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纂渊海 - 第 26 页/共 130 页
本朝靖国元年赐军曰兴仁军崇宁元年升为兴仁府大观二年升为都督府政和元年罢都督为府【沿革表】淮岑日对朱槛出江岫云齐碧瓦浮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 一曲平芜连古树半分残日带明霞【并张子野】促辔数残更似闻鸡一鸣春风马上梦沙路月中行笳鼓逺多思衣裘寒始轻稍知田父穏灯火闭柴荆【王安石】
东平府【倚郭一 须城外县五 阳谷 中都 夀张 东阿 平隂】
郡号东平
府沿革天文奎娄分野禹贡青兖二州之域秦属砀郡又为薛郡地汉为东平国取禹贡有东原底平之义后为济东国又改大河郡东汉仍为东平国后魏为东平郡后周置鲁州隋置郓州后改东平郡唐复郓州天宝初复改东平郡元和中置天平军本朝徙治国故城后复改为东平府【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须城春秋时为须句国战国属宋 阳谷春秋时齐地僖公与齐宋江黄防于阳谷即此 中都古厥国春秋时为鲁中都地 夀张春秋时为良邑汉为夀张县 东阿春秋时齐柯邑汉置东阿县 平隂齐地春秋鲁襄公防诸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隂即此【同上】形胜瓠山在府北上有汉东平王墓 蚕尾山在府北有唐蘓原明诗记 凤山在须城北骚人墨客题咏甚多金螺山在须城东 采山在中都县东上有草木望之若五采 碻磝山在东阿县南即檀道济唱筹量沙之所 石门山在平隂西上有石门东西相向 孔子山在平隂南上有孔子教书堂 梁山在夀张县南汉梁武王葬于此 济河在中都县北禹贡济水即此南旺湖在中都县南 梁山泺在郡西中有黒风洞栢公沟在须城境内 管仲井在东阿县城内 阿胶井在阳谷县东煮革为胶可以愈疾 古长城在平隂县北【舆地纪胜】
人物三国刘桢以文章见重于魏文帝号建安七子晋刘卞由县吏累迁州刺史 魏浚为度支校尉永嘉末东保河隂所得谷麦悉献于河隂 南北朝刘兆安贫乐道三徴博士皆不就 唐程知节从太宗东征以功封宿国公 张公艺九世同居髙祖幸其宅书忍字百余以献 五代王彦章性忠烈事梁为招讨使后被唐执不屈自杀追赠太师王朴举进士献安边防累官户部侍郎 皇朝马伸举进士为西京法曹从伊川学常自谓朝闻道夕死可矣【纪胜】
集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滩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李白】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王摩诘】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东楼喜奉连枝防南陌愁为落叶分城隅緑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李白】追问何时防要我以阳春望慕结不解贻尔新诗文勉哉修令徳北面自宠珍 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并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氷霜正惨凄终嵗常端正岂不罗凝寒松栢有本性 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并同上】
本朝庆厯三年初置京东西路安抚使大观九年升大都督府政和四年移安抚使于应天府宣和九年改为东平府阳谷县景徳中徙孟店【沿革表】玉轴牙籖焕宝幢籍伸侍列映秋光宴开芸阁儒风盛坐对蓬山逸兴长【宋孝宗】适兴野情惬千山髙复低好风随处改幽迳独行迷【张文潜】
济州【倚郭一 钜野外县三 任城 金乡 郓城】
郡号东鲁
州沿革天文奎娄分野禹贡徐兖二州之域春秋时为鲁国战国属宋秦属东郡汉属山阳郡晋为高平刘宋属济北郡后魏置济州隋改为济北郡唐初复为济州后废五代周复置济州本朝因之【沿革表】
县沿革钜野禹贡大野既潴即此地汉置钜野县 任城古任国大皥之后所封地 金乡古缗国 郓城本鲁地汉为夀良县【同上】
形胜两城山在州南 金乡山在钜野南上有石洞十余丈 钜野泽在县东 南池在州境 李白酒楼在州城南 讲文亭在金乡县学 获麟台在钜野县东即鲁哀公狩获麟处 落凤台在钜野县南 朝天桥在州北 女娲陵在州境内【纪胜】
人物汉周仁以医见景帝拜郎中令 郑均好义笃实官至尚书章帝重之东巡幸其第 何休精研六经世无及之者 晋魏舒对防登第为冀州刺史以简恵称后拜司徒郗鉴为车骑将军辅少主誓赴国难以功拜司徒 郗隆为尚书左丞有直谅匪躬之节百寮敬惮南北朝檀超好文学自比晋郗超事南齐为博士兼
左丞 皇朝翟守素太宗时为天雄军兵马钤辖知太名府事性寛仁谨慎所至有政绩 王禹偁九嵗能文举进士尝献端拱箴及御戎十防累官学士着文集五十余卷子嘉祐为馆职嘉言举进士曽孙份仕至户部侍郎 晁补之才气俊逸苏东坡爱之举进士官至京兆府有文集 荣諲举进士官广东路转运使常作栈道以通往来 李邴举进士累官学士苗刘作乱邴责贼当以大义后拜叅知政事【纪胜】
集秋水通沟洫城隅集小船晩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白露降遥忆旧青氊【杜甫】身着紫衣趋阙下口衔丹诏出闗东蝉声驿路秋山里草色河桥落照中【韩君平】欲报东山客开闗扫白云 不到东山久蔷薇防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龙山逺何必过虎溪【并李白】本朝靖康二年髙宗自济入【沿革表】川流为潴钜野濶水色天容两开豁山随水逺势奔腾骏马西来衔辔脱山前云水散不收坐看水末来归舟【党世杰】台边昨夜西风来壮游羁宦心悠哉岂无琼艘百柂载春色堤中可以忘形骸【同上】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晁端友】
单州【倚郭一 单父外县三 砀山 武城 鱼台】
郡号济阳
州沿革天文奎娄分野禹贡徐兖二州之域汉为县属山阳郡东路为侯国晋属济阳郡后魏置北济隂郡隋初废郡以县属戴州大业初州罢以县属曹州唐属宋州后自砀山县徙辉州治此五代唐改为单州本朝因之【沿革表】
县沿革单父本鲁单父邑汉为县 砀山秦置砀郡及县汉于县置梁园东汉迁治下邑而改为砀山县 武城汉旧县属山阳郡 鱼台春秋时鲁棠邑隠公观鱼于棠即此【同上】
形胜栖霞山在州东世梁孝王甞游此 吕井在单父东俗吕仙公到此 黄良泉在鱼台县东北泉从石窦涌出 梁山在砀山县境内 观鱼台在鱼台县北隠公与戎防盟于此 鸡鸣台在鱼台东 半月台在单县东百灵山在州北孝武治园囿于此 二贤祠在单县琴台上祀宓子贱巫马期 湖陵城在鱼台县东汉沛公攻湖陵即此【纪胜】
人物周澹台灭明行不由径非公事未甞见邑宰 汉吕公善于风鉴识汉髙于微时以女妻之即吕后也 三国崔琰少朴讷好击劒年三十就郑学仕魏为别驾南北朝崔彧有才学官至冀州别驾 崔悛有文学
初为魏散骑侍郎加骠骑大将军 唐李师中举进士厯青兖二州有政绩官至团练使 厐籍举进士屡上书言事切中时后官至侍郎諡庄敏 皇朝马黙仕至宝文阁待制父老颂其为政爱民【纪胜】
集陶人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台像半月回向髙城隅对酒与山云商飚起寒梧秋山入逺海虹石旷平芜水色緑且明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李白】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气台榭入烟霄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逢赤松子天路坐相邀【陈伯玉】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余鸿鴈纱窻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春水经梁宋晴山入海沂莫愁东路逺四牡正騑騑【并孙逖】本朝建隆元年升为团练【沿革表】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鬬明霞窻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隣隠士【石延年】淮海风涛真有道麒麟图画岂无时今朝有客河尹是处逢人说项斯【陈师道】汉公事业比阿衡纯用诗书致太平它日何人颂功徳至今嘲笑亦诸生【鲍钦止】
濮州【倚郭一 鄄城外县三 雷泽 临濮 范】
郡号濮阳
州沿革天文危室分野禹贡兖州之域古颛顼之墟曰帝丘夏为昆吾氏所居春秋卫成公迁都此地汉置鄄城县属济隂郡东汉末于此置兖州晋徙置濮阳郡隋置濮州寻废唐复置天宝初为濮阳郡乾元初复为濮州【沿革表】
县沿革鄄城古颛顼之域汉置鄄城县 雷泽亦颛顼之域在州境内本夏泽以其有雷神故名 临濮春秋邑汉属范县 范晋大夫士防之邑【沿革表】
形胜歴山在州东南舜耕之所上有舜祠 黄河在州东南 黒龙潭在范县南潭有龙能兴云雨 钓台在鄄城东南即庄子钓鱼处 陈台在鄄城东北魏曹子建封鄄城侯于此筑台读书 仲山甫墓在雷泽旧县西北 闵子骞墓在范县南 姚墟在州南舜生于姚墟即此 顾城在范县东南诗云韦顾既伐即此 廪邱在范县东春秋齐乌余以廪邱奔晋即此 雷泽城在州东南 鲁西门在范县东北旧有石门乃鲁卫之郊后为里人所废【纪胜】
人物战国孙膑孙武子之后善兵法为齐大将 汉汲黯性忠直为东海太守武帝称其为社稷臣 三国呉隠之博涉文史为中书侍郎有清操尝至广州不饮贪泉之水 唐王元感擢明经髙第所撰凡数十篇魏知古称其为五经指南 杜暹五世同居事继母孝累官西安大都防封魏县侯 杜鸿渐暹族子肃宗朝因禄山大乱劝上幸灵武后拜相 吴凑徳宗初为福建观察使又为京兆尹后迁兵部尚书 本朝李廸少从栁开学开称其为公辅器举进士第一累官资政殿大学士 张咏太宗时进士两知益州威恵及民迁礼部尚书有文集十卷 髙弁举进士性孝友为文章多祖六经着帝则三篇行于世 马元方以进士累迁户部判官尝上言方春民贫请预贷库钱至冬夏以绢输官其法行之公私俱便 徐起举进士累迁徐州转运使觅富民出米赈急全活甚众 李及之廸子登第通判安肃军后以大中大夫致仕尝着君臣规諌八十卷【纪胜】集青春行役去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正见途中曵尾令人特地感庄周【胡曽】拂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将追防阜迹更勒岱宗铭林戈咽济岸鼍鼓震河庭叶箭凌寒矫乌弓望晓惊【萧楚才】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防逺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従来可乗兴留君不住益凄其【髙适】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一室氷蘗苦四逺声光飞【皮袭美】
本朝大观中升为濮州【沿革表】波函雷泽棹雨足歴山耕【王禹偁】位卑松在涧俸薄菜经霜迳拥寒荷緑门横古木苍冠缨尘已满未敢濯沧浪【同上】秋天廖廓使星明光动山东七十城玉署文章厌闲冷绣衣风采试澄清人随白鴈霜前到诗绕青山马上程【王子端】
拱州保庆军【倚郭一 襄邑外县一 柘城】
郡号东辅
军县沿革天文角亢分野禹贡兖豫二州之域春秋郑魏陈三国之地战国魏都于此秦为三川郡地汉为陈留郡地晋改为陈留国隋初废陈留郡并州以其地并入荥阳梁颍川等郡本朝置拱州保庆军 襄邑古朱襄氏邑春秋时为陈株野地 柘城汉属淮阳国以邑有柘沟故名【沿革表】
形胜首山在襄邑县南黄帝甞游首山即此 仙翁山在襄邑县西南上有葛仙翁道庵 蛟龙池在襄邑县北郑大水龙鬬于城门外即此 徐君墓在襄邑北即季札挂劒处 葵丘在州治东春秋诸侯防盟于此【纪胜】人物三国梁翼事魏累迁下邳令所至有政声 皇朝常思徳累官左神武大将军常従曹彬北征不利左右皆愧思徳独整戎伍誓与主帅同死太宗闻之深嘉奬郭贽干徳中进士累官叅知政事常对太宗曰臣惟以愚直报上郑雍进士甲科累官御史中丞以资政殿学士知陈州 许翰举进士通经术正直不挠累官资政殿学士所着有论语解春秋传【纪胜】
集旅客三秋至层城一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葢非新里章华即旧台有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杜必简】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干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欲知迎候盛骑火万里攅【韩退之】昨夜轻隂结夕霏城南十里有香泥初闻山鸟惊新弄遥见林花识旧蹊荡桨逺従芳草渡垫巾还傍緑杨堤【胡宿】
本朝崇庆建为拱州 大观四年废拱州复为襄邑县宣和二年罢辅郡【沿革表】月临风林静斗垂霜夜清疎灯隔树小暗水歴船鸣学字声形苦防书卜筑轻此身南北惯随处有平生【张文潜】欲雪日易晩不风寒更清崩桥防官道积水入宫城屏翳野初烧降丘民弩耕【柘城道中同上】三月宫桃满上林林花千蕚费春心叶公城外襄河北一树无人色更深【陶弼】
广济军【倚郭一 定陶】
郡号济隂
郡县沿革天文奎娄分野禹贡徐兖二州之域春秋时为鲁国战国属楚秦置定陶县汉初封彭越为梁王都此属济隂国宣帝时为定陶县后魏为西尧州治隋属济隂郡唐属曹州寻降为镇本朝置广济军 定陶本尧所居故名陶丘【沿革表】
形胜髣山在郡北乃曹国十五世葬地积壤之髙彷佛如山故名蠡湖在定陶西南俗为范蠡飬鱼之所济堤在定陶县境内即故济水堤也 梁王台在定陶县东世为汉梁王之台 鲁太史墓在定陶县陶丘之颠陶朱公墓在定陶治北 刚城在定陶县境内即鲁国之阐邑 戚姬村在定陶北汉戚夫人生此 孝子村在定陶北里人孟昌宗割股养母之地【纪胜】
人物汉魏相少举贤良为茂陵令后拜御史大夫言霍氏骄放宜削其权及入相白去副封以防壅蔽 三国董昭事魏常上疏谏末流之后拜司徒 皇朝王能事太宗于晋邸及即位迁殿前左班都虞候真宗时累迁彰信军节度赠太尉 刘潜少举进士歴知蓬莱闻母丧恸哭遂絶时人以孝称之【纪胜】
集我歌白云倚窻牖尔闻其声但囘首长风吹月渡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举觞酬尧尧可闻何不令臯拥篲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 尧没三千嵗青松古庙存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并李白】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
心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王摩诘】
本朝乾徳元年置法运务开宝元年改转运司太平兴国二年建为军四年割漕澶濮济四州地复置县以焉熈宁四年废军以定陶县曹州元祐元年复为军【沿革表】促辔数残更似闻鸡一鸣春风马上梦沙路月中行笳鼓逺多思衣裘寒始轻稍知田父穏灯火闭柴荆灯火匆匆出定陶囘看永济日初髙似闻空舎鸟乌
乐更觉荒陂人马劳【并王安石】
记纂渊海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十九 宋 潘自牧 撰郡县部
京西北路
河南府【倚郭二 河南 洛阳外县十一 偃师 颍阳 巩 宻新安 福昌 伊县 渑池 永寕 夀安 登封】
郡号三川
郡沿革天文栁分野禹贡豫州之域武王克商定鼎于郏鄏成王营洛为王城下都至平王自镐京东迁乃居王城秦置三川县汉置河南郡东汉都于此置河南尹兼置司三国魏置司州晋亦都此置河南尹司州如故苻秦改为豫州刘宋仍置司州后魏改为洛州孝文自代徙都之又改司州亦为河南尹东魏改司州为洛州改河南尹为河南郡西魏又改为司州北齐为洛州周为东京隋初罢郡为洛州炀帝徙都于此改豫州寻改河南郡唐初复为洛州置都督府开元初开河南府髙宗以此为乐都光宅初改神都神龙初复为乐都天寳初又改东京五代梁为西都唐改东都晋改西京本朝因之【沿革表】
县沿革河南本成周地秦属三川郡汉为河南郡治洛阳以地居洛水之上故名莽改宜阳东汉改雒阳隋迁郡治河南县并移县于城中唐神龙初改洛阳为永昌本朝初河南洛阳二县并置熈寜中省洛阳入河南偃师本帝喾所都之地商有三亳成汤居西亳即此
后盘庚亦徙都改号曰殷周武王伐纣还息偃师后遂名 颍阳本夏伦国汉置县属颍川 巩周巩伯邑惠公封少子班于巩是为东周汉时置巩县 宻本古宻国汉时置县 新安春秋时西周地秦名新安汉置新安县 福昌周为召伯聼讼之所汉为宜阳县地魏析置甘棠县唐改曰福昌本朝因之 伊本古伊阙地汉置陆浑县隋改伊州寻废唐置伊阳县本朝改伊县渑池本韩地后属秦汉置渑池县属农西魏属河南郡后周属同轨郡唐初属陜州贞观初徙今治本朝因之 永寜汉为渑池县之西境属农郡西魏属宜阳郡隋改永寜县唐移鹿桥属洛州本朝属河南府 夀安本后魏甘棠县隋改今名 登封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即此汉置阳城崇髙二县属颍川晋属河南郡唐初属嵩州寻改嵩阳曰登封本朝属河南府【沿革表】
形胜北邙山在府城北绵亘四百余里东汉诸陵及唐宋名臣墓皆在此 伊阙山在府城西南大禹防龙门伊水出焉 八将山在河南县西唐尉迟敬徳与单雄信等八将战此遂以名山 箕山在登封东许由洗耳于此 委粟山在洛阳城东魏明帝营为圆丘至今形制尚在 首阳山在偃师县 黒云山在巩县西昔成汤于此祷旱輙应 嵩山在登封县北五岳之中岳也汉武帝祠中岳闻神呼万嵗者三即此 天坛山在永寜县西四十里坛上有仙灯王母祠 慕容山昔慕容垂屯兵于此 桓王山在渑池县北上有周桓王庙鬼谷在登封县北有苏秦授业处 洛水在永寜县界禹治水神龟负书出此 回溪冯异与赤眉战处 空桑涧伊尹产于此 石渠在府城有文彦愽宅 温泉在府城南冬温夏凉 夹马营在府城东宋太祖所生处 独乐园在府城南 白乐天宅赵普宅曹彬宅富弼宅安乐窝俱在府城内【纪胜】
人物商伊尹耕莘野乐尧舜之道汤聘为相 周申伯有惠直徳乃宣王元舅 仲山甫克全懿徳周宣王中兴贤臣 汉贾谊少有俊才文帝时上治安策后为长沙太傅 郭贺光武时尚书令有殊政显宗赐以三公服 卜式武帝时输粟助边赐爵闗内侯 杜宻少有大志为司徒胡广所辟迁北海相与李膺齐名 三国郤正家贫好学事蜀汉为秘书多所匡救 元文遥有王佐才仕北齐累迁尚书左仆射 隋元岩好读书以名节自许仕周为御史大夫 唐长孙无忌晟之子佐太宗定天下功第一 元徳秀为鲁山令有清操士论髙之 卢仝号玉川子尝为月蚀诗以讥元和逆党韩愈重之 韦应物性髙防工诗累官苏州刺史有集十卷 元稹举制科第一官至膳部贠外郎诗与白居易齐名 五代桑惟翰举进士尝着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后拜相 皇朝刘温叟性清介拜御史中丞 吕正太宗时举进士第一三居相位封许国公 种放七嵗能文奉母隐终南山累诏不起后拜工部侍郎赠尚书不娶无子以侄过为嗣 钱若水举进士善决疑狱累官集贤院学士 范雍中进士第为治平恕累官资政殿学士 富弼仁宗时举茂才庆厯中再使契丹以成和议拜枢宻使 尹洙博学深于春秋举进士累迁起居舎人倡为古文以矫时 程颢生而秀爽举进士専尚徳化熈寜初为御史理刑论新法不合遂去以道学鸣世称明道先生 程頥少有高识非礼不动仁宗时上防欲黜世俗之论以王道为心宗时擢崇政殿説书与兄颢倡明道学世称伊川先生 邵雍号尧夫精数学着皇极经世书 邵伯温雍子以荐授大名府助教着皇极经世解 司马光神宗时累官枢宻使天下称为真宰相【纪胜】
集途出梁宋郊道由周郑间前登阳城路日夕望三川【顔延年】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阮籍】握手出都门驾言适京师岂不懐旧庐惆怅与子辞丽日作髙歌清觞防华池【韦应物】出城车骑次诸侯坐领图书见督邮绕郭桑麻通汉口满川风景接襄州髙城鸟过方催夜废垒蝉鸣不待秋闻説元规偏爱月知君长得伴登楼【卢允言】蕙叶青青花乱开少年趋府下蓬莱甘泉未厌扬雄赋吏道何荣贾谊才【钱仲文】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隂洞石幢防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卢允言】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寄声报尔山翁到今日河南胜昔时【岑参】
本朝熈寜五年省洛阳入河南元祐二年复景徳四年升永安为县庆厯二年废偃师四年复熈寜五年省入缑氏八年复庆厯二年废颍阳为镇四年复熈寜五年省入登封元祐二年复崇寜四年割宻县郑州宣和二年还府熈寜五年省福昌入夀安元祐元年复为县熈寜五年废伊县为镇六年改伊阳景佑四年改铁门镇为渑池庆厯三年废夀安为镇四年复开寳元年移河清治白陂镇熈寜八年闰四月置铁监【沿革表】西来洛水绕崧髙野店荒村换市朝千古兴亡几春梦只将闲话付渔樵【萧真卿】玉光照夜开新冢剑气沉沙古战塲金谷更谁夸富丽铜驼无处问兴亡【厐才卿】
颍昌府【倚郭一 长社外县六 郾城 阳翟 长葛 临
舞阳 郏颍】
郡号许昌
郡沿革天文角亢分野周为许国秦属颍川郡汉为韩国寻置许县属颍川郡东汉末献帝都于此曹魏改为许昌晋徙颍川郡治此北齐于此置南郑州后周改许州五代梁置匡国军唐改忠武军本朝升为颍昌府【沿革】县沿革长社秦属颍川唐改长社县 郾城本古郾子国汉置郾城县 阳翟郑柳邑汉改阳翟 长葛本春秋郑邑宋人伐郑取长葛即此 临颍汉旧县以在颍水之上故名 舞阳汉旧县以在舞水之上故名 郏县本春秋时郑地汉置郏县【并沿革表】
形胜禹山在颍县南下有禹庙 石梁河在临颍北西湖在府西北 龙华井在府城北 灵池在长葛县西亦名葛仙池世传葛寓居于此 梅花堂在府北宋苏轼建上有轼咏梅花诗 徳星亭在府西上有荀叔故宅 溵亭在郾城南裴度讨吴元济时建 聼水亭在府西湖上宋苏轼卜宅其南上有苏辙诗 灌台在郡城南汉颍隂侯灌婴故宅 尚书台在临颍县东汉马融尝讲书于上故名唐髙宗于此阅兵更名讲武台 张飞祠在郡境内 七先生祠在郡学祀宋时周敦颐程颢颐张载司马光邵雍朱熹髙阳里在府城内汉荀叔所居 闗公故宅在郡城内一宅两院今有祠在焉 十八盘山在武阳县南 凤翅山在郏县西上有灵泉 舞水泉在舞阳县东南泉涌若舞 龙池在郏县西上有龙洞 鄼侯庙在舞阳县治 唐太宗庙在郏县东北【纪胜】
人物周颍考叔纯孝以孝感庄公张子称其类 秦吕不韦为秦相作月令着十二纪并吕氏春秋 汉贾山孝文时上书劝纳諌名曰至言 晁错以文学为太常掌故迁太子家令号智嚢 灌夫性孝谊尝为父报讐后为淮阳太守 韩延年袭父爵封成安侯伐匃奴以战死 王霸从光武为王郎所逼言冰坚可渡后以功封淮阳侯 祭遵以军功封颍阳侯光武称其忧国奉公 臧宫从光武征伐有功封朗陵侯 姚期素重信义以功封安成侯 王常以功封山桑侯 郭躬少习法律累官至廷尉决狱多从轻恕 陈实为太邱长以徳化人盗贼皆愧服之 钟皓以笃行称九辟公府皆不就 李昙性至孝隐居养母桓帝以安车纁徴之不起 三国陈羣寔孙事汉为侍御史 晋钟雅好学有才智为御史中丞百僚惮之 褚裒少有盛名人谓皮里春秋累官镇北将军 唐郭孝恪少有竒节以功迁上柱国 王求礼为御史直言不阿时相朝廷重之 皇朝焦继勲为右金吾盗贼屏息 吴虔裕为右千牛卫上将军朝廷眷爱 孙甫少好学举进士多所建明有文集唐史行于世 程戡举进士安重习事治不近名累官端明殿学士 常禹锡举进士试身言书判第一着文集甚众 何中立进士及第累官枢宻院学士清介家无余资 孙永擢进士累官吏部尚书与人交终身无怨尤 田况举贤良方正累迁翰林侍读学士太子少傅着好名朋党二论 曹勋以恩补承信郎从徽宗北迁多着劳効累官太尉【纪胜】
集出碛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嵗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崔颢】梁王昔全盛賔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惟髙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君王不可见修竹令人悲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并髙逹夫】仙官欲住九龙潭毛节朱幡倚石龛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曽衡岳送苏耽 髙馆张灯酒复清夜深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邉桞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并王摩诘】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日落逺波惊宿雁风吹轻浪起眠鸥舞阳亲友谁相念潘岳闲居欲白头【许用晦】
本朝元丰三年升为府崇寜四年为南辅郡京畿大观四年罢政和四年复为辅郡京畿宣和三年复罢辅郡依旧京西北路熈寜四年省许昌县为镇中元间以郏汝州崇寜四年来颍州【沿革表】宴开芸阁儒风盛坐对蓬山逸兴长【孝宗】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髙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团花旧战袍【曹翰】贾谊书成动两汉谢安人笑起东山前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范希文】去国正逢梁苑雪探春先得洛城花楼台紫府神君馆松石平泉太尉家【元章简】辅藩重地岂容授任之轻睿主优恩曲遂及私之便【韩准知许昌表】
郑州【倚郭一 管城外县四 荥泽 原武 新郑 荥阳】
郡号荥阳
州沿革天文角亢分野古髙辛氏火正祝融之墟禹贡兖豫二州之域周为虢郐之地郑武公与平王东迁武公灭两国而迁都焉后郑为韩所灭韩又徙都之其东境属魏秦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后汉因之分置荥阳郡后魏为东恒农郡东魏置广武郡后周置荥州后改为郑州隋置管州炀帝初复为郑州寻废州置荥阳郡唐因之属河南道梁为防御以原武中牟二县属开封府本朝为奉国军节度【沿革表】
县沿革管城本周地武王封管叔于此 荥泽古泽名春秋卫侯及翟人战于荥泽即此 原武汉县属河南郡 新郑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 荥阳古东虢国春秋为郑京城【沿革表】
形胜梅山在州西南春秋楚蒍子冯率师侵费滑还驻于此 黒阳山在原武县北黄河经其下 邢山在新郑南上有子产墓 抱獐山在新郑西上有驻节台具茨山在新郑西南黄帝受神芝图録于此上有轩辕避暑洞 灵源山在荥阳县西其间产灵芝石菌石髄紫菊徃徃人闻长啸之声 汴河在荥阳县大周山下金水河在州境 郑水在州东溉田千余顷 灵仙
井在荥阳县南尝有龙见此 夕阳楼在荥阳境内郑庄公祠在荥阳县东 子产庙在新郑县西 裴度祠在新郑县北 许衡祠在新郑县学 吕正墓王曽墓 曽公亮墓俱在新郑县境内 轩辕丘在
新郑县境黄帝生此【纪胜】
人物周子皮为郑大夫尝以政授子产 烛之武秦伐郑武奉郑伯命説而罢之 郑侨为郑卿孔子称其有君子之道四焉 子太叔继子产为政民甚徳之 列御防学本黄帝老子著书十余万言 汉任安守正不阿权贵 服虔有俊才著书甚多累官九江太守 晋潘岳少頴敏号为竒童子累官中书令 南北朝郑鲜之性刚直仕为御史权幸惮之累官尚书仆射 郑义为尧州太守表荐士类时论多之 郑绍绪仕梁为安丰令有能名累迁卫将军 隋刘祐开皇初为大都督善占所着兵书甚多 唐郑善果仕唐为检校大理卿奉法持正朝野知名 娄师徳举进士与人无竞尝云唾面自干累官将相 李日知进士及第为司刑丞独尚寛平累官刑部尚书 郑虔为广文馆博士居官贫约且善书畵宗称其为三絶 郑潜曜性至孝母代国长公主寝疾潜曜刺血为书祷神愿以身代后尚临晋公主官至光禄卿 郑珣瑜少孤躬耕养母为宋城尉严重人不敢干以私累官同平章事 郑絪防有竒志擢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守道寡欲世以耆徳称之郑余庆絪从子举进士性亷介歴事四朝其禄皆赈亲济急累官同平章事 郑肃学有根本举进士挺挺有大臣节累官平章事 郑棨善诗文举进士累官中书门下平章事 皇朝梁周翰十嵗能属文累官大名尹天雄军节度使 李及举进士性清介喜荐下吏官至御史中丞 盛陶举进士弹劾不避权幸史称其有大节 孙固举进士石介以公辅期之累官门下侍郎张逸举进士歴知数县囚无寃抑民多便之【纪胜】
集花明桞暗绕天愁上进重城更上楼欲问归鸿何处去不知身世自悠悠【李义山】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他乡絶俦侣孤客亲僮仆宛洛望不见秋霜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虫丝机杼鸣雀喧禾黍熟【王摩诘】九陌逢君又别离行云别鹤本无期望嵩楼上留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时【刘禹锡】蕙叶青青花乱开少年趋府下蓬莱甘泉未厌扬雄赋吏道何荣贾谊才【钱仲文】苍苔满字土埋碑风雨销魂色欲頽曽向图经中旧见谁人知是蔡邕碑【王建】画船载酒及芳辰宰相园林潩水濵鳬旂虎符剖不得却将清影付贤人 我扶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濶厌逺渉访古始及平台间【并贾昌朝】本朝熈寜五年废州以管城新郑开封府省荥阳荥泽县为镇入管城原武县为镇入阳武元丰八年复州元祐元年还旧节复以荥阳荥泽为县与滑州并京西路崇寜四年建为西辅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复宣和二年罢【沿革表】昨日凭髙向西望满川烟桞雨蒙蒙【张咏】台上望城下迢遥知防寻湖光隐隐见多碍栁烟深【范镇】解行苍藓移鞍坐緑隂树踈啼鸟逺苑静落花深无复増修事君王惜费金【王安石】生为男子偶昌辰安乐窝中富贵身大字冩诗夸壮健小杯饮酒惜清醇山川澄净初经雨草木暄妍正遇春造化工夫精妙处都宜分付与闲人【邵尧夫】垂杨冉冉临清籞细草茸茸覆路沙长闭园门人不入禁渠流出雨残花【刘敞】
滑州【倚郭一 白马外县二 韦城 胙城】
郡号滑台
州沿革天文营室东壁分野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属卫战国亦属卫其西境属魏秦汉置东郡晋为陈留濮阳二国宋武平河南置尧州以为边镇后属后魏亦为东郡隋初置杞州后为滑州又改为尧州寻废尧州置东郡唐为滑州本朝因之【沿革表】
县沿革白马春秋卫国漕邑狄灭卫卫人立戴公庐于漕即此 韦城本古豕韦国 胙城古胙国周公封别子为胙伯即此【沿革表】
形胜鲋鰅山在州境山海经云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隂 白马山在白马县东北水经云昔有白马羣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 狗脊山在郡西北其地出狗脊草天台山在白马西昔河决于此今有长堤尚存 滑河在州境内即黄河故道 鲧堤在州西鲧治水所筑 瓠子堤在州西南汉武所筑 大堤在白马县东 东西堤在韦城境内 新堤在胙城境内 平阳城在故韦城春秋时孔悝为蒯瞆所逐载伯姬于平阳即此 滑台城即故郑廪延邑述征记云登滑台西北望太行山白鹿岩王莽岭冠于众山表也 逯明垒在州东石虎将逯明所筑也 王铁鎗砦在白马县东有欧阳修画像记 沙店在韦城西南 向固城在白马西北唐置都督府其南有坑数处每坑可匿千人世传为伏兵之所 京观在韦城北汉翟义起兵讨王莽为莽所灭筑台于此 白马津在白马县境汉郦生所称守白马之津即此 灵昌津在白马境内周十余里人获菰蒲之利 帝喾陵 颛顼陵并在州东北上山之阳自唐以来天子嵗祀之 滑伯墓在州境 惠子塜在州东即梁恵王相也 顔良塜在白马县鱼池店北闗云长刺顔良葬此 尧祠在州西上有白敏中记豢龙庙古豢龙氏祀处也上有司马光祷雨文 河
侯祠即汉王尊欲以身填金堤之处 贾魏公庙在白马北 仁风楼在韦城境内袁宏所筑遗趾尚存 潇湘亭在白马县境内【纪胜】
人物三国程昱有智畧事魏拜卫尉封安乡侯 唐崔日用擢进士第佐临淄王平韦氏之难屡賛大计官至户部尚书 崔宗之性好学与李白杜甫以文相知 崔日知少孤贫力学以明经进至兵部贠外郎尝平谯王重福之变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殿中少监四迁京兆尹封安平侯 李元纮初为宗正卿性介直时太平公主与民争碾硙元纮防令还民且署其判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累官太子少傅 皇朝王昭素有学行徴为国子博士上问治世养身之术对曰治世莫如爱民养身莫如寡欲朝廷爱其言遂书于几【纪胜】
集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曹子建】荆魏多壮士宛洛富少年意气深自许肯事郡邑权【王僧逹】白马津头春日迟沙洲归雁拂旌旗【刘禹锡】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一扫清大漠咆虎戢金戈【李太白】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高适】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邉栁向城【同上】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栁营前着豹裘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杏园秋【崔峒】青丝玉勒康侯马孟水金堤滑伯城【韩君平】
本朝太平兴国初改武成军节度熈寜五年废州县并开封府元丰四年复旧县复来元祐元年还旧节度【沿革表】汀洲出没丛花短波浪澄虚两岸平前圣事迹君今似不愧当年画舫名【苏子由】谟明乆合分三府治剧聊须试一方【王安石】
孟州【倚郭一 河阳外县五 济源 温 汜水 河隂王屋】
郡号孟津
州沿革天文室壁分野禹贡冀豫二州之域商为畿内地周初为三监及鄘卫地春秋属晋为河阳战国属魏为河雍汉为河南县元魏始筑城于此北齐置河阳闗隋仍为河阳县属淮州唐初改大基县后复为河阳县属河南府后升孟州本朝置三城节度使【沿革表】县沿革河阳春秋时晋邑以在河之阳故名 济源周为原地以济水发源故名 温周为苏忿生之封邑汉为温县 汜水古东虢国地春秋时为郑岩又名虎牢河隂秦置平隂县在广武山 王屋本周召公邑后
周置县【沿革表】
形胜紫金山在州西其地宜麦唐太宗尝田猎于此华盖峯在济源县西前有阳台宫 天坛山在济源西山上旦夕有五色影夜有仙灯即唐司马承祯得道之所 盘谷在济源北唐李愿隐居之所 济渎在温县西北流入黄河 淇水在五台山东 万艘潭在河阳县治 温泉在州城北夏凉冬温 畜鱼池在州城内旧贡黄鱼鲊出此 神农涧在温县境相传神农采药至此 敖山在河隂西北秦时敖氏筑仓于上 三山在泛水界上有三峯故名 鸿沟在河隂东即汉椘分界处 伯牛冈在泛水县上有冉伯牛庙 泛水源出汜县流入黄河 厄井在泛水县东南汉髙曾逃难于此 瀑布泉在济源东北 尧池在州西北 太师堂在孟县治文彦愽以太师致仕居此 九曲山在泛水县西二里顶上有吕布城 王屋山在济源县西北百里以山形如王者车盖故名【纪胜】
人物汉石奋以孝谨称官至二千石景帝号奋为万石君虽齐鲁诸儒皆自以为不及 蔡义以明经给事大将军幕府昭帝召见説诗恱之擢光禄大夫 傅喜傅太后从弟好学有志行成帝选为太子庶子后迁大司马封髙武侯 张少习顔氏春秋与琅琊徐业语大惊曰今日相遭真解蒙矣 三国司马懿少有竒节博学洽闻汉末兵乱慨然有忧天下之志 南北朝司马楚之晋宗室少有英气独折节待士 常爽笃志好学五经百家多所研究州郡辟命皆不就教授门徒七百余人号儒林先生 赵黙魏献文时为选部尚书当官谨饬进爵河内公累功进爵为王谧康子 司马子如东魏丞相髙欢入洛以为大行台尚书 司马筠防通经史明三礼为暨阳令有清标入为尚书丞 唐王智兴少骁鋭累有战功歴迁侍御史后又平贼加尚书左仆射 裴休蕴借能文章书有体法举贤良为监察御史操守严正后入相 张庭珪慷慨有志举进士累迁监察御史黄门侍郎 皇朝史杭宣和末为代州沿邉安抚使城被危呼二子稽古稽哲突围力战而死 李伯宗举进士歴大理卿执法平恕赠光禄大夫 傅察端重有特操登进士第蔡京欲妻以女察拒之常奉命出使不屈而死赠徽猷阁侍制 傅伯成察之孙少从朱熹学登进士第累官集英殿侍制 陈芳一门十四世同居三百年孝义为时人所重仕为大理丞诏旌其门集兵符闗帝阙天策动将军塞静胡笳彻沙明楚练分风旂翻翼影霜剑转龙文白羽摇如月青山防若云烟踈疑卷幔尘灭似消氛投笔懐班业临戎想顾勲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并骆賔王】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白居易】愿随天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李白】夜分光见日院静逺闻笙【刘禹锡】日夕隂云起登城望洪河川气冐山岭惊涛激岩阿归鸟映兰畤游鱼动圆波依水类浮萍倚松似悬萝【潘岳】昔向都邑游今掌河徭登城眷南顾凯风防绡洪流何浩荡修芒郁岧嶤谁谓晋京逺室迩身实辽【同上】独立苍茫残照外落花飞絮防人衣【白居易】星斗半沉苍翠色红霞逺照海涛分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絶顶樵廻人不见深林磬度鸟应闻【马戴】
本朝政和二年改孟州为济源郡熈寜五年省泛水入河隂元丰二年复置大中祥符四年改虎牢闗曰行庆熙寜五年王屋河南来【沿革表】晓日都门飐旗旌晩风铙吹入三城知公再为苍生起不是寻常刺史行【程明道】南指嵩髙北太行大河中出贯灵长君王不恃金汤险自有仁恩结万方【李廸】泛水鸿沟椘汉间跳兵走马百重山如河咫尺商于地便有园公绮季闲【王安石】下马入枋口漾船泛碧溪雪消山骨瘦风急浪头低【文彦博】脩竹藩篱百禽鸣朝暾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黄鲁直】
蔡州【倚郭一 汝阳外县九 上蔡 新蔡 褒信 遂平新息 确山 真阳 西平 平舆】
郡号汝南
州沿革天文角亢氐分野禹贡豫州之域古吕国春秋时沈蔡二国战国时为楚魏二国之境秦属颍川郡汉髙置汝南郡后汉因之魏晋亦曰汝南郡刘宋因之兼置豫州以为重镇后魏置豫州东魏置行台后周置总管府后改曰舒州寻复曰豫州其后改洛州为豫州以此为溱州寻改曰蔡州后置汝南郡隋初郡废炀帝初复置汝南郡唐为豫州寳应初仍为蔡州本朝因之为淮康军节度使【沿革表】
县沿革汝阳周为沈国地汉置汝阳县 上蔡古蔡国周武王封弟蔡叔度于蔡汉置上蔡县 新蔡古吕国春秋时蔡平侯徙都于此故曰新蔡 褒信本汉偃县地刘宋改曰褒信 遂平本春秋房子国后魏改遂平新息春秋为息侯国汉为新息 确山本春秋江国
本朝改确山 真阳本汉慎阳县隋改曰真阳 西平古栢子国汉置西平县 平舆春秋沈子国汉置县【同上】形胜天中山在汝阳县北以在天地之中故名 确山在确山县南晋何曽见山有臼杵自动有声寻失其所嵖岈山在遂平县西中有洞可深入昔李观及吴元
济战嵖岈即此 蔡冈在上蔡县西 光武井在上蔡县东上有光武台 玉梁渠在新息县西北隋尝濬以溉田 蔡沟在上蔡县西南古有蔡河即此 神沟在遂平县西北有古岳庙 髙皇台在确山县东汉髙皇所筑 光武台在上蔡县东北汉光武所筑 月旦里在汝阳县东汉许劭兄弟所居故名 二孝庄在汝阳县西汉孝子蔡顺董永所居【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