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话 - 第 3 页/共 3 页
“王曾三元”剧,见《宋史》:“曾字孝先,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按:今谓曾为三元,信也;至谓曾子复为右榜三元,则无稽矣。曾无子,以弟融之子绎为后。
包龙图各剧,据《宋史》:“包拯尝除龙图阁直学士。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凡讼诉,径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按:今童妇辈凡言平反寃狱,辄称“包龙图”,或称“包待制”,且言“死作阎罗”,因“包老”一言也。
《平妖传》,见《居易录》:“今小说演义记贝州王则事,其中人多有依据。如马遂击贼被杀,见《宋史》。使马遂乃贾魏公,借作潞公耳。所云成都神医严三点者,江西人,见《癸辛杂志》。其‘多目神’,借用李文靖事。”杨文奎《王魁不负心》。按:王魁见《齐东野语》:“嘉佑中,王俊民为应天府发解官,得狂疾,取交股刀自裁。左右抱持之。免出试院,医云有痰,以药吐之,中夜洞泄而死。其父诉关道士,道士传冥中语云:‘为五十年前打杀谢、吴、刘不结案事。’因托夏噩姓名作《王魁传》。实其事皆不然。”《书录解题》:“陈翰,唐末人,王魁乃本朝事,当是后人剿入之。”《草木子》:“俳优戏文,始于《王魁》”。卽此人。
“蔡襄建洛阳桥”剧,见《说郛洛阳桥记》附录,又见《筠廊偶笔》,云:“明鄞人蔡钖为泉州太守,欲修洛阳桥,以文檄海神。一醉卒趋而前曰:‘我能赍往’。乞酒饮,大醉,自投于海。若有人扶掖之者,俄而以‘醋’字出。锡意必廿一日酉时,遂是日兴工。语载锡本传中,人乃以其事附蔡*
端明也。”
“陈造惧内”剧,见苏诗:“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黄鲁直亦有与季常简,曰:“公暮年来想渐求清净之乐,姬媵无新进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耶?”又一帖,云:“河东夫人亦能哀怜老大,一任放不解事耶?”则柳氏之妬,固已。按:今南剧搬演“跪池”一事,未免已甚;北剧至有《变羊》剧,尤诞——然亦有本,但不属陈季常。《艺文类聚》:“一士人妇大妬,常以长绳击夫足。士与巫谋,乘妇睡,以绳击羊。妇觉,牵绳而羊至,大惊,问巫。巫曰:‘能悔,可祈请。’妇因悔,誓不妬,巫乃令七日斋,举家诣神祷祝。士徐徐还。妇见,泣曰:‘多日作羊,不辛苦耶?’士曰:‘犹忆噉草不美。’妇后略妬,士卽伏地作羊鸣。妇惊起,永谢不敢。”
元吴昌龄“东坡、苏小妹” 。按《欧阳文忠集苏明允墓志》云:“君三女,皆早卒。”按:明允一女适其母兄程浚之子之才,一女适柳子玉;而世俗云小妹适秦少游,不见传记,岂明允之最小女耶?惟元吴昌龄《东坡梦》杂剧为是言,并云其妹之名曰“子美”。
《水浒》剧见《游览志余》:“钱塘罗贯中,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等事,机巧甚详,坏人心术,其子孙三代俱哑。”《七修类稿》:“宋江乃施耐庵编。昨见《点鬼簿》载宋江傅记之名,则亦有本,因而编成,故曰:‘编’。”《庄岳委谈》:“《水浒传》所称三十六天罡,见《宋史张叔夜傅》‘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癸辛杂志》载龚圣予宋江三十六人赞,备列名号,曰:“呼保义宋江、智多星无学究、玉麒鳞卢俊义、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尺八腿刘唐、没羽箭张青、浪子燕青、病尉迟孙立、浪裹白跳张顺、船火儿张横、短命二郎阮小二、花和尙鲁智深、行者武松、铁鞭呼延绰、混江龙李俊、九纹龙史进、小李广华荣、霹雳火秦明、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插翅虎雷横、神行太保戴宗、先锋索超、立地太岁阮小五、青面兽杨志、赛关索杨雄、一直撞董平、两头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没遮拦穆宏、拚命三郎石秀、双尾蝎解宝、铁天王晁盖、金鎗班徐宁、扑天鵰李应。”较小说多孙立、晁盖,无公孙胜、林冲;其吴学究不著名,尺八腿、一直撞绰号大异,铁鞭、先锋、赛关索、金鎗班小异;先后次第,尤多不同。《宣和遗事》卢俊义作李俊义,杨雄作王雄,关胜作关必胜,并载花石纲等事,皆似是《水浒》事本,而呼保义等号无之。《宋鉴》刘豫所害关胜,或卽大刀也。其《燕青赞》云:“平康卷陌,岂是知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然则时固有一丈青者,而不在数中,果复有所谓七十二地煞乎?又高俅事,见《居易录》:“乃东坡小史,以属王晋卿诜。诜遣俅送篦刀子于端王邸,令对蹴,大喜,幷送人皆留。逾月,王登大宝,眷渥日厚,数年间持节至使相。傅所云‘小苏学士’卽东坡,而稍变其文耳。都尉,卽诜也。”至误走妖魔事,见《钱氏私志》:“河北贼方定,蔡京谓徐神翁曰:‘且喜天下太平!’徐曰:‘天上方遣许多魔君下生人间,作壤世界。蔡曰:‘如何得识其人?’徐笑曰:*
‘太师亦是’。”按:此段卽是《水浒》楔子所由演。
《续水浒》诸剧,见《瓮天脞语》载:“宋江潜至李师师家,题词于壁。”按:陆友仁《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云:“睦州盗起尘连北,谁挽长江洗兵革?京东宋江三十六,悬赏招之使擒贼。后来报国收战功,捷书夜奏甘泉宫。”则江降后自有攻讨方腊等事,续传不为无因。”
《麒麟记》韩蕲王夫人,见《鹤林玉露》:“夫人本娼。尝于庙柱下见一虎蹲卧,惊走出。复往视之,乃一卒也。因蹴起,问姓名,为韩世忠,心异之,告其母,约为夫妇。后封梁国夫人。”按:今《麒麟记》演其事。
《岳武穆精忠传》何立至酆都事,见《云迈淡墨》,所谓“告相公,东窗事发也”。又《扫秦》剧,见《江湖杂记》:“桧旣杀武穆,向灵隐祈祷,有一行者乱言讥桧。桧问其居址,僧赋诗有‘相公问我归何处,家在东南第一山’之句。”其事又见《邱氏遗珠》。元张光弼有《咏何立事》诗。
《荆■{金义}》剧见《鹤林玉露》:“龟龄及第甚晚,已有二子,并非新娶,而其母已没。”今之《荆■{金义}》传奇,乃史氏妄作也。《天禄志余》谓:“玉莲,王梅溪女。孙汝权,宋进士,与梅溪友善。先生劾史浩八罪,汝权实怂恿之,为史氏所最切齿,遂妄作《荆■{金义}》传奇,谬其事以蔑之。南宋余姚许浩尝赋《荆■{金义}百咏》,卽其事也。”《杨升庵外集》谓:“潜说友乃宋安抚使,与贾似道同时。”今传奇王十朋有此人,讹以为钱,反以为梅溪前辈,谬也。*
《玉簪》剧见《古今女史》:“宋女贞观尼陈妙常年二十余,姿色超羣,诗文俊雅,工音律。张于湖授临江令,宿观中,调之,妙常不纳。——载《名媛玑囊》。后与于湖友潘法成私通情洽,密告于湖,以计断为夫妇。”
《月明度柳翠》剧,见姚靖《西湖志》:“宋绍兴间,柳宣教履临安尹任,僧玉通不赴庭参,柳便用红莲计破其戒。玉通惭悔而死,托生于柳,隶乐籍,报之。久之,皋亭山僧清了以化缘诣柳翠,为戴面具现身说法,示彼前因。翠悟,沐浴而化。”清了一名月明,故云“月明和尙度柳翠”也。元李寿卿撰曲,见臧晋叔选《百种曲》中。考《咸淳临安志》、《五灯会元》,皆无柳宣教、月明之名。今所演,盖《武林旧事》所载元夕舞队之《耍和尙》也。
《黄孝子寻亲》剧,见《元史?孝义传》:“黄觉经,建昌人,五岁遭乱失母。稍长,誓天愿求母所在。愿渡江涉淮,行乞而往。至汝州梁县春店,得其母以归。”
“沈万三”剧,见《明史高后传》:“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太祖怒,欲诛之。后谏曰:‘民富敌国,民自不祥,天将灾之,何诛焉?’乃释秀。”秀卽沈万三也。明巨富者,谓之‘万户三’。沈本名富,字仲荣。《柳亭诗话》云:“金陵水西门有猪龙为患,相传明祖以沈仲荣聚宝盆镇之,乃止,故名‘聚宝门’。仲荣得张三丰罐火之术,致富敌国。盆,卽鼎器也。”*
《铁冠图》剧见《宋景濂集?张中傅》:“中字景善,抚之临川人。举进士不第,遇异人授以太极数学。帝下豫章时,因邓愈荐,遣使召问。后言事往往奇中。尝戴铁冠,人因号‘铁冠子’。”按《杂说》云:“明祖谕道人:‘汝能先知。试言我国事,直述无讳。’道人口诵数十语,其后多验,卽剧所谓《铁冠图》也。
《唐赛儿》剧见《明史?成祖纪》:“永乐十八年二月,蒲台妖妇唐赛儿作乱,安远侯柳升帅师讨之。三月辛巳,败贼于卸石,赛儿逸去。”好事者演其事,谓之《女仙外史》,演剧者本之。
《海瑞市棺》剧,见《明史》本传:“上疏时,先市一棺,诀别妻子。”故俗有“海瑞棺材,抬去抬来”之谚,由此。
《十五贯》剧况青天,见《悬笥琐探》:“苏州太守况锺刚果练达,多有惠政。九载去任,人呼曰‘况青天’。”
《唐伯虎三笑姻缘》剧秋香,见姚旅《露书》,乃吉道人事:与宦家婢秋香遇于虎邱,因道人有姊丧,白衫内服紫裩,风动裾开,秋香见而含笑。道人乃鬻身为宦家奴,伴其子读书,具得欢意。问其欲,求秋香为妻。许之,具数百金装,送秋香归道人。道人名之任,字应生,江阴人;本姓华为母舅赵子。按:今演其事为剧,移以属唐寅。
〔注〕每卷前原题“绵州李调元童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