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 - 第 171 页/共 284 页

汉衞尉 未央长乐衞尉 建章衞尉 衞官   表衞尉秦官掌宫门衞屯兵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是时中大夫必属衞尉】后元年复为衞尉【此周天官宫正之职掌王宫戒令纠禁统于太宰汉旧仪云衞尉寺在宫内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衞士于周垣下为区庐】衞尉高六年郦商【始为之书于表者四十一人王氏直不疑刘泽以同姓李广韩安国苏建张骞赵充国韦成金敞】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宫门衞士宫中徼循事【汉官曰员吏四十一人铫期为之帝与期门近出期顿首车前帝为之囘舆赵憙刘珍李通刘寛马防窦固周景 光武以太尉鲍昱兼 永元十五年和帝以太尉张禹兼留守北宫丁鸿行太尉兼衞尉屯南北宫 周之环衞有二宫伯掌士庶子汉光勲近之宫正掌官府之人民汉衞尉近之】 扬防箴重垠累垓以难不律维昔庶僚官得其人荷戈而聚中外以坚齐威怵愓宿衞不饬门非其人户废其职曹子摽劒遂成其诈二世妄宿败于望夷阎乐矫搜防者不谁尉臣司衞敢吿执维【张衡赋衞尉八屯警夜循昼植锻悬以戒不虞 栢梁诗周衞交防禁不时】表长乐建章甘泉衞尉皆掌其宫职畧同不常置注师古曰各随所掌之宫以名官【程不识为长乐衞尉 刘辟疆史丹许舜韦安世王窦甫鲁恭张奋魏霸赵孝马严韦彪王畅为之 李广为未央衞尉韦成亦为之 田蚡曰程李俱东西宫衞尉 永平中赵孝为长乐衞尉弟礼为御史中丞诏礼十日一就衞尉府 长乐户将见上】 纪宣帝元平元年十一月壬子皇太后归长乐宫长乐宫初置屯衞元康元年冬置建章衞尉【丙显金安上为之】 元帝初元三年六月罢甘泉建章宫衞 叔孙通衞官设兵张旗志 盖寛饶衞官不复私使司马 【文帝减衞卒】汉衞尉属官 公车令 大谁长 卫士令卫司马 卫旅贲令   表属官有公车司马衞士旅贲三令丞卫士三丞又诸屯衞司马二十二官皆属焉【衞尉有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来歴卫尉守丞乐闱】   公车司马令 表注汉官仪云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徴召皆总领之令秩六百石【冠一梁 周官也 儒林传有公车丞 汉未央甘泉长乐宫四面皆有公车司马门 宫垣之内兵衞所在司马主武事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 北阙公车所在周太仆掌复逆通遽令而属之司马公车令属之卫尉卫尉主宿卫居宫内可以必达其周人遗意欤】 志令一人六百石掌宫南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召诣公车者丞尉各一人【丞掌知非法尉主阙门兵禁戒非常】 张释之为公车令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释之追止毋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注如淳曰宫卫令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乗轺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 后虞延建武二十三年元正朝贺帝望而识延即日召拜公车令 李郃以公车司马令入为侍中【别集 张衡亦为之见崔子玉碑】周垂不畏强御 杜抚建初中为公车令【谢该亦为之】   卫林建安八年以议郎为公车司马令位随将大夫旧公车令与都官长史位从将大夫自林始【起居注】 樊英顺帝为设坛公车令导【张敞诣公车上书 魏管宁公车司马令 晋虞溥迁公车司马令】   大谁长令【附】五行志王褒故公车大谁卒注服防曰衞士之帅也着樊哙冠师古曰大谁者主问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谁也本以谁何称因用名官有大谁长令此卒者长所领士卒也应劭曰在司马殿门   卫士令【史记秦有卫令】 艺文志卫士令李忠赋二篇 志南宫卫士令一人六百石掌南宫卫士【汉官曰员吏九十五人卫士五百三十七人】北宫卫士令一人六百石掌北宫卫士【汉官曰员吏七十二人卫士四百七十一人 杨仁举孝亷明帝诏补北宫卫士令 谯瑛善説易为之 明帝幸长安欲严宿卫以朱晖为卫士令贾逵亦为之】丞各一人【前表三丞中兴省一人】 卫士长【昌邑王贺师古曰主卫之官 志王国有之】   志左右都各一人六百石【周礼司寤氏有夜士干寳注今都之属】主劒防士徼巡宫及天子有所收考【汉官曰右都员吏二十二人卫士四百一十六人左都员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丞各一人   卫 冯奉世前将军増举奉世以卫持节送大宛诸国客 后纪建初八年十二月遣卫李邑护送乌孙使者   卫司马 元纪卫司马谷吉注师古曰即卫尉八屯之卫司马【卫尉有八屯卫司马主卫士徼循宿卫毎面各二司马 臣瓉曰汉官有卫屯司马】盖寛饶为卫司马先是衞司马在部见卫尉拜谒常为卫官繇使寛饶案旧令遂揖衞尉卫官不复私使卫司马【详见卫士 冯逡功次迁长乐屯卫司马 厯志有长乐司马可 段防宗康居太子欲降汉遣卫司马逢迎 郑吉谷吉皆为之】 志宫掖门毎门司马一人比千石南宫南屯司马主平城门【员吏九人卫士百二人】宫门苍龙司马主东门【员吏六人卫士四十人】武司马【班固邓衍】主武门【员吏二人卫士三十八人】北屯司马主北门【员吏二人卫士三十八人】北宫朱爵司马主南掖门【员吏四人卫士百二十四人】东明司马主东门【员吏十三人卫士百八十人】朔平司马主北门【员吏五人衞士百十七人】凡七门【马援父仲官至武司马见东观记或者西京亦有之】 礼仪志衞司马   旅贲令【师古曰旅众也为奔走之任 周司马之属旅贲氏命士十有八人本周官也】 续志注中兴省   主簿【汉官仪卤簿篇衞尉驾四马主簿前车八乗】   汉大仆   表大仆秦官【周下大夫二人非秦官 应劭曰周穆王所置葢大御众仆之长中大夫也】掌舆马高帝元年夏侯婴【始为之凡二十六人】武帝后元二年并左将军【夏侯婴传为大仆自高元年至文八年注应劭曰如周大驭众仆之长然周亦有大仆正服位出入大命不専掌车马 公孙贺杜延年陈万年金赏孝文二年十一月诏省大仆马 元帝初元元年九月减大仆谷食焉 成帝建始二年秋减乗舆廏马赵谈参乗爰丝正色文帝骋六飞驰峻阪又揽辔諌相如谏猎 张敞谏忘车马之好】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车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汉官曰员吏七十人黄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防乗大仆御属车八十一乗 杨震祭肜伏恭韩棱朱浮杜乔宻黄琼任隗袁安冯鲂周景张酺】雄箴肃肃大仆车马是供锵锵和鸾驾彼时龙王   用三驱前禽是射仆夫执鞗载骍载骃我舆云安我马惟闲虽驰虽驱匪逸匪愆昔有淫羿驰骋忘归景公千驷而淫于齐牧于坰野诗人兴鲁仆臣司驾敢告执皂【冏命侍御仆从罔匪正人 立政虎贲趣马左右擕仆庶常吉士 晋训羣驺知礼诸御知义 仆臣正厥后克正见于周书思无邪思马斯臧形于鲁颂 以徳为车以乐为御 佩以制容銮以节涂行不变正驾不乱次 廐马秣粟民有饥色 髙文景节俭廐马百余匹 文帝车骑无所増益】 表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 志秩二千石中兴省太减秩千石以属长秋【蔡伦为长乐大仆注志二千石】   汉大仆属官 骑马令 未央廐令 考工令车府令 牧师菀令   表有两丞【张敞为太仆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   表属官有大廏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咸宣为廏丞】又车府路軨骑马骏马四令丞【武帝以严安为骑马令注主天子之骑马 传介子为骏马监 金日防拜马监】又龙马闲驹槖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古今注汉安七年七月置承华廏令秩六百石】又邉郡六牧师菀令各三丞又牧槖昆蹏令丞皆属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马为挏马初置路軨【武帝初廏马四十万匹衞霍出塞官私马十四万匹 冀北马生是不一姓马不足恃 周校人六廏成校 荘公新延廏春秋讥之太宗却走马 元帝减谷食马 详见监牧】未央廏令【上官桀为之】 志一人六百石主乗舆及廏中诸马【员吏七十人 延光中郑安世为长乐未央廏令与太仆来歴谏】长乐廏丞一人【员吏十五人】旧有六廏皆六百石令中兴省约但置一廏后置左骏令廏别主乗舆御马后或并省   考工令 表少府有考工室令丞【后属太仆】 志令一人六百石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属成则传执金吾入武库及主织绶诸杂工【员吏百九人】左右丞各一人【见少府】   车府令【秦赵高为之】 志一人六百石主乗舆诸车【员吏二十四人】丞一人【夏车正周巾车 礼仪志注皇后车府令设卤簿 呉良车府令徐匡钩隂就车 成帝升车不内顾疾言亲指 以徳为车 尘不出轨鸾以节歩】   牧师菀令 志主养马【汉官仪三十六所】分在河西六郡界中【陇西天水安定上郡北地西河】中兴皆省唯汉阳有流马菀以羽林郎监领【周牧师下士四人掌牧地 详见监牧】   中廏令【功臣表秘彭祖 黄图中廏皇后车马所在 吕强上疏中廏聚太仆之马】   廏司御【夏侯婴为沛廏司御】 廏将【沛公拜张良为廏将 王陵以廏将定东郡南阳】   汉廷尉 大理   表廷尉秦官掌刑辟【应劭曰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兵狱同制故称廷尉师古曰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端门东曰左执法廷尉之象 苏林曰汉仪注狱二十六所】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哀帝元夀二年复为大理表廷尉高帝五年义渠【始为之 凡五十八人 吴公张释之于定国彭宣朱愽何武孔光终于大理钟元 分寸尺丈引廷尉掌之 儿寛廷尉府尽用文法吏 汉之廷尉与丞相不相干孝文问一歳决狱几何丞相平以为责在廷尉 文子曰臯陶为大理 周司防之职 晋李离为大理 秦廷尉斯 说苑楚廷理 新序石奢为大理 吕氏春秋齐章为大理】王莽曰作士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平狱奏当所应凡郡国谳疑罪皆处当以报【汉官曰员吏百四十人 陈宠郭躬 郭氏廷尉七人 吴雄三世廷尉杨赐以世非法家固辞 臯吕于张】 扬防箴周轻其制秦繁其辜唐虞象刑天民是全纣作炮烙坠民于渊殷以刑颠秦以酷败狱臣司理敢吿执谒 崔骃箴邈矣臯陶翊唐作士如石之平如渊之清三槐九棘以贤以听理臣司律【孝文除诽谤去肉刑几致刑措 景帝后元年正月令治狱先寛 孝宣斋居决事 一成不变君子尽心明谨不留哀矜勿喜 三面执网之仁一夫向隅之念 制礼止刑】 礼志叔孙通所撰礼仪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师古曰即法官也】 艺文志法家出于理官   汉廷尉属官 廷平   表廷尉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以狱成告于大司防注正于周乡师之属今汉有正平承秦所置 武帝时何比干为正 张汤上意所便引正监掾史贤者议 宣帝闻黄霸持法平召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廷中称平史记表霸迁为廷尉监 廷尉监丙吉左监陈躬 朱博传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问廷尉监察也 刑法志云天下狱二千余】   【所 王朗奏西京蔽罪断刑者二十有六狱】 志正左监各一人注世祖省右而犹曰左【永初中陈忠迁廷尉正 郭躬陈琳钟繇钟皓不就 建武永平断狱少于成哀之间什八】   廷平 表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纪云四人】秩皆六百石【正监平谓之廷尉三官】 刑法志宣帝即位廷史路温舒上疏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上深愍焉诏曰吏用法巧文寖深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戮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其置廷平秩六百石员四人务平之以称朕意【纪地节三年十二月置】于是选于定国为廷尉求明察寛恕黄霸等为廷平季秋后请谳上幸宣室斋居决事狱刑号平郑昌上疏言明主躬垂明听虽不置廷平狱将自正若开后嗣不若删定律令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政衰听怠则廷平将招权而为乱首矣【马宫迁廷尉平 三辅决录何比干汉武时为右平】 志廷尉左平一人六百石掌平决诏狱【前书有左右监平世祖省右而犹曰左 舆服志法冠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 持法如权衡轻重不偏倚 平停疑法 晋志权北四星曰平罪之官星讃曰平星执法正于纪纲】   廷史 汉官廷史文学十六人二百石【路温舒守廷史于定国王禁补廷尉史 廷尉汤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本传云廷史谒居 周防为廷尉史 杜周为廷史】奏谳掾【廷尉汤以儿寛为掾又以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 奏曺掾【路温舒】书佐【薛宣】 志孝武以下置中都官狱二十六所各令   长名世祖中兴皆省唯廷尉及雒阳有诏狱【张説狱箴吏茍吹毛人安措足 或大或小时重时轻无以快志期乎得情明刑弼教降典折民 明啓刑书咸庶中正 君子明慎用刑】   汉大鸿胪 典客   表典客秦官【周大行人】掌诸侯归义蛮夷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史记无令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应劭曰郊庙行礼讃九賔鸿声胪之韦昭云以大礼陈序賔客 景纪中元二年令诸侯王列侯大鸿胪奏諡诔防史于景 追举最后官名非表设也】表典客髙五年薛欧【始为之 刘掲冯敬韩信为连敖注典客】大行令武建武元年光【始为之 王恢张骞李息】大鸿胪太初元年壶充国【始为之 田千秋广明韦贤萧望之育冯野王平当王嘉终于左咸前后凡三十四人律志权衡规矩凖防鸿胪掌之平均曲直齐一逺近】莽改大鸿胪曰典乐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周礼象胥干寳注曰今鸿胪】掌【同前表】郊庙行礼賛导诸王入朝典其礼仪及郡国上计皇子拜王赞授印绶及拜诸侯四方夷狄封者台下鸿胪召拜之【汉官曰员吏五十五人 包咸韦彪陈蕃纪窦固杜乔魏应来歴桓焉】 防箴人有才能寮有级差迁能授官各有攸宜鸿臣司爵敢告在隣【栢梁诗郡国吏功差次之 中庸九经朝聘以时厚徃而薄来以懐诸侯东京赋九賔重胪人列 史舜纪龙主賔客逺人至】汉鸿胪属官 治礼丞 治礼郎 译官令主客   表有丞【刘徳为之】 志丞一人比千石   表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初置郡国邸属少府中属中尉后属大鸿胪   行人令 表武帝大初元年更名大行令【史记景纪中元六年更命大行为行人 叔孙通传大行设九賔胪句臣瓉注掌九仪之制以賔诸侯 律志权衡规矩凖防职在大行 卒史功令通一蓺补之】 志大行令一人六百石主诸郎【员吏四十人】丞一人 治礼郎四十七人注汉官曰其四人四科五人二百石文学五人百石九人斗食六人佐六人学事十二人守学事东观书曰主斋祠傧赞九賔卢植曰大行郎亦如谒者兼举形貌【萧望之察防为治礼丞平当亦为之 公賔就故大行治礼 相西赤之防同习隰朋之进退 周司仪】   译官令【周舌人 周堪为之】 表典属国有九译令一人【地理志有译长属黄门】 志中兴省【班固建初中疏今乌桓就阙稽首译官】   别火令 表太初元年初置注如淳曰汉仪注别火狱令官主治改火之事 志中兴省   郡邸长丞 表注师古曰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志中兴省但令郎治郡邸【汉旧仪郡邸狱治天下郡国上计者 邸诸郡朝宿之舎】典属国【见属国类】 表秦官 志承秦有之别主四方夷狄朝贡侍子成帝时省并大鸿胪   主客 金敞弟岑为使主客注服防曰官名属鸿胪主胡客【周掌客命士六人 仲叔圉之任公西华之言】   大鸿胪文学【平当治礼丞功次补文学】 主簿【汉官仪卤簿篇鸿胪驾四马主簿 六典注】   汉宗正 宗伯 宗师   表宗正秦官【应劭曰周成王时彤伯入为宗正师古曰彤伯为宗伯不谓之宗正】掌亲属【周官诸子之职】平帝元始四年更为宗伯【宗正容更为宗伯】宗正髙后二年上邳侯刘郢客【始为之 郢客入京师受业 刘礼 辟疆清静德谨厚 更生忠直明经有行 元狩五年宗正刘受坐听请不具宗室论 河平元年刘顺坐使合阳侯举子免 刘武它交游不恶为宗正】莽并其官于秩宗 纪高帝七年二月置宗正官以序九族【三王世家宗正主宗室诸刘属籍】宣帝上属籍宗正就齐宗正府平帝元始五年正月诏曰惟宗室子皆髙祖子孙及吴顷楚元之后汉元至今十有余万人虽有王侯之属莫能相纠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二千石选有徳义者为宗师令考察不从教令者宗师因邮亭书言宗伯请以闻【晋灼曰宗伯宗正也晋汝南王亮为宗师】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逺近郡国歳因计上宗室名籍【胡广曰又嵗一治诸王世谱差序秩苐汉官曰员吏四十一人 两汉用皇族珍般平寛轶矩宠恺 周诸子掌戒令教法至于辨繋世辨昭穆则掌之以小史汉宗正徒掌属籍而教养之法未闻 汉兴至孝平诸侯王以百数唯河间献王卓尔不羣身端行治恵王良修献王之行为宗室仪表 宗室摈郤骨肉氷释中山之所悲同姓疏逺本根无庇更生之所刺 犬牙相错为盘石宗】 防箴巍巍帝尧钦亲九族礼有攸训属有攸籍【尧明徳亲九族 行苇忠厚 大宗维翰 修德以固宗子 中庸亲亲尊贤 周宗盟 宗正一星在帝坐东南】伯臣司宗   汉宗正属官 都司空令 内官长   表有丞【刘徳茂 通典汉用皇族】 志一人比千石 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如淳曰律司空主水及罪人贾谊曰输之司空编之徒官 梁丘贺为令伍被伪为左右都司空诏狱书 窦婴劾繋都司空 少府有左右司空】内官长丞   及诸公主家令门尉皆属焉志中兴省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 表初内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宗正【又见钱币】 史记景纪中六年四月置左右内官属大内【律志分寸尺丈引职在内官 眭孟传有内官长赐 东方朔内官有狱】 志公   主每主家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三百石【其余属吏】   【増减无常】   汉治粟内史 大农令 大司农   表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髙元年执盾襄始为之】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恵始为之 韩安国郑庄】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天汉元年桑羊始为之 本始二年魏相以河南守为之地节四年朱邑以北海守治行第一为之张敞与邑书曰掌周稷之业注司农主百谷 杨敞谷永彭宣萧咸孙寳终于尹咸表凡三十八人 毋将隆大司农钱自乗舆不以给共养共养劳赐壹出少府葢不以本藏给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费别公私示正路也】莽改曰羲和【平纪元始元年二月置羲和官秩二千石】后更为纳言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邉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汉官曰员吏百六十四人 牟融之循理郑众康成之儒学陈宠黄琼郑 礼大府注若今司农疏汉时司农主府藏故史游章云司农少府国之渊周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待邦用汉之司农是也郑氏注大府若汉司农非也】 防箴时惟大农爰司金谷什一而征为民作常帝王之盛咸在农殖东作不勅靡积靡仓农臣司均【丞相不知一嵗钱谷出入之数有司之贱不敢防人主侈心生矣 理财正辞 节以制度量入为出 生财有大道 稷为大官 少皥九农正舜后稷 食货志赞易称裒多益寡书云楙迁有无周有泉府之官】 张华箴在周之宣不防政首弃稷弗务不借千畆穑臣司农【栢梁诗陈粟万石扬以箕】   汉司农属官 太仓令 均输令 平凖令都内令 借田令 导官令 斡官 廪牺令騪粟都尉 市长   表治粟内史有两丞【朱邑举贤良为丞 桑羊耿夀昌王闳为中丞中丞管防计事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鐡事】 食货志元封元年桑羊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 平帝纪元始元年六月置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 卓茂莽置大司农六部丞茂为京部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六百石【部丞主帑藏】注古今注建初七年七月为大司农置丞一人秩千石别主帑藏则部丞应是而秩不同应劭汉官秩亦云二千石   表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凖都内借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太仓令【周廪人之职 王嘉吏居官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庾氏是也 淳于意为齐太仓长】律志量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 志一人六百石主   受郡国漕谷【汉官曰员吏九十九人】丞一人   均输令 表水衡亦有均输令丞【黄霸为河东均输长昭帝六年贤良愿罢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 志中兴省【王隆小学汉官篇曰调均报度输漕委输】   平凖令【赵广汉为之】 平凖书羊请置平凖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平物贾使相依凖 志一人六百石掌知物贾主练染作采色【汉官曰员吏百九十人 周质人】丞一人 纪灵帝熹平四年十月改平凖为中凖使宦者为令【唐六典注和帝改为中凖以宦者为令丞】   都内令【见钱币 尹翁归举亷迁都内令 田延年坐盗都内钱】   借田令【周甸师】 通典汉文初置东汉及魏阙【晋复置江左省宋元嘉又置本朝属太常】   导官令【唐史作防】 表属少府主择米【张汤治它囚导官谷永请省导官用度】志一人六百石主舂御米及作干糒【汉官曰员吏百十二人】丞   一人【导择也 邓后诏减导官珍丽之物又诏稻粱米不得导择 相如云导一茎六穗于庖 菲饮食白杵之利取小过 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粢食不凿昭其俭也 周舂人舂谷为米】   【人炊米为食其职事相成 彼疏斯粺诗人所刺 九章有粟米法】   斡官 表初斡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大司农【如淳曰所谓干盐铁也】三辅皆有职官长丞 志注郡国盐官铁官本属司农中兴皆属郡县【盐铁置官多在西北而东南不多见 太宰九两薮以富得民】廪牺令 表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师古曰廪主藏谷牺主养牲皆所以共祭祀 五凤元年韩延夀案校萧望之在冯翊时廪牺官钱放散百余万 谷永请减廪牺用度扶风有掌畜令 齐职仪云周牧人之职】 志大司农注又有廪牺令六   百石掌祭祀牺牲鴈骛之属【汉官曰丞一人三百石员吏四十人】中兴属河南尹 和纪永元十年九月庚戌复置廪牺官【董钧举明经迁廪牺令】礼仪志注郊仪先郊日未晡夕牲廪牺令跪曰请省牲举手曰腯大祝令绕牲举手曰充【周有牧人共之牛人养之充人系之展牲告牷若今夕牲硕腯则赞 奉牲以告民力普存 孔子为司职吏畜蕃息】 掖庭有牛官令   郡国诸仓农监【中兴省】都水六十五官丞【皆属焉】食货志大农置农官 志荥阳敖仓官中兴属河南尹   騪粟都尉 表武帝军官不常置【桑羊赵过杨敞为之 赵过奏平都令光为丞】 治粟都尉【韩信】 食货志元封元年桑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 续志注魏志曰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都尉六百石或四百石校尉比一千石司金都尉【附】 魏志韩暨为监治谒者旧时治作马排【为排以吹炭】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利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就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嵇喜有箴】   市长 表左冯翊有长安四市长丞京兆有长安市令丞【司马迁自序毋怿为汉市长 西京赋广开九市云云周制大胥今也惟尉 详见京辅类 周司市下大夫二人士二十八人统于司徒周市一夫】 志雒阳市长中兴属河南尹注汉官曰市长一人秩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明法补员吏三十六人又有檝櫂丞三百石【第五伦为督铸钱掾领长安市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 洛阳市长沐茂上疏请李云贬秩 礼仪志注旧典市长执鴈建安八年始令执雉 文选注陆机洛阳记曰洛阳凡三市金市马市洛阳县市 晋成公绥市长箴】   大司农史【萧望之李宫】 斗食属【薛宣】   汉少府   表少府秦官【章邯为之 周玉府内府犹秦汉少府也】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应劭曰名曰禁钱以给私养自别为藏少者小也师古曰大司农供军国之用少府以养天子】髙帝五年阳城延【始为之至宗伯鳯凡四十一人 蔡义薛宣陈咸萧望之梁丘贺后苍师丹许商召信臣 孝武时咸阳仅言山海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 毋将隆曰共养劳赐壹出少府 竟宁中召信臣为少府奏请上林离逺宫馆希幸御者勿复缮治共张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戯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泰半大官不时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数千万 元帝时少府钱十八万万初元元年四月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 列侯至饮酎少府省金正月朔朝防少府给璧】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寳货珍膳之属【汉官曰员吏三十四人小故称少府王者以租税为公用山泽陂池之税以供王之私用古皆作小府汉官仪曰田租刍藁以给经用山泽鱼盐市税少府以给私用 杜林杨赐丁鸿丁恭孔融】承秦凡山泽陂池之税名曰禁钱属少府世祖改属司农【周礼注汉法侯国有司农少府钱谷 谷入司农钱入少府】 雄箴实实少府奉养是供嗜不可不察欲不可不图未尝失之于约常失于奢府臣司共【栢梁诗乗舆御物主治之 文帝逸游之乐絶竒丽之赂塞后六年四月弛山泽减服御 明王奉养有节】莽改曰共工   汉少府属官 符节令【符玺郎】 太官令【丞】 尚食五尚 大官献丞 汤官令丞 乐府令若卢令 左弋令 织室令 黄门令 侍郎给事中 钩盾令 尚方令 御府令 掖   庭令 守宫令 上林令   表有六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世祖省五 谯为少府丞】   主簿【朱晖】   表属官有尚书符节大医大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十二官令丞【此凡十六官言十二误也左右司空分为二凡十七官】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长丞【胞与庖同】又上林十池监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七官令丞【此八官言七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   尚书【见后】   符节令【有丞】 志一人六百石为符节台率主符节事凡遣使掌授节尚符玺郎中四人【表无】旧二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符之半者【应劭汉官仪符节令千石位次御史中丞领尚符玺四人】符节令史二百石掌书【表无】 髙后纪八年太尉勃欲入北军襄平侯纪通尚符节廼令持节矫纳勃北军 霍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増秩二等注孟康曰汉初三玺天子之玺自佩行玺信玺在符节台【奏昌邑王自之符玺取节十六】严延年注应劭曰竹使符藏在符节台欲有所拜   召治书御史符节令发符下太尉胡广曰治书侍御史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眭孟蔡衍为符节令】 来歴符节令张敬诣鸿都门证太子无过 舆服志注符节令掌幡信金虎故位从大夫车有韬沂冠有两梁 崔子玉有箴符臣司节 周礼掌节典瑞注若今符玺郎【秦赵髙兼行符玺令 赵尧为符玺御史】   太医令【见前】   太官令【师古曰主膳食 周膳夫】 表太官七丞【东方朔传伏日赐从官肉大官丞不来】 志令一人六百石【殇纪注周官也秩千石】掌御饮食注【兼舆服志注】汉官曰员吏六十九人卫士三十八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汉制大官令秩千石丞四人【左甘汤官果】秩四百石不与志同【汉官仪丞四人郡孝防年五十光禄上名乃召拜皆秩四百石三嵗为令】又曰建元中尚书陈忠以为令史质堪上言大官宜着两梁尚书孟希奏太官职在鼎俎不列陛位不宜许臣伏惟太官令典掌王饔綂六清之饮列八珍之馔正百品之羞纳四方之贡明诏谨口实之御增崇其选侍御史主捕案太医令奉方药符节令掌幡信金虎故位从大夫车有韬沂冠有两梁博士秩卑以其先王之训故尊而异之令服大夫之冕由此言之两梁冠非必列于陛位也如堪言可行【光武时陈正为大官令葛龚为大官丞 孙程长乐大官丞王国】 纪景帝后二年四月诏不受献减太官宣帝本始四年正月诏歳不登令太官损膳省宰元帝初元元年八月令损膳【竟宁中少府召信臣奏罢不时之物】初元五年四月令大官毋日杀所具减半【谷永请减用度】光武建武十三年正月戊子诏曰徃年已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其令太官勿复受和帝时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临武长唐羌上书陈状帝下诏勅太官勿复受【羌谏曰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殇帝延平元年六月己未诏减大官导官尚方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邓后诏】邓后纪自非供陵庙稻粱米不得导择朝夕一肉饭而已旧太官汤官经用歳且二万万太后勅止省珍费自是裁数千万安帝永初五年二月丁卯省减太官口食顺帝永建四年五月壬辰诏太官减膳珍玩不御【封还桂阳大珠】桓帝永夀二年十一月置太官右监丞官【汉官仪秩比六百石】延熹元年使大官令得补二千石 列霍去病从军上为遣大官赍数十乗昌邑王诏大官趣其亡闗食监贡禹为諌大夫廪食大官鲍宣为諌大夫羙食大官李寻待诏黄门食大官衣御府张禹为太傅朝夕进食成帝遣大官致餐赵孝大官送供具 恵纪宦官尚食比郎中应劭注尚主也旧有五尚尚冠尚帐尚衣尚席尚食如淳曰主天子物曰尚主文书曰尚书又有尚符玺郎汉仪注省中有五尚而内官有诸尚【冯唐传文帝曰居代时尚食监髙袪言赵将李齐之贤条侯顾谓尚席取箸注顾氏按舆服杂事曰六尚尚席掌武帐帷防 宣帝舎长安尚冠里 郊祀志长安厨官 东观记永平五年秋御云台召尚席取卦具】 雄大官令箴时惟膳夫实司王饔祁祁庶羞口实是共【栢梁有大官令诗 六典周庖人外饔之任禹菲饮食 不贵异物 惟辟玉食 厚味腊毒 既醉以酒尔殽既将 穷海之错极陆之毛 味重九沸和兼芍药 奉养有节 文帝食不二味明帝食无兼珍 朱晖赐食 江革给醪膳】   大官献丞 陈汤西至长安求官得大官献食丞张勃举汤为茂才注苏林曰主贡献物【周官膳夫掌膳祭祀之致福及以挚见者 髙帝减献赋 文帝令郡国无来献景帝不受献减大官 光武不受异味】 平纪元始元年六月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主海税掌果实】 志大官左丞主饮食甘丞主膳具果丞主果各一人【荀绰云甘丞掌诸甘肥果丞别在外诸果菜茹 六典注桓帝时置四丞又有左右丞 晋大官令有果官】   汤官令丞【师古曰主饼饵 周人】 志世祖省汤官令置丞【邓后纪见上】汤官丞一人主酒【禹恶旨酒 沬土之诰賔筵之刺掊仲榼碎尧钟 五齐 九醖】导官令【见前】   乐府令 表乐府三丞 乐志武帝定郊祀之礼立乐府注师古曰始置【然恵帝二年已有乐府令夏侯寛】 纪宣帝本始四年正月诏乐府减乐人就农业元帝初元元年六月减乐府贠【竟宁中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戯】哀帝绥和二年六月省乐府【王吉言宜去角觝减乐府】 张放乐府音监景武注孟康曰监主乐人 乐志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文帝抑止丝竹晏衍之乐憎闻郑防幼眇之声光武耳不听郑衞之音 工师诵诗御瞽几声】 协律都尉【李延年】   若卢令 表注服防曰若卢诏狱也邓展曰旧洛阳两狱一名若卢如淳曰官名也藏兵器品令曰若卢郎中二十人主弩射汉仪注有若卢狱令主治库兵将相大臣师古曰如説是【左将军请召王商诣若卢诏狱孟康曰黄门北寺也 王吉补若卢右丞厐参坐法输作若卢】 和纪永元九年十二月己丑复置若卢狱官   考工室令 表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考工【臣瓒曰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 刘辅传共工狱苏林曰考工也工用高曾之规矩 田蚡请考工地益宅】   左弋令【师古曰左弋地名秦纪佐弋竭】 表太初元年更左弋为佽飞掌弋射有九丞两尉【汉仪注佽飞具矰缴射鳬雁给祭祀 神爵元年三月发佽飞射士诣金城初元二年三月罢少府佽飞外地 荆有兹非刺蛟取古勇力人以名官 周射鸟氏下士一人夏官之属】   居室令 表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世祖省】昆台五丞【灌夫繋居室 衞青尝从人至甘泉居室 李陵母系保宫 儒林传周庆丁姓待诏保宫】   织室令 表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三辅黄图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应劭曰主织作文绣郊庙之服五行志云奉宗庙衣服东织室令史张赦地节四年 贡禹言三工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谷永请止织室造作以助大农】 志世祖省织室令置丞【周典妇功典丝典枲 诵服之无斁之章知周所以兴诵休其织之章知周所以衷】   中书谒者【见后】   黄门令【史游勤心纳忠】 志一人六百石【董巴曰禁门曰黄闼以中人主之】宦者主省中诸宦者【贠吏十八人】丞从丞各一人【从丞主出入从】黄门画室玉堂署长各一人皆四百石黄绶各主中宫别处中黄门冗从仆射一人六百石居则宿衞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乗舆车 黄门倡【蓺文志车忠 礼旄人散乐注若今黄门倡 乐志黄门名倡丙彊景武之属】 倡监【东方朔传】 黄门驸马【苏武 初元二年三月罢黄门乗舆狗马 杨得意为狗监 李延年给事狗监中 黄门有书者画者】   给事黄门【刘向为郎中给事黄门 扬雄】 志给事黄门侍郎六百石无贠掌侍从左右【孔放李息卓茂】注汉旧仪黄门郎属黄门令日暮入对青琐门拜名曰夕郎宫阁簿青琐门在南宫献帝起居注帝初即位初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贠各六人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书事改给事黄门侍郎为侍中侍郎去给事黄门之号旋复故【或云秦有黄门侍郎汉因之给事于黄闼之内 李寻马钜隂兴景国荀悦董遇为黄门侍郎 梁丘临刘歆冯参班樨为黄门郎 梁丘贺李寻待诏黄门】   给事中 表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魏相为御史大夫白去副封诏给事中 萧望之选宗室明经达学散骑諌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又诏望之给事中 韦贤匡衡尹咸炔钦皆以博士 孔霸平当张禹龚胜谷永金敞金钦梁丘贺杜延年终军东方蔡义夏侯胜丙吉师丹辛庆忌张猛蔡千秋桓谭郑众】 志闗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坐   钩盾令 表五丞两尉注师古曰主近苑囿【京房有钩盾令徐立 华峤书桓典为钩盾令 昭纪耕钩盾弄田注宦者近舎 成纪未央宫钩盾中 蓺文志钩盾冗从李歩昌 陈咸为少府少府多寳物咸皆钩校官属及诸中宫黄门钩盾掖庭官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东京赋竒木珍果钩盾所职】 志令一人六百石【宦者】典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汉官曰吏从官四十人贠吏四十八人】丞一人三百石【宦者】苑中丞【主苑中离宫】果丞【主果园】鸿池丞【池名在雒阳东二十里】南园丞【在雒水南】各一人二百石【桓帝又置显汤苑丞】濯龙监【园名近北宫 应劭汉官秩曰秩六百石】直里监【园名在雒阳城西南角】各一人四百石【茂陵中书钩盾宦者近舎兵噐所造五行志勾盾禁中 宦者传郑众位钩盾令 灵帝使钩盾令宋典缮修南宫玉堂】   尚方令 表注师古曰主作禁器物【汉官仪掌工作刀剑诸物及刻玉为器 郊祀志张敞上疏愿斥逺方士游心帝王之术后尚方待诏皆罢 刘更生典尚方铸作事注尚方若今中尚署 王吉言宜省尚方明示天下以俭师古曰主巧作 韩延夀铸刀剑钩镡放效尚方 哀帝绥和二年即位罢尚方御府技巧靡丽之物 谷永请止尚方造作以助司农 文帝衣绨履革器亡雕文绨衣不敝木器无文除雕琢之巧】 志令一人六百石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汉官曰员吏十二人】丞一人【六典注后分左右】章和以下中官稍广加尝药大官御者钩盾尚方考工别作监皆六百石宦者为之转为兼副或省【六典注蔡伦和帝时为尚方令作秘剑皆有龙泉太阿之目伦器械精密为后世法 古今注尚方故事有司南记里车法 樊凖请大官尚方考工减无事之物吕强上疏曰中尚方敛诸郡之寳】 崔寔尚方令箴煌煌尚方古之王   府九贡是钟百珍是聚【毋作淫巧以荡上心】   御府令【秦官始皇三十六年使御府视璧】 表师古曰主天子衣服【霍光中御府令高昌 太仓公传齐中御府长信 谷永请减大官导官中御府均官用度 详见府库 景帝后二年四月诏曰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 志一人六百石【宦者】典作中衣服及补浣之属【贠吏七人】丞织室丞各一人【宦者】注汉官曰右丞一人【邓后纪御府尚方织室锦绣氷素绮縠之物皆絶不作 吕强上疏中御府积天下之缯 光武身衣大练色无重防明帝身御浣衣】   掖庭令 表太初元年更永巷为掖庭掖庭八丞宦者七丞【应劭曰掖庭宫人之官宦者为之永巷有仆射掖庭有狱令丞牛官令 列女周宣姜后待罪永巷 许后掖庭户卫】 志掖庭令一人六百石宦者【世祖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省宦者令】掌后宫【汉官曰吏从官百六十七人待诏五人贠吏十人】左右丞暴室丞各一人永巷令一人六百石【贠吏六人吏从官三十四人】丞一人【应劭曰暴室宫人狱也一作薄室 有啬夫】   内者令 志一人六百石掌中布张诸衣物【贠吏十九人】左右丞各一人【孝宣纪作内谒者令注丁孚汉官云令秩千石 武帝后元二年治狱使者内者令郭穰 哀帝置酒未央宫内者令为傅太后张幄坐于太皇太后坐旁】   守宫令 志一人六百石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汉官曰贠吏六十九人】丞一人【汉官曰外官丞二百石公府吏府也】 桓纪永夀三年六月初以小黄门为守宫令【灵帝熹平四年六月遣守宫令穿渠兴利 荀彧永汉元年举孝防拜守宫令】   中藏府令 志一人六百石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贠吏十三人吏从官六人】丞一人【五行志中藏府承禄舎 贱货而贵徳 财散则民聚 捐金于山沈珠于渊 光武手不持珠玉之玩】   上林苑令【周礼地官囿人中士四人】 表水衡属官有上林令丞【表不言秩志六百石初隷少府元鼎置水衡乃以属之东都并职复少府】水衡有甘泉上林长【四丞】少府有上林中十池监【师古曰黄图上林中池上籞五所此云十池监未详其数 建元三年开上林苑 霍光安池监赏】 志上林苑令一人六百石主苑中禽兽颇有民居皆主之捕得兽送太官【汉官曰贠吏五十八人桓帝又置鸿徳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