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谱 - 第 2 页/共 4 页

天文   《释典》云:十二星宫有巨蟹焉。   食证   孟诜《食疗本草》云:蟹虽消食,治胃气、理经络,然腹中有毒,中之或致死,急取大黄、紫苏、冬瓜汁解之,卽差。又云:蟹目相向者不可食。又云:以盐渍之,甚有佳味,沃以苦酒,通利支节,去五脏烦闷。【予谓亦不可与柿子同食,发霍泻。】   异名   《中华古今注》云:蟚蚎,小蟹也。生海涂中,食土。一名长卿,其一螯偏大者为拥剑,一名执火。   诫嗜   《混俗頥生论》曰:凡人常膳之间,猪无筋、鱼无气、鸡无髓、蟹无腹,皆物之禀气不足者,不可多食。   兵异   《军畧灾篇》云:地忽生蟹,当急迁砦栅,不迁,将士亡。   集鼠   陶隠居云:僊方以黒犬血灌蟹,三日烧之,诸鼠毕集。   鲎类   郭景纯传山海经云:鲎形如惠文冠,青黒色,十二足,长五六尺,似蟹。雌常负雄而行,渔者取之必双得。即呉都赋所谓乘鲎者也。吕延济亦注云似蟹。   浦名   南齐建武四年,崔慧景作乱到都下。【今之金陵】不克,单马至蟹浦,投渔人太叔荣之,荣之故为慧景门人,时为蟹浦戍,因斩慧景头纳鳅篮中,送都下焉。   画   唐韩晋公滉善画,以张僧繇为之师,善状人物、异兽、水牛等,尤妙于螃蠏。   输芒   孟诜《食疗本草》云:蟹至八月卽啖芒,两茎长寸许。东向至海,输送蟹王之所。陶隠居亦云:今开蟹腹中,犹有海水,乃是其证。予谓即陆鲁望云执穗,以朝其魁者也。与夫羔羊跪乳,蜂房会衙,俱得自然之礼。   蛉腹   《唐韵》况字,逋翁混胎丈人摄魔还精符曰:螟蛉之子,虾目蟹腹,卽卽周周,两不相掩,此之谓体异而气同。   同鼠孽   唐陆龟蒙字鲁望,作《稻鼠记》,引《国语》曰:今吾稻蟹不遗种,岂呉人之土鼠与蟹更俟其便而効其力,殱其民欤?   为菑   晋《隠逸传》,夏统字仲御,会稽永兴人也。幼孤贫,养亲以孝睦闻。初兄弟毎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采螊□〈虫越〉以自资养。   玉篇   八足【蟹二螯八足】□〈虫不〉【普流反,似蟹二足,亦见郭璞江赋。】蜅□〈虫尃〉【上方武下布莫反,皆蟹也。】   月令   季冬行秋令,介虫为妖。【丑为鳖蟹】   图经   罗处约《新修苏州图经鸟兽虫鱼篇》,蟹居其末。   琴声   《琴谱履霜操》有蟹行声。   唐韵   蟚螖【户八反,似蟹而小。予谓即今之蟚蚏也,一名蟚螖耳。】□〈虫兀〉【王忽反,蛤属,似蟹。】蟹【水虫也。】蝤蛑【上自秋下莫浮,似蟹而大,生海边。】蠞【似蟹,生海中。予谓于食品中与苣胜胡麻相宜。】螯【蟹属。】□〈敖上骨下〉【蟹大时也,予谓古今用□〈敖上骨下〉跪字通作螯。】螃【螃蟹,释云本蟹云,俗加螃字。予案周礼疏推作旁,取其横行,今字益虫,乃是俗加。陆徳明所谓虫属,要作虫旁,草类皆从两屮,是也。然则旁蟹之呼名古矣,但不当加虫字耳。予谓今秀州华亭县济村所出甚多小者,谓之黄甲,越人云和盐泥养之可踰月。】□〈鱼折〉魟【下音功,江虫也,形似蟹可食,又音炴。】□〈鱼良〉□〈鱼岂〉【下音孩,雄蟹也。】虷【胡安反,虷蟹,一名蚱虫。】拥剑【剑虫,形似蟹。崔豹《古今注》折剑,一名执火,其螯赤,谓之执火。】鰖【蟹子也,以水反,又他果切。】厣【蟹腹下厣,于琰反。】蝑【盐藏蟹,事夜切。】江□〈虫折〉【寺絶反,似蝤蛑,生海中。】□〈北上虫下〉【虫,似蟹四足,音北。】   说文   六足【许慎说文云:蟹,六足二螯者也。】蛫【九毁切,唐韵云:兽似龟,白身赤首。】胥【相居切,蟹醢也,唐韵从虫盐藏之。】   长生   陶隠居云:僊方投蟹于漆中,化为水,饮之长生。   食茛   陶隠居云:蟹未被霜者,甚有毒,以其食水茛也。人或中之,不即疗则多死。至八月,腹内有稻芒,食之无毒。   斩王摅   《晋书》:刘聪字符明,即伪位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摅坐鱼蟹,不供,斩于东市。   药证   《本草》云:蟹蝑,味咸,性寒,有毒。主胷中邪气热结,痛喎僻音建面肿,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取黄以涂久疽疮,无不差者。又杀莨菪毒,其爪尖主破胞堕胎。《陈藏器本草》云:人或断絶筋骨者,取胫中髓及脑与黄微熬纳疮中,即自然连续。《海药本草》云:石蟹,案广州记云:出南海,祇是寻常蟹,年深岁久,日被水沫相抱,因兹化成石蟹。每遇海潮,即飘出。又有一般者,入洞穴年深,亦成石蟹。味咸寒有毒,主消青盲眼浮翳,又主眼涩。皆细研水飞入药,相佐用以点目。   卷下   下篇   孝报 殊类 贪化 采捕 泉比 兵证 贡评 风虫 郁洲 食品 恠状 断弊 蟹杯 令旨 蟹戸 兵权 蟹征 螺化 食珍 蟹浪 酒蟹 白蟹 荡浦摇江 纪赋咏   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