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 - 第 1035 页/共 1883 页

愿赠丹砂化秋骨。 卷483_10 【和晋公三首】李绅 凤仪常欲附,蚊力自知微。愿假樽罍末,膺门自此依。 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著文。 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氛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滨。 卷483_11 【古风二首】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卷483_12 【柳二首】李绅 陶令门前罥接篱,亚夫营里拂朱旗。 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绿垂丝。 千条垂柳拂金丝,日暖牵风叶学眉。 愁见花飞狂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 卷483_13 【题白乐天文集】李绅 寄玉莲花藏,缄珠贝叶扃。院闲容客读,讲倦许僧听。 部列雕金榜,题存刻石铭。永添鸿宝集,莫杂小乘经。 卷483_14 【答章孝标】李绅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卷483_15 【朱槿花】李绅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卷483_16 【至潭州闻猿】李绅 昔陪天上三清客,今作端州万里人。 湘浦更闻猿夜啸,断肠无泪可沾巾。 卷483_17 【江亭】李绅 瘴江昏雾连天合,欲作家书更断肠。 今日病身悲状候,岂能埋骨向炎荒。 卷483_18 【红蕉花】李绅 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 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卷483_19 【忆汉月】李绅 花开花落无时节,春去春来有底凭。 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卷483_20 【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长安别日春风早,岭外今来白露秋。 莫道淮南悲木叶,不闻摇落更堪愁。 卷483_21 【闻猿】李绅 见说三声巴峡深,此时行者尽沾襟。 端州江口连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 卷483_22 【赠韦金吾】李绅 自报金吾主禁兵,腰间宝剑重横行。 接舆也是狂歌客,更就将军乞一声。 卷483_23 【长门怨】李绅 宫殿沈沈晓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卷483_24 【龟山寺鱼池】李绅 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 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剃发多缘是代耕,好闻人死恶人生。 祇园说法无高下,尔辈何劳尚世情。 卷483_25 【赋月】李绅 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 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卷483_26 【句】李绅 君咏风月夕,余当童稚年。闲窗读书罢,偷咏左司篇。 (韦应物为滁州刺史,有《登北楼》诗。绅后为刺史继和, 存句止此,见《方舆胜览》)知 《国学原典 集部 全唐诗(中) 卷四百八十四》     卷484_1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崔公信 叠石状崖巘,翠含城上楼。前移庐霍峰,远带沅湘流。 潇洒主人静,夤缘芳径幽。清辉在昏旦,岂异东山游。 卷484_2 【过小妓英英墓】杨虞卿 萧晨骑马出皇都,闻说埋冤在路隅。别我已为泉下土, 思君犹似掌中珠。四弦品柱声初绝,三尺孤坟草已枯。 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卷484_3 【句】杨虞卿 河势昆仑远,山形菡萏秋。(《过华作》)斋 卷484_4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杨汝士 清净此道宫,层台复倚空。偶时三伏外,列席九霄中。 平视云端路,高临树杪风。自怜荣末座,前日别池笼。 卷484_5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杨汝士 从公城上来,秋近绝纤埃。楼古秦规在,江分蜀望开。 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卷484_6 【和宗人尚书嗣复祠祭武侯毕,题临淮公旧碑】杨汝士 古柏森然地,修严蜀相祠。一过荣异代,三顾盛当时。 功德流何远,馨香荐未衰。敬名探国志,饰像慰甿思。 昔谒从征盖,今闻拥信旗。固宜光宠下,有泪刻前碑。 卷484_7 【宴杨仆射新昌里第】杨汝士 隔坐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鸾掖, 桃李新阴在鲤庭。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尽传馨。 当时疏广虽云盛,讵有兹筵醉绿醽。 卷484_8 【建节后偶作】杨汝士 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台榭与云开。 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 卷484_9 【题画山水】杨汝士 太华峰前是故乡,路人遥指读书堂。 如今老大骑官马,羞向关西道姓杨。 卷484_10 【贺筵占赠营妓】杨汝士 郎君得意及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 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 卷484_11 【句】杨汝士 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裴令公居守东洛, 夜宴半酣,公索句,元白有得色,时公为破题,次至汝 士云云。白知不能加,遽裂之,曰:“笙歌鼎沸,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