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 - 第 1005 页/共 1883 页

城里万家闻不见,君王试舞郑樱桃。 蝉鬓红冠粉黛轻,云和新教羽衣成。 月光如雪金阶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不耐檐前红槿枝,薄妆春寝觉仍迟。 梦中无限风流事,夫婿多情亦未知。 卷468_26 【岁暮题杨录事江亭(杨生,蜀客)】刘言史 垂丝蜀客涕濡衣,岁尽长沙未得归。 肠断锦帆风日好,可怜桐鸟出花飞。 卷468_27 【冬日峡中旅泊】刘言史 霜月明明雪复残,孤舟夜泊使君滩。 一声钟出远山里,暗想雪窗僧起寒。 卷468_28 【泊花石浦】刘言史 旧业丛台废苑东,几年为梗复为蓬。 杜鹃啼断回家梦,半在邯郸驿树中。 卷468_29 【闻崔倚旅葬】刘言史 远客那能返故庐,苍梧埋骨痛何如。 他时亲戚空相忆,席上同悲一纸书。 卷468_30 【赋蕃子牧马】刘言史 碛净山高见极边,孤烽引上一条烟。 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鸊鹈泉。 卷468_31 【牧马泉】刘言史 平沙漫漫马悠悠,弓箭闲抛郊水头。 鼠毛衣里取羌笛,吹向秋天眉眼愁。 卷468_32 【越井台望】刘言史 独立阳台望广州,更添羁客异乡愁。 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暂依沙上头。 卷468_33 【扶病春亭】刘言史 强梳稀发著纶巾,舍杖空行试病身。 花间自欲裴回立,稚子牵衣不许人。 卷468_34 【赠童尼】刘言史 旧时艳质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 料得襄王惆怅极,更无云雨到阳台。 卷468_35 【读故友于君集】刘言史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 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卷468_36 【病僧二首】刘言史 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遍浮埃。 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 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 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卷468_37 【右军墨池】刘言史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馀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卷468_38 【送僧归山】刘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 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卷468_39 【题源分竹亭】刘言史 绕屋扶疏千万竿,年年相诱独行看。 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卷468_40 【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刘言史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 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卷468_41 【伤清江上人】刘言史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 此身岂得多时住,更著尘心起外愁。 卷468_42 【山寺看海榴花】刘言史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卷468_43 【赠成炼师四首】刘言史 花冠蕊帔色婵娟,一曲清箫凌紫烟。 不知今日重来意,更住人间几百年。 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 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 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 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輧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卷468_44 【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刘言史 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 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卷468_45 【奉酬】刘言史 闰馀春早景沉沉,禊饮风亭恣赏心。 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卷468_46 【病中客散复言怀】刘言史 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 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卷468_47 【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刘言史 羌竹繁弦银烛红,月光初出柳城东。 忽见隐侯裁一咏,还须书向郡楼中。 卷468_48 【寻花】刘言史 游春未足春将度,访紫寻红少在家。 借问流莺与飞蝶,更知何处有幽花。 卷468_49 【赠陈长史妓(本内宫人)】刘言史 宝钿云和玉禁仙,深含媚靥袅朱弦。 春风不怕君王恨,引出幽花落外边。 卷468_50 【题王况故居】刘言史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 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卷468_51 【偶题】刘言史 迟日新妆游冶娘,盈盈彩艇白莲塘。 掬水远湿岸边郎,红绡缕中玉钏光。 卷468_52 【恸柳论】刘言史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 裴回无处展哀情,惟有衣襟知下泪。 卷468_53 【夜入简子古城】刘言史 远火荧荧聚寒鬼,绿焰欲销还复起。 夜深风雪古城空,行客衣襟汗如水。 卷468_54 【桂江中题香顶台】刘言史 岧岧香积凌空翠,天上名花落幽地。 老僧相对竟无言,山鸟却呼诸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