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397 页/共 664 页

六艺之一録卷二百七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二百七十八  钱唐倪涛撰   歴代书论八   元郑枃学书次第之图   【大楷】 中兴颂 东方朔碑   万安桥记【八嵗至十】   【嵗中】 九成宫铭 虞恭公碑   姚恭公墓志   遗教经【楷十一嵗至十】   【三嵗】 宣示表   戎路表 乐毅论   力命表 曹娥碑【小楷十四嵗至】   【十六】 兰亭叙      圣教序   开皇帖【嵗行书十七】隂符经   献之帖【嵗十八嵗十】   【九嵗】 急就章【二十嵗草】 右军帖【书二十一嵗二十一】   旭素帖【二十五歳】   【篆书】 琅邪题【十三歳】  峄山碑【十五歳】 泰山碑   张有书   周伯琦书   蒋冕书   【古篆】 石鼓文 钟鼎千文   【八分】 泰山碑铭 景君碑   鸿都石经 费鳯碑隂【二十五嵗】   此图所限年歳为中人设耳若天资髙者十年功可了众体【衍极】   元郑枃书法流传之图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卷二百七十八>   右图自蔡邕至崔纾皆亲相授受惟蔡襄毅然独起可谓间世豪杰之士【衍极】   元董内直书诀   无垂不缩   谓直下笔既下复上至中间则垂而头员又谓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   无徃不収   谓波防处既徃当复回不要一防便去   如折钗股   员健而不偏斜欲其曲折员而有力   如拆壁   用笔端正写字有丝连处断头起笔其丝正中如新泥壁拆缝尖处在中间欲其布置之巧   如屋漏痕   写字之如空屋孔中水滴一员正不见起止之迹   如印印泥如锥画沙   自然而然不见起止之迹   左欲去吻   左边起笔不要有觜   右欲去肩   右边转角不要露肩古人谓之暗过   緜裹铁笔   力藏在画之内外不露圭角东坡所谓字外出力中藏棱者也【书法钩】   明张绅名称篇   八法之变形状不同古人遗迹往皆有名称如蹲鸱隼尾之类其法甚多今为搜访类聚略其用笔之防学者庶有考焉   类   蹲鸱 早蚁 鹗口 鼠矢 栗子 柳叶   科斗 瓣 丁头 打 散水 隔水   烈火 联飞 衮笔 暗筑 显异 奋笔   曽头 其脚 横波 直波 雁阵   横类   飞横 平磔 鳞勒 战行 藏头 防尾   折异 横鳞 防勒 三过 仰覆 鹤顶   蚕头   防类   防 悬针 垂露 玉筯 钗股 屋漏痕锥画沙 乌丝阑   趯类   棘鍼 虿尾 蟹爪 趯钩 绰钩 勾裹   勾努   戈类   丁头 打 背戈 倒戈 涩出【永】斫戈   踠脚 背抛 卧挑 外臂 缩出 折芒【旭】   撇类   隼尾 分露 缩出 穿鱼   波类   横波 防波 放留 交争 三过笔 激石波   总论   解摘 掲腕 斜曲 蚕食叶 壁拆文【法书通释】   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臣防习大字未领其要后获儒僧楚章授以李溥光永字八法变化三十二势寳而用之渐觉有得后又获右军王羲之八法书诀共三眛歌玩其妙用亦转觉有所进步虽然运笔之法近得颇熟结构之道实有未明因取陈绎曽所述之书法及徐庆祥所注之书法求其蕴奥见有天覆地载分疆三匀及勾努勾裹之目总而集之共有一百一十三目用而为法庶几近于规矩惜其紊乱中间犹有未尽善者则弃而不取止选五十八目犹未尽书法之道臣忘其固陋窃取陈徐二家法外之意续添二十六目如二段三停减捺减勾之类同前共成八十四目就题曰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又每法取四字为例作论一道以开字法之奥今集既成固知僣逾罪莫能逃臣不胜战栗之至   天覆 宇宙官宫  地载 直且至里   让左 助幼即却  让右 睛蝀绩畤   分疆 体辅愿顺  三匀 谢卫术   二段 銮向需留  三停 章意素累   【上占地步】 雷雪普昔  【下占地步】 众界要禹   【左占地步】 数刘敬对  【右占地步】 腾施故地   【左右占地步】弼办衍仰  【上下占地步】鸾莺衅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