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10 页/共 64 页

【宫词】石鲸鳞甲动风雷,谁向昆明问劫灰。夜宴有珠能照乘,大鱼冲索报恩来。   【简释】《三辅黄图》载,昆明池有石鲸,每至雷雨,常鸣吼,鳍尾皆动。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朔曰:“西域胡人知之。”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又)载,昆明池中有灵沼,名“神池”,通白鹿原。原人钓鱼,纶绝而去,梦于武帝,求去其钩。三日戏于池上,见大鱼索。帝曰:“岂不应昨所梦耶!”乃取钩放之。间日,池滨得明珠一双。帝曰:“此鱼之报耶!”   【宫词】离宫别馆接兰田,万骑奔腾望若烟。御苑联开三十六,宸游频散水衡钱。   【简释】《三辅黄图》载,上林苑东南至兰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周袤三百里,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又)载,三十六苑,宦臣奴婢三万人。(又)载,上林有令,有尉主治禽兽宫馆之事者,称水衡。   【宫词】琉璃为帐石为床,三伏中含九月霜。室号延清清若许,豪华偏付贩珠郎。   【简释】《三辅黄图》载,清凉殿亦称“延清室”。   《汉书》载,清室则中夏含霜,即此。董偃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侍者于外扇偃,偃曰:“玉岂须扇而后凉耶。”   《拾遗记录》载,董偃,起自贩珠之徒,因庖宰而升宠。   【宫词】飐飐双须髻有裙,玉钗燕子各争新。晓妆自启菱花镜,几度磨光拭水银。   【简释】《洞天清禄集》载,道州民于春陵冢,得古镜,背上作菱花四朵,极精巧。其镜面、背皆用水银,即今所谓磨镜药也。此乃西汉时物。   《中华古今注》载,昭帝制小须双裙髻。   《述异记》载,元鼎元年,神女留玉钗与帝。帝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视钗匣,唯见白燕直上天去。后宫常做玉钗,因名“玉燕钗”。   【宫词】长定宫中事若何,阴谋尽出霍家婆。酬功秘制蒲桃锦,犹听淳于怨语多。   【简释】《汉书·外戚传》载,许皇后当娠病,女医淳于衍者,霍氏所爱,尝入宫侍皇后疾。显辟左右,自谓衍:“少夫幸报我以事,我亦欲报少夫,可乎?”衍曰:“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显曰:“妇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今皇后当免身,可因投毒药去也。如蒙力事成,富贵与少夫共之。”衍即附子,入长定宫。皇后免身后,衍取附子并合太医大丸,以饮。皇后有顷曰:“我头涔涔也,药中得无有毒?”对曰:“无有。”皇后遂愈加烦懑而崩。   《西京杂记》载,霍光妻遣淳于衍薄桃锦二十四匹,散光绫二十五匹,匹值万钱。又与走珠一琲,绿绫百端,钱百万,黄金百两,为起第宅。奴婢不可胜数,衍犹怨曰:“吾为尔成何功,而报我若是哉!”   【宫词】宠任颛房望幸难,关心同祝圣躬安。何人变制裁竆袴,都为邀恩恼上官。   【简释】《汉书·外戚传》载,孝昭上官皇后,即霍光外孙,光欲后擅宠有子。帝实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皇后立,十岁而昭帝崩。后年十四五,云服虔曰:“穷绔有前后,当不得交通也。”师古曰:“使令所使之人也!”绔即袴也。即当裩裆袴也。   【宫词】淋池秋静泛洪波,玉手纤纤采芰荷。风月满天衣袖薄,木兰舟上唱新歌。   【简释】《拾遗记》载,昭帝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芰荷,名曰“低光”,荷亦有倒生。菱名“紫茭”。帝命以文梓为船,木兰为拖,刻飞鸾翔鹢,饰于船首,随风轻荡,毕景忘归,乃至通夜。使宫人歌曰:“秋景素兮泛洪坡,挥纤手兮折芰荷,凉风凄凄扬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云多?!”帝乃大悦,起商台于池上。   【宫词】早知天意属曾孙,宝镜系绳未忍分。诏下宫中求故剑,昭阳玺绶拜平君。   【简释】《西京杂记》载,宣帝系狱,臂上犹带史良娣合采婉转,丝绳系身毒国宝镜一枚。及即位,每持此感咽。   《汉书·外戚传》载,孝宣许皇后,元帝母也。曾孙立为帝,平君为婕妤,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有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自立许婕妤为皇后。平君,是许后之名。   【宫词】桂台水浅鹢舟轻,凤辖翩翩出禁城。忽听歌声天上落,君王度曲过昆明。   【简释】《拾遗记》载,元凤二年,于淋池南起桂台,以望远气。东引太液之水,宣帝常以季秋之日,泛蘅兰云鹢之舟,钓于台下。   《续齐谐记》载,宣帝以皂盖车赐霍光,至夜,车辖上金凤辄亡去。帝闻而异之,取其车,每游行则御乘之。帝崩,凤凰飞去,莫知所在。稽康诗云:“翩翩凤辖,逢此网罗。”   《三辅黄图》载,宣曲宫,在昆明池西,孝宣帝常于此度曲。故称“宣曲宫”。   【宫词】马上琵琶涴泪痕,谁教公主嫁乌孙。锦车持节和戎使,犹得生还入玉门。   【简释】《太平御览》———傅元琵琶序曰,闻之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伎工知音者,作马上之乐。   《汉书·西域传》元康二年,乌孙尚汉公主。尚,即娶也。(又)载,乌孙,乌就屠愿得小号,宣帝使冯夫人锦车持节诏焉。   【宫词】昭仪新号表尊荣,坤德徽柔惬众情。红袖持杯齐拜祝,妃星常作寿星明。   【简释】《汉书·外戚传》载,孝元傅昭仪,哀帝祖母也。元帝即位,立为婕妤,甚有宠。为人有才略,善事人,下至宫人左右,饮酒酹地皆祝延之。元帝既重傅婕妤,以有子为王上。尚在未得称太后,乃更号曰昭仪。赐以印绶。在婕妤上,昭其仪尊之也。   《师古注》载,酹以酒沃地也。祝延,祝之使长年也。   【宫词】粉黛三千遍六宫,丹青取次入图中。承恩不尽关容貌,且把黄金赂画工。   【简释】《西京杂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乃按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王嫱不肯赂,遂不得见。匈奴求美人,上按图以昭君行。   【宫词】虎圈初开猛兽驰,挡熊偏有玉腰支。上林野彘曾惊坐,却笑先皇救贾姬。   【简释】《汉书·外戚传》载,冯昭仪为婕妤,上幸虎圈。熊逸出,欲上殿,婕妤直前挡熊而立。上问,故对曰:“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挡之。”元帝以此,倍敬重焉。   《酷吏传》载,郅都,东海人。景帝时为郎,尝从游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欲自持兵刃救贾姬。郅都上前曰:“天下所少岂贾姬,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未伤贾姬。   【宫词】珠帘风动佩玲珑,玉几光明绨锦重。天玺更逾秦玺贵,青囊收贮紫泥封。   【简释】《西京杂记》载,昭帝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又)载,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又)载,元后在家,旧有白燕衔白石,大如指坠。绩筐中,后取之石自割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复还合。后为皇后常并置玺匣中,谓之天玺。(又)载,中书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汉旧仪,玺,王者印也,绶带也。所以,系玺黄赤绶四采。武都紫泥封,盛以青囊,为素裹。   【宫词】玉策银编满石渠,煌煌图籍半秦余。青藜下照文星焕,天禄宵分正校书。   【简释】《三辅黄图》载,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又)载,天禄阁,藏典籍之所。刘向于成帝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柱青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诵书,乃吹杖端烟然,授五行洪范之文。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宫词】云母屏风望若无,金霞帐里梦初苏。人来鸳殿无妍丑,枕上常悬不夜珠。   【简释】《西京杂记》载,飞燕为后,其女弟居昭阳殿上,三十五条内,有云母屏风。   《飞燕外传》载,真腊夷献万年蛤、不夜光珠。彩皆若月,照人无妍丑,皆美艳。帝以蛤赐后,以珠赐婕妤。后以蛤装五成金霞帐,帐中常若满月。久之,帝谓婕妤曰:“吾昼视后,不如夜视之美。每旦令人忽忽若失。”婕妤闻之,即以珠号为“枕前不夜珠”为后寿。(又)载,帝居鸳鸯殿便房。   【宫词】己看燕子入深宫,寂寞增成闭落红。薄命自甘团扇弃,敢将中道怨秋风。   【简释】《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居增成舍,赵氏姊弟骄妒婕妤,恐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乐府解题》载,班婕妤为帝宠爱,后见薄,退居东宫,作纨扇诗,以自伤悼。班婕妤“怨歌行”云:“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清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匣笥中,恩情中道绝。”   【宫词】九迴新制息肌方,掌上轻盈舞袖长。夜半琴声何处发,庆郎骑马入昭阳。   【简释】《飞燕外传》载,江都易王故姬李阳华,尝教后九迴沈水,香泽雄麝脐内息肌丸。婕妤亦服息肌丸。(又)载,飞燕身轻能作掌上舞。   《西京杂记》载,庆安世为成帝侍郎,善鼓琴。赵后悦之,可以出入御内,绝见宠幸。   【宫词】含风殿接避风台,啄尽皇孙起祸胎。最是多情相关问,今朝赤凤为谁来。   【简释】《飞燕外传》载,婕妤贵幸帝,作少嫔馆为含风殿。   《拾遗记》载,帝尝与飞燕戏于太液池。每轻风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故太液池有避风台。(又)载,飞燕于后宫有子者,皆杀之。故有“燕啄皇孙”之谣。   《飞燕外传》载,后所通燕,赤凤者,兼通昭仪。时宫中故事,上灵女庙,踏地歌“赤凤来”曲。后谓昭仪曰:“赤凤为谁来?”昭仪曰:“赤凤为吾姊来。”   【宫词】昭仪宝帐锦成窠,兰室汤温蹴细波。帘外君王窥浴罢,侍儿谁最得金多。   【简释】《飞燕外传》载,诏益州留三年输,为婕妤作七成锦帐。(又)载,昭仪夜入浴兰室,帝从帷中窥之,约赐侍儿黄金,使不得言。私婢不与约中,值帝出帷即白昭仪,昭仪即隐避。自是,帝多袖金,逢侍儿、私婢辄牵止赐之。   【宫词】太液池边夜色微,云雷宫殿走如飞。楸枰进御毛丸歇,才见羔裘拜赐归。   【简释】《拾遗记》载,成帝好徽行于太液池,旁起“宵游宫”。造“飞行殿”,方一丈,如今之辇。上于辇上,觉其行疾如风雷之声,名曰“云雷宫”。   《西京杂记》载,成帝好蹴踘,臣以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君作弹棋以献。帝大悦,赐青羔裘,紫丝履,服以朝观。   《风俗通》载,毛丸,谓之。   【宫词】君王亦号张公子,怪得张家受宠优。车骑满城齐报道,昭阳嫁女富平侯。   【简释】《汉书》载,富平侯张放者,大司马安世曾孙也,母敬武公主。鸿嘉中,成帝欲遵武帝故事,与近臣游宴。放以公主子,少年殊丽,性开敏得幸。放娶皇后弟,平恩侯许嘉女。上为设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号为“天子娶妇、皇后嫁女”。(又)载,引《赵后传》云,先是童谣曰:“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瑯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成帝每微行出,常与张放聚,而称富平侯家,故曰“张公子。   【宫词】披香博士抱殷忧,灭火何堪祸水留。眘卹胶丸常进御,此乡真欲老温柔。   【简释】《飞燕外传》载,帝御云光殿,帐使樊进合德。合德谢曰:“贵人姊虐妒不难灭恩,受耻非姊教。愿以身易耻,不望旋踵。”音词舒清切。帝乃归合德。宣帝时,披香博士淖方成,白发教授宫中,号“淖夫”。人在帝后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讽后曰:“上久无子,宫中何不思千万岁计耶,何不时进上求有子。”后得计。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谓曰:“吾老是乡矣!”(又)帝病缓弱,太医不能救。求奇药,尝得眘卹胶遗昭仪。昭仪辄进帝一丸一幸,一夕,昭仪醉进七丸,帝昏夜拥昭仪居九成帐,笑吃吃不绝。抵明,帝起,御衣阴精流输不禁。须臾,帝崩。   【宫词】恩赐全家宴未央,董贤甲第起康庄。六宫谁及椒风宠,空学轻衣断袖装。   【简释】《汉书·佞倖传》载,上置酒麒麟殿,董贤父子亲属饮宴。   《三辅黄图》载,未央宫内有麒麟殿。   《西京杂记》载,哀帝为董贤,起大第于北阙下,楼阁台榭相连,山池玩好,穷尽雕丽。   《拾遗记》载,帝命董贤,更易轻衣小袖,不用奢带修裙,宫人皆效其断袖。又曰:“割袖”,恐惊其眠。   《汉书·佞倖传》载,董贤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裒,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廼断裒而起,其恩宠至此。又诏董贤女弟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   附:刘元   刘元,更始帝。景帝六世孙。称帝三年,为赤眉所灭。改元一(更始)。   【宫词】绣■〈髟上屈下〉将军护九重,后庭佳丽满瑶宫。外朝有事劳亲决,暂向帷前奏侍中。   【简释】《后汉书·五行志》载,更始诸将军过雒阳者,数千辈。皆帻而衣妇人衣,绣■〈髟上屈下〉拥时,智者见之,以为服之不衷,身之灾也。乃奔入边郡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