晋人也,一碑在墓后。趺陷入地。碑倾前欲压。字 才半存, 二十五日。晡后至大溪口泊舟,出美梨。大如升,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 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 出。可怪也,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盖言 难辨也,关西门正对滟预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 于堆数十丈。肩舆入关。谒白帝庙,气象甚古。松柏皆数百年物,有数碑。皆孟蜀时所立, 庭中石笋。有黄鲁直建中靖国元年题字,又有越公堂。隋杨素所创。少陵为赋诗者。已毁, 今堂近岁所筑。亦甚宏壮,自关而东。即东屯。少陵故居也, 二十七日早。至夔州,州在山麓沙上。所谓鱼复永安宫也,宫今为州仓。而州治在宫 西北。甘夫人墓西南。景德中转运使丁谓。薛颜所徙,比白帝颇平旷。然失关险。无复形 势,在瀼之西。故一曰瀼西,土人谓山间之流通江者曰瀼云,州东南有八阵碛。孔明之遗 迹。碎石行列如引绳,每岁江涨。碛上水数十丈。比退。阵石如故, 文集卷四十九 词六十七首 赤壁词招韩元咎游金山 禁门钟晓,忆君来朝路,初翔鸾鹄。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蹙绣华鞯,仙 葩宝带,看即飞腾速。人生难料,一樽此地相属。 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 修竹。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岁月惊心,功名看镜,短鬓无多绿。一欢休惜,与 君同醉浮玉。 浣沙溪二首 其一和无咎韵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 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其二南郑席上 浴罢华清第二汤,红绵扑粉玉肌凉。娉婷初试藕丝裳。 凤尺裁成猩血色,螭奁熏 透麝脐香。水亭幽处捧霞觞。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 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 取蛮江上。 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着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 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 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樽。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 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定风波进贤道上见梅赠王伯寿 欹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羁恨两相催。 南乡子二首 其一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 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