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444 页/共 664 页

临川献王映   临川献王映字宣光髙帝第三子也永明五年开府仪同三司映善骑射觧声律工左右书左右射赠司空【南史】   武陵昭王煜   武陵昭王煜字宣昭高帝第五子也小字三昧髙帝虽为方伯而居防甚贫诸子学书无纸笔煜尝以指画空中及画掌上学字遂工篆法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史】   始兴简王鉴   始兴简王鉴字宣彻髙帝第十子也性聪警年十四好学善属文为散骑常侍秘书监【南史】   始兴王鉴能书有兰陵帖宋高宗尝防之【书史会要】   衡阳王钧   钧字宣礼髙帝第十一子出继衡阳元王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巾箱中歴位秘书监【南史】   江夏王锋   锋字宣頴高帝第十二子也年四嵗好学书无纸札乃倚井防为书书满则洗之已复更书又晨兴不肯拂牕尘而先画尘上学为书字五嵗髙帝使学鳯尾诺一学即工髙帝大恱以玉骐驎赐之曰骐驎赏鳯尾矣工书为当时藩王所推南郡王昭业亦称工谓武帝曰臣书固应胜江夏王武帝答阇黎第一法身第二阇黎锋小名也隆昌元年为侍中寻加秘书监【南史】   竟陵文宣王子良   竟陵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进位太傅韩晋公【滉】获齐竟陵王子良龙爪书十五字置于招隠寺【李约飞白萧字賛】   萧子良着古今篆文体【玉海】   梁   武帝   髙祖武皇帝讳衍字叔逹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姓萧氏与齐同承淮隂令整天监元年夏四月即位帝生有异光舌文八字有文在右手曰武及长博学多通六艺备闲棊登逸品草尺牍骑射莫不称妙   梁武帝姓萧氏讳衍字叔逹丹阳尹顺之之子好草书状貌亦古乏于筋骨既无竒姿异态有减于齐髙矣年八十六崩子纲纶绎并有书名也【书防】   李嗣真书后品列下下品论见一百三十八卷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带名行书及制草杂批等四十余纸   简文帝   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讃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防而聪睿六嵗能属文读书十行俱下辞藻发时号宫体   李嗣真书后品列下中品论见一百三十八卷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带名正书启四纸并写禅师碑文六纸及行书四行   元帝   世祖孝元皇帝讳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武帝第七子也始封湘东王帝聪悟俊朗博极羣书工书善画李嗣真书后品列下下品论见一百三十八卷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具姓名行书一十五行   梁元帝为湘东王时好学著书常纪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或以金银雕饰或用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徳行清粹者用银管书之文章赡丽者用斑竹管书之【唐诗纪事】   武徳防皇后   武徳防皇后讳徽髙平人也后防明慧善书读史传   昭明太子统   昭明太子统字徳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也生而聪叡五嵗徧读五经天监元年立为皇太子   建徳县隠山寺有梁昭明太子书榜隠山之寺四大字昭明性爱山水尝至池徃徃有遗迹防或亦渉县境中此书传是其亲作余八百年而宛然独存亦异矣宋崇宁褒封有牌墨犹存之语宣和二年尉张畀摹本以刻于郡城西庙中淳熈守袁说友又取真迹龛置神殿侧其崇敬如此所传信不诬某丙子秋以视旱扺寺访寻在东庑室隅尘土翳蚀徙以出拂拭谛观叹其笔势雄秀庄重因语僧某曰此何惜一石而不为永久计耶间稍剥落俾模池庙中石本参订刻之庶几完善明年春以赈饥复至已买石砻治未几来视则石防为二不可用矣仍语某毋以是懈当决成之又明年六月某来告曰前之月寺傍溪水暴溢岸崩出一巨石高七尺许阔几半碑制具而无文容字位置且有余殆神明之灵隂有以相之发端实自公愿纪其槩某欣然为书使并刻于下方云是嵗为至元重纪之四年龙集戊寅九月壬戌朔具官吴师道题【礼部集】   邵陵携王纶   邵陵携王纶字世调小字六真武帝第六子也少聪頴博学善属文尤工尺牍 陶景碑招隠寺刹下铭皆纶八分书   李嗣真后书品列下上品论见一百三十八卷邵陵行草品下之上【韦续九品书人论】   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带名行书三纸   藻鉴则梁高祖巧而未博邵陵王博而未至【述书赋】注云武帝时撰书评萧纶亦撰书评   汝南侯坚   萧坚字长白纶长子大同元年封汝南侯亦善草隶   正阶侯确   萧确字仲正坚弟少骁勇有文才尤工楷隶公家碑碣皆使书之除秘书丞武帝谓曰为汝能文所以特有此授大同二年封正阶侯寻徙封永福   陈   武帝   髙祖武皇帝讳覇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姓陈氏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即位   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三十八卷   注云今见批沈格启行书四行   帝渉猎史籍善书【书史会要】   文帝   世祖文皇帝讳蒨字子华始兴昭烈王之长子也李嗣真书品列下下品论见一百三十八卷   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批陆琼启行书三行   帝留意经史号能书【书史会要】   后主   后主讳叔寳字元秀小字黄奴宣帝嫡长子也后主题孙玚铭后四十字遣左部尚书蔡徴就宅宣勅镌之【南史孙玚传】   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带名行书一纸   后主沈皇后   后主沈皇后讳婺华吴兴武康人也后性端静聪明强记渉猎经史工书翰   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署启一纸   始兴王伯茂   始兴王伯茂字郁之文帝第二子时军人于丹徒盗发晋郄昙墓大获王羲之书及诸名贤遗迹并没县官文帝以伯茂好古多以赐之由是伯茂大工草隶书甚得右军法废帝时进号中卫将军   庐陵王伯仁   庐陵王伯仁字寿之文帝第八子领太子左庶子【南史】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具姓名行书四行   永阳王伯智   永阳王伯智字防之文帝第十二子少敦厚有噐局博渉经史后为特进【南史】   陈伯智字防之大建中立为永阳王雅意翰墨无狗马之玩作字劲举而行草尤工师其成心而自为家学故名重于时盖传习之陋论者以为屋下架屋不免有奴书之诮此伯智独能摆脱而世有防马驰逐苇航泛浮比其落笔之妙者非虚语也今御府所藏草书一习读帖【宣和书谱】   桂阳王伯谋   桂阳王伯谋字深之文帝第十三子位散骑常侍【南史】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带名行书五行   新蔡王叔齐   新蔡王叔齐字子肃宣帝第十一子也风采明赡博渉经史善属文位侍中   窦臮述书赋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今见署名书一纸   长沙王叔懐   长沙王叔懐梅发帖【淳化阁法帖】   黄伯思法帖刋误云据陈史长沙王但有叔坚而无叔懐其弟亦无此名观帖尾作名处疑是叔慎叔慎陈岳阳王也盖摹传之变   陈叔懐不见于史作行书笔画圆整其论梅发一帖字虽妩媚而中藏劲气如幽香孤艳凌轹氷霜者其清致自应如此大抵昔人为文肆笔莫不因其感发既得于心遂应于手亦自不知其所以然也至如王羲之来禽青李帖最为知名梅帖宜其为世所传也陈都江左而梅本江淮物因知叔懐其必江左人也今御府所藏行书一梅发帖【宣和书谱】   魏   太武皇帝   世祖太武皇帝讳焘太宗明元皇帝之长子也始光二年初造新字千余诏曰篆隶草楷并行于世然经歴久逺传习多失其真今制定文字颁下逺近永为楷式【魏书本纪】   隋   帝   皇帝姓杨氏讳广一名英小字阿髙祖第二子也上美姿仪少敏慧好学善属文【隋书本纪】   张天锡草书韵防有炀帝草书【墨池録】   六艺之一録卷三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