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 - 第 1009 页/共 1883 页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
卷470_26 【吊韩侍郎】王鲁复
星落少微宫,高人入古风。几年才子泪,并写五言中。
卷470_27 【故白岩禅师院】王鲁复
能师还世名还在,空闭禅堂满院苔。
花树不随人寂寞,数枝犹自出墙来。
卷470_28 【招玉川子咏新文】徐希仁
清气宿我心,结为清泠音。一夜吟不足,君来相和吟。
《国学原典 集部 全唐诗(中) 卷四百七十一》
卷471_1 【五杂组】雍裕之
五杂组,刺绣窠。往复还,织锦梭。不得已,戍交河。
卷471_2 【剪彩花】雍裕之
敢竞桃李色,自呈刀尺功。蝶犹迷剪翠,人岂辨裁红。
卷471_3 【春晦送客(一作三月晦日郊外送客)】雍裕之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卷471_4 【自君之出矣】雍裕之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卷471_5 【四气】雍裕之
春禽犹竞啭,夏木忽交阴。稍觉秋山远,俄惊冬霰深。
卷471_6 【四色】雍裕之
壶中冰始结,盘上露初圆。何意瑶池雪,欲夺鹤毛鲜。
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骨为神不朽,眼向故人开。
劳鲂莲渚内,汗马火旂间。平生血诚尽,不独左轮殷。
已见池尽墨,谁言突不黔。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卷471_7 【大言】雍裕之
四溟杯渌醑,五岳髻青螺。挥汗曾成雨,画地亦成河。
卷471_8 【细言】雍裕之
蚊眉自可托,蜗角岂劳争。欲效丝毫力,谁知蝼蚁诚。
卷471_9 【山中桂】雍裕之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卷471_10 【芦花】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卷471_11 【江边柳】雍裕之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卷471_12 【江上山】雍裕之
绮霞明赤岸,锦缆绕丹枝。楚客正愁绝,西风且莫吹。
卷471_13 【游丝】雍裕之
游丝何所似,应最似春心。一向风前乱,千条不可寻。
卷471_14 【柳絮】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卷471_15 【残莺】雍裕之
花阑莺亦懒,不语似含情。何言百啭舌,唯馀一两声。
卷471_16 【早蝉】雍裕之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卷471_17 【秋蛩】雍裕之
雨绝苍苔地,月斜青草阶。蛩鸣谁不怨,况是正离怀。
卷471_18 【江上闻猿】雍裕之
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卷471_19 【折柳赠行人】雍裕之
那言柳乱垂,尽日任风吹。欲识千条恨,和烟折一枝。
卷471_20 【题蒲葵扇】雍裕之
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
卷471_21 【赠苦行僧】雍裕之
幽深红叶寺,清净白毫僧。殿长鸣磬,低头礼昼灯。
卷471_22 【两头纤纤】雍裕之
两头纤纤八字眉,半白半黑灯影帷。
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
卷471_23 【了语】雍裕之
扫却烟尘寇初剿,深水高林放鱼鸟。
鸡人唱绝残漏晓,仙乐拍终天悄悄。
卷471_24 【不了语】雍裕之
浮名世利知多少,朝市喧喧尘扰扰。
车马交驰往复来,钟鼓相催天又晓。
卷471_25 【听弹沈湘】雍裕之
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秋风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
卷471_26 【豪家夏冰咏】雍裕之
金错银盘贮赐冰,清光如耸玉山棱。
无论尘客闲停扇,直到消时不见蝇。
卷471_27 【宿棣华馆闻雁】雍裕之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
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回惊。
卷471_28 【农家望晴】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卷471_29 【宫人斜】雍裕之
几多红粉委黄泥,野鸟如歌又似啼。
应有春魂化为燕,年来飞入未央栖。
卷471_30 【曲江池上】雍裕之
殷勤春在曲江头,全藉群仙占胜游。
何必三山待鸾鹤,年年此地是瀛洲。
《国学原典 集部 全唐诗(中) 卷四百七十二》
卷472_1 【奉陪吕使君楼上夜看花】段弘古
城上芳园花满枝,城头太守夜看时。
为报林中高举烛,感人情思欲题诗。
卷472_2 【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呈上吕和叔温郎中】何元上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月光似水衣裳湿,
松气如秋枕簟凉。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
何由一示云霄路,肠断星星两鬓霜。
卷472_3 【塞上闻笛(一作和王七度玉门关上吹笛)】宋济
胡儿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卷472_4 【东邻美人歌】宋济
花暖江城斜日阴,莺啼绣户晓云深。
春风不道珠帘隔,传得歌声与客心。
卷472_5 【题李八百洞】符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