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仙方 - 第 15 页/共 17 页

此虫形如马尾有两条一雌一雄   此虫形如龟鳖在人五脏中   此虫形如烂面或长或短或如飞禽   已上诸虫,在人身中,居於肾脏,透连脊骨,令人思食,百物要吃,身体尪羸腰膝无力,髓寒骨热,四体乾枯,眼见火生,或多黑暗,耳内虚鸣,阴汗燥痒,冷汗如油,梦多鬼交,小便黄赤,醒后昏沉,脐下结硬,或奔心胸,看物如艳,心腹闷乱,骨节疼痛,食物进退,有时喘嗽。其虫遇丑亥日,食起醉归肾俞穴中,四穴轮转,周而复始,俟虫   大醉可医治,取虫后,补肾填精瘥育婴散。   苏游论     论日:大抵传尸之候在心,胸胁满闷,背膊烦痛,两目不明,四肢无力,虽欲寝卧,睡常不寐,脊膂急痛,腰膝酸疼,多卧少起,状如佯病,每至早旦,精神尚存,有如无病,日午之后,四体微热,面无颜色,喜见人过,常怀忿怒,才不称意,即多嗔恚,行立脚弱,夜卧盗汗,梦与鬼交,或见先亡,或多惊怖,有时气息,有时咳嗽,虽思饮食,不能多餐,死在须臾。精神尚好,或时微利,两胁虚胀,口燥鼻乾,常多粘唾,有时唇赤,有时欲睡,渐就沉羸,犹如涸鱼不觉死也。又曰:传尸之候,本起无端,莫问老少,男女皆有此疾。大抵五行相克,而生穴内,传毒气周遍五脏,渐熟羸瘦,以至于死,死讫又传家亲一人,故曰传尸,亦名传疰。以其初传,半卧半起;号日掩殜。气息嗽者,名日肺痿痎。骨体身中热,称为骨蒸。内传五脏,名曰复连,不解疗者,乃至灭门。假如男女虚损得之,名日劳极。吴楚乃名淋沥。巴蜀亦名劳极。   其源先从肾起,初受之气,两经酸疼,腰背拘急,行立脚弱,饮食咸#1少,两耳飕飕,真似风声,夜卧遗泄,阴汗痿弱。肾既受讫,次传於心。心初受气,夜卧心惊,或多恐悸,心悬之气,吸吸欲尽,梦见传於先亡,有时盗汗,饮食无味,口内生疮,心气烦热,惟欲眠卧,朝轻夕重,两颊口唇,悉皆纹赤,如傅胭脂,又时手足五心烦热。心受已,次传於肺。肺初受气,咳嗽,气力微痛,有时喘气,外即便甚,鼻口乾燥,不闻香臭,如或忽闻,惟觉枯腐物气,有时恶心,愦愦欲吐,肌肤枯燥,时或疼痛,或似虫行,乾皮细起,状若麸片。肺既受已,次传於肝。肝初受气,两目胱胱,面无血色,尚欲颦眉,眼视不远,目常乾涩,又时赤痛,或复睛黄,朝昏懵蓦,常欲合眼,及时睡外,常睡不着。肝既受已,次传於脾。脾初受气,两肋虚胀,食不消化,又时泻利,水谷生虫,有时肚痛,腹胀雷呜,唇口焦乾,或生疮肿,毛发乾耸,无有光润,或时上气,撑肩喘息,痢赤黑汁,见此证者,乃不治也。   夫骨蒸、殗殜、复连、尸疰、痨疰、虫疰、毒疰、热疰、玲疰、食疰、鬼疰等,皆曰传尸者。以疰者注也,病自上注也。与人相似,故曰疰。其变有二十二种,或三十六种,或九十九种,大略令人寒热盗汗,梦与鬼交,遗精白浊,发乾而耸,或腹内有块,或脑后两边有小结,复连数个,或聚或散,沈沈默默,咳嗽痰涎,或咯#2脓血,如肺痿肺痈状,或复下痢,羸瘦困乏,不自胜持,积月累年,以至于死,死复传疰,易传亲人,乃至灭门者是也。更有蜚虫、遁尸、寒尸、丧尸、尸疰等,谓之五尸,及大小附疰等证,不的知其所苦,无处不恶,乃挟诸鬼邪而害人。其证多端,传变推迁,难以推测,故自古及今,愈此病者十不一得。所谓狸骨、獭肝、天灵盖、铜锁鼻,徒有其说,未尝取效,惟膏肓俞崔氏穴法,若闻早灸之,可否几半,晚亦不济也。   痨疗诸证   病者增寒壮热,自汗面白,目乾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外,其传在肝。   病者寒热,面黑鼻燥,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复清泻,口疮,其传在心。   病者增寒发热,面青唇黄,舌举强不能,饮食无味,四肢羸瘦,口吐涎沫,其传在脾。   病者增寒发热,面赤鼻乾,口燥毛折,咯嗽喘急,时吐白涎,或有血线,其传在肺。   病者增寒增热,面黄,耳轮焦枯,腑骨损痛,小便血浊,遗沥,其传在肾。   所谓痨蒸者,二十四种,随证皆可考。若眉毛折,发焦,肌肤甲错,其蒸在脾。   外人觉热,自返思寒,身振鹏剧,其蒸在肉。   发焦鼻衄,或复尿血,其蒸在血。   方热烦燥,痛如刺针,其蒸在脉。爪甲焦枯,目昏,两胁急痛,其蒸在筋,版杼齿黑痛燥,大杼醉痛,其蒸在骨。背膂疼痛,胻骨酸□,其蒸在脑。   男子失精,女人自淫,其蒸在玉房。乍寒乍热,中腕目肿,中烦闷,其蒸在三焦。   小便黄赤,凝浊如膏,其蒸在膀胱。   传道不均,或泄或秘,腹中雷呜,其蒸在小肠。   大腹隐隐,右鼻乾疼,其蒸在大肠。口鼻乾燥,腹胀,睡外不安,自汗涌出,其蒸在胃。   口苦耳聋,胁下疼痛,其蒸在胆,裹急后重,肛门秘塞,其蒸在回肠。   小腹□痛,筋脉缓纵,阴器自强,其蒸在宗筋。   眼昏泪下,时复痃晕,燥怒不常,其蒸在肝。   耳轮焦枯,腰脚酸疼,起居不得,其蒸在肾。   情思不宁,无故精泣,绵绵而下,其蒸在右肾,心主胞络。   心膈噎塞,攻击疼痛,俯仰烦闷,其蒸在膈。   诸证虽曰不同,其根多有虫啮,其心肺治之,不可不绝其根也。   浴法   香草乃三尸九虫所憎之物,煮汤沐浴,其虫必死。今之人病,莫重於痨,痨天下名医多不能疗。盖由一人得病,传染子孙亲姻族属,故曰传尸痨,乃至灭门尽族,故人皆畏之。或焚尸山林,殡奔江湖,不入坟墓,族属无骨肉之亲,夫妇弃义合之礼,有此伤恸,深可悯怜。凡觉得此病,不先焚灭三尸九虫,服药无效,十少一生。凡人多秘此法,不传於世人,以疾呼为宿业,甘心受病,至死无憾。嗟乎,误矣。今述上圣之方,以救世人。三月四月取香草叶五片,熟捣,解衣坐之,令气入下部,散入腹中,从旦至暮,其尸虫尽去。盖三尸九虫,常居人身贪煞,每至庚申,将人罪奏上天,令人夭死,故《老君三尸经纂》云:夫人生也,皆寄形於父母,抱五谷之精,是以腹中尽皆尸虫,为人之害,至庚申夜告。   天帝记人罪过,落人生籍,令人速死,魂升于天,魄沉於渊,惟有尸虫,独在名日鬼。若不依时祭祀,辄为人祟,损人性命也。   守庚申法   夫人生於世,上至国王,次至大臣,下至僧道,庶人多少不定也。惟有女人,此疾尤甚。学道之士,若不去三尸九虫,以求长生者,终不可得也。每值庚申日,其夜不睡,守之至晓,觉见体瘦倦,方可投睡,令人数觉,此虫不得去奏事也。   《 大帝玄科》 云:六月八日及庚申日,北帝开诸生门,听诸法词讼,既作过满五百者,其人必死也p 宜守庚申,镇伏三尸。凡守庚申,三尸长绝使人精神爽利,五神恬静。搔扰每夜之时,叩齿三十六通,以左手捧心,呼三尸名,上尸彭琚出,中尸彭出,下尸彭娇出,辄不得为害。常以庚申去手甲,丑日去足甲。每年七月十六日,将所去手足甲烧灰,和水服之,三尸九虫皆灭,名日斩三尸。   修合药法   凡修合药时,先须斋戒志心,焚香争扫一室,不得令鸡犬猫儿、仔子妇人、一切秽浊之物来见,然后验。   医传尸方越王文   湖南长老,法名清,於南岳天福二年八月十二日,收得越王时古方。前越王说文,后有方及符法,自后医救万余人,於淳化九年传授於丁相公。后至祥符七年,雷使得此方,后救百余人。越王留文曰:驸马刘志家,三百余口,因买一婢,姓冯名捧书,一日忽患寒热不定,服药无效,约得一百余日,甚瘦弱,忽然而死。不经五日,有子刘祥,年二十岁,忽然得疾如前婢,服药医救又百余日,忽然而死。自后如此病者,死百余人,皆为此疾。又驸马忽然有此寒热,服药无效,越王遂大张於朝门,诏名医十日,茅山道士姓李名同,因入越王城问天使,天使曰:并未有识此证,先生莫能治此疾。先生日:此疾多证,或死不明,或梦中得物,梦中见虫,梦中同行;或同酒食语话,出入恶风;又有令人寒热,有嗽者;有或传染前患者,衣服家事皆受此患也。其传气出尸虫,多飞入衣服卧具化卵,若得人气血,立化为虫。自发尾毛孔,先食血脉,次食五脏,令人瘦弱。如食心脏后,其虫即化为鬼,其药不能医治。若未食心脏,下药投符取虫,虫泻下皆治。疾共八九传,只有尸气无虫,药下取恶物青黄如胶,亦安也。立去身上衣服,如前死人等物,三日不得在家,使用患人收掌。如不信,立依前受疾。刘志乃煎鬼哭饮子。   取传尸痨虫,鬼哭饮子。   天灵盖酥炙 鳖甲酥炙 柴胡去芦 阿魏 安息香 贯众 桃仁二十一个,去皮尖 木香十分 豉心半合 青蒿半握 甘草二寸,生锉槟榔各一分 辰砂半分,别研 麝一钱,别研 赤脚蜈蚣以竹筒盛,姜汁浸,乾取一分用 乌鸡粪一分,先令鸡於五日前以火麻仁饲之,五日后方取其粪用   右件自槟榔起,五味为末,研匀,分为三贴,於六甲建日或除日贴此药。先以童子小便二升,隔夜浸前药十一味,於星斗露天之下,至四更时煎至八分,滤去渣,分为三服。每服用散子药一贴,五更初温温顿服,即稳睡卧。至二三点时,又吃一服。至日出时,觉腹中欲利。如未觉,又进一服,是第三服。如利,即不用进此第三服也。取下恶物并虫,以盆盛之,其虫或似蜣螂、蛇虺,或如蜈蚣、蜘蛛、蚯蚓状,急以油火并秽物并烧杀之,其身上所着衣服荐褥尽易烧之。食葱粥,将近不住,服后主疗数日后,夜梦人哭泣相别,是其验也。如取下得虫,看其嘴或青赤黄色可疗,如黑色与白色,乃是食人精髓,即不可疗也。虽不可疗,亦绝后患。又合此药时,却不得令患人闻其气息,恐虫闻其气后难取下,并煎时亦不得令闻知,合药亦不得在病家。   治痨取虫,经验天灵盖散。   天灵盖两指大,以檀香煎汤洗过,用酥涂炙,咒七遍云:雷公神,电母圣,逢传痨,便须定,急急如律令 阿魏二分,细研 麝香三分,别研 辰砂一分,别研 安息香三分,铜刀子切,入钵内研,同诸药拌和 槟榔如鸡心者五个,为末 连珠甘遂二分,为末,一本不用此味   右六味研极细,和令匀,每服三大钱,同后汤使下。   薤白 葱白各二七茎 青蒿二握 甘草二茎,五寸许 桃枝以下并用向东南嫩者 柳枝桑白皮一云桑枝 酸石榴根一云枝,各二握,七寸许   右八味须选净洁处采,用童子小便四升,於银石器内文武火煎至一升,滤去渣,分作三盏,将前药末调下,五更初服。男患女煎,女患男煎。服药后如觉欲吐,即用白梅肉止之。五更尽觉脏腑呜,须转下虫及恶物黄水、异粪异物。若一服未下,如人行五七里又进一服,至天明更进一服,并温吃。如泻不止,用龙骨、黄连等分为末,熟水调下五钱,次吃白梅粥补之。   论已试功效   嵓叟自老叟处得此神方,应验非一,今连一二事书于篇后,庶使来者知用药之功效焉。   一职方郎中游烈者,邵武宁人也。其子之妇,年十六得病,浑身壮热,咳嗽痰涎,月候不通,饮食臧少,不岁余,众医不救,用天灵盖散服之,取下虫一枚,如娱蚣之状,当时钳入沸油鼎中煎之,投於江,遂瘥。   一有一男子三十岁余,患病恹恹,饮食倍多,而不生肌肉,每日常须肉食,如或稍饥,腹内疼痛,倦怠。遂以天灵盖散服之,取下赤小虫,其数有十,内有一虫其色微紫,大於众虫,头有细毛。自后用药补理遂安。兼进真苏合香丸。   一有男子一人,年五十,每日须酒数升,空心未饮,则两手与脚并皆振动,得酒一升饮之少减,若至醉则手足不动,俗谓酒疾。医议之,是振风,累日针灸服药无效,疑其虫,遂服天灵盖散,取下一物如乌梅之状,拨之有足,正类蜘蛛,其疾顿愈,不复饮酒。前效如此,问病之士,宜加审焉。   急救仙方卷之十竟   #1咸:疑当作『臧』。   #2咯:原作『 略』,据文义改。   急救仙方卷之十一   上清紫庭追痨仙方品   麝香散,治男子妇人传尸骨蒸食热五痨。   天灵盖 麝香各一分 柴胡一两 犀角屑半两 阿胶 东引桃枝 青蒿 东引柳枝 石榴皮四味各一握 甘草三寸,患人中指长,男左女右 薤白 葱白各七寸   右件为末,用童便二升半,浸药一宿,明日早晚煎至升半,去渣服之。若男子病,女人煎,女病男煎。忌猫鸡犬驴马,僧尼、孕妇、生人、孝子,并不令见之。煎成饮后分为三服,入槟榔末三钱,温服。初服约人行三五里远,便再进一服。虑有恶心,以白梅与他含止之。服三五服,病止即泻出异物。若虫如头发马尾,身赤口黑,身上如蚁行不可名状,泻后葱粥饮补之,同时药煎补五脏伏神散。忌风一月,忌食油腻湿缅咸味,并牛猪鸡鸭犬等物。服此药无不当日差。凡天下治劳服之,亦须累日及年。犹未全去病源者,不似此方。至远年重病,不过两剂。如病未多,即一剂饮子,便当服此。   伏神散,不问远年近日取效,下虫红色便可治,肚下黑差成否,肚下白色是食髓也,万不一瘥。补方服茯神散。   白茯神 茯苓 人参 远志去心 龙骨 肉桂 甘草 陈皮炒,各一两 当归 五味子各一两半 黄耆二两 大枣五+六个   右件为散,分作八服,细末。每服入枣七个,生姜二钱,用水一升半,煎至一升,趁前药后吃,亦空心服,神效。此是神人所授灵妙秘方,此方前后活数百人也。   神效散,治诸传尸痨气,杀虫此方得之于河源郡王府,济世极多,功不可量。   川椒二斤,择去子合口者,炒出汗   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调下。或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粒。   神仙秘方,取痨虫。   青桑皮 杨柳枝 梅枝 石榴枝一方无此味 桃枝正东引者,各七茎,四寸许 葱白七茎 阿魏一钱,别研 安息香真者一分,并去石青蒿一握,如无,以子代之   右八味除魏、香外,余用童子便一升半煮药,煎及一半去滓,将药汁化魏、香,再煎十数沸,去滓候温,分作二次调服。   辰砂研末 槟榔研末,各半钱 麝香少许,另研   右研极细末,分为二服,五更初一服,三点时一服。至已暖必取下虫,红者可救,青者不治。但有所下,即用热油煎杀,即进饮粥饭,温暖相息,不用性及食生冷毒物,仍先服纸丸子,法见后。合此药时,须择良日,焚香祝告天地,令病人设榻於福德方服,即有神效。不可令病人先知气味,亦不得令猫犬、孝服、秽恶、妇人等见之。   金明散,补肝脏劳极。   人参 知母 茯苓 丁香 秦艽去芦 甘草炙 石膏煅,各等分   右件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三寸,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守灵散,补心脏劳极。   白茯苓 丁香 诃子各一两 桔梗 芍药 羌活 甘草炙,各一分,   右件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银耳环一只,葱白三寸,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魂停散,补脾脏劳极。   白药子 桔梗 人参 诃子皮 茯苓 甘草炙 丁香各一钱   右件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一匙,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虚成散,补肺脏劳极。   枳实去瓤皮心 秦艽去皮心 白茯苓 芍药 麻黄去节 玄胡索 当归洗序 茴香炒,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   右件为极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银耳环一对,蜜五点,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育婴散,补肾脏虚劳。   香附子炒黑 附子炮,一只 木香 白疾藜去角,各一分 白茯苓半两 甘草炙,一钱   右件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七片,葱白同煎至七分,空心服。   龙胆丸,治积热痨瘦不食,压热壅,消疮肿,解肌骨,散解毒滞。   草龙胆 柴胡 地骨皮 黄芩一方不用此味,加茯苓 鳖甲醋炙,各一两 桃仁去皮尖 山栀子 陈皮 当归 大黄 甘草炙,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用温热水吞下。如小儿,加减丸数。   无比丸,治传尸痨,服至一月愈。其余劳瘦之疾,数服取效。   紫河车二两,煮醋浸一宿,焙乾为末 芍药 鳖甲半两,醋炙 桔梗 胡黄连 大黄炮 甘草炙 草龙胆 苦参 黄药子 知母 贝母去心 秋石研 豉心火段 莪木 磫硝 犀角屑各二分,一云方无此味   右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吞下。如肠虫热食前服,膈上热食后服。   夺命散   鳖甲醋炙 天灵盖醋浸一宿,酥涂炙黄 柴胡去芦 青蒿 知母各两 甘草 人参各半两 阿魏四枣子大 葱白一握 桃仁二十一个,去皮尖,麸炒   右以天灵盖、鳖甲为末,次下人参、知母、柴胡、甘草,又同捣,次下葱白、青蒿、桃仁、阿魏,杵成饼子,慢火焙乾为末。称二钱,用童子小便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露星斗下一宿,至五更三点缓服半盏,服了衣被盖卧,天明又暖半盏,扶行病人服,强行五七步。三日更不得洗手面指头,候生毛为验。每日早晨先吃白扬投之。   天竺黄饮子   天竺黄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人参 茯苓 甘草 狭神 生地黄 乾远志去心 防风 龙骨各半两 玄胡索七枚 大腹子十一个 犀角另   右□咀为末,用水二升半,煎至一升,分作三服,温服。忌一切毒物。如治久卧床枕,此药先看十指毛色,如藕白者可治,紫黑色者难治。   麝香散,治妇人室女一切蓄热,腹内闷着,骨蒸,室女经脉不行,瘦劳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