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 - 第 1036 页/共 1883 页

冷淡生活。”元顾白曰:“乐天所谓能全其名者也。”)主 卷484_12 【赋得芙蓉出水】陈至 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剑芒开宝匣,峰影写蒲津。 下覆参差荇,高辞苒弱蘋。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赪鳞。 莫以时先后,而言色故新。芳香正堪玩,谁报涉江人。 卷484_13 【荐冰】陈至 凌寒开涸沍,寝庙致精诚。色静澄三酒,光寒肃两楹。 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礼自春分展,坚从北陆成。 藉茅心共结,出鉴水渐明。幸得来观荐,灵台一小生。 卷484_14 【句】陈至 藻井尚寒龙迹在,红楼初施日光通。(《红楼院》)古 卷484_15 【荐冰】赵蕃 仲月开凌室,斋心感圣情。寒姿分玉坐,皓彩发丹楹。 积素因风壮,虚空向日明。遥涵窗户冷,近映冕旒清。 在掌光逾澈,当轩质自轻。良辰方可致,由此表精诚。 卷484_16 【老人星】赵蕃 大史占南极,秋分见寿星。增辉延宝历,发曜起祥经。 灼烁依狼地,昭彰近帝庭。高悬方杳杳,孤白乍荧荧。 应见光新吐,休征德自形。既能符圣祚,从此表遐龄。 《国学原典 集部 全唐诗(中) 卷四百八十五》     卷485_1 【古意】鲍溶 女萝寄青松,绿蔓花绵绵。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 肃肃羔雁礼,泠泠琴瑟篇。恭承采蘩祀,敢效同车贤。 皎日不留景,良辰如逝川。愁心忽移爱,花貌无归妍。 翠袖皓珠粉,碧阶封绿钱。新人易如玉,废瑟难为弦。 寄谢蕣华木,荣君香阁前。岂无摇落苦,贵与根蒂连。 希君旧光景,照妾薄暮年。 卷485_2 【萧史图歌】鲍溶 霜绡数幅八月天,彩龙引凤堂堂然。小载萧仙穆公女, 随仙上归玉京去。仙路迢遥烟几重,女衣清净云三素。 胡髯毵珊云髻光,翠蕤皎洁琼华凉。露痕烟迹渍红貌, 疑别秦宫初断肠。此天每在西北上,紫霄洞客晓烟望。 卷485_3 【会仙歌】鲍溶 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杳杳默默, 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仑来,茅盈王方平在侧。 青毛仙鸟衔锦符,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始知仙事亦多故, 一隔绛河千岁馀。详玉字,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 冠剑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愿言小仙艺, 姓名许飞琼,洞阴玉磬敲天声。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 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二子未及伸拜谢, 苍苍上兮皇皇下。 卷485_4 【李夫人歌】鲍溶 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葳蕤半露芙蓉色, 窈窕将期环珮身。丽如三五月,可望难亲近。 嚬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谁能问。欲求巧笑如生时, 歌尘在空瑟衔丝。神来未及梦相见,帝比初亡心更悲。 爱之欲其生又死,东流万代无回水。宫漏丁丁夜向晨, 烟消雾散愁方士。 卷485_5 【水殿采菱歌】鲍溶 宫鸦叫赤光,潮声入宫宫影凉。火华啼露卷横塘, 金堤四合宛柔扬。美人荷裙芙蓉妆,柔荑萦雾棹龙航。 采莲一声歌态长,青丝结眼捕鸳鸯。 卷485_6 【周先生画洞庭歌】鲍溶 江南客,水为乡,舟为宅,能以笔锋知地脉。 闲分楚水入丹青,不下此堂临洞庭。水文不浪烟不动, 木末棱棱山碧重。帝子应哀窈窕云,客人似得婵娟梦。 六月火光衣上生,斋心寂听潺湲声。林冰摇镜水拂簟, 尽日独卧秋风清。因游洞庭不出户,疑君如有长生路。 玉壶先生在何处?古 卷485_7 【霓裳羽衣歌】鲍溶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言天孙机上亲手迹, 有时怨别无所惜。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此衣春日赐何人, 秦女腰肢轻若燕。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绕身白。鸾凤有声不见身, 出宫入徵随伶人。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卷485_8 【寓兴】鲍溶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梦神不无迹,谁使烦心用。 鲁圣虚泣麟,楚狂浪歌凤。那言阮家子,更作穷途恸。 卷485_9 【游山】鲍溶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时时天上客,遗路人间世。 烟花最深处,井臼得空刺。天寒鹤巢林,石长泉脉闭。 神化万灵集,心期一朝契。不见金板书,谁知阮家裔。 终期太古人,问取松柏岁。 卷485_10 【隋宫】鲍溶 御街多行客,行客悲春风。楚老几代人,种田炀帝宫。 零落池台势,高低禾黍中。 卷485_11 【怀仙二首】鲍溶 昆仑九层台,台上宫城峻。西母持地图,东来献虞舜。 虞宫礼成后,回驾仙风顺。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 裴回扶桑路,白日生离恨。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 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 阆峰绮阁几千丈,瑶水西流十二城。 曾见周灵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卷485_12 【怀远人】鲍溶 远道在天际,客行如浮云。浮云不知归,似我长望君。 秋至汉水高,南音何时闻。瑶草难远寄,西风气氤氲。 常恐山岳游,不反鸾凤群。无厌坐迟人,风雨惊斯文。 卷485_13 【怀尹真人】鲍溶 万里叠嶂翠,一心浮云闲。羽人杏花发,倚树红琼颜。 流水杳冥外,女萝阴荫间。却思人间世,多恐不可还。 青鸟飞难远,春云晴不闲。但恐五灵车,山上复有山。 卷485_14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鲍溶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喜于无声地,暂傲羲皇俗。秋窗照疏萤,寒犬吠落木。 朝隐留此处,一点天边宿。今忆见此时,添悲览止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