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 - 第 182 页/共 284 页
循吏传序宣帝每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黄霸萧咸王尊冯野王孙寳陈立】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循吏传六人而五人出于宣帝 黄霸为颍川八年张敞为京兆九嵗】
汉牧守
丈中子事君篇三代之兴邦家有社稷焉两汉之盛牧守有子孙焉
汉河南尹【壁赞】
百官志河南尹一人主京部特奉朝请【又云京师置尹一人丞一人】郡国志河南尹注秦三川郡髙祖更名河南【河南太守王莽】
【改为大尹】世祖都雒阳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章绶服秩与京兆同】应劭汉官曰郡府听事壁诸尹畵赞肇自建武讫于阳嘉注其清浊进退所谓不隠过不虚誉甚得述事之实后人是瞻足以劝惧虽春秋采毫毛之善贬纎介之恶不避王公无以过此凡二十一城永和五年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口百一万八百二十七雒阳周时号成周河南周公所城雒邑也春秋时谓之王城【河南尹袁安严明郭贺清静应顺公清宋嵩节防范迁清节召驯徳行田歆荐举又杨秉桥元李膺刘祜 魏司马芝晋嘏为河南尹】 崔骃有箴曰商邑翼翼四方是营【选蜀都赋注崔骃河南尹箴曰唐虞商周河洛是居成王命君陈尹东郊】
汉留守
列传隂识光武每廵郡国识常留镇守京师【留守周君陈似其任也】 伏湛行大司徒事车驾每出征伐常留镇守【车驾征张歩留湛居守】 李通光武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抚百姓 张禹和帝南廵祠园庙禹以太尉留守北宫元魏平阳公丕广陵王羽留守京师并加使持节 唐贞观十七年征辽房龄为京师留守【李大亮为副】诏曰公当萧何之任【萧何以信谨守管籥】无西顾之忧又以萧瑀为东都留守髙宗召李勣授洛阳宫留守咸亨二年正月七日幸洛阳以李晦为西京留守其后车驾发京都则置之神龙元年苏瓌充京留守宗将幸东都以宋璟为西京留守开元十一年太原以尹为留守谓之三都留守东都留守仪鳯元年韦机开元三年薛谦光旧制
赐旗甲同方镇元和九年十月戊辰吕元膺为留守不赐【裴度亦为之】 晋天福七年勅留守降麻制同将相 周显徳三年征淮以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四年再征淮以朴留守京师 宋朝建隆元年五月征潞呉廷祚为东京留守十月征太宗为大内都总管廷祚留守开宝三年征太原太宗为之九年三月幸西京沈义伦为之咸平二年幸河北宰臣李沆为之景徳元年幸澶渊王旦为之祥符封泰山祀汾隂向敏中以旧徳再为之建炎元年宗泽为京城留守兼开封尹绍兴四年参政孟庾为行宫留守
汉雒阳令
续志注汉官曰雒阳令秩千石丞三人孝亷左右尉秩四百石【桥为左尉 王涣公正任峻威风祝廉得百姓心董宣亷洁 六典注洛阳置尉东南西北部晋置六部尉 西汉义纵尹赏朱博薛宣为长安令】又曰三边始孝武皇帝所开县户数百而或为令荆江南七郡唯有临湘南昌呉三令尔及南阳穰中土沃民稠四五万户而为长【表县令长皆秦官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一百石】 西汉循吏不载县令者郡守得以自辟而郡亦自课之也【六典注齐晋云大夫鲁卫云宰楚为令尹秦曰令长通典周官有县正四百里为县】东都循吏载于传者十二人而令长居其二【雒阳令王涣须昌长童恢宻中牟之两令颍川之四长元和二年春诏曰安静之吏悃愊无华襄城令刘方吏民同声谓之不烦】 顔师古注曰汉律近塞郡皆置尉百里一人士史尉史各二人【鴈门尉史行徼】通典主簿汉有之【缪彤仇览】晋制不经宰县不得入为台
郎唐县有赤【三府共六县】畿【八十二】望【七十八】紧【百十一】上【四百四十六】中【二百九十六】下【五百五十四】六等之差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令各一人
汉洛阳寺
和纪永元六年七月京师旱丁巳幸洛阳寺【官舍也】録囚徒举寃狱未及还宫而雨
唐临轩册刺史【赐刺史诗】
通典【兼防要】魏晋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领兵者武冠庶姓为州无将军者谓之单车刺史】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州充县大业初罢州置郡【司台大夫一人察畿内刺史十四人察畿外诸郡亦有六条之制】唐武徳元年六月十九日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而雍州置牧天寳元年正月二十日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至徳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 通鉴【兼纪传】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治人之本莫重刺史故录姓名于屛风武后天授二年正月出绣袍赐新除都督刺史宗因张九龄言诏择京官为刺史嵗十月按察使校殿最自第一至第五校考使及户部长官总覈为升降【凡官不歴州县不拟台省】开元十二年以山东旱选台阁名臣补刺史六月壬午王丘崔沔韩休等五人出为刺史十三年二月自择刺史十一人赐诗十韵十四年六月壬戌诏州传长官言事二十四年十月甲子次华州赐刺史县令中上考天寳元年正月丁未诏京文武官材堪刺史者自举 防要元和三年正月诏刺史于宣政门谢讫进辞之任旧制凡命都督刺史皆临轩册命近嵗虽无册拜而牧守受命后便殿召对赐衣服时河南尹裴复求速之任李吉甫为奏请遂有是命非旧制也【开元时已辞仍请侧门进止所以光宠守臣】
唐岳牧举
旧纪调露元年十一月甲寅临轩试应岳牧举人【员半千举岳牧髙宗御武成殿问兵家三阵对策擢髙第】
唐宣政殿策县令 举县令【详见诠选】
【阙二字】开元四年五月宗召县令策于廷问所以安人者对凡二百人惟鄄城令韦济居第一擢醴泉令考下第者罢之侍郎卢从愿李朝下迁【坐拟选失实 志云悉集新除县令宣政殿临问以治人之防 通鉴云二百余人不入第且令之官四十五人放归学问 元稹诗谓长官清平由姚宋之作相】 纪【兼实録传等】大厯八年正月甲辰诏京官三品以上及郎官御史嵗举刺史县令一人贞元三年柳浑为相帝尝亲择吏宰畿邑政有状宰相贺得人浑不贺曰此代尹择令非陛下所宜四年正月庚戌制举刺史县令当亲策试十月召京兆诸县令对延英殿访人疾苦各赐衣一袭 薛珏传时诏举堪刺史县令者且百人延问人间疾苦吏得失取尤通达者什二宰相欲校以文词珏曰求良吏不可责文学宜以上爱人之本为心郑珣瑜传贞元初诏择十省郎治畿赤 会要开元
四年十一月勅县令户口增益界内丰稔清勤著称赋役均平者先与上考天寳九载三月十二日勅选司取县令必限书判文学政事本自异科古来良宰岂必文人今后郎官御史先于县令三考已上有政绩中取元和二年正月勅江淮大县委三省御史台诸司长官节度观察使各举堪任县令四年正月依平选人例分入三铨注拟停四时集 宋朝宝元元年十一月乙卯复奏举县令绍兴五年四月壬子诏馆职正字已上专举县令二十八年七月辛未左正言何溥言望用建隆天圣故事择大县阙为堂除仍借五品服优其廪给俟终更甄擢之上曰县令末也监司郡守本也
唐牧宰政术 令县新戒【见御制】
艺文志杂家类萧佚牧宰政术二卷【耒阳令】鲁人初【不着姓】公侯政术十卷 汉循吏六人而五人出于
宣帝唐循吏十五人而出于武徳贞观之时者半
祥符府牧
祥符八年二月丙寅楚王元佐天策上将军行兴元牧府牧自此始天禧元年元佐领雍州牧州牧自此始二年加兴元牧其雍州牧如故兼州府两牧自此始景祐二年荆王元俨为荆南淮南节度大使行荆州州牧二州牧自此始淳熙四年四月五日魏王授江陵尹五年闰六月授雍州牧【亲王带牧随本镇】 虞十二州则十二牧夏九牧周九州则九伯而王制言八州八伯则王畿之内不建伯焉郑以为殷制畿内王所自治故不设伯明堂位谓九采左氏谓九牧 唐百官志京兆河
南牧皆亲王遥领两府之政以尹主之
戒吏
刘勰曰戒勅为文实诏之切者戒者慎也禹称戒之用休
汉六条 九条【详见律令】
表武帝元封五年夏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注师古曰汉官典职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寃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彊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彊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详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茍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彊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以秋分行部到郡国各遣一史迎之界上所察六条】 汉旧仪云惠帝三年【一云六年】相国奏遣御史监察三辅郡所察者九条监者二嵗一更常以十一月奏事
晋五条诏书 刺史六条制 宋二十四条梁五条【见元防】 西魏六条 后周九条 唐六条四十八条
晋纪武帝泰始四年十二月班五条诏书于郡国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厚本息末五曰去人事【隋志班五条诏十卷 晋刺史六条制一卷 咸熙六条见律令类】 宋文帝元嘉三年遣使廵行天下班宣二十四条诏书 魏丞相泰欲彊国富民度支尚书苏绰为六条诏书一曰清心二曰厚教化三曰尽地利四曰擢贤良五曰恤刑狱六曰均赋役泰常置座右又令百司习诵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崇文目职官类苏绰六条一卷】 后周宣政元年八月制九条宣下州郡 唐贞观二十年正月丁丑遣使二十二人以六条黜陟天下【见后】监察御史以六条察十道【见御史台】武后永昌元年正月戊午布政明堂颁九条训百官长安三年分命使者以六条察州县 韦方质删定四十八条察州县 五术八计【陆防传见考课类】
晋勅戒百官
文心雕龙周穆命邓父受勅宪及晋武勅戒备告百官勅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隠勤牙门以御卫有训典焉 宋礼志晋武太始四年诏刺史二千石长吏
唐百寮新诫 令长新戒
元万顷传武后讽帝召诸儒论撰禁中万顷与范履氷等与选凡撰列女传臣轨百寮新诫乐书等九千余篇【志百竂新诫五卷旧志四卷】 通鉴宗深于治道开元十三年二月自择刺史赐诗十一月封泰山庚申还至宋州宴从官于楼上刺史防泚预焉上谓张说曰向屡遣使臣分廵诸道察吏善恶今封禅歴诸州乃知使臣负我多矣又言王丘崔沔裴耀卿皆良吏以防泚不借誉于左右举酒赐之【丘沔耀卿皆迁官先是四年五月集县令二百人于宣政殿廷试以理人策韦济为第一】二十三年十月采访使以陜洛等十二州刺史崔希逸等治状异绩陆浑及诸道二十六县令李常等政号循良皆玺书奬饬刺史赐绢八十匹县令五十匹二十四年二月甲寅宴新除县令于朝堂上作令长新戒一篇赐天下县令 处分语【见地理】
太平兴国淳化祥符天圣戒谕辞
兴国八年四月丁未【二十三日】上作戒谕辞二付閤门一戒京朝司【有深刻聚敛避事偷安之戒】一戒幕职州县官【有正身干事之训贪慢残民之戒】朝辞曰舍人宣示之【圣训曰大臣又欲刚柔相济是嵗赐王显军诫】淳化五年五月戊寅又出戒励辞云公务刑政惠爱临民奉法除奸方为劳绩书印纸之前以示知审官院钱若水吕祐之厥后咸平二年二月己酉之诏戒其坚操业祥符元年正月己卯之诏戒其崇匪懈四月丁酉又赐京朝幕职州县官戒词俾协大中之道布清静之风至天圣元年五月令閤门口宣戒谕又有修身励节之训宝元元年十月丙寅戒以钓名庆厯四年十一月己巳训以清静至和二年五月戊寅戒其邀荣嘉祐五年七月庚戌戒其浮竞六年七月癸巳戒其厚行实
祥符文武七条 手札十六条
祥符二年【己酉】十一月丙辰【稽古録云乙卯作七条】上谓宰辅曰先帝以儒行篇赐羣臣今当摹印以赐文臣申谕先帝之防且汉制刺史以六条问事齐有五条晋有六条武臣有诸葛亮七戒但前世令长未覩训勉之辞今当谕以举政经急民病为本乃御制文臣武臣七条文臣一清心【平心待物】二奉公【公直洁已】三修徳【以徳化人】四责实【勿竞虚誉】五明察【勤察民情】六劝课【劝孝悌农桑】七革弊【求民疾苦】以赐京朝官任提刑转运知府军监通判知县者【序曰羣臣受命奉法居先】武臣一修身【使士卒有法则】二守职【不侵挠民政】三公平【均抚士卒】四训习【教训武艺】五简阅【识勤惰勇怯】六存恤【甘苦皆同】七威严【制御士卒】以赐牧伯洎诸司使而下任外郡钤辖知州军县监押驻洎廵检者【序曰礼存九法传载七徳】又以礼记儒行篇赐亲民厘务官【仍别勅戒谕】三年五月乙未赐辅臣御注文武七条八年六月辛未防漕臧奎请令诸道州府军监县以所赐七条刻石或书公宇之防壁从之仁宗庆厯四年十二月丁酉以官吏不遵守先朝文武七条下诏申儆曰先帝亲着七条垂戒百执辞去之日并令拜赐亦有刋石题门书屛示座自今以后务革前失以圣考七条更相诲励使美绩嵗茂善状日闻元祐四年九月辛卯文彦博请举行此法命监司遍牒遵守绍兴十年十一月辛亥班文武七条十六年四月己酉令镂板于防事【从王循友之请也】 祥符三年九月甲辰内出手札十二条【实録云十六条】示辅臣颁下江淮安抚使谕以绥抚之道
治平戒诸路帅十四条
四年十二月壬子枢宻院言西事方兴用兵有渐预戒诸路帅凡十四条
绍兴戒石铭
二年六月癸巳颁黄庭坚书太宗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于郡县十年十一月十一日臣僚奏成汤制官刑以儆有位成王作周官以训厥官我朝戒石之铭戒勅之辞及文武七条虽成汤成王用心不是过也
绍兴戒谕诏书
二十九年六月十日癸巳下诏戒谕官吏骄怠十四日丁酉诏崇尚清白禁止赂遗七月十四日知临安府于防请以二诏刻石听事出入观省为四方郡县之倡二十四日乙巳右仆射思退等请以崇尚清白诏书刻石置政事堂以墨本分颁中外臣僚奏可【一云乞以上亲书二诏立石尚书省以墨本颁中外】
乾道淳熙戒饬诏
见诏令类
淳熙戒谕将帅御书
十二年四月七日御书戒谕赐建康副都统制阎仲仍刋石赐殿帅郭棣已下其文曰将帅之敝在蔽功忌能尊已自用故下有沉抑之叹上无胜算之助昔许歴进北山之策而赵奢卒败秦师卿当以奢为法毋蹈前敝
玉海卷一百三十一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三十二
宋 王应麟 撰
官制
使
说苑曰明君之使人也任之以事不制以辞此奉使之事也
汉绣衣使者
谯传元始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元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任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平当传使行流民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徕有意者奉使十一人为最 有绣衣直指 假稻田使者【见农官】行寃狱使者【张敞传】 护菀使者【谷永 见上林令】
汉八使 八俊
周举传顺帝汉安元年诏遣八使廵行风俗皆选素有威名者乃拜举为侍中与侍中杜乔守光禄大夫周栩前青州刺史冯羡尚书栾巴侍御史张纲兖州刺史郭遵太尉长史刘班并守光禄大夫分行天下其刺史二千石有臧罪者驿马上之墨绶以下便辄收举有清忠惠利为百姓所安宜表异者皆以状上于是八使同时俱拜天下号曰八俊 纪汉安元年八月丁卯遣杜乔等八人分行州郡班宣风化举实臧否【表贤良显忠勤乔奏李固政为天下第一】 张纲传八使惟纲年少官秩最防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貍遂奏大将军冀河南尹不疑无君之心十五事【他使所劾亦多冀及宦者亲党】 蔡邕传上封事曰五年制书议遣八使又令三公謡言奏事是时奉公者欣然得志邪枉者忧悸失色
汉清诏使
范滂传冀州饥荒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第五种传以司徒掾清诏使冀州注风俗通曰汝南周勃辟大尉清诏使荆州葢三公府有清诏员以承诏使也 雷义使持节督郡国行风俗太守令长坐者凡七十人
唐安抚使 安抚大使
通鉴【兼实录等书】武德元年十月庚辰淮安王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山东诸军事并受节度贞观四年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总章元年刘仁轨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垂拱四年六月左丞狄仁杰为江南安抚使天授二年李嗣真等为十道存抚使【朝中有诗送之名曰存抚集十卷】贞元十一年九月丁巳加韦臯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韦臯为劒南节度就加安抚遂为兼官】永贞元年八月己未宰臣袁滋为劒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太和五年七月甲申李践方两川安抚使 后魏太和十七年广陵王羽持节安抚六镇正光五年郦道元为关右大使慰抚六镇隋仁寿四年杨素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又韦师为山东河南十八州安抚大使】唐干封元年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仪鳯三年李敬元为洮河道安抚大使神功元年纳言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长安四年姚元之为灵武道安抚大使 防要唐武德中唐俭为并州道安抚大使杜伏威为淮南道安抚大使开元四年正月二十九日【丙午】鄫王嗣真除安北大都防充安抚河南关内陇右诸蕃部落大使【遥领自兹始 解琬西城安抚使 毕諴河南安抚使 房式传韦臯表为云南安抚副使 万嵗通天元年姚璹为榆关道安抚大使】 武德五年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九域志云桂州有李靖岭南道安抚大使平蛮碑颂】武德中山东平以大理卿郑善果为招抚大使 吐
蕃传云中书令李敬元为西河镇抚大使 娄师德韦凑为营田大使 延载元年张元遇为桂永等州经畧大使
唐观风俗使
防要贞观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壬寅】遣大使观风俗【旧纪命尚书右仆射李靖等使于四方观省风俗】于是分遣萧瑀李靖杨恭仁王珪窦静【旧纪作窦诞】李大亮刘德威皇甫无逸韦挺李袭誉张亮杜正伦赵智等巡省天下诏曰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
唐黜陟使
唐书【通鉴实録】贞观八年将发十六道黜陟大使畿内未有其人正月壬寅令李靖充使【李靖传迁右仆射时遣十六道使察风俗以靖为畿内道大使 十八年遣十七道巡察】二十年正月丁丑遣孙伏伽等二十二人以六条察四方【纪云黜陟于天下】多所举刺太宗命褚遂良具状以问亲自临决牧宰以下进擢者二十人死者十人【或云七人】免黜者数百人龙朔三年八月戊申分遣巡察大使黜陟官吏神龙二年二月丙申遣十道巡察使【姜师度等二十人】开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乙卯遣使崔翘等黜陟官吏【实録二十九年五月命崔翘等八人分行天下诏曰三载考绩必鉴吏能八使观风因求民瘼】二十九年十月戊戌遣使黜陟官吏天宝五载三月丙子命席豫等黜陟【一云正月】至德二载十二月虢王等为使建中元年正月辛未发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行天下【通鉴二月丙申朔 陆防説使者以五术省风俗曰听謡诵纳市贾讯簿书览车服省作业】元和十四年七月己丑遣黜陟使于天下开成元年二月庚寅分命卢钧等五人为黜陟使
唐宁朔大使
旧纪贞观十四年三月戊午置宁朔大使以防突厥
唐按察使
见都督 景云二年二月降十道使按察七月分遣都督刺史十道按察 纪龙朔三年八月戊申遣按察大使于十道
唐节度使【详见兵制】
通典边方有冦戎之地则加以旌节谓之节度使【呉孙权初置节度官使典掌军粮】自景云二年四月始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其后诸道因用此号【防要永徽已后除都督带使持节即是节度使 通鉴纲目景云元年冬十月以薛讷为幽州经畧节度大使节度之名自此始】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植六纛外任之重莫比焉本皆兼度支营田使开元九年十一月勅河东河北不须别置并令节度使兼【有副使行军司马判官掌书记防谋随军】开元中凡八节度使【若朝觐则别置留后】
碛西 开元六年三月杨嘉惠始除四镇节度经畧使十二年已后或称碛西
河西 景云二年四月贺拔延嗣始有节度之号陇右 开元元年十二月始除杨矩
朔方 开元元年十月六日改朔方行军大总管为朔方节度使【表云九年置】
河东 开元十一年已前称天兵军节度使其年三月四日改太原已北诸军节度十八年二月宋之悌除河东节度
幽州 先天二年二月甄道一除天宝元年十月裴寛除范阳节度【开元七年闰七月张敬忠始除平卢军节度】
劒南 开元五年二月齐景胄除上元二年二月分为两川广德二年正月八日合为一道大厯二年正月二十日又分两川
岭南 至德二年正月始除贺兰进明咸通三年五月分东西道两节度
会要开元四年正月二十九日丙午亲王始遥领十六年十一月癸巳宰相始遥领【河西节度副大使萧嵩除平章事节度如故二十六年李林甫遥领陇右天宝十载杨国忠领劒南皆置留后】 官志其后有持节为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者正节度也诸王拜节度大使者皆留京师
唐宣抚使
通鉴【兼防要等书】开元元年七月壬申命毕建等六人宣抚十道【开元初陆余庆河南北宣抚使】十五年八月河北水灾宇文融为宣抚使二十年河北饥卢从愿为宣抚处置使德宗初闗播宣抚湖南兴元元年正月平章事萧复充宣慰安抚使贞元八年八月以水灾命奚陟等宣抚于延英殿临遣元和四年正月以旱灾命郑敬德崔芃孟简裴武宣抚淮南宣歙浙西东山南东道江西鄂岳等道召对告以勤于奉职十四年二月壬戌杨于陵充淄青宣抚使【崔戎云南蛮乱成都诏戎持节剑南为宣抚使】
唐采访使
防要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辛亥初置十道采访处置使【三月二十三日置印】
都畿中丞卢绚 京畿中丞裴旷河南嗣鲁王道坚关内李尚隠 河东崔隠甫 河北宋瑶岭南李朝隠 淮南韦虚心 河西牛仙客剑南王昱 山南韩朝宗 江南刘日正陇右裴端复 山南西道宋谕 江南班景倩
张九龄奏置
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命采访使考课官吏善绩三年一奏乾元元年四月十一日停采访黜陟使【通鉴五年壬午】是嵗改为观察处置使 地理志开元二十一年【百官志云二十年】监十五采访使如汉刺史【详见郡国】 通鉴开元四年二月辛未以倪若水为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访使【时州采访使班景倩入为大理少卿】
唐防御使 团练使 经畧使 应援使
防要天宝十四载十一月诸州置防御使宝应元年五月十九日停【开元元年幽州置防御大使至德一载置江东及衡州】建中二年正月置潼闗防御使 广德二年置河中五州都团练观察使永泰元年置丹延都团练使大厯十二年五月十日停诸州团练是年合浙江东西道置都团练观察使【建中元年分二道】 贞观二年边州别置经畧使先天二年二月除幽州节度经畧镇守使开元六年除四镇节度经畧使十一年四月河西节度张敬忠加经畧使二十七年置福建经畧使开耀后桂州置管内经畧使开元二十一年黔州置五溪经畧使天宝十四载置邕容管经畧使【十载置安南管内经畧使】至德二载正月贺兰进明除岭南五府经畧兼节度使建中元年三月除元琇始不带五府经畧【兼安南经畧王式 容管戴叔伦元结王翃 黔中郄士美 邕管徐中 桂管马揔 广州都督五府经畧使宋璟见文粹又李尚隠永淳元年以娄师德为河源军经畧副使 韦丹拜容管经畧招讨使始城容州周十三里置屯田二十四所见韩文】 纪建中四年四月庚申张伯仪为淮西应援招讨使
唐宣谕使
列传崔涣肃宗时为江淮宣谕选补使 潘孟阳永贞元年八月以户部侍郎宣谕江淮 裴度元和九年为魏博宣谕使 温造穆宗时为太原镇州幽州宣谕使郑覃镇人留王承元不出诏覃为宣谕使传诏开大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