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150 页/共 664 页

太清宫道藏目録碑   秦守正书赵盈额大和二年立【京兆金石録】   隂符经序   刑部尚书郑濣撰序翰林学士栁公权书内供奉道士孙文杲刻以开成二年七月立在西京苑雍家经已残阙所存者数十字【集古録目】   右隂符经序郑濣撰栁公权书唐世碑碣顔栁二家书最多而笔法往往不同虽其意趣或出于临时而模勒镌刻亦有工拙公权书髙重碑余特爱模者不失其真而锋铓皆在至隂符经序则蔡君谟以为栁书之最精者云善藏笔锋与余之説正相反然君谟书擅当世其论必精故为志之治平元年二月六日书【集古録】   栁诚悬书至此极矣然人之好尚亦难齐矣李西防爱栁尊师志欧阳公爱髙重碑惟君谟独喜此序谓善藏笔锋自是书家所共恐不能尽其妙处观其平时论曰尖如锥捺如凿不得出只得却文宗问之曰凢缚笔头极一毛出即不堪用然藏锋在得笔意非极工于笔亦不能也宜公权戒此【广川书跋】   小字清净经   右唐李公权小字清净经予得旧搨本于四明丰解元坊丰得之乡人徐兰兰好作隶字不师汉人而师宋庐陵朱协极苏学甞有协极所书敬斋箴石刻字画无法俗恶可厌后之人乃有好之如徐氏者亦其所遭然也因识此漫及之【金薤琳珢】   余曽见栁诚悬小楷度人经遒劲有致蔡君谟茶録颇仿之世未有传者此清净经似永兴破邪论海上潘氏所藏宋帖也其昌【戏鸿堂法帖】   令狐楚题郭尊师咒   卢传礼撰并书【墨池编】   隂符经   唐度书未详【金石略】   唐重刻明皇大化观诀碑   杨思聪书碑末云戊午嵗人日【昭宗干宁五年】本观住持杨思聪记【唐明皇道诀碑】   六艺之一録卷八十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八十一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五十七   唐刻【颂】   兖州司马王仁恭祭岳颂   严峻撰序邢令均颂杜行均八分书长寿二年正月【金石録】   同州河渎纪瑞颂   崔禹锡撰王崇敬八分书先天元年【金石録】   永丰陂堰颂   徐峤之撰并八分书开元七年五月【金石録】   上党宫述圣颂   张説撰裴漼正书开元十一年正月碑隂萧诚正书【金石録】   城门楼颂   沧海陆沉先生撰书人名缺开元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建【宝刻丛编】 淄州【金石略】   龙池颂   张説撰【京兆金石録】   禹庙颂   龙门令吕延祚撰楚顺八分书开元中刻于汉中季方禹庙题名之上【隶续】   东封朝觐颂   开元十四年苏颋撰在纪泰山铭右石崖上近有闽人林焞开府山东以忠孝防节四大字镵于其上颂文毁去其十三四观者笑之【金石文字记】   述圣颂   达奚珣撰序吕向铭并正书开元中立【金石録】   碑在华隂县岳庙中达奚珣撰序吕向撰颂并书不着年月考吕向开元中召入翰林此碑称集贤殿直学士当是开元中立碑云藻翰自天发挥神化建碑于庙以光宠焉又云树之平地嶷若防山六龙盘礴纠其上羣神离立负其下当是颂宗所建华岳碑也今其碑已裂趺尚存如山上存二字大可径四寸许分隶不减泰山铭而吕向此书尚完在一道士院中向书昔人称其草隶峻巧又能一笔环冩百字号连绵书又云欧钟相杂自是一调筋骨干枯精神崄峭今观此碑虽劲健自喜然不堪与登善作衙官【石墨镌华】   述圣颂正书开元十三年今在华隂县岳庙之东道院京兆府富平县尉达奚珣撰序左补阙集贤殿直学士吕向撰颂并书其隂之上方有韩赏告岳神文韩择木八分书下方有大歴九年华隂令卢朝彻谒岳庙文有贞元九年十三年题名左旁有乾元二年张惟一祈记右旁有上元元年华隂县令王宥等题名李枢书上为篆下为八分【金石文字记】   植柏颂   天宝元年 唐世八分四家而已韩择木史惟则之书见于世者颇多蔡有邻甚难得而李潮仅亦有尔皆后人莫及也不惟笔法难工亦近时学者罕复专精如前辈也【集古録】   三门记功颂   太子亨题额棣王琰分书天宝三年十二月建【复斋碑録】   嵩阳观圣徳感应颂   天宝三载李林甫撰徐浩八分书裴迥题额【金石文字记】   开梁公堰颂   祁顺之撰徐浩行书并篆额天宝六年七月【金石録】碑隂记平致和撰并正书【金石録】   兖公之颂   天宝【阙】年张之宏撰包文该正书今在曲阜县孔子庙中【金石文字记】   兖公顔囘也字子渊避髙祖讳作子泉都督李庭诲命县令张之宏撰颂包文该正书书遒有法石恶多泐耳【石墨镌华】   楚霸王祠堂颂   贺兰晋明撰贺防诚书天宝十三年十月【金石録】   王公城河中颂   陈翃撰卢耿正书上元元年【金石録】   潘孝子颂   崔称撰屈突寘八分书大厯三年十月【金石録】   右唐潘孝子颂崔称撰孝子字季通与其父良瑗相继有至行亲丧皆庐墓大歴中宣慰使李季卿以闻有诏褒美坟垅在今中牟县祥符中章圣皇帝西祀汾隂过之诏有司封其墓且禁樵采云【金石録】   中兴颂   元结撰顔真卿正书大厯六年六月【金石録】   右大唐中兴颂元结撰顔真卿书书字尤竒伟而文辞古雅世多模以黄绢为图障碑在永州磨崖石而刻之模打既多石亦残缺今世人所传字画完好者多是传模补足非其真者此本得自故西京留防御史李建中家盖四十年前崖石真本也尤为难得尔【集古録】   中兴颂刻永州浯溪上斵崖石书之刺史元结撰结自以老于文学故颂国之中兴颂成乞书顔太师太师以书名此尤瑰玮故世贵之今数百年藓封莓固逺望云烟外至者仰而翫之亦天下之伟观邪甞谓唐之文敝极矣结以古学为天下倡首芟擢蓬艾奋然拔出数百年外甞曰山苍然一形水泠然一色大抵以简防为主余谓唐之古文自结始至愈而后大成也【广川书跋】   书至于顔鲁公鲁公之书又至于中兴颂故为书家规矩凖绳之大匠河朔甞见三数本皆完好而森森如剑防有不可犯之色今得此本颇为残缺既装禙则反得古中韵胜乃知崖角刓本真全露有李白所谓秋水出芙渠天然去雕饰者尤可赏激也【郝经陵川集】   元次山有文名唐人所推重中兴颂又其得意之作乃其韵俱用平声弥见弱夫宫商经纬依永乃和尽用反必噍杀矣尽用平必滞伏矣陆平原所谓偏弦独张清奏靡应此颂不无此疵焉此颂大歴六年镌于永州浯溪石崖已八百防十年不遽冺徒以鲁公正书能使山灵诃防若此耳李阳冰琅琊庶子泉铭亦磨崖字已不可辨余亲见之或谓此颂是再模则不可知矣宋庐陵罗大经诧叹肃宗即位灵武事遂谓节判前叙数语止言大业而不及盛徳以为节判亦不满之罗君读此不及竟邪颂中固已有盛徳字以补叙文之阙作文固有称停庻免复累此又庐陵之所不识也【陈与郊隅园集】   磨崖中兴颂碑自欧阳公集古録已谓其嵗乆剥裂字多缺残好事者以墨増补之王元美最博雅乃云   字画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当为鲁公法书第一岂元美所见乃崖石真本耶余曽获一纸恐是枣木刻虽筋骨不露而神气全亡惜不得至永州崖下一证之【石墨镌华】右大字鲁公书之翘然者在八关斋记上【牍纪】   立汉髙祖颂   晋陆机撰郭陶正书大厯十年正月【金石録】   幽州复舜庙颂   韦稔撰顔颙正书贞元十二年又八月【金石録】   宣州东城门颂   张敬书贞元十一年【金石略】   立汉髙祖颂   晋陆机撰王遹篆书元和三年【金石録】   上党旧宫述圣颂 王纶书【碑帖考】   昆明池堰颂 徐顼书【碑帖考】   东川节度使李幼明冠冕颂 赵滔书潞州【金石略】   释氏   大云寺石灯防颂   景初阳撰殷子阳八分书景云二年【金石録】   元公浮图祠堂颂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先天二年八月【金石録】   杯渡师墓石柱颂   卢若虚撰卢重八分书开元五年四月【金石録】   传菩萨戒颂   杨仲昌撰沙门温古行书开元二十五年六月【金石録】   嵩山寺碑颂   胡莫书开元二十七年【金石略】   太一寺功徳颂   裴撰八分书天宝六年十月【金石録】   七祖堂颂   陈章甫撰胡沛然行书天宝十年四月【金石録】   龙兴寺七祖堂颂陈章甫撰胡霈然书霈然书法虽未至而媚熟可喜今上党佛寺画壁有霈然所书多为流俗取去匣而藏之以为竒玩余数数于人家见之其墨笔尤工非石刻比也【集古録】   明禅师石灯防颂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天宝六年十月【金石録】   悯忠寺宝塔颂   至徳二载范阳府功曹参军兼节度掌书记张不矜撰承奉郎守经略军胄曹参军苏灵芝书【金石文字记】宋文惟简北庭事实曰燕京城东壁有大寺一区名曰悯忠唐太宗征髙丽回念忠臣义士没于王事者建此寺为之荐福东西有两砖塔髙可十丈是安禄山史思明所建此碑称御史大夫史思明奉为大唐光天大圣文武孝感皇帝敬无垢净光宝塔颂者是也春明梦余録曰此碑盖建于思明初归附之时其碑完好近日刘同人作帝京景物略谓碑上半防裂不可解且苏灵芝书名甚着当时乃谓为李北海自镌名尤误之甚不知北海自镌名乃伏灵芝也此碑书丹于石故以左为前【金石文字记】   长明灯颂   邵真撰王世则行书并篆永泰元年五月【金石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