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珠 - 第 5 页/共 16 页
黄龙信翠鳯旗
上见麒麟幡 李斯上书秦王曰今陛下建翠鳯之旗树灵鼍之鼓
六钧弓百石弩
春秋左氏传顔髙之弓六钧 魏明帝诗曰长防十万队幽冀百石弩机若雷迅一连四矢
骇犀剑错象鞭
东观汉记曰光武赐陈导骇犀剑 张华诗曰横箸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玉珥剑银镂弩
楚词曰抚长剑兮玉珥注曰珥剑镡也 沈氏南越志曰龙川县石溪乡有山号营冈冈间有水常有铜弩牙流出水皆似银镂纎防巧丽相传为越王营弩处
萧条剑宛转弓
士孙瑞表曰臣有古萧条剑一枚谨简日赍诣禁阁邺中记曰石虎女骑皆手握雌黄宛转弓
金错刀玉具剑
张衡四愁诗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东观汉记曰光武使冯异击赤眉赐乘舆七尺玉
具剑
鱼肠剑龙鳞刀
上见五剑 魏文帝典论曰太子作百辟宝刀一曰灵宝文似灵二曰含章采似丹霞三曰素质锋似崩霜刀身剑铗又名露陌刀亦曰龙鳞之刀
百金刀千户剑
杨泉物理论曰有阮师之刀者天下之宝初阮师作刀于七月庾申日遇金神教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錬依行其术作刀三年而丧明刀长不过四五尺一口不至百金请不得也 吴越春秋曰秦客薛烛善相剑越王以纯钩示之王曰客有买此剑者有市之乡三十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其可与乎烛曰不可臣闻王之造此剑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欧冶子因天地之精悉其伎巧造为此剑佩此者吉宜王带之不可遗人
斩铁刀切玉剑
蒲元别传曰元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言汉水不任淬蜀水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刀成以竹筒纳铁珠满中举刀防之应手而落 列子曰昔西戎献周穆王昆吾之剑切玉如泥
含光剑漏影刀
上见三剑 下见三刀
紫电剑丹霞刀
上见六剑 下见龙鳞刀
斩马剑贯犀弩
汉书曰王莽使虎贲以上方斩马剑斩董忠 曹植与司马仲达书曰若使飞船不鬭而飞楫不行何须并代之马贯犀之弩乎
文剑影弩
吴越春秋曰干将作二剑采五山之精合六金之英阳为文阴为漫理 风俗通曰汲令应郴请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悬赤弩照杯中如宣恶之成病郴后知之使宣还饮故处意解之其病寻愈
鸡翘车鸾鸣辂【此下补入】
蔡邕独断曰鸾旗车编羽毛引系幢旁俗名鸡翘车潘岳借田赋曰五辂鸣鸾九斿斾琼钑入蕊云
防晻蔼
九重盖八觚殳
续汉书曰灵帝时讲武平乐观建十重五彩华盖高十丈建九重华盖高九丈 说文曰殳以杸殊人也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旅贲以先驱
飞云辂明月旗
张衡东京赋曰结飞云之祫辂树翠羽之华盖 司马相如子虚赋曰驾驯驳之驷乘雕玉之舆靡鱼须之桡旃曳明月之珠旗注以明月珠饰旗也
虹霓旌日月盖
杨修许昌宫赋曰建日月之太常杂虹霓之旌旄楚辞曰建日月以为葢兮载玉女于后车
朱旄
崔豹古今注曰诸公主得建之武王以黄钺斩纣故玉者以为戒太公以钺斩妲己故妇人以为戒也 东京赋曰属车九九乘轩并毂弩重旃朱旄青屋
五麾三节
谷梁传曰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用牲非礼也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兵三鼓礼记曰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注节
以明信传君命召急则持二缓则持一
结旌析羽
礼记曰德车结旌郑注曰结谓收敛之也德车乘车也 周礼曰析羽为旌游车所建注曰游车木路也王以田也析羽皆五色文
熊皮豹尾
徐爰释疑要畧注曰乘舆黄麾内有羽林班弓箭手左右执事官带熊皮冠谓之髦头 蔡邕独防曰属车八十一乘最后车悬豹尾以前皆皮轩虎皮为之也
百里剑九合弓
上见六剑 周官曰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
鹤胫矛羊头矢
方言曰矛骹如鹤胫者谓之鹤膝骹音敲胫也 又曰凡箭镞三者谓之羊头其薄广而长薄谓之錍
丙午剑庚申刀
抱朴子曰以五月丙午日取铜铸剑带之入水蛟龙不敢近 下见百金刀
緑沈弓白的弩
刘邵赵都赋曰其用器则六弓四弩緑沈黄间堂溪鱼肠丁令角端 华阳国志曰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秦王乃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于是闗中夷廖中等作白的弩于髙楼上射虎死之
耀曰甲乘风弩
班固燕然山铭曰甲耀日朱旗绛天 慎子曰弩弱而增髙者乘于风也
天子剑圣人弓
庄子谓赵文王曰臣闻大王喜剑臣有三剑惟王所用有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代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铗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诸侯之剑以智勇士为锋以清防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铗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庶人之剑蓬头突髩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瞑目而语相击而前无异鬭鸡一旦命以絶矣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战国策曰楚人有好以弱弓防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而召问之对曰见鸟六双王何不以圣人为弓以勇士为缴时张而射之此六双者可得而囊载也
道德胄策略旗
盐铁论曰以道德为胄以仁义为剑莫之敢当汤武是也 陈思王征蜀论曰今将以谟谋为剑防策略为旌旗
唐弓夏箭
周礼司弓掌六弓之法六弓王弓弧弓夹弓庾弓唐弓大弓 子虚赋曰右夏服之劲箭左乌号之彤弓注服盛箭器夏后氏之良弓名烦弱其矢亦良即烦弱箭服也故曰夏服又庾信马射赋曰夏箭三成
素弓青镞
楚辞曰带长剑兮挟素弓 魏志曰挹娄在扶余东北千余里弓长四尺青石为镞
猊甲金银铠
左传曰棠彛三甲注吴王僚所被猊甲弓箭不入又楚蛟郑兕皆神甲也 述异记曰干罗者慕容廆十一世祖也忽一夕见一神着金银襦铠自天而坠盖鲜卑神也
音乐部【增补十四条】
神钲圣鼓
罗浮山记曰浮山东有两石鼓扣之其音清越所谓神钲也左思魏都赋曰神钲迢递于高峦灵响时惊于四表 王韶之始兴记曰秦凿阳山桂阳县阁下鼓便自奔逸息于临武遂之洛阳因名圣鼓今临武有圣鼓城
鳯箫鹤鼓
列仙传曰箫史教弄玉吹箫作鳯鸣居数年鳯凰来止其屋夫妇一旦皆随鳯去 地理志曰防稽雷门鼓有白鹤飞入于是鼓声闻于洛阳人或破之鹤遂飞去
短箫长笛
蔡邕礼乐志曰鼓吹短箫铙歌军乐传曰黄帝岐伯作所以德建武劝士也 马融有长笛赋
东舞南歌
魏文帝铜雀园诗曰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 张衡南都赋曰齐童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
雅舞安歌
陆机乐府诗曰悲歌丽清响雅舞播幽兰 楚词曰缓节兮安歌
才舞妍歌
刘邵赵都赋曰中山名倡襄国妖女狄鞮妙音邯郸才舞 曹植乐府诗有妍歌篇
西域吹南城鼓
古今注曰横吹胡乐张骞为博望侯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 乐府解题曰鼓吹曲有巫山高战城南
武溪笛渔阳鼓
古今注曰武溪深者马援南征所作援门生袁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 语林曰祢衡被武帝谪为鼓吏正月十五日试鼓击渔阳之曲渊渊有金石声
齐童吟卢女弹
陆机乐府诗曰闲夜命清友置酒迎风观齐童梁父吟秦蛾张女弹 古今注曰魏武闻有卢女者年七嵗善琴能为新声帝乃召焉
淮南舞河西讴
张衡舞赋序曰客有观舞于淮南者美而赋之 孟子曰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
七鞶舞九曲歌
张衡舞赋曰歴七鞶而纵蹑鲍照诗曰七鞶起长袖李尤有九曲歌
震木歌转波舞
列子曰秦青善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刘桢鲁都赋曰身如转波
苦寒行积雪曲
古乐府有苦寒行 宋玉讽赋曰兰房粤室止臣其中中有鸣琴焉臣援而鼓之为秋竹积雪之曲
北郑曲西秦歌
宋玉笛赋曰师矌将为阳春北郑之曲假途南国焉张华乐府诗曰妙舞起齐赵悲歌出西秦
游龙飞燕
傅毅舞赋曰体如游龙袖如素蜺 张衡舞赋曰裾似飞燕袖若回雪
走马飞龙
琴操曰走马引者樗里牧恭为父报寃杀人亡于山林之下有天马夜降围其室夜觉而走以为吏追及明视乃天马之迹援琴而作走马引 古乐府有飞龙引
西城北里
陆机诗曰西城多雅舞总章饶清弹鸣簧丹唇朱弦绕素腕 阮籍咏懐诗曰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