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选 - 第 455 页/共 817 页
昔为社长时,方投未可录。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先生妙药石,起死效何速。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先生具正眼,豪厘窥肺腑。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巨源相过话旧有感
中统三年春二月,变起青齐带吴越。鲸鲵转侧海波翻,城郭横尸野流血。我时辛苦贼中来,兵尘模糊眼不开。妻孥弃捐豺虎口,飞蓬飘转无根荄。天寒日暮齐河县,破驿荒凉绝烟爨。骑行驿马钝如蛙,官吏散地无处唤。与君此地忽相逢,行台郎中气势雄。悯我白头遭丧乱,壮我临难全孤忠。急呼驿吏具鞍马,使我厄路还亨通。明晨相随济南去,出入条侯营垒中。死生契阔不相弃,起居饮食常与同。标山华注日在眼,绵历春草及秋风。四郊斫木桑柘尽,泺源饮马波涛空。凶渠腰领膏野草,始见齐鲁收烟烽。巨源巨源君且坐,我欲高歌君可和。往事回头十五年,犹想离魂招楚些。身逢播越百忧缠,生不成名空老大。我依破砚窃恩荣,君佐雄藩收最课。流萍暂聚不多时,且喜相看颜一破。我衰无力访君难,愿君得暇频相过。
○嵇侍中庙
十载家艰恨未消,又持手版仕昏朝。已知定乱功难就,犹幸临危节可要。忠血数班沾藻火,英名千古迫云霄。一杯欲酹祠前土,野鹤昂藏未易招。
○百门泉二首
济南七十二名泉,散出坡陀百里川。未似共城祠下水,千窝并出画楼前。
半空风雨山头树,十顷玻瓈水底天。孤客南来无着处,相宜只有百门泉。
○昆阳怀古
行役宛叶间,路入昆阳城。滍水抱城左,荡漾东南溟。川源入四顾,盘互多冈陵。城颓削悬崖,草深恶鸱鸣。嗟尔一抔土,当此百万兵。莽图十九年,聚此天为坑。王者况不死,千骑惊龙腾。汉业兆丰沛,赤符此中兴。创复两不易,山川贲雄名。东南遥相望,盘盘两神京。千年事云散,草木含威灵。野人无所知,城边事春耕。扶犁上废垒,陇亩纵复横。只应怀古士,千古怆余情。
○尧帝庙
上古元气淳以腴,群圣既出如传胪。高辛登天帝挚痡,爰有真人起参墟。黄收纯衣握帝符,马如白练彤云车。璇玑玉衡拟天枢,七政循轨万物舒。耕田凿井人自娱,帝力于我何有诸。千秋万古仰范模,皎如白日临天衢。川流山峙雨露濡,圣人德泽何时枯。□□汉北声教俱,矧兹河汾其故都。邦人夸耀荣乡闾,遗庙世守无代无。迁新去故奠神居,道人精诚与神孚。觚棱金碧凌空虚,采椽土阶与古殊。岁时香火喧笙竽,神兮归来驻銮舆,佑我圣祚窥皇图。
○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单车奉使柴尚书,龙潭虎穴坦如途。丹青明着使外国,不减汉朝张与苏。共山李生有志谋,乐执鞭弭同驰驱。但愿皇恩弥宇宙,不须珍异输天都。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
早岁声华便轶群,学优不辍向来勤。两宫垂顾逢千载,三世读书萃一门。兰省柏台留谠论,玉堂金马焕雄文。平头七十无多贺,会见诸孙子又孙。
◆杨总管果(西庵集)
果字正卿,祈州蒲阴人。金正大初登进士第,元初为河南课税及经略司幕官。中统元年,拜北京宣抚使。明年,入拜参知政事。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官。其年薨,年七十三,谥文献。正卿美风姿,善谐谑,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工为文章,诗尤长于乐府。所著有《西庵集》。其自洛阳起宣抚辽西也,既至莅事,戏为喻云:回妇越商,相为室家。言说不能通,画地为图,令以意求之,十纔得其一二。每夕,回妇焚香祝天,雪泣而言,越商不知也。邻有晓回语者,潜听译之云:注禄神官,独不能远以从近也邪!传至庙堂,诸公笑之,数日齿冷,其明年遂入大参。姚燧《牧庵文集》所记如此。
羽林行
老牛叹
洛阳怀古
过狄仁杰墓
登北邙山二首
村居二首
岘山秋晚图
游裴公亭
济渎庙祷雨感应
○羽林行
银鞍白马鸣玉珂,风花三月燕支坡。侍中女夫领军事, 【一作子。】 黄金买断青楼歌。少年羽林出名字,随从武皇偏得意。当时事少游幸多,御马御衣尝得赐。年年春水复秋山,风毛雨血金莲川。归来宴贺满宫醉,山呼摇动东南天。明昌太 【一作泰。】 和承平久,北人岁献蒲萄酒。一声长啸四海空,繁华事往空回首。悬瓠月落城上墙, 【一作樯。】 天子死不为降王。羽林零落只 【一作祇。】 君在,白头辛苦趋路旁。腰无长剑手无鎗,欲语前事涕满裳。洛阳城下岁垂暮,秋风秋气伤金疮。龙门流出伊河水,北望临潢八千里。蔡州新起髑髅台,只合当年抱君死。君家父兄健如虎,一旦仓皇变为鼠。锦衣新贵见莫嗤,得时失时今又悲。
○老牛叹
老牛带月原上耕,耕儿怒呼嗔不行。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日暮归家羸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半夜风霜彻骨寒,梦魂犹遶桃林道。服箱曾作千金犍,负重致远人所怜。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
○洛阳怀古
洛阳云树郁崔嵬,落日行人首重回。山势忽从平野断,河声偏傍 【一作到。】 故宫哀。《五噫》拟逐梁鸿去,六印休惊季子来。惆怅青槐旧时路,年年无数野棠开。
○过狄仁杰墓
牝鸡声里紫宸寒,神器都归窃弄间。一语唤回鹦鹉梦,九霄夺得凤雏还。荒坟寂寞临官道,清节孤高重 【一作直。】 泰山。为问模棱苏相国,当时相见果何颜?
○登北邙山二首
干戈丛里过壬辰,原上累累冢墓新。寒食清明几家哭,问来都是陈亡人。
魏家池馆姚家宅,佳卉而今采作薪。水北水南三二月,旧时多少看花人。
○村居二首
草堂有燕贺新成,沙渚无鸥续旧盟。满径落红风扫静,一渠春碧雨添平。
春波澹澹卷寒漪,长日萧萧静竹扉。村舍蚕催桑叶大,山田鹿食麦苗稀。
○岘山秋晚图
江水江花遶大堤,太平歌舞习家池。而今风景那堪画,落日空城鸟雀悲。
○游裴公亭
裴公亭满竹林风,王屋天坛在眼中。月桂不随春共老,池波直与海相通。珍羞恐负将军腹,时雨休归社鬼功。天子仁明百灵助,连村箫鼓废年丰。
○济渎庙祷雨感应
醮坛人散碧云沈,天表吾君爱物心。一雨霶■〈雨上沱下〉三万里,成汤无用祷桑林。
◆徐按察世隆(威卿集)
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金正大四年登进士第,元初为东平行台幕官。中统元年,拜燕京宣抚使。三年,除太常卿。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户部侍郎。七年,拜吏部尚书,出为东昌路总管,擢山东道按察使,移江北淮东道。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不行。二十二年卒,年八十。所著有《瀛洲集》百卷,文集若干卷。按明歙人汪子卿仲苏《泰山志》载:「徐世隆,别号复斋,不知何许人,官翰林学士,元季丧乱,变姓名居泰山岳祠,言人贵贱修短,多验。明天顺间,复至泰山升元观,一老道士识之,容貌如儿时所见,后不知所终。」考《元史》本传及东平徐琰撰墓碑,威卿生卒年月甚详,不闻有学道求仙事也。意别有一徐世隆,而仲苏不察,误以威卿翰林学士属之耳。元人名相同者如刘肃、张经、张枢、王沂、王思诚、张守中、叶颙、伯颜、达溥化、月鲁,字相同者如张仲畴、李伯宗、吴养浩、俞子中,此类不可枚举,而诗篇遂多淆乱,当时载籍散亡,未经订正,见闻互异,正史尚多渗漏,而山经地志更不足道也。略因所见而辨正之。
胡氏杀虎歌
挽文丞相
后唐明宗庙
纪梦
送天倪子还泰山
蒿里
寄天倪子
○胡氏杀虎歌
滨州浡海县,兵籍有刘平。其妻曰胡氏,艰险常同经。起赴零阳戍,仍辇两儿行。暮宿沙河岸,忽闻啸风声。一虎蹲其间,视平若孩婴。吞臂曳之去,胡氏跃且惊。走逐十余步,掣足与虎争。急呼儿取刀,屠虎肝肠倾。虎毙平脱口,扶归季阳城。一支骨已碎,三日目乃瞑。夫殁入黄泉,妇哭入青冥。风云变黯澹,禽鸟为悲鸣。帅府取皋比,列状达省庭。庭庭状其义,复户仍免征。旌表见国政,激劝通人情。大哉夫妇恩,直与生死并。死同葬虎腹,生同食虎羹。谁谓荆钗辈,乃有如此英。班班古列女,好事多丹青。宜将杀虎传,题编家家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