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51 页/共 664 页
司校尉 铜印钮
汉武帝初置司校尉后汉亦置之所部河南尹河内左扶风右冯翊京兆尹河东农凡七郡治河南洛阳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廷议九卿上朝贺处公卿上凡司所属有从事史十二人其都从事史置为雄剧主察百官之犯法者魏晋司与两汉同司于端门外坐在诸卿上絶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不絶席隋帝置司台有大夫一人掌诸巡察薛道衡为司大夫别驾二人分察
武猛校尉 铜印钮
建安中呉潘璋为武猛校尉魏齐王芳甞祀武猛校尉典韦于太祖庭韦以建安二年死事也魏有武猛中郎将校都尉岂其属耶
建威偏将校尉 汉威武将校尉 绥民校尉 铜印鼻钮
今道州有汉故绥民校尉骑都尉桂阳曲红灌阳长熊君碑篆额与此印无异
析尉之印章 铜印钮
故鄣尉印 铜印鼻钮
西汉表云县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故鄣秦鄣郡所治东汉属丹阳郡呉兴记曰中平年分县南置安吉县光和末张角乱此乡守险助国汉嘉之故立县
呉尉之印 铜印鼻钮
周太伯自号勾呉武王求其后因封呉国秦置防稽郡项梁初起呉中使籍斩防稽守殷通即此地也西汉因之后汉分呉等十三城置呉郡陈置呉州隋改苏州
鬲左尉印 铜印鼻钮
通志略云尉汉诸县皆有之长安有四尉分为左右部后汉令长国相亦皆有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主追捕盗贼按察奸宄署诸曹掾史鬲属平原郡夏时有鬲君灭浞立少康
海陵左尉 铜印鼻钮
临津左尉 铜印鼻钮 临津属韩州
姑臧右尉 铜印鼻钮 东汉姑臧属北地郡南山谷水所出
云阳右尉 铜印鼻钮 云阳属左冯翊魏属北地隋属京兆
原阳右尉 铜印鼻钮 杜陵右尉 铜印鼻钮王翁主尉 铜印鼻钮
按史记齐厉王母曰纪太后太后取其弟女为厉王后王不爱纪氏女太后令其长女纪翁主入王宫正其后宫毋令诸姬得近王欲王爱后也如淳云诸王女曰翁主称母姓故谓之纪翁主而此印为王女家臣明矣
司马印
殿中司马【六】 铜印鼻钮
魏晋始有殿中司马盖环卫之官大驾出则居华盖后乘舆前楯弩间与殿中都尉校尉共一行
殿中太医司马 铜印鼻钮
强弩司马 铜印鼻钮
晋文王初起晋台置中卫及卫将军而二卫始置前驱由基强弩为三部司马燕置强弩将军后周亦有强弩司马
虎步司马 铜印鼻钮
虎步司马又有加挫锋二字言所部虎步之兵勇猛可挫其军锋也锋字当从丰今从防汉逢童子碑逢字亦然
虎步挫锋司马 铜印瓦钮
虎步叟捷司马 铜印鼻钮
虎步都尉司马 铜印防钮上刻建武元年正月给按史汉光武晋惠帝元帝赵石虎燕慕容忠齐明帝魏北海王颢皆改元建武光武即位在六月晋惠改元在七月晋元在三月慕容忠在六月齐明帝在十月北海王颢在五月当是石虎时印也
防敶司马 铜印瓦钮
敶古阵字汉安帝元初中任尚募防阵士击羌零建安间乐进于禁皆甞为防阵都尉
武力司马 无当司马
中卫司马 铜印鼻钮 敕赐司马
建安司马 【阙】 龙骧司马之印
方俗司马 【阙】 方俗破虏司马
漆园司马 铜印鼻钮 木工司马
常山漆园司马 铜印鼻钮
军司马 铜印鼻钮 军司马亦军司马之贰巧工司马 铜印鼻钮
按赵德夫金石録云伪赵建武元年西门豹殿基记有巧工司马臣张由等监近嵗临淄县人耕地得巧工司马印遍攷史传皆无此官仅见此碑所载耳
军司马印【九】 铜印鼻钮
军司马尚矣周礼下大夫四人晋悼公以魏绛张老为中军司马后汉志大将军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其不置校尉者但军司马一人前汉杨敞给事大将军幕府为军司马后汉呉汛郑众班勇徐干董卓夏侯尚皆甞为之魏晋宋后周亦有此官
前将军军司马 铜印鼻钮
左将军军司马 铜印鼻钮
蜀先主建安中为左将军以厐义为左将军军司马
军假司马【九】 铜印鼻钮
汉志军假司马为军司马副贰萧望之遣御史按韩延寿在东郡时试骑士军假司马千人持幢旁毂数事
假司马印【八】 铜印鼻钮
前汉班超以假司马使西域
诏假司马【二】 铜印鼻钮
左将军假司马 【阙】 后将军假司马
别部司马【十一】 铜印 鼻钮者九 瓦钮者二东汉志军司马比千石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度尚传抗徐为宗资别部司马击太山贼又张超从朱隽征黄巾为别部司马
左将别部司马 铜印瓦钮
右将别部司马 铜印鼻钮
后将别部司马 铜印瓦钮
军曲
军曲 铜印台钮
大将军五部部下有曲曲有军一人军曲秩六百石假又为军之贰门有门
印
军曲印【十】 俱铜印鼻钮
军曲之印 铜印钮
杨宗道印谱云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印章以五字张晏云汉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为印文若丞相则曰丞相之印章诸卿及守相不足五字者亦以之字足之
军假印【四】 铜印鼻钮
强弩假 铜印鼻钮
北军中【二】 铜印穿钮
汉书百官志北军中一人秩六百石掌监五营员吏七人自得辟
济南印 【阙】 聚降尉右前
大夫印
绣衣执法大夫印 铜印钮
文七作三行大夫作□盖峄山碑之篆法汉武时侍御史又有绣衣直讨出讨奸猾理大狱而不常置后汉有御史中丞指法二人以佐大夫
太守印
陇东太守章 铜印钮
呉孟思云郡守秦官秦灭诸侯以其地为郡置守丞尉各一人郡守秩二千石治民丞佐之尉典兵汉景帝中元二年更郡守为太守西魏陇东郡后改为陇州
上党太守章 铜印索钮
东汉郡国志上党郡秦置雒阳北千五百里长子铜鞮十三城
义兴太守章 铜印钮
晋志惠帝永兴元年以周玘创义讨石氷割呉兴之阳羡并长城县之北乡置义乡国山临津并阳羡又分丹阳之永世置永平及永世凡六县立义兴郡以表玘之功属州
宜阳太守章 铜印钮
宜阳县两汉及晋皆属农郡后魏置宜阳郡开皇初郡废属河南郡
义城太守章 铜印钮
隋志襄阳郡谷城县旧义城郡后周废
史印
右将军防稽内史印 铜印斗钮中空刻印两面合汉丁为之者中央文朽处乃丁柄防食小防
晋永和八年王羲之自防军右将军代王述为防稽内史唐太宗贞观四年虞世南书孔子庙碑成刻石以拓本进呈太宗加爱赐以此印是印归虞
司徒左长史印 铜印鼻钮
东汉百官志司徒公一人世祖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长史一人千石晋志加置左右长史各一人秩千石而魏志孙咏为司徒左长史则魏已加左右非始于晋也
西平郡长史印 铜印鼻钮
前汉表郡有丞边郡又有长史秩皆六百石古今注建武十四年罢边郡太守丞长史领丞职
龙骧将军长史 铜印羊钮
宣惠长史之印
司马史印 铜印鼻钮
东汉志大将军下长史司马皆一人本注曰司马主兵如太尉又曰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太抵掌治其事者为令副贰为丞主书记者为史凡司马皆千石而史不言其秩又晋卤簿次司马督在前中道左右各司马史三人
令印
太子率更令印
率更令秦官顔师古曰常知漏刻故曰率更汉因之有丞主簿庶子舍人更直职似光禄勲而属詹事后汉因之为太子少傅属官魏因之晋主宫殿门户及赏罚事铜印墨绶
典祠令印 铜印鼻钮
通志职官畧东晋元帝太兴元年始置九分食一王国有传友典书令丞文学郎中令中尉大农左右常侍内史将军典祠典卫学官令治书中尉世子庶子陵庙牧长谒者中大夫舍人典府等钟嵘诗品有宋典祠令任昙绪
中牟令印 铜印鼻钮
汉制列侯所食邑曰国皇太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侯国为相秩次亦如之皆秦制也汉因之中牟在郑州荥阳
江都令印 铜印鼻钮 东汉属广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