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仙方 - 第 9 页/共 17 页
虚热
虚热来时日夜般,两手脉来微细看,逍遥散内加香附,竹叶煎时始得安。
凡妇人体热脉微,乃虚热,此妄血太过。
逍遥散
内加地骨皮、甘草各三钱、北柴胡五钱、黄苓、川芎各三钱。
右□咀,用水煎,空心服。
背心疼痛
心生血者资脾养,或因怒炁在於心,就使背心相对痛,乌头妙剂最为灵。
凡妇人心能生血,脾能养血,或因怒气冲犯於心,致使气血相搏在於胸膈,故背心相对痛,乌头丸主之。
乌头丸
川乌一个 川椒一两,焙 桂一两 赤石脂半两,煅 附子一个,炮 狼毒半两 良姜半两
右为末,蜜丸,每服十丸,空心温酒米汤下。
腹内胀痛
腹胀因绿气血虚,因而食积损於脾,硇砂丸子频频服,不得消时蛊有余。
凡妇人心生胀,或腹内胀,虚劣血气,因食生冷伤於脾,或月候不行,血注於脾,致使然也。若不苏脾顺气,终成蛊疾,难治。
硇砂丸
硇砂三两,别研 三棱 青皮 川椒 乾漆各三钱 厚朴二钱
右为末,醋糊为丸,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四肢肿毒
四肢肿毒便如水,庸医不识用药饵,米饮调下当归丸,自然经脉化为水。
凡妇人四肢肿痛,乃经血不得流遍四肢,或肿而痛,此因水湿所伤,触经而然。
当归丸
当归半两 桂三钱 葶苈二钱 人参一钱 大黄三钱 赤芍药二钱 白茯苓半钱 甘遂半钱
右用蜜丸弹子大,米饮化下。
皮肉如针刺
皮肉之中似针刺,或时自吐呕频频,此是月经伤冷得,血痛元来自有因。
凡妇人肌肉如针刺,或时吐呕者,因月经伤冷,血痛但补,胃热方用止痛,先服加乾散,次服立效散方见前腹痛内。
加乾散
没药 当归 北芍药各三钱 桂二钱 麝香一分 川乌三钱 茴香三钱
右为末,酒调下。
月候不乾
月经太过不乾时,乃是气虚之所为,内补丸中加使用,鹿茸附子补三虚。
归茸丸
当归一两 牡丹皮 鹿茸各三钱 附子一个 地黄三钱 人参三钱
右为末,糊丸,阿胶汤下。
自痢下血
下痢之病有两般,赤是热证白是寒,腹痛时时频下痢,八宝汤中服立安。
凡妇人下痢赤白,腹痛,皆因受寒热之邪,积於脏腑,故有此证,当先去热,然后调脾胃。
八宝汤
当归一两 大黄半两 枳壳 赤芍药 木香各三钱
右水煎服。
调胃养中汤
人参 白术 陈皮 豆蔻各三钱 诃子一个 白茯苓三钱
右为末,米饮调下。
喘嗽
皆因肺藏受风寒,咳嗽痰涎喘不安,但要安胎调胃气,紫苏汤点伏龙汤。
凡妇人肺脏感寒邪而成嗽,渐次传脾,吐痰涎也;治疗之迟,成血块、血劳也。经喘不通,失音也。
伏龙汤
杏仁七个 诃子五个 陈皮 枳壳各三钱 阿胶七片 麻黄二钱 青黛一钱
右为末,苏汤调,食后再用调经散见《三因方》。
产后血不乾
产后因何血不乾,皆因伤损子宫寒,日久渐加形体瘦,却成带下不能安。
凡妇人产后血不乾,或一月之后,其血黄如灰汁者,日久成带。
玉神散
毛头纸十张,烧灰 楮皮纸一大张,烧灰 荆芥穗一握 半夏半钱
右用水酒同煎,若有咳嗽,金沸草散姜枣煎服。
小便赤涩
脐中有撮小便攻,或在产前产后中,葵子丸中三五服,葱熨脐中立便通。
凡妇人小便赤涩,腹中有热,如小便涩赤,两津液血出多,所以小便不寻常也。
葵子散
木通半两 当归三钱 葵子二钱 通草一两 栀子三个
右用水煎,产后葱熨脐中,小便即通也。
大便闭结
肺脏虚热大便结,此乃脾虚脏中竭,薄荷汤点三四服,自然通利热须撤。
凡妇人大便结,肺脏受热风,血虚也。
三黄散
防风半两 枳壳半两 大黄二两
右为末,薄荷汤下。
空肠丸
麻仁 厚朴 枳壳 大黄 杏仁 川乌各等分
右为末,炼蜜#1丸,米饮下。
牙疼肿痛
牙疼肿痛是脾虚,两颊肿时风热俱,赴筵散子频频漱,续使补肝汤即除。
凡妇人牙疼颊肿,脾虚血弱,气不升降,受暴风热,但以祛风赴筵散灌漱。
赴筵散
细辛 荜□ 附子皮 川乌皮
右煎汤噙漱,口满吐之。
补肝汤
肉豆蔻生 陈皮半两 白术半两 荆芥三钱 旋覆花三钱 良姜 茯苓三钱
右为末,米汤调下。
肠风
大便之后血相随,名曰肠风气有余,荆芥川乌为丸子,黄耆酒下便令除。
凡妇人此证,因房太过,血不足气有余,致有肛门涩痛。
宣肠丸
川乌生 荆芥穗一两 枳壳一两
右用米糊丸,黄耆酒下。
吐血上行
经血行时反上行,肺经有病热冲然,但要顺经调肺气,红花散子善能痊。
凡妇人吐血有三:一经不行反上行,便伤气也;二伤冲;三肺经受热,随上冲,故便吐血。
调脾散
三棱 莪术各两 麦芽半两 胡椒二钱 宿砂三钱 川芎二钱 茴香二钱 甘草三钱 青皮三钱 陈皮三钱
右为末,米饮调下。
通经丸
当归,一钱半 桂不见火 青皮去白 大黄炮 乾漆炒令烟尽 乾姜炮 川乌炮 桃仁炒去皮 莪术炒 川椒各钱
右十味,每味各同椒微炒,放地上出汗,为末,一半用醋熬成膏,后入一半,更入鸡子清同为丸。阴乾,醋汤下三十丸。
胎前腹痛
胎气有余肿脚经,三阴受湿未能分,治疗先须调去湿,方可安胎治脚经。
凡妇人孕七八月脚肿,此胎气流於三阴脚经,至将月时,经血大过,气随血散,先为去湿,次与分气饮。
分气饮
陈皮 甘草 赤伏苓各三钱 苍术 木瓜 白术各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