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选 - 第 454 页/共 817 页

△五渡水   几时落东溪,曲折卧天汉。语似登山人,可饮不可盥。   △测影台   一片开元石,愈知天地中。今宵北窗梦,或可见周公。   △箕山   土阶堕渺茫,多少曹与马。底事住青山,近代无让者。   △颍水   邂逅洗耳翁,去饮上流水。此日傥相逢,黄犊应渴死。   △卓锡泉   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玄。至今卓锡地,莹彻有遗泉。   △巢翁冢   既知田间乐,焉知田间苦。惟是唐虞朝,所以有巢父。   ○读汝南遗事二首   轵道牵羊事已非,更堪行酒着青衣。裹头婢子那知此,争逐君王烈焰归。   六朝江水故依然,隔断中原又百年。长笑桓温无远略,竟留王猛佐苻坚。   ○读通鉴   风烟惨淡驻三巴,汉烬将燃蜀妇髽。欲起温公问书法,武侯入寇寇谁家? 【《辍耕录》霍治书云:紫阳杨焕然先生读《通鉴》,论汉、魏正闰,大不平之,遂修《汉书》驳正其事,因作诗云云。后攻宋军回,始见《通鉴纲目》,其书乃寝。】   ○紫阳阁   碧瓦朱甍动紫烟,清风吹袂渺翩翩。梦回忆得三生事,悔落黄尘六十年。   ○题二贤祠   从经操懿狎孤儿,世事尤非扣马时。若道后人真可诳,空山焉有二贤祠。 【癸丑二月望,奉天杨奂题《首阳山夷齐庙》,同里王璨、张端平、陆员择从行。】   ○涿南见蚕妇本汴梁贵家   蚕月何曾出后堂,干戈流落客他乡。罗衣着尽无人问,自把荆篮摘野桑。   ○出郭作   燕姬歌处啭莺喉,燕酒春来滑似油。自有五陵年少在,平明骑马过卢沟。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城荒寺古冷于冰,绛帐谁烧照佛灯。闲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   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忆君美   寒雁明朝下五湖,长安西望独踌躇。无情谁似张公子,两见秋风不寄书。   ○寄君美二首   不走瀍东走涧西,八年迎送愧山妻。长思醉卧高堂上,满枕春风听竹鸡。   铜柱从君泣堕鸢,鸱夷心事五湖船。头颅如此人间世,不得青山对暮年。   ○管宁濯足图   踏遍辽东未是痴,藜床欲穴只心知。好留一掬黄泥水,墁却曹郎受禅碑。   ○答客   仕晚自知为学拙,家贫人道治生疏。满山薇蕨春风老,昨夜邻翁有报书。   ○泛舟   燕子迎风掠水飞,楼前杨柳绿依依。十年不作南塘梦,怕见残阳上客衣。   ◆王内翰盘(鹿庵集)   盘字文炳,广平永年人,徙居汝之鲁山。登金至大四年经义进士第。元中统初,擢益都等路宣慰副使。顷之以疾免,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其居曰「鹿庵」,有终焉之志。师围济南,授参议行中书省事,迁翰林直学士,出为真定宣慰使。至元元年,复召入翰林,兼太常少卿,进拜承旨,累乞致仕,不许,年八十二,始遂所请。三十年卒,年九十二。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洛国公,谥文忠。文炳人品高迈,气概一世,尝曰:文章以自得不蹈袭前人一言为贵。又曰:为学务要精熟,当镕成汁,泻成锭,团成块,按成饼。故其文词波澜宏放,浩无津涯。李野斋称其为文冲粹典雅,得体裁之正,不取尖新以为奇,不尚隐僻以为高。诗则述事遣情,闲逸豪迈,不拘一律。其居翰林也,持文柄者余二十年,天下学士大夫想闻风采,得从容晋接,终身为荣。元初开国诸公,未有出其右者。   游黄华山   ■〈山共〉峪山   扁鹊墓   巨源相过话旧有感   嵇侍中庙   百门泉二首   昆阳怀古   尧帝庙   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   ○游黄华山   林虑着太行,峰峦一都会。晴岚照郛郭,朝日炫金翠。盘盘黄华山,高秀众峰内。万仞青芙蓉,屹立见根蔕。有泉不知源,滂沛落云际。初疑玉虹垂,兼讶银河溃。翻翻雪练飞,汹汹风雷沸。前年会一游,披览恨未细。今兹重经过,适与佳客萃。坐分石上苔,行并林间辔。缅怀雪溪老,远出辽海外。飞声入中华,遂占此山丽。吾家墨灶峰,卑小众所易。婆娑百本松,龙蛇护清閟。烟雨一窗书,作我幽栖地。会看此名山,永无黄华配。江山无大小,玩赏因人贵。嗟我复何人,题诗聊自戏。   ○■〈山共〉峪山   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今晨到■〈山共〉峪,驱马五松边。未移金门日,还指元康烟。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何当重经过,岩下细留连。   ○扁鹊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