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选 - 第 3 页/共 133 页

雎景臣共三本    周仲彬共五本    吴仁卿共三本    顾仲清共二本    沈和甫共六本    鲍吉甫共八本    赵文宝共六本    孙子羽一本    秦蕑夫四本    张鸣善共二本    郑廷玉共二十一本    范冰壶一本    柯丹丘共十二本    王子一共四本    刘东生共三本    谷子敬共三本    杨舜民共二本    杨景言共二本    贾仲名一本    杨文奎共四本    罗贯中一本    李致远一本    杨景贤一本    张国瑶一本    无名氏共一百五本    赵明镜共三本以下四人俱系娼夫不得与名士并列    张酷贫共三本    红字李二共三本    花李郎共二本    元知音善歌之士三十六人   ●元曲选序   若下里人臧晋叔撰   世称宋词元曲。夫词。在唐李白陈后主皆已优为之。何必称宋。惟曲自元始有。南北各十七宫调。而北西厢诸杂剧亡虑数百种。南则幽闺琵琶二记已耳。或谓元取士有填词科。若今帖括然。取给风檐寸晷之下。故一时名士。虽马致远乔孟符辈。至第四折往往强弩之末矣。或又谓主司所定题目外。止曲名及韵耳。其宾白则演剧时伶人自为之。故多鄙俚蹈袭之语。或又谓西厢亦五杂剧。皆出词人手裁。不可增减一字。故为诸曲之冠。此皆予所不辩。独怪今之为曲者。南与北声调虽异。而过宫下韵一也。自高则诚琵琶首为不寻宫数调之说。以掩覆其短。今遂借口谓曲严于北而疎于南。岂不谬乎。大抵元曲妙在不工而工。其精者采之乐府。而粗者杂以方言。至郑若庸玉玦。始用类书为之。而张伯起之徒。转相祖述为红拂等记。则滥觞极矣。曲白不欲多。唯杂剧以四折写传奇故事。其白有累千言者。观西厢二十一折。则白少可见。尤不欲多骈偶。如琵琶黄门诸篇。业且厌之。而屠长卿昙花白终折无一曲。梁伯龙浣纱梅禹金玉盒白终本无一散语。其谬弥甚。汤义仍紫钗四记。中间北曲。骎骎乎涉其藩矣。独音韵少谐。不无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之病。南曲绝无才情。若出两手。何也。何元朗评施君美幽闺远出琵琶上。而王元美目为好奇之过。夫幽闺大半已杂赝本。不知元朗能辨此否。元美千秋士也。予尝于酒次论及琵琶梁州序念奴娇序二曲。不类永嘉口吻。当是后人窜入。元美尚津津称许不置。又恶知所谓幽闺者哉。予家藏杂剧多秘本。顷过黄从刘延伯借得二百种。云録之御戏监。与今坊本不同。因为参伍校订。摘其佳者若干。以甲乙厘成十集。藏之名山而传之通邑大都。必有赏音如元朗氏者。若曰妄加笔削。自附元人功臣。则吾岂敢。万历旃蒙单阏之岁春上巳日书于西湖僧舍   ●序二   今南曲盛行于世。无不人人自谓作者。而不知其去元人远也。元以曲取士。设十有二科。而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或西晋竹林诸贤托杯酒自放之意。予不敢知。所论诗变而词。词变而曲。其源本出于一。而变益下。工益难。何也。词本诗而亦取材于诗。大都妙在夺胎而止矣。曲本词而不尽取材焉。如六经语。子史语。二藏语。稗官野乘语。无所不供其采掇。而要归断章取义。雅俗兼收。串合无痕。乃悦人耳。此则情词稳称之难。宇内贵贱妍媸幽明离合之故。奚啻千百其状。而填词者必须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此则关目紧凑之难。北曲有十七宫调。而南止九宫。已少其半。至于一曲中有突增数十句者。一句中有衬贴数十字者。尤南所绝无而北多以是见才。自非精审于字之阴阳。韵之平仄。鲜不劣调。而况以吴侬强效伧父喉吻。焉得不至河汉。此则音律谐叶之难。总之曲有名家。有行家。名家者出入乐府。文彩烂然。在淹通闳博之士。皆优为之。行家者随所妆演。无不摹拟曲尽。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是惟优孟衣冠。然后可与于此。故称曲上乘首曰当行。不然。元何必以十二科限天下士。而天下士亦何必各占一科以应之。岂非兼才之难得而行家之不易工哉。予尝见王元美艺苑巵言之论曲。有曰。北曲字多而声调缓。其筋在弦。南曲字少而声调繁。其力在板。夫北之被弦索。犹南之合箫管。摧藏掩抑。颇足动人。而音亦袅袅与之俱流。反使歌者不能自主。是曲之别调。非其正也。若板以节曲。则南北皆有力焉。如谓北筋在弦。亦谓南力在管可乎。惜哉元美之未知曲也繇斯以评。新安汪伯玉高唐洛川四南曲。非不藻丽矣。然纯作绮语。其失也靡。山阴徐文长祢衡玉通四北曲非不伉傸矣。然杂出乡语。其失也鄙。豫章汤义仍。庶几近之。而识乏通方之见。学罕协律之功。所下句字。往往乖谬。其失也疎。他虽穷极才情。而面目愈离。按拍者既无绕梁遏云之奇。顾曲者复无辍味忘倦之好。此乃元人所唾弃而戾家畜之者也。予故选杂剧百种。以尽元曲之妙。且使今之为南者。知有所取则云尔。   万历丙辰春上巳日若下里人臧晋叔书   ●天台陶九成论曲   唐有传奇。宋有戏曲。金有院本杂剧。而元因之。然院本杂剧厘而为二矣。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凈。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鹘能击众禽。末可打副凈故也。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孤装。又谓之五花爨弄。或云宋徽宗见爨国人来朝。其衣装鞵履巾裹傅粉墨。举动可笑。使优人效之以为戏。又有焰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焰耳。取其如火焰易明而易灭也。其间副凈有道念。有筋斗。有科泛。教坊色长魏武刘三人最着。魏长于念诵。武长于筋斗。刘长于科泛。至今乐人皆宗之。院本名目多不具载。然金章宗时有董解元所编西厢记。世代未远。尚罕解者。况今杂剧中曲调之宂乎。因取诸曲名。分调类编。以备好事稽古者之一览云。   ○黄钟宫三十三章   醉花阴   喜迁莺   出队子   刮地风   四门子   节节高【节一作接】   者刺古   兴龙引【龙一作隆】   愿成双   抛球乐【一作彩楼春】   塞雁儿   红锦袍【一作红衲袄】   昼夜乐   人月圆   倾杯序   文如锦   九条龙   古神仗儿   古水仙子   古寨儿令【寨一作赛】   降黄龙滚   金殿乐三重   三煞   二煞   柳叶儿【与仙吕出入】   贺圣朝【与中吕商调出入】   山坡羊【一作苏武持节与中吕出入】   挂金索【以下二章与商调出入】   侍香金童女冠子【一作双凰翅与大石出入】   尾声   随尾【南吕通用】   随煞【仙吕双调越调大石通用】   ○正宫五十四章   端正好【与仙吕不同】   滚绣球   倘秀才   呆骨朵【一作灵寿杖】   叨叨令   笑和尚【一作笑歌赏】   黄梅雨   芙蓉花   锦庭芳   黑漆弩【一作学士吟又作鹦鹉曲】   月照庭   最高楼   甘草子   灵寿歌   番马舞西风   摊破满庭芳   三错煞   二错煞   塞鸿秋【以下三章与仙吕中吕出入】   满庭芳   醉太平   货郎儿【以下五章与仙吕出入】   怕春归   六幺遍【一作柳稍青】   金殿喜重重   四换头   伴读书【以下二十二章与中吕出入】   穷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