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荟杂文钞 - 第 9 页/共 11 页
青莲吟社(新竹)以三月二日,假郑香圃之宅开击钵吟会;至者十余人。题为「雄溪」(庚韵)七绝,又诗钟「古山」魁斗格;乃呈词宗选取,发表而散。
天籁吟社(台北)以三月四日发表第十期征诗,题为「梦梅」七律(真韵),限三月杪截收。
白沙吟社(彰化)前征「秋声」课题,计得七百余首。经词宗王了庵氏选取二十卷,以三月初发表。
樗社(台中)大会之后,众方以为振兴;乃于三月二日假永乐楼开会,击钵赋诗。诸友毕集,席间林子瑾氏起述解散之事。盖以樗社社员各有隶属,其始之组织一团者,为欲办理中嘉南联合吟会之故。今吟会已开,可免设立。遂议解散,众皆赞成。
光文社(宜兰)以三月十二日发表征诗,题为「燕贺」七绝(蒸韵),词宗为连碧榕氏,限至三月杪截止。
旗津吟社(高雄)以三月十三日,假叶氏楼上开击钵会;至者十数人。首题「望洋」、次题「爱河」,均七绝;各得诗三十余首。
寻鸥吟社(嘉义)为青年学子所设,现有社员十八人;每月小集二次、课题二次,以相切磋。闻三月份课题为「竹马」及「相思树」,均七绝。苟能热心而研求之以发扬诗学,亦可喜也。
桃社(桃园)黄树林氏以三月十五日,柬邀社友至大溪开击钵吟会;至者十余人。首题「春山」(萧韵)、次题「载酒听莺」(青韵),均七绝。既毕,开宴,尽欢而散。
南社(台南)以三月十六日,假笔耕斋开击钵会。题为「养花」七绝(东韵),得诗七十余首。公推赵云石、王忏侬二氏为词宗,分选甲乙:左元为洪铁涛、右元为赵云石。
瀛社(台北)以三月十九日适逢旧历花朝,假江山楼开联吟会;至者五十余人。题为「花朝雅集」七律(麻韵),推林小眉、黄纯青两氏为词宗;又诗钟「白沙」八叉格,以苏菱槎、郑永南二氏阅之。选后开宴;钟鸣九下,始各散去。
淡北吟社(台北)以三月二十一日为设立二年纪念之辰,邀集社员开会;乃作诗钟,以「飞行机」三字为碎锦格。入夜,又假大正义塾张灯射虎,以添乐趣。
栎社(台中)以三月二十二日,于雾峰莱园开春季大会;社员多至,协议会务。先是,栎社以设立二十周年之时,编辑社员之诗。兹已印成,名曰「栎社第一集」;则于是日颁布社员,并分赠全台各吟社。又以社长傅锡祺氏总理社务,厥功不少;公送银花瓶一具以为纪念,并各赋诗以赠。
萃英吟社(台北)以三月二十三日,假同文书房开击钵会。又发表征诗,题为「草山樱」七律(庚韵),限四月终截止。
月泮吟社(嘉义)以三月二十八日发表征诗,题为「嬉春词」七绝四首(限东、冬、江、支韵),至四月终截收。
——以上见「台湾诗荟」第三号。
桐侣吟社(台南)以四月三日为设立二周年纪念之辰,假黄氏固园为会场;柬邀台南各社吟侣,至者四十余人。推南社社长赵云石氏为词宗,题为「春酒」七律(支韵)。五时交卷,撮影纪念;遂赴醉仙阁开宴。十时,始散。
竹社(新竹)以四月三日,假内公馆开会;并邀社外吟侣,推郑养斋、曾吉甫二氏为首唱词宗,张息六、郑十洲二氏为次唱词宗。首题「踏青鞋」七绝(阳韵),次题诗钟「老鹤」凤顶格。是月二十日又开击钵吟会,并欢迎郑雪汀氏。题为「乳燕」七绝(真韵),仍推养斋、吉甫二氏为词宗。次唱诗钟「君子竹」碎锦格,分呈词宗阅选,欢燕而散。
南陔吟社(南投)以四月五日,假张庆章氏之宅开击钵吟会;至者十数人。题为「消寒」七绝(佳韵),得诗四十余首。选取之后,欢谈而散。
聚奎吟社(台北)以四月十日发表征诗,题为「画蟹」七绝(不限韵),定至五月终截止。
陋园(基隆)为瀛社友颜云年氏之宅;春秋佳日,击钵催诗,至足乐也。及云年逝,其弟国年继起,仍与旧侣相往来。近以家庙落成,特于四月十三日柬邀瀛社联吟会员及寓北各诗人开会;至者百四十人。题为「陋园忆旧」七绝(覃韵),每人二首;推桃社简若川、竹社郑十洲二氏为左右词宗,各选四十。七时开宴,国年起述礼意,小松孤松、曾吉甫二氏代表来宾道谢;宾主酢酬,尽欢而散。
西瀛吟社(澎湖)为陈梅峰、陈锡如二氏所主宰,设立已十余年。现有社员六十余人,其中旅寓各处,隶籍于旗津、萍香、砺、研等社;然仍互通声气。四月十五日,假旧文石书院开击钵会。题为「诗将」,得诗数十首;获首选者为郑月樵、陈瑾堂二氏。
瀛社(台北)以四月二十日,假艋舺俱乐部开会;至者四十人,推刘篁村、魏润庵二氏为词宗。题为「评诗」七绝(东韵),各选二十首。
萃英吟社(台北)前征「无逸图」之诗,收稿颇多;经社长谢雪渔氏选取十名,于四月二十日揭晓。
啸洋吟社(台北)以四月二十一日发表征诗,题为「帘影」七律(萧韵),限至五月十五日截止。
大冶吟社(鹿港)以四月二十三日,假丁瑞图氏之宅开击钵会,推洪以伦、陈雪沧二氏为词宗。题为「牛车」七绝(尤韵),得诗六十余首。翌日复会,题为「酒癖」七绝(虞韵),又得诗八十余首。推杨笑侬、许存仁二氏为词宗;选后开宴,欢谈而散。
以文社(中坜)为中坜医院吴鸿森诸氏所设,以研究汉文为目的。近以诗学日兴,于四月二十五日征诗,题为「杏林」七绝(虞韵),限至五月十八日截收。
白鸥吟社(北门)于四月二十六日假佳里庄役场开会,以饯王炳南氏;至者甚多。宴后赋诗,题为「雨声」(庚韵)、次题「醉美人」(先韵),均七绝;各得五、六十首,选后发表:亦一时之盛会也。
——以上见「台湾诗荟」第四号。
三友吟会(高雄)以五月四日假旗津叶氏楼上开会,到者二十余人;推蔡荣春、陈家驹二氏为词宗。题为「古树」七绝(元韵),得诗八十余首;次题「梅雨」,亦七绝(阳韵),又得五十余首。选后而散。
天籁吟社(台北)以五月四日开击钵会,首题「光武帝」七绝,次题「长绳」诗钟魁斗格。选后而散。
登瀛社(头围)以五月四日发表征时,题为「白燕」五律(微韵),限至月杪截收。
青莲吟社(新竹)社长郑香圃先生以新婚礼成,乃于五月四日燕客,并邀竹社及各吟侣,拟题「并蒂莲」七绝(阳韵),人各二首,推曾吉甫、郑养斋二氏为词宗。选后开宴,宾主酢酬而散。
南陔吟社(南投)以五月五日,假鲲南别墅开击钵吟会;至者十余人。题为「瀑布」七绝(庚韵),得诗数十首,录(?)台中张玉书氏选取。该社虽僻处南投,而社友热心研求,每逢会时,有远自草屯、彰化而至者;赏奇析疑,亦足乐也。
瀛社(台北)以五月十一日,假稻市江山楼开联合吟会;至者六十余人。题为「散花」七绝(支韵),推谢雪渔、魏润庵二氏为词宗。选后开宴;适瀛、桃、竹联合会名誉会长林薇阁氏归自沪上,并为洗尘。
南社(台南)以五月十一日,假黄氏固园开定期例会。值东为许子文、吴赞兴、陈玉荣三氏,至者十余人;击钵催诗,至晚始散。
兰社(宜兰)吟侣张振茂氏以五月十五日,柬邀社友至其新居开击钵会;至者二十余人。推张镜光、连碧榕二氏为词宗,题为「留春」七绝(青韵)。选后,乃由主人分赠礼物,以为纪念。
桐侣吟社(台南)以五月十七日开击钵吟会;题为「竹阴」七绝(微韵),得诗三十余首。
星社(台北)以五月十八日小集,至者十余人。题为「张睢阳杀妾飨土」七绝,录呈词宗选取。夜阑,乃散。
白鸥吟社(北门)以五月十八日,假社友黄连标氏之宅开定期吟会。题为「瓜棚」七绝(阳韵),得诗三十余首;推王大俊、郑国桢二氏为词宗,分选甲乙。次唱诗钟「松风水月」碎锦格。闻本期月课题为「麦浪」七绝(尤韵)、诗钟「山海」蜂腰格,限至六月六日截止。
中部吟会(台中)以五月二十四日,假台中市阅报所楼上开会。讨论设立事宜:暂置办事处于吴氏怡园,每两星期开会一次,轮流值东,以联络中部诸吟侣;众皆参同。乃拟题赋诗,题为「闻歌」七绝(元韵),推王了庵、蔡子昭二氏为词宗;得诗八十余首,分选甲乙,欢谈而散。
嘉社(嘉义)以五月二十五日,假徐氏荆花书屋开春季例会;至者十数人,击钵赋诗。首题「雨丝」七绝(微韵)、次题诗钟「荆花书屋」碎锦格,录呈词宗选取。日旰,乃散。
月津吟社(嘉义)以五月三十日发表征诗,题为「圯桥进履图」七律(不限韵),限至七月十日可交盐水街蔡哲人氏。
大雅吟社(丰原)以五月三十日发表征诗,题为「屈原」七绝(元韵),限至六月杪截收,稿交丰原郡大雅庄绍年医院。
竹社(新竹)吟侣李济臣氏以本月二十四日(旧五月二十三日)将与其德配陈女士举行五秩双寿庆礼,李氏为新竹巨室而济臣又负乡望,现由竹人士代征诗文以表祝意,即由新竹街北门陈信斋氏代收。
——以上见「台湾诗荟」第五号。
美友吟社(旗山)为美浓庄人士所设。以研究诗学,近以社课六十首函托连雅棠氏评选,题为「春兴」七律(不限韵)。该社虽僻处山陬,未能互通声气;然莘莘学子,苟能取古来名家之诗而读之,以经史立其基、以山水养其趣,毋求速达、毋拾陈言,则其造就当未可限量,岂以荒僻而自囿哉!
大冶吟社(鹿港)社员许五顶氏此次新设泛爱医院于和美庄,以六月七日柬邀社友开击钵吟会。推陈子敏、朱启南二氏为词宗,题为「吟声」七绝(阳韵);选后开宴。是晚,陈允恭氏复邀诸友小集,题为「晓雨」七绝(青韵),又得诗四十余首。夜阑,乃散。
中部吟会(台中)以六月八日假吴氏怡园小集,至者十余人。题为「怡园听雨」七绝(麻韵),得诗五十余首;推张玉书、杜香谷二氏为词宗,选后而散。
瀛社(台北)以六月八日开联吟会于基隆船上,至者四十余人。题为「钓竿」五律(虞韵),人各一首。交卷后,乃赴高砂楼开宴,欢谈而散。
南社(台南)以六月十五日,假酉山书店楼上开击钵吟会;至者五十余人,推赵云石、王芷香二氏为词宗。题为「新笋」七绝(文韵),人各二首;选后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