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48 页/共 664 页

李孝美曰按此布长短广狭轻重与上布相类面文六字亦同但倒正相异复无背文耳   异布   李孝美曰按此布长二寸上广寸二分下广寸三分首长七分广七分足间广五分正圜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面文六字亦不可识   异布   洪遵曰余按此布长二寸肩广四分首广六分半足枝长五分间广四分半重十三铢八参正圜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面文四字   异布   洪遵曰按此布长二寸二分肩广四分半首广八分足枝长五分半间广如之正圜重十六铢七参面文不可识   古铜片   旧谱曰咸通八年兖海观察郑汉章奏百姓于野内掘得古铜片四千九百五十五片诏翰林验云上有齐归化三字按其形制及文篆外莫之覩亦古布流也   六艺之一録卷二十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二十一    钱唐倪涛撰   金器欵识二十一   梁陶景古今刀剑録   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以八月庚戌铸一铜剑其长三尺九寸藏之秦望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为星辰背记山川日月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嵗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剑名曰夹古文篆书   殷太甲在位三十一年以四年嵗次甲子铸一剑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嵗次戊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周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嵗次壬午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   简王夷在位十四年以元年嵗次癸酉铸一剑长三尺铭曰骏大篆书   秦昭王稷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嵗次丙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诫大篆书   秦始皇政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嵗次丁巳采北祗铜铸二剑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埋在阿房宫阁下一在观台下长三尺六寸   汉髙帝邦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铸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及贵常服之此即斩蛇剑也   文帝恒在位二十三年以初元十六年嵗次庚午铸三剑长三尺三寸铭曰神多刻形以应大横之兆帝崩命入宫   武帝彻在位五十四年以元光五年嵗次乙巳铸八剑长三尺六寸铭曰八服小篆书嵩恒霍华泰山五岳皆埋之   宣帝询在位二十五年以本始四年铸二剑长三尺一曰毛一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皆小篆书   平帝衎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嵗次辛酉掘得一剑上有帝名因服之大篆书   王莽在伪位十七年以建国五年嵗次庚午造威斗及神剑皆炼五色石为之铭曰神胜万里伏小篆书长三尺六寸   更始刘圣公在伪位二年自造一剑铭曰更国小篆书后汉光武帝秀在位三十三年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一剑文曰秀霸小篆书帝常服之   顺帝保在位十九年以永建元年铸一剑长三尺四寸铭曰安汉小篆书后改年号   灵帝宏在位二十二年以建宁三年铸四剑文曰中兴一剑无故自失并小篆书   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于幽谷得一剑长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铭曰孟德王常服之   蜀主刘备以章武元年嵗次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各长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一与太子禅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葛丞相亮一与闗侯羽一与张侯飞一与赵侯云并是亮书皆作风角处所有令称元造刀五万口皆连环及刃口列七十二链柄中通之兼有二字房子容曰唐人尚书郎李章武本名方古贞元季年为东平帅李师古判官因理第掘得一剑上有章武字方古博物亚张茂先亦曰蜀相诸葛孔明所佩剑也乃改名师古为奏请改为章武焉盖蜀主八剑之一也   后主禅延熙二年造一大剑长一丈二尺镇剑口山往往人见光辉后人求之不获   吴主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铜越炭作之文曰大吴小篆书   孙亮以建兴二年铸一剑文曰流光小篆书   孙皓以建衡元年铸一剑文曰皇帝吴王小篆书晋武帝司马炎以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懐帝炽以永嘉元年造一剑长五尺铭曰步光小篆书成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铭曰兴国   穆帝耼以永和五年于房山造五口剑铭曰五方单符书   孝武帝昌明以大元元年于华山顶埋一剑铭曰神剑书   宋武帝刘裕以永初元年铸一刀铭其背曰定国小篆书长四尺后入于梁   少帝义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铭曰五色小篆书前废帝子业以景和二年于蒋山顶造一剑铭曰永昌篆书   后废帝昱以元徽元年掘得一刀铭曰上血其光照一室帝奇之至五年七月帝使杨玉织女玉女不得惧死用以弑帝果如铭故知吉凶其徴先见矣   齐髙帝萧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长五尺篆书自制之   明帝鸾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仪长四尺小篆书梁武帝萧衍以天监二年即位至普通中岁在庚子命景造神剑十三口用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长短各依剑术法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并小篆书   诸小国刀剑   前赵刘渊以元熙二年造一刀长三尺九寸文曰灭贼书   后赵石勒以建平二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万人头尖长三尺六寸铭曰建平书勒未贵时耕地得一刀铭曰石氏昌篆书   石季龙以建武十四年造一刀长五尺铭曰皇帝石氏书   后蜀李雄以景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腾马书前凉张寔造刀百口无故刀尽失文曰霸   后魏昭成帝拓拔犍以建国元年于赤冶城铸刺刀十口金缕赤冶字   道武帝珪以登国元年于嵩阿铸一剑铭曰镇山书明元帝嗣以泰常元年造一剑长四尺铭背曰泰常至真君元年有道士继天师为帝造剑长三尺六寸书曰真君因改元   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书   前秦苻坚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工铭曰神术书   前燕慕容隽以元玺元年造二十八口刀铭曰二十八将书   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书若别处之则鸣   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铭曰中山长三尺七寸书   西秦乞伏国仁以建义三年造一刀铭曰建义书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背曰麟嘉长三尺六寸   南燕慕容明以建平元年作刀四口文曰建平书西凉李暠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铭曰百胜书北凉沮渠逊以永安三年造刀百口铭曰永安书夏赫连勃勃以龙升二年造五口刀背刃有龙雀环兼金缕作一龙形长三尺九寸铭曰古之利器呉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逺可以柔迩如风靡草威服九区宋王刘裕破长安得此刀后入于梁   呉将刀   周瑜作南郡太守造一刀背上有荡冦将军字八分书蒋钦拜列郡司马造一刀文曰司马书   周幼平击曹公胜拜平虏将军因造一刀铭背曰幼平潘文拜偏将军为擒蜀将拜固陵太守因造一刀铭曰固陵朱理君少受征讨黄武中累功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   蜀将刀   闗侯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侯败侯惜刀投之水中   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链赤朱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彊所杀彊将此刀入于呉   魏将刀   钟防克蜀于成都土中得一刀文曰太乙防死入帐下王伯升伯升后渡江刀遂飞入水   郭维于太原得一刀文曰宜为将后遂为将军及与蜀将战败失此刀   袁绍在黎阳梦有一神授一宝刀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绍解之曰思召绍字也   以上俱刀剑録   太公劒铭   常以服兵而行道德行则福废则覆   晋裴升文身剑铭   器以利表实以名举良劒耿介体文经武陆断犀水截轻羽九功斯象七德是辅   晋张恊太阿剑铭   太阿之剑世济其美淬以清波钦以越砥如玉斯曜若影在水不运自肃率土从轨   古剑铭   神锋烛天气冲斗青冰出匣苍龙吼魑魅魍魉尔勿走乾坤造化在吾手   古劒铭二   昆吾之精太阿之灵嵯嵯三尺离离七星剸犀岳摧断蛟海清烈士壮心谁有不平   唐剑铭   贞观阏逄季秋重阳吉日造铭曰百链精钢净扫妖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