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 - 第 252 页/共 332 页
省表具之。卿之求去盖数矣,言不为不切,而朕终莫之从;朕之留卿亦至矣,礼不为不尽,而卿终莫之亮。君臣之际,情不相喻,朕甚疑之。夫乐丘园而厌轩冕,亦古人之一节,而非圣贤之高致;尊耆老以重朝廷,盖天下之大计,而非冲人之私欲。与其使朕屈公议以从卿,曷若卿少贬其私意以徇天下乎?
【赐太师文彦博上第一表乞致仕不允批答(元二年九月八日)】
览表具之。卿之所以欲去者二:疲于朝会,劳于应物,一也;功成身退,欲享其乐,二也。而吾之所以必留者三:卿以英杰之资,开物成务,世不可阙,一也;弼亮四朝,更涉变故,谋无遗策,二也;名冠天下,进退之间,为国休戚,三也。吾方尽养老之道,隆礼以优贤,庙堂之上,犹有足乐。则夫卿之欲去者可回,而吾之必留者,盖不可易也。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二年九月十一日)】
览表具之。为君难,为臣不易。非吾推诚无疑,不能起卿于安佚;非卿忘身徇国,不能从我于艰难。召用之初,中外相庆。绅莫不竞劝,父老至于涕流。中道而归,其义安在?宜思一身之乐,轻于社稷;毋使庶人之议,及于朝廷。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二年九月十一日)】
省表具之。君子安身崇德,如山岳之镇;开物成务,如江河之流。若山岳之镇,动摇不安,江河之流,行止自便,则物将交病,人亦何观。朕之望卿,无以异此。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一表乞致仕不允批答(元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省表具之。古者世臣,譬之乔木。粤自拱把,至于栋梁。杰然群材之中,夫岂一日之力。卿擢自仁祖,迨兹四朝;光辅朕躬,允有一德。不独卿无心而事自定,抑亦民既信而功易成。方今布在朝廷,岂无豪杰之士。犹当养以岁月,待其德望之隆。卿虽欲归,势未可去。宜安厥位,以副朕心。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一表乞致仕不允批答(元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览表具之。卿三世将相,一时蓍龟。不求备以取人,则房乔之比;其经远而无竞,有谢安之风。用能宁辑我家,靖共尔位。政在元老,人无异词。胡为厌事而求归,不复为国之长虑。方今官冗财匮,岁艰民贫。天步虽安,国是未定。若方勤于朴斫,而遽易于工师。人其谓何,势必不可。告老之请,吾未欲闻。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览表具之。难进易退,固君子之常节;久劳思逸,亦老者之至情。然心存社稷,则常节为轻;身系安危,则至情可夺。惟卿体国,岂待多言。苟大义之未安,虽百请而何益。宜安厥位,勿复此辞。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览表具之。宰相不自用,人主不自为。予欲识人物之忠邪,故以卿为水镜;予欲知利害之轻重,故以卿为权衡。苟明此心,虽老犹壮。与其轻去轩冕,独善其身;孰若优游庙堂,兼享其乐。益敦此义,勿复有云。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刘挚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省表具之。卿蹈道深远,守节淳固。虽不留于傥来之物,而有志于行可之仕。乐告以善,勇于取为。进不求当世之名,退不叛平生之学。未尝为枉尺直寻之事,夫岂有见得忘义之嫌哉!毋复过辞,往践乃事。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刘挚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省表具之。朕缵服之初,卿言责是任。历陈治道之要,以立太平之基。朕欲行其言,遂授以政。岁月未几,纪纲略陈。欲究观心术之微,宜擢居政本之地。苟无愧于允蹈,岂不贤于力辞。往服官箴,勿违朕命。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尚书左丞王存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省表具之。夫志大有远略,器博无近用。以卿忠义开济,何施不宜。今以次迁,何足辞也。益坚无倦之意,以观可久之业。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尚书左丞王存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省表具之。夫陛帘之增,所以隆堂奥;位次有叙,所以尊朝廷。朕既乐得于英才,复以时而迁用。庶几华国,非以宠卿。祗率厥常,毋废朕命。
【赐新除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上第一表辞免恩命不允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览表具之。夫有乌获之力,然后可以付千钧;有和、扁之功,然后可以寄死生。故宰相之任,非所以宠人臣也。无其德而当之为不智,有其材而辞之为不仁。若卿之才德,亦可谓称矣。往思其忧,以称天下之望。
【赐新除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上第一表辞免恩命不允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览表具之。吾闻之乃烈考曰:“君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卿将书之绅,铭之盘盂,以为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欤?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何辞乎!
【赐新除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省表具之。夫国以得人为强,如猛兽之卫藜藿;以积贤为宝,如珠玉之茂山川。湛然无为,物自蒙利。故崔公发议,则淄青惭服,知朝廷之有人;蜀使抗词,则孙权回顾,叹张昭之不在。得失之效,岂可同日而语哉!朕之用卿,意实在此。国计之重,可无复辞。
【赐新除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省表具之。周之诗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唐之雅曰:“惟西平有子,惟我有臣。”夫父子君臣之间,光明盛大如此。载之简策,被之金石。岂独闺门之宠,足为邦国之华。再省来章,具陈先烈。虽朕寡昧,不敢庶几于仁祖;而卿忠孝,当念服勤于世官。祗率厥常,毋违朕命。
【赐新除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省表具之。卿有夷狄盗贼之虞,仓廪礼乐之叹,阴阳风雨之忧。此三者,诚当今之大计,朕之所以中夜不寐,辍食太息者,正为此也。孟子曰:“责难于君谓之恭。”夫既以责其君,而不以身任之者,非仁人也。愿卿慨然当古人之重,略世俗之谦。务践斯言,忧此三者。
【赐新除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省表具之。夫任贤使能,天下之公义;而辞大就小,君子之自守也。惟名器爵禄,朕所不敢授以私;则劳谦退避,卿岂得必行其意。所谓唐虞三代信任之至,以致稷契伊吕德业之隆。若卿之言,朕敢不勉。请事斯语,永观厥成。
【赐新除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二日)
省表具之。卿以明哲,自托不能。非独以见君子劳谦之光,亦因以知前世用人之弊。功烈无取,诚如卿言。夫次公减于治郡,子元不如为将。非独文献不足,盖其才德有偏。如卿昔在朝廷,首谈孟轲之仁义;旋为帅守,专行羊祜之威信。慨有大志,似其先人。苟推此心,施于有政。则太平可望,而小节可略矣。
【赐范纯仁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三日)】
省表具之。自昔先帝之世,屡叹才难;及朕嗣位以来,专用德选。虽爵禄名器,出于独断;而长育成就,实在群公。长短不遗,辅相之责。苟无为国养人之意,必有临事乏使之忧。朕用慨然,当食不御。思得英隽之老,共收文武之朋。惟卿笃于忧国,明于知人。灼见朕心,宜在此位。往任天下之重,毋事匹夫之廉。
【赐新除依前正议大夫守门下侍郎孙固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三日)
省表具之。卿奉事先帝,有劝学之旧;与闻机政,有已试之功。固非躐等之迁,独恨用卿之晚。勉循大义,毋事小廉。
【赐孙固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三日)】
省表具之。卿向自西枢,出殿蕃屏。顷由近辅,入侍燕闲。昔有未识之思,今乃日闻其语。既见君子,无逾老臣。当益励于初心,尚何辞于新命。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胡宗愈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四】日)
省表具之。卿自天官,擢领风宪。下有庇民之意,上有爱君之忠。度其不以利回,是故可以大受。丞辖之任,非卿孰宜。毋复固辞,以就远业。
【赐胡宗愈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四日)】
省表具之。人才之难,古今所病。忠厚者多乏于用,强济者或凉于德。有德适用,如卿几人。方观卿谋国之良,以成朕知人之美。深体此意,往祗厥官。
【赐新除依前中散大夫充枢密直学士佥书枢密院事赵瞻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四日)
省表具之。君子之仕也,喜于知而乐于用。如卿之言,结发从仕,而白首遇合。则君子之用舍进退,盖亦有时矣。勉行其道,无失斯时。苟能遇事而必为,则亦立功之未晚。古人之事,将见于卿。
【赐赵瞻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元三年四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