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珠 - 第 9 页/共 16 页
世说曰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立办恒冬天得韭萍虀王恺不能及乃密货帐下都督问所以都督曰豆至难煮惟预作熟客至但作白粥以待之韭萍虀是捣韭根杂以麦苗耳 刘公干清虑赋曰虞氏之爨火珠之甑炊嘉禾之米和蓂荚之饭
五云浆十字饼
汉武故事曰西王母次药有五云之浆 王隐晋书曰何曾字颖考位太常性豪侈大官所供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胡麻饭露葵羮
列仙传曰汉明帝永平中剡县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见二女唤刘阮姓名因邀过家供胡麻饭及山羊脯噉之 宋玉讽赋曰主人之女为臣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羮劝臣食
红面粉粱
潘尼赋曰红面之饭糅以茨粱五味道洽余气芬芳傅毅七激曰鳬鸽之羮粉粱之饭
琼靡瑶蕋
楚词曰精琼靡以为粻王逸注曰精凿也靡屑也粻粮也言精凿玉屑以为粮也 张衡思元赋曰屑瑶蕋以为粮兮白水以为浆
文章酒甲子觚
谯周赞曰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酒不言其贵注五加皮一名文章草酿酒主益人道家用以煮石考古图曰兹女觚象觚父庚觚甲子觚并酒器
郑伯谷刘伶裈
左传曰郑伯有嗜酒为窟室而夜饮朝至未巳朝者曰公焉在曰吾君在壑谷 邓粲晋纪曰刘伶纵酒放荡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吾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宇为裈衣诸君自不当入吾裈中又何恶乎
兰英竹叶
枚乘七发曰兰英之酒酌以涤口 张衡七辨曰酒白醴蒲萄竹叶
欢伯圣人
易林曰酒为欢伯除忧来乐适体颐性 魏志曰太祖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事酒衢尊
周礼曰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注事酒如今之醳酒也昔酒久酒今之旧醳也清酒今之冬酿夏成者也 淮南子曰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耶注道六通谓之衢尊酒器
淫醟狂药
汉书曰中山淫醟谓湛酒也醟音泳 孙季舒尝诣石崇饮傲慢过度崇欲表免之裴楷闻之谓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
濡首腐肠
易有孚于饮酒濡其首 养生论曰胶醴腐人之肠胃
二人饮三鬼酣
异苑曰东阳徐公见二人对饮与徐公一杯醉卧其旁比醒不复见 刘义庆幽明录云汉建武元年东莱人姓也家尝作酒一日见三奇客共持麴饭至索酒饮饮竟而去顷有人来云见三鬼酣醉于林中
屑蘃饭透花
张衡思元赋曰屑瑶蘃以为粮兮白水以为浆品物类聚曰吴兴米炊之甑香人以此米捣为名透花
龙羮蚁酱
述异记曰章帝元和中大雨有一青龙堕于宫中帝命烹之赐羣臣龙羮各一杯 北户录曰广人掘大蚁卵为酱名蚁子酱
干饭水餐
汉书曰胡邵为淮南太守使铃下阁外炊暴作干饭阁内不设釡甑 北堂书钞顾和与蔡节度书曰宜食水餐夏侯家浆酪水餐独胜于羮也
珠柱鲊水精盐
草木记云采珠人取珠柱肉作鲊 吴时外国传云天竺国有石盐白如水精
虎盐鱼酱
周礼笾人职云朝事之笾其实防蕡白黑形盐注筑盐形似虎 晋武帝与山涛书云兼致鱼酱一斗
玉屑琼枝
吴筠饼说细似华山之玉屑白如梁甫之银泥 楚词云折琼枝以为羞注羞脯也
四神守三鸟取
幽明录云海中有金台上有百味之食四大神常守护之 山海经云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
编珠卷三
<子部,类书类,编珠>
钦定四库全书
编珠卷四
补遗 詹事府詹事高士奇撰黍稷部
九谷五种
周礼曰廪人掌九谷以待匪颁赒赐稍食 月令曰季冬之月令吿民岀五种计耦耕事注五种五谷种也
合颖连茎
魏収后魏书曰许谦字元逊子洛阳为雁门太守家田三生嘉禾皆异陇合颖 春秋説题词曰嘉禾之滋茎长五尺五七三十五故连茎三十五穗以成盛德
六穗三苗
虞预会稽典录曰谢承迁吴郡督邮岁穰嘉禾六穗生于部属 尚书大传曰成王时有苗异茎而生同为一穗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问之公曰三苗为一穗天下其和为一乎
北里禾南山豆
史记曰管仲说桓公曰古之封禅者北里之禾所以为盛 西汉杨恽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照九阿齐万亩
阮籍诗曰颖临曾城余光照九阿 曹植颂曰秀吐穟万亩齐平荫盖陇百秽不生
九熟再种
抱朴子曰南海晋安有九熟之稻 杨孚异物志曰交趾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
半夏一旬
蔡邕月令章句曰十月获稻人君尝其先熟故在九月熟者谓之半夏 王子年拾遗记曰东有融泽五谷多良有浃日之稻言一旬而生也
香穗紫芒
周处风土记曰稴稻之青穗米皆青白也 郭义恭广志曰有虎掌稻紫芒稻赤穬稻南方有蝉鸣稻
五里香三月种
魏文帝与朝臣书曰江表惟长沙名有好米何得比新城稉稻耶上风吹之五里闻香 崔实四民月令曰三月可种秔稻
龙枝凤冠
王子年拾遗记曰东极之东有龙枝之粟言其枝屈曲如游龙也食之善走 又曰有凤冠粟似凤之冠食之令人多力
德精仁卉
瑞应图曰嘉禾五谷之长盛德之精也 晋征祥説曰王者盛德则嘉禾生嘉禾者仁卉也
禾二米麦九穗
晋征祥説曰嘉禾生其大盈箱一稃二米 崔鸿前凉录曰永嘉元年嘉麦一茎九穗生于姑臧
麦两岐禾九穗
东观汉纪曰张堪为渔阳太守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齐书曰孝武时固始县嘉禾一茎六穗新蔡县又
获一茎七穗一茎九穗
西山禾东极豆
阮籍诗曰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拾遗记曰东极之东有倾离之豆见日即倾叶食之歴岁不饥豆茎皆大若指绿色烂熳数亩
黑穬白稉
广志曰稉有乌稉黑穬又有青幽白夏之名 袁淮观殊俗曰河内青稻新城白稉
黑粟赤黍
崔豹古今注曰武帝建元四年天雨粟宣帝地节四年长安雨黑粟竟宁元年南阳山都县雨粟色青黑味苦大者如小豆小者如麻子 韩子曰吴起欲攻秦小亭置一石赤黍于东门外令人能徙于西门外者赐之上田宅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攻秦能先登者与之大夫赐之上田宅于是攻之一朝而拔
琼膏玉粒
拾遗记曰东极之东有琼脂粟质白如玉柔滑如膏食之多寿 又曰员峤之山名环丘上有方湖千里多大鹊高一丈羣飞于湖际衔采不周之粟于环丘之上粟生穗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也
青芊稻红苣麻
广志曰青芊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熟此三种大且长 拾遗记曰东极之东有倒叶麻如倒苣红紫色亦名红冰麻食之令人顔色洁白鲜好
五梁禾三味麦
续仙传曰王莽种五梁禾于殿前先以鹤髓玳瑁犀玉二十余物渍种此黄帝谷仙之术也注五梁禾即五色禾 元晏春秋曰衞伦过元晏取糗粮以进元晏尝之曰麦也有杏李奈三味三果之熟也不同时子焉得兼之伦笑而不言退谓人曰士安之识过刘子阳吾家多园树杏发糅以杏汁李奈发又糅以李奈汁故兼此三味耳简文诗粮持三味麦衣进八蚕绵
摇枝粟倒叶麻
拾遗记曰东极之东有摇枝粟言其枝长而弱无风自摇食之多寿 下见红苣麻
蝉鸣稻虮子粱
郭义恭广志曰蝉鸣稻五月熟稻有盖下白正月种五月获获其茎根复生九月复熟 又曰盐钻粱粒如虮子魏文帝以为粥
长生米同颖禾
梁简文帝谢赉长生米啓曰食乃民天之贵粒有延龄之名借此资身因斯养性 尚书曰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归周公于东作归禾
红冰赤穬
上见红苣麻 下见紫芒
木禾膏黍
山海经曰昆仑墟上有木禾禾长五寻 又曰广都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黍膏稷
旅生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