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会元 - 第 295 页/共 361 页

第八戒者不骄,傲忽至真。   第九戒者不二,奉戒专一。   玄真曰:太上云:宁一日持戒为道德之人而死,不忍百岁犯戒而生。又《九幽经》说:持九真妙戒者,履锋践刃,变为莲花,标名金格,列字玉清。大哉戒乎。奇哉戒乎。凡人破犯一戒,即不敢传戒。如不说戒,则鬼神但得享食,不能生天。真学之士,当於日用常行,颠沛流离之际,平居燕处之时,以清静为本,仁慈为行,长厚处己,宽洪待物,才觉恶念萌乎胸中,试自返照,则前念自然消殒矣。如是持久,习与性成,虽有杂念之萌,亦未易摇撼也。盖心之为物,起灭不定,制之则圣,纵之则凡。炼度之际,虽然有所媿怍于怀,亦莫甩心记忆,恐鬼神不得超度,所谓已业无已知也。然终不若真功实行,始可为人天模范,立於天地而无愧,质诸古圣而无慊,履行修白,俯仰无怍,乐莫大焉,又岂止乎炼度而已矣。   生天   默宣宝箓,焚香炉内,念高旨火天尊胜数煸。存南斗垂光,下接坛前金光化而为一,金光混混,飞腾而起。以绛宫火铃一提,径上太虚,愈高愈远。师祝   曰:   功德已周,恩归上帝。常记今日,好去好去。   玄真曰:幽阴之众,假此阳光,径上朱陵,即生天界。岂比夫一一斋醮中,既焚宝箓,返令官将护送,复经东岳诸案,方得转生,即与时刻升迁之义违矣,於理无益。   生天宝箓式   太上救赦生天宝箓   右奉宝箓拔度六道四生,男女孤魂等众,增品受生,超升仙界。一如告命,风火驿传。   太岁 年 月 日时告行。   具位奉行太极祭炼事臣姓某承诰奉行。东极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上帝。   宝箓作用,静默良久,行丹阳内炼。存黄庭真炁,升上绛宫,化为婴儿,渐渐心火如大杲日,上入泥九,化为慈尊,如此分明。密奏曰:   具位奉行太极祭炼事,臣姓某,谨谨奏启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上帝,臣今书生天宝箓,拔度九州分野,十类河沙男女孤魂滞魄等众,及求荐某灵魂俱蒙赦宥,咸获生天。干冒天威,密垂昭报。臣谨言。启毕,存太一慈尊入空玄之中,万真环拱,蒙敕下灵官,捧宝匣,乘宝光降下案前,启匣出箓,与吾所造箓合而为一,祥烟庆云,金光夺目。即於六星下作一○,迭书唵吽咤哩四字,就念此四字涂成火铃。停笔,存中宫真火一丸,良久觉口中水生,其真火一丸升上绛宫,烜赫如日,急呵於符上。以意一提,用笔向上一拂,遂云:吾奉太一救苦天尊敕。仰首遥想在宝箓化为火铃,透出泥丸,远远而升,金光徧满。叩齿而退。   玄真曰:大抵宝箓不不数十等,但得此妙,皆不拘执黄纸朱书,亦不拘大小长短,莫若印者为当。南斗六星虚明实暗,故不涂剔。如度父母师长,不敢给箓说戒,但密奏曰:以此祭炼功德,资荐某人同生天界。如度有姓名者,就填宝箓。黄箓普度,何止数万。高功才受投词,具奏上帝,申牒应干去处,先发预告毕,继即接待孤魂,期日赴度,自从本日为始,用书宝箓,发下章表,填写姓名。凡有暇日,焚香默奏,迭迭书之,倦怠则已,不可计其多寡。如计数目,及有窒碍膺於心中,仅能度此几名耳。受状太多,作用不及,以生朱调作六盏,列如南斗势,一同作用,分手书箓,亦妙。若以理论譬之,诏赦只合一道,普皆原宥。一念广大,太上恩光无所不烛,三途六道皆可超升,非曰一人有一赦也。至大炼日,广设醮筵,曲尽威仪,以塞俗眼,但令知有罪福,清洁高士摄行法事,师   乃入室,静默志诚恳奏,只作一箓,密行祭炼,广度沉滞,庶得两全其美。亦在随时应变,幸勿拘执。   拔度宝箓   拔度宝箓存用,奏曰:赐颁诏赦,告下冥官,开诸地狱,拔出罪魂。干冒天威,密垂昭报。臣谨言。箓中迭书太一救苦天尊敕七字,涂成火铃。存心中火铃提出,以笔向下一拂,光明闪烁,烛破地狱。作用默奏,皆如生天宝箓,只改此数语而已矣。   玄真曰:此拔度宝箓,大斋醮中,请颁符命,责以青宫九龙符命使者,一同赍捧前去,遍告幽冥。或於破狱之时,焚于炉内。今此祭炼内旨,不用此箓,然元从师授,亦姑存之。   丹阳符   此符以青纸黄书。符成,静默,意归黄庭,良久一炁自夹脊双关上至泥丸,华池水生,徐徐咽下,激起黄庭如大海水,瑞气氤氲,即取中黄之气吹于符上。   玄真曰:丹阳符一名黄炁阳精洞明灵符,出《青要紫书金根众经》上卷,本为修真之士炼形濯质,后仙翁用以炼鬼。初无散形,一炁成符。今用印文,亦以黄笔润过,乃善矣。   印式   三符印   玄真曰:三符印,乃东极青宫九龙符命,出青玄法,太一慈尊所主。玉清拔幽魂真符,玉清破地狱真符,出   神霄箓上,古圣师集而为印。特假   太上之力,拔度幽爽耳。用于宝箓   之上。今有边郭者非也。   三天太上印   玄真曰:曾受箓者,申奏用职印,关牒用法印。未受箓者,奏申关牒通用道经师宝印,或三天太上印。凡印,当以枫枣木为之,不用桃梓雷击之木,恐有杀气。朱砂入乳香少许代胶。用印时,多念太一睿号,其印自然通真达灵。今人多用太极祭炼坛为额,因而创印,恐不契理。   五帝甘露法食秘旨   五帝内讳森炎剑润平五遍   具位臣姓某上启五方五帝道君,降真炁,化天厨。为香饭。饱幽阴。甘露味,得充满。觉正真,随所愿,托生天。霐。唵吟咤哩。合明天帝日。□□□□□□。□□□□□□□。乌轮涂叉阿那波遮□。   散食咒   魂神澄正,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五帝保举,列言上清。   於静夜后设食在前,以白纸朱书符命,焚于香上,默奏上帝,召集六道。或存于空中金光极目,万化寂然。念五帝内讳及变食咒,存香饭徧满法界,祝白生天,自然升度。   玄真曰:前变食咒,三字乃三天内讳,四字乃六天真言,五字乃五帝隐名,六字乃六司玄机,七字乃七星妙旨,九字乃九天秘号。或有大达之士,具深信根器,每餐啜食,每夜祭炼,止用此符法,天上地下,无不通彻。昔鲁蓬玄於武当山南岩修道,行此符命,食自手中飞去。以后此法遍传方外,可谓至道不繁也。   奏太一   具位 奉行太极祭炼事臣姓某谨奏:为人鬼殊途,非善功而莫荐,幽冥异趣,仗道力以潜通。仰祈升度之恩,用拯轮回之苦。切念幽魂苦爽,久滞冥关,未遂超升,实堪伤悼。臣是以谨发诚心,奉丹阳祭炼广度魂仪,为此须至奏闻者。   右臣谨谨具状,再拜上奏东极宫中大慈仁者寻声赴感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上帝御前。恭望道慈,允臣所奏,特赐敕旨,告下三官九署,五岳四渎,酆都六洞,十宫九幽,河源泉曲,血湖硖石,铁围等狱,五道都府,九州社令,冥关幽壤应干合属去处,咸令知悉。如遇臣开坛炼度,委请五道大将军召集众魂,即与开关启钥,放释六道四生,三途五苦,九州分野,十类河沙男女孤魂等众,来诣坛前,享食听戒,受炼更生。更愿臣九玄七祖,均证生方,三界万灵,咸沾福利。干冒天威,臣下情无任战栗俯伏拱俟恩命之至。谨状。   年 月 日具位奉行太极祭炼事臣某。   申太极仙翁   具位  奉行太极祭炼事姓某。   右某获处人伦,叨逢正化,念六道幽魂之苦楚,悲四生飞走之辛酸。是以谨发诚心,遵依教法,奉行丹阳祭炼,广度孤魂,法界有情,成登道岸。为此须至申闻者。   右某再拜上申祖师太极左宫仙翁冲应孚佑妙道真君圣前。恭望师慈,允兹申恳,乞赐命令,敷誊上帝,即赐颁行告下冥宫,咸令照应。如遇某开坛炼度,召集众魂来临坛所,享食听法,受炼更生。干冒真威,某下情无任之至。谨状。   年 月 日具位奉行太极祭炼事姓某。   牒城隍五道大将军牒同   太极祭炼坛牒上本府城隍主者。   当职切念六道四生,久湮沦於长夜,三途五苦,执冤对於幽冥。无由解脱,实可哀伤。是以谨发诚心,奉行丹阳祭炼,广度幽壤。除奏闻上帝,申牒真司外,须至牒者。   右牒请照详备去事理。如遇开坛炼度,即与传诚达。恳上奏慈尊,请颁敕旨,告下十方三界,水府冥宫,应干合属去处,咸令照应。释放幽魂,来临坛下享食听戒,受炼更生。同施济拔之功,共广好生之德。谨牒。   年 月 日时牒。具职     姓某。   牒当境   太极祭炼坛   当职切念六道四生,久湮沦於长夜,三途五苦,执冤对於幽冥。无由解脱,实可哀伤。是以谨发诚心,奉行丹阳祭炼,广度幽壤。除奏闻上帝,申牒真司外,合行移牒,可照验。凡遇开坛炼度,即请肃清境域,严卫坛场,迎迓帝真,广集幽爽。幸勿稽违,有妨开度。为此须至牒者。   右件今牒当境土地正神,可照验。故牒。   年 月 日时牒。具职     姓某。   关递奏功曹使者   太极祭炼坛   本坛恭发奏申文字,具列于后:   一、奏申各一方函,封印全,上诣东极青宫,太极左宫请进。   一、不公牒三道,折角,封印全,前诣五道大将军,本府城隍司,当境土地神祠投达。须至关者。   右关某将,今日受事功曹,直符使者,资捧奏牍,各依官分,以时上达。幸勿稽延,立俟昭报。故关。   年 月 日 时关。具职  姓某。   常用牒文   太极祭炼坛 牒上 五道大将军。   本坛今月某日於某处奉行丹阳祭炼,拔度幽魂滞魄等众,所合关告神威,传诚达悃,摄召众魂来临坛所,受炼更生。须至牒者。   右牒请照详事理,即望奏启太一慈尊,请颁敕旨,徧告冥宫,广摄十方三界,六道四生孤魂等众,及求荐某灵魂,於今夜戌亥时中,来诣灵坛,祇领善功,俟恩升度。谨牒。   年 月 日时牒。具职     姓某。   玄真曰:曾受箓者,申奏具职全衔奉行太极祭炼事臣姓某。未受箓者,只作木上初真弟子奉行太极祭炼事臣姓某。关牒具位姓名而已,例不称臣,却押心印。能行法者,用所行官将递奏,不能行法者,止用功曹符使传达。此书乃丹阳祭炼,何以太极祭炼之名。盖仙翁为开教祖师,在天领太极左仙肴之职,故用太极二字表而出之。然此法则非太极所司也。此祭炼内旨,以太一慈尊专主之,使人心不散乱。如欲申奏天省岳渎酆都等处,亦随人力。凡书写文字,贵在精诚,当获福利。或不留心,恐遭谴责。昔仙食啜餐施食,一念之间自然昭格,后学初真非仙翁比,故假申奏。恐文字有缮写之劳,又非悠久善继之道,至炼度日,惟用五道大将军一牒,召集幽爽。道门申奏一节,乃后人之流弊也。结绳以前,何有文字。风化渐开,人文日胜,像世徇俗,或不能免。若曰专事文字,则失之矣。按道藏《赤松子章法》,只用口诵,命功曹典者传接词语,其章则卷而藏之,积累至久,然后用断章法,初未尝区区化炼也。盖一念所主,天地之大,以此而动,鬼神之幽,以此而感。达者於一念之求,不必拘执可也。   内炼捷说   夫人印堂入三寸为泥丸宫,仍金阙玉房,而上帝居之,为三清之境。绛宫即人之心也,配九紫离宫,为朱陵之府,而元神居之。然而有元神,有识神。识神者,见鞍思马,因车念盖,随境陵夺,攀缘不已,念念起灭,陆续而不息者,是也。历代圣师,呵叱学者认此识神而为本性,不知是谓生死轮回根本也。元神者,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在喧无挠,处静不寂,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迥出思议之表,卓然而独存者,是也。非具大根器,大福德,大智慧,虽圣贤亦有所不能深达也。神化婴儿,气如朱橘,恐人心驰骋於散乱之域,特假此以为击念尔。以括拳为握固,脐下为酆都,津液为神水,肺脘为十二重楼,泥丸为金阙玉房,黄庭为玄牝。玄牝者,乃一身之主宰,万法之根源。紫阳真人曰:身中一窍,名曰玄牝,亦无边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身而求,不可求於他也。又不可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苟或不尔,皆妄为矣。然则果何处耶。玄真既论至此,未免漏露天机,剖析玄理,使同志之士,皆趋於至道之妙,岂不快哉。在心之下,肾之上,大肠之左,小肠之右,天地之正中,人身之规中,正此处也。若能收视返听,缄口调息,留意久之,如鸡抱卵,如龙养珠,自然悟此玄关一窍,非假师传而自得之。若福薄缘浅,而於此书诵为空言,亦不过瞽之文章,聋之钟鼓耳。或有未臻玄奥,妄言深达者,徒自诳尔。不知泥丸与玄牝,实性命之根源,修真之极致。祭炼内旨迭迭用之,盖为此也。以此而升度鬼神,则鬼神不待度而自度矣,复何假区区念诵哉。至此可以默会。   祭炼枢翼   同志之士,初发诚心,祭度幽壤,先具状奏申太一救苦天尊,太极左仙翁,关牒城隍,当境五道,功曹使者,毕。以后祭炼,不须再发申奏,止用五道将军一牒。斋戒至诚,清晨先发牒文召集幽爽。如有急干,惟焚香默祷,移前作后,庶不失鬼神之望。当日不绝密诵中篇、宝号;或早或晚,密行内炼,奏帝,恭书宝箓,并丹阳符使印,毕。至夜须要饱暖,方入静室,严设清香净饭,竹枝水盂,另设水一器作沐浴池焚丹阳符于内。然后端坐静默,万虑俱忘,身心澄寂,行丹阳内炼,默奏慈尊,作五岳诀破狱召魂,作用沐浴,变施法食,行水炼火炼,说三归九戒,焚宣宝箓,祝白生天。止此而已。炼度已彻,方可起身,勿令间断。如欲每夜施食,则行清微元降秘旨。要在念念勤行,自然道力纯熟。其法简易,通摄幽冥,极为奇特。使天下好道者一一悉内炼正法,一一众魂息幽囚之苦。   专以我先深潜静定,炼毓阳神,然后密运至诚,祭炼阴鬼,当合二者通为一片精密工夫也。当此坐炼之时,皆是清净法界,了无墙壁街衢,屋宇山林之碍,亦不想沐浴享食受炼更生之态。先须在我发大慈大悲大护度大救拔之心,不知我之为鬼神,鬼神之为我,彼此两忘,方为要妙。不欲性急,随生躁动,虚劳其来,不得超度。盖静定之中动此一念,则鬼神以为真实,随念幻形,我念解脱,彼亦解脱,此臻至道,彼亦乐道,冥冥中,如此洞然。行者尤宜谨慎。或有报应灵异之事,乃是心空神应,不可执着凝滞于怀,亦不可对人驰骋,恐遭魔摄,无药可疗。大炼之日,弗起一切恶念。或不能止灭,但一心称太一名号,自然平复。如有行法之士,接受投词,看详果有邪祟作衅,可具文檄,追摄到坛。先行祭炼,超度生天,使其存殁均感。若或抗拒不从,方行究治。亦仁人之用心也。有专心祭炼,终身不行杀鬼之法者,恐妨慈念之故。学者以此为则,勤而无怠,神仙必矣。   性命混融歌   杳杳冥冥入混茫,寂然内照神无方。攒簇五行空四象,自然泰宇发天光。意识销融寂不动,世间万事如虚梦。天淡云闲月正明,道合希夷无作用。无作用,非无为,玄关一窍是根基。绵绵密密长相守,如鸡抱卵龙涵珠。日午子,夜半午,忽然志意归宗祖。琼台珠露入华池,直下黄庭制龙虎。把捉住,莫放逸,呼吸悠然在真息。此时得意大欢娱,气神踊跃舍虚寂。命如丝,心似铁,玉炉从此金丹结。渐凝渐聚渐圆融,四大百骸如火热。一年三万六千刻,进火工夫只么得。木液金精旺盛时,腾腾保护防虞厄。结胎易,脱胎难,必须拨动上头关。木牛哮吼高峰顶,这段因绿不等闲。不等闲,休蹉过,八万法门都打破。翻身更要彻重关,黄金月下优游坐。只这是,无余说,无来无去无生灭。更问向上事如何,海底金乌吞却月。   日用铭   过去如梦,未来似漆。现在本空,随缘顺逆。但离三际,一道中直。心心相续,毋令间隔。废寝忘食,会如墙壁。若不如是,安能悟入。保持护念,慎勿放逸。万事已定,任从得失。祸福须臾,死生呼吸。着意思惟,自罹刑棘。恻隐济人,广施阴德。慈忍柔和,大坚固力。此事难知,自宜消息。应离言说,亦非缄默。仰之俯之,青天果日。日用如斯,了无秘密。   学全真道人王玄真,字无伪,号体玄,苏人也。妙年忠慕清虚,辞亲割爱,从大痴黄先生于钱唐西湖南山之曲。其奉师也谨,执侍杖屦,暑雨祁寒,不惮劳苦。十数年间,尽得先生之旨。其事亲也孝,蔬食布衣,自奉甚薄,岁必一往祭祖省侍,以尽色养之道,乃罄其所将而后行,不欲慈母知其贫也。乡党宗族称焉。和光同尘,导人为善。或闻孝悌忠信,与夫患难饥寒之事,辄流涕,衷心若有所谓焉。尤汲汲好施,济死度生。是以名公巨卿时加礼敬。至於凝神入妙,托迹于寂寞之滨,甘处冰檗,人所不堪,唯其啸傲烟霞,恬然自若。余数访之,深愧日以诗癖酒狂所汩,远不及矣。观其集中所着《性命混融歌》、《日用铭》二篇,可为矜式,同志者宜载于祭炼内旨之末,庶不泯灭而无闻於后世矣哉。故为之序云。   至正丙申十二月句曲外史张雨书于箕泉小隐。   道法会元卷之二百一十竟   道法会元卷之二百一十一   天罡生煞大法   主法   祖师北极天罡大圣万真节度紫庭真人威光上帝。   启请咒   仰启天罡大圣者,上司天令显威神。化现巍峨万丈身,九目三头分六臂。   青面金冠持宝剑。赭袍烈焰耀乾坤。常指雷城十二门,赫奕独操生煞柄。   黑白红光前贯斗,时时亲见破军星。六龙驾火烧鬼神,斩灭虹霓绝妖气。   志心皈命朝至尊,惟愿分辉降尘世。   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北极天罡大圣万真节度紫庭真人威光上帝。   满江红   武夷先生赞。   三头九目,金冠赤发绛衣烜赫凌空。剑尖火迸,脚踏火轮红。白黑红光贯斗,六臂执斧拈弓。司天令循环不息,生煞在其中。侧身丁步立,密持梵咒背北迎东。见光芒直射烁我心胸。密意引归天目双雷局锁入黄宫。行持处,飞腾变化,顷刻致雷风。   天罡诗括   天罡一忝法中王,采取之时向射方。   先媾龟蛇成一处,次分龙虎列三行。   玄关默运中央合,却候帷同八卦方。   肘后金精才一吸,泥丸霹雳见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