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耶稣会文献 - 第 241 页/共 351 页
《□□□□□》
方玛诺
字允中,法郎济亚国人。康熙三年甲辰由香山岙至。传教福建等处。十五丙辰卒,墓在福州府。
罗迪我
字天祐,路西大尼亚国人。康熙三年甲辰由香山岙至广州府。今仍回嶴□□□□□□□□□□。
杨若瑟
字伯和,路西大尼亚国人。康熙三年甲辰由香山嶴至广州府,今仍回嶴□□□□□。
石嘉乐
字悦天,意大理亚国人。康熙七年戌申至。广东□□□□□□□□卒,墓在广州府河之南。
闵明我
字德先,意大理亚国人。康熙十年辛亥钦取来京,佐理历法□□□□□。
郑玛诺
字惟信,广东香山嶴人。自幼往西国罗玛京都习格物穷理超性之学,并西音语言文字。康熙十年辛亥来京。十三年甲寅卒,墓在阜城门外滕公栅栏。
徐日升
字寅公,路西大尼亚国人。康熙十二年癸丑,奉上谕特差部员往广东香山岙钦取来京,佐理历法□□□□□。
崇正必辩
虞山 何世贞 公介 著
顾玛略 介石
方宾 于王
汪之泰 子来
刘聿昭 骏声
邹劭 迈菴 阅
崇正必辩 目录
崇正必辩目录 85
《崇正必辩》序 89
崇正必辩自序 90
辩例 91
崇正必辩原总目 92
崇正必辩后集原目录 93
崇正必辩后集上卷 96
第一节 至理未有不高 96
第二节 至教真实,可化天下万国 96
第三节 天主事迹,皆有实理 97
第四节 天非二气结撰而成,天主尤非二气中之一气 98
第五节 天主无始,安有生无始者之无无始 99
第六节 耶稣是天主降生为人 100
第七节 天主宰制非正一国 100
第八节 天主无时无处不在 101
第九节 天主降生之时,非人可以私意拟议 101
第十节 天主降生在世,未尝离天 102
第十一节 天主降生,不由人道 102
第十二节 圣母童贞,允宜称述 103
第十三节 天主赏罚,确有天堂地狱,非如释氏所云 104
第十四节 悔过迁善,必得罪之赦 104
第十五节 天释是非迥别 105
第十六节 天主降生事迹 106
第十七节 耶稣赎罪事迹,诬谤无一实证 107
第十八节 耶稣复活,确有实据 108
第十九节 耶稣救赎人罪,受难皆有至意 108
第二十节 十字架义多端 109
第二十一节 天主之恩,人自不识其大 110
第二十二节 耶稣救赎人罪,跪祷确有深意 111
第二十三节 耶稣受难日食,非中国所能见 112
第二十四节 西儒书理服人,不由粉饰 112
第二十五节 西儒书籍之多,傲者不屑寓目 113
第二十六节 天主堂由价得 113
第二十七节 天教辟邪,允合韩文公意 114
崇正必辩后集中卷 116
第二十八节 穷理岂是穿鑿 116
第二十九节 天主之称,即六经所称上帝 117
第三十节 理与天,判然非一 117
第三十一节 理之大原,出于天主 118
第三十二节 天主非鬼神可谓 119
第三十三节 天与帝判然非一 119
第三十四节 上帝是天地主宰 119
第三十五节 尊天地之主宰,不同于尊天地 120
第三十六节 天教明君父之大 121
第三十七节 耶稣即是上帝,因天主降生而称 121
第三十八节 耶稣救赎有生死,天主之性无生死 122
第三十九节 耶稣救世之功,非人事可比 123
第四十节 耶稣救世功毕,其理可得详明 124
崇正必辩后集下卷 126
第四十一节 西儒书理之正,谤者实未经目 126
第四十二节 西儒据理斥二氏,何云不足为轻重 126
第四十三节 西儒进呈书像,普扬救世主之心 127
天主正道解略 128
第四十四节 耶稣是天主降生,非可以圣人视之 128
第四十五节 耶稣身教立表,久已行于万国 129
第四十六节 西儒行止之正,历历分明 129
第四十七节 西器皆日用之常,不足为奇 130
第四十八节 西儒学问在性理,非以器数见长 130
第四十九节 正人正教所由合 131
第五十节 西儒品行无可訾 131
第五十一节 西儒历法之精,古今历有证据 132
第五十二节 天学教人敬主,有何隐祸之可言 133
第五十三节 西儒利玛窦一人,安能建城十六座 133
第五十四节 中国治历召用西儒,有何踞嶴之端 134
附后 135
呈稿 135
疏题 136
杨光先恶死事实 138
御祭文 139
《崇正必辩》序
岁壬子。今上御极之十有一年。时维暮春,余寄迹在京,客有自江南来者,袖出何子公介《崇必正辩》一编,请正于余,丐余序言,以弁其首。余曰:“是亦不可以已乎!”昔者余有《不得已辩》,略举数端,折之以理,久已行世,孰是孰非,必有能论之者。矧乎杨光先之罪案,定自皇朝,炳如列眉,他说俱可不辩。是诚不可以已乎。迨余展阅斯编,则援引经史,证据圣贤,其条分缕答,较余《不得已辩》尤至详。夫士君子读书明理,以正人心为己任,淫辞在所必放,邪说在所必息。何子博古名儒,究心天学有年,故其腹笥便便,足以崇正抑邪,为后世虑,至深远也。殆亦效余不得已之辩也夫,即安得执是编而止之曰:“是亦不可以已乎!”余因序其所必辩,以辩夫后日之为杨光先者。
康熙十一年五月
远西利类思谨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