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206 页/共 664 页
缘果道场砖塔舍利铭 隋人撰近时民家掘地得之唐阆州武陵县令翟府君墓铭 贞元十一年碑今在总领所
唐宁逺将军李公墓铭 贞元十三年
唐扶风马氏墓铭 元和七年
唐胡府君夫人朱氏墓铭 太和七年
唐处士韫墓铭 开成三年
唐姜夫人墓铭 开成三年
唐故鄂【阙文】墓铭 会昌六年 已上七碑皆近时掘地得之今在左军统制衙
唐宝丰院记 在江夏县东六十里本唐末贵州刺史王统母陶氏坟庵有记干符四年朱朴撰今记犹存
唐茱萸山存制大师碑铭 在崇阳之金界院唐干符乙未赵璘撰
头院寺碑 旧碑乃琅琊王巾简栖文唐开元六年张廷珪书今亡新碑乃江南徐锴篆额韩熈载撰碑隂今新碑在寺
黄鹤楼记 在黄鹤楼唐永泰中韩伯珵撰魏万成书李阳冰篆额
唐德尖山院塔记 在咸宁县西二十里唐中和三年剙有古石塔镌记犹存
李阳冰篆鄂州字 鄂州二字唐宝应二年李阳冰篆世传初篆时鬼神泣空中士大夫争奉以致逺谓可以御魑魅
吴干正二年石幢 在江夏县东南五里慈云院有石幢刻吴干正二年重建又有唐宝大间所建殿犹存
鄂州南楼磨崖记 容斋四笔云庆元元年鄂州修南楼剥土有大石露于外竒崛可观郡守吴琚见而爱之命洗剔出圭角即而谛观乃磨崖二碑其一刻栁字上曰栁径二尺四寸笔势清劲下若番书人字唯夫脚不可复辨或以为符或以为花押邦人至标筛置神堂香火供事或云道州学侧虞帝庙内亦有之云栁君应辰是唐末五代时湖北人也其一髙丈一尺阔如其髙而加五寸刻大字八十五凡为九行其文曰干正元年荆襄冦乱大将出陈武昌诏太守杨公出镇后云荆江京汉推忠辅国侍卫将军居中记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四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五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八十一
宋王象之舆地碑目
常德府碑记
唐桃源碑 详载温造所述碑中
唐梁山庙碑 唐元和四年董挺撰修阳山庙碑唐太和元年刺史刘端夫赛请阳山神文又沱别有阳山庙董刘二碑在焉徐锴方舆记谁谓梁松征蛮死于此为其神乐史寰宇记亦祖于此不知后汉书载松征蛮归死洛阳与此所载不同
赤山庙碑 在元江县东北五十里赤山庙有碑言光宅二年立庙天宝六年改其山为蠡山
招屈亭碑 唐龙朔中县令蔡朝英重修且刻石以记其事
沈公台碑 在武陵西南三里光福寺竹林中今犹存有故碑题额六字云重建沈公台记为沈约为沅南令按约传未尝令沅南也
清陵馆碑 在郡西西明寺寺后有台云是李陵为临沅令游息于此有古碑字迹磨灭不可读
天庆观碑 乃白云先生管师复集栁公权撰字画端楷人以为法
天王院碑 建隆元年丞相范质书
桃源行 容斋三笔云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来此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系之以诗曰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愿言蹑清风髙举寻吾契自是之后诗人多赋桃源行亦不及渊明所以作记之意按宋书传云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髙祖王业渐隆不复肯出所着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熈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然余窃意桃源之事以避秦为言至云无论魏晋乃寓意于刘裕而秦借以为谕云耳
桃源石文 夷坚志云建炎三年鼎州桃源洞石涧有文似天书而字画皎然可识凡三十二字云无为大道天知人情无为冥神见人形心言意【阙】鬼闻人声犯禁满盈地收人魂其言虽简而警于人
桃源山界记 集古录云唐狄中立撰徐元书并篆额开成五年立
赛阳山文 集古录云唐刘端夫祷阳山文凡五 不著书人名氏以太和九年立
武陵北亭记 刘禹锡撰
图经 郡守胡介序
岳州碑记
湘夫人碑 岳阳志云黄陵庙前有荆州刘表题云湘夫人碑庭有断碑晋太康九年立额题曰虞舜二妃之碑元和十四年韩愈过而祷焉
无姓和尚碑 报恩光孝寺旧名至安即栁宗元无姓和尚碑所著者也
石壁篆文 岳阳志曰平江县有昌江山真人艾君居之石崖壁立 有篆文夏禹治水尝至于此
君山神祠堂记 懿宗咸通四年巴陵令李宻思撰桂阳【阙】 陈【阙】书
樵桂堂记 滕宗谅撰
江心小石诗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防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王直方云此老杜过洞庭湖诗也李希声云得之于江心一小石刻潘子真云元丰间有人得此石刻于洞庭湖中而不载名字或以示山谷曰子美作也今蜀本已收入集而不记其得诗之由故录其详
黄陵庙碑 集古录云韩愈撰沈传师书长庆元年立夏侯宋客墓碑 夏侯宋客为岳州刺史墓碑见在华容元次山文事见鄂州旧图经
幕阜山记 在平江县记曰山有石壁刻铭上言禹治水登此山髙有平地二千八百丈周五百里
四絶碑 滕宗谅守岳取岳阳楼古今赋咏刻石范文正公为记苏舜钦子美书其丹邵餗撰其首诗称四絶碑
澧州碑记
双泉山僧石碑 寰宇记澧阳县双泉有髙僧修行于此有石碑缺落
慈云禅寺碑 即澧阳药石寺唐光啓二年雷满奏立寺额断碑尚存
香积院古碑 在澧阳县西一里有古冢及古碑没灭不可读惟额存三大字曰石墓志不知其为谁氏也
药山牛栏八字古碑 不知嵗月刻石药山
田朝奉墓碑 在石门县 元丰五年苏颂文
柿木成文太平字 言行录富弼言澧州柿木成文有太平字公言今四海骚然未见太平之象请不宣
靖州碑记
唐久视中古碑 图经云元丰癸亥通道于广西于溪旁得一古碑乃唐久视中碑 见凿字溪下
峡州碑记
废汝阳观碑 寰宇记云在逺安县梁大通五年荆州刺史湘东王绎撰
李刺史墓碑 隋大业五年葬在废狼山县南旧经云墓前有碑篆盖云南郡太守李巴西墓
曹王皋墓 在废狼山县南六十里贞元中曹王皋为江陵节度使荆州记云李曹王葬焉
李冢石碑 荆州记云县长南阳张朔撰在废狼山县南文缺落不可辨
李将军墓经幢 在清江北雾洞山李景威尝事髙季兴髙氏纳土守义以死子孙因家墓旁有经幢可考
归州碑记
古松枝碑 在髙阳乡朱家村碑在树上去地十余丈相传云昭君祖冢碑
石柱庙碑 庙在秭归县之长城乡相长村
唐黄魔神庙记 载唐兰陵公自右史窜黔南泝峡梦神蒋佑助公出郡纪载甚详干符丁酉司户袁缗记今其碑在紫极宫又有誉乡磨崖赵公记及张无尽正说碑载李吉甫及冦莱公舟行皆获神之助云
玉虚洞碑 有唐碑一片在洞门崖石之下
混元皇帝像 在郡西五里天庆观开元二十九年牛仙客奏置天宝元年刘守滔刻之石
唐混元皇帝像及铜钟 在郡北龙兴观内有混元皇帝像及唐仪鳯二年归州刺史董寄生所造铜钟重十斤
懐忠堂记 至和中蒋槩作懐忠堂记谓战国距今作者如宋玉则止于辨王褒止于懐刘向止于叹贾谊止于吊皮日休止于讽梁宋则悼骚而已雄大儒犹曰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不知先生之心三仁之心也 蒋槩有三游洞记与周茂叔俱游得处友必端矣
辰州碑记
铜柱铭 在会溪城晋天福五年溪州刺史彭士愁纳土求盟楚王马希范请于朝以立之学士李皋为之铭五代史谓之彭士然者字之讹也当以辰州碑为正
景星寺碑 安福寺在沅陵县城外西南隅寺有卢藏用所撰寺碑犹存
义莲堂石刻 淑浦红旗石壁间有义莲塘三字石刻存
瞿栢亭记 长庆二年刺史温造刻石纪其事于桃源
复州碑记
会景石 上题唐朝窦使君名
梦野亭记 景祐五年郡守王琪撰
梦野亭诗 景祐间诸贤所作
兰亭记藁石刻 太守何公榘刻
陆鸿渐煎茶碑
陆文学传 集古录唐刘宣鸿书陆羽自叙也刘虚白以羽自传并李阳冩真讃又为后序附咸通十五年刻石在复州
龙盖寺碑 集古录唐徐元撰王辞书碑以开成五年立在复州
德安军碑记
晋董黯墓碑 图经云即董城石孝感县北一百三十里昔孝子董黯家焉故后魏大统十六年改为董城郡然明州慈溪县亦有孝子董黯墓唐徐浩所书碑碣尚存当考
玉碑 唐史云州东十八里有宰相村即唐许氏墓昔人因葬发地获一碑石即孝昌公许君墓碑治平中郡守周燮以其石类玉以为玉碑自其墓挽入城易以他刻磨去其文视之非玉也郑獬遽止之无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