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稗类钞 - 第 384 页/共 432 页
汪守和言动遵古礼乐平汪宗伯守和性谨,言动悉遵礼法,每食必置菜羹于坐隅,以祭先代,始为饮食之人揖,然后坐。
商景霨不泄禁中事太医院院判商景霨,山阴人,文毅公十世孙.工医学,多奇效。性直戆,抚诸弱弟甚友睦,所蓄医金尽为弟用,不较也。供奉大内数十年,不泄禁中事,有询之者,惟曰「圣躬万安」而已。有某太医性便佞,好与藩邸交接,立劾罢之,曰:「是人心术不纯,不可侍上左右。」仁宗嘉之,即赏加五品衔以示优宠。
宣宗谨小慎微嘉庆庚辰七月二十五日,军机大臣拟遗诏,中有「高宗降生避暑山庄」之语.越月余,宣宗检读实录,始知高宗实于康熙辛卯八月十三日诞生于雍和宫邸,而《高宗御制诗》凡言降生雍和宫者,三见集中,因传旨诘问。枢臣回奏称:「《仁宗御制诗》初集第十四卷、第六卷诗注,均载纯皇帝以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上责其巧辨,谕云:「朕恭绎皇考诗内语意,系泛言山庄为都福之庭,并无诞降山庄之句,当日拟注臣工误会诗意,且皇祖诗集久经颁行,不得诿为未读.」遂降旨,托津、戴均元退出军机,与卢荫溥、文孚均镌级有差。时宣宗临御甫匝月,盖谨小慎微,迩言必察,殆睿性天成也。
汤文端自咎失时萧山汤文端公金钊,每遇奏事日前一夕,宿澄怀园,必静数更筹,频问晷刻,偶假寐,辄戄然起坐,自咎失时.某章京虑诗已经御览仪征阮文达公元以云贵总督拜体仁阁大学士,入军机,尝奉派充阅卷大臣。某年,偶见一卷甚佳,而诗末句仅四字,漏写所押之韵,文达曰:「此必用某韵无疑。」取军机章京某之笔拟为补填,某曰:「中堂勿尔!安知此卷不先经御览乎?」文达悟,掷笔,以原卷进.迨召见诸阅卷者,即问曰:「诗有书四字者,见之乎?」对曰:「见之。」复问曰:「取否?」对曰:「未取。」乃复及他语.既退,文达揖某曰:「非子,吾此时已交刑部矣。」 「 凡阅卷,须写取不取及名次黄签,故必由阅卷之军机大臣带章京一人进内供役。」
曹文正谨慎曹文正公振镛在官日,每奏事,手捧黄匣,必高于顶。屡典春官,终日危坐堂皇,尽心衡校。朝房待漏,坐而假寐,默诵经书,数十年如一日。
于次棠重视名器于次棠中丞荫霖崇朴实,重理学.任皖藩时,与巡抚福少农中丞润积不相能,抚署戈什哈皆有翎顶奖札,每见客时,侍立者皆煌煌然,于以名器所系,面斥之。
沈文肃拘绳尺侯官沈文肃公葆桢综理微密,晚年尤拘绳尺,即拆松沪铁路事而言,宜世人之诮其迂谨也。督两江时,适英人创淤沪铁路成,文肃承朝命,以巨金购得,或劝仍置原处以便途人,文肃怫然,决意拆之。
朝仪以醇王而肃德宗夙恨近支宗室不求学,日肆游惰,常戒勉醇王留意政治,故每值经筵听讲时,王常侍侧。王颇正直,惟懦弱不能断,且口稍吃,语言不甚晰,然遇事必循轨范,拘于小节。
王初入军机时,对于庆王世续颇恭谨,朝仪亦因以整肃.先是,上未升殿时,王公大臣皆先集朝房,人声喧杂.朝房仅有破棹椅,无褥垫.洎王至,则各依顺序而入内。时上未至,王即鹄立屏气以待,余则非至口号传出不整肃. 「 口号者,即上将入坐,先有内监以口吹哨也。」 上有祭事,各城皆开正门,护从王公候上过,亦随之而出,王则必由偏门.其读书贵冑学堂时,策骑往来,固无护卫也。及宣统帝立,奉隆裕后懿旨,为监国摄政王。
王蕴斋夫人迂谨两淮草堰场大使王蕴斋之夫人,性拘执,以为夫妇相见如宾之盛,不可使古人专美,遂与其夫旦夕相与,如外宾酬酢。既生二子,即以男女居室为至秽而又足戕生也,年三十,即与夫分室居。晨起,子妇侍栉沐,妆竟,至中堂,俟夫盥洗,分庭坐,子若妇侍两侧,俟仆媪进茗,进早餐对食讫,率子若妇送其夫出前厅治事,及中门而返。薄暮,夫事竣而入,则率子若妇迎于庭,复偶坐,几设灯二,进茗,子若妇侍如故,相慰劳,进晚餐,餐毕论家事,约二鼓,语夫曰:「昼治公,劳矣,宜早将息。」夫必曰:「时未晏,可略谈。」少选,亲执灯,送夫至寝室,稍坐,夫起,送之归寝,子若妇均随侍焉,乃训以家事。久之,令子若妇去而后卧,常年如一日。夫苦之,遂以同室居、置少妾、吸鸦片三事请,听择其一,乃仅许以吸鸦片焉。
其子与妇亦异室居,监之严,以为男女配偶,为宗嗣计,既得子而仍同室居,男有碍于学,女有碍于工,不可也。会冢妇归宁,子同舟往,因而复孕。迨产,始知之,乃盛怒赴产室,斥妇为儇。妇恚,自经死。未几,次子送妇归省,舟次亦怀姙,将弥月,其夫先密函告其母家,设辞迎之归,始无事。
《清稗类钞》植物类
植物之类别
植物为有机物之一,与动物同称为生物,其体由细胞构成,摄取无机物以为营养。高等者有根、茎、叶之别,下等者略如下等动物,不能显分。种类甚繁,在全世界上总数,殆有四十万种以上。我国土地广大,北近寒带,南近热带,所产植物之已有定名者,专就《本草纲目》、《羣芳谱》、《植物名实图考》等书考之,则仅数千种耳。
其分类有人为分类、自然分类二法。最普通者为自然分类法,其概要如下,大别之有二,曰显花植物,曰隐花植物。显花植物有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之别。被子植物中更分为二,即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是也。隐花植物有羊齿植物、藓苔植物、菌藻植物、原生植物之别。人为分类法者,仅就植物雌雄蕊之数目及位置为分类之标准,而不研究其全体,在今日已不适用矣。
植物之应用
凡植物之为人所需用者,皆为有用之植物,人常栽培之,谓之栽培植物。由其功用而分为数类,如食料植物、饲畜植物、工用植物、药品植物、观赏植物是也。今分别而约举之,如稻、麦、豆、菜、果、茶叶,即为食料植物,而其残余即为饲畜植物;草、麻、蓝、漆树,即为工用植物;当归、黄连、生地、罂粟,即为药品植物;梅、兰、桃、杏、荷、菊,即为观赏植物是也。
植物出产地之概略
国境兼包海陆,形势复杂,气温土性各有不同,是以植物之种类繁多,其著者如次。
稻为江、粤两域主产品,淮域及辽河下游亦有之。麦则全国皆有,河域最多。惟近海皆大麦、小麦,内陆多青稞麦。豆则江、河两域皆宜,汉域最多,辽域之产尤富。至若河域小豆,江域蚕豆,亦称大宗。梁、粟以东三省及黄河流域为多,玉蜀黍以本部西南为多,甘薯以闽、粤二域为多,芝麻以洞庭湖南北为多,芸薹以粤域为多,甘蔗以闽、粤二域为多,芦粟以江淮两域为多,崇明尤佳。
果品在河域多梨、枣、桃、杏、山楂、石榴、苹果、葡萄,江域多桃、李、枇杷、杨梅、葧荠、菱、藕,粤域多橄榄、橘、柚、香蕉、荔枝、桂圆、椰子、波罗蜜及各种香料。
茶为南条山脉特产,苗岭而外,无地不有,东部尤盛。北条之皖山,亦宜种植。如浙域之龙井,闽域之乌龙,岷域之毛尖,粤域之花香球,洞庭域之安化、桃源,「以地为名之茶叶。」太湖域之碧螺春,以及皖山之珠兰、香片等,皆名噪于世。
烟草以黄河上游、长江中流及辽、粤各域为多。
药材产于邱陵山岳者甚多,而长白、太行之参,最称珍品。江苏青浦近发见一种土参,人亦珍之。
森林之著称者六区,兴安、长白诸山绵亘千里,皆数千年古物,嫩域多松、枞,松花域多松、椵、楸,绥芬域多松、柞、杨,图们域多松,鸭绿域多红松、杉松,辽域多栗阳松。统计之,则松、榆、楸、杨、椵、柞、桦七种,均有用之材,而松为主产,桦为特产。松岭、阴山之交,参天巨木,弥望皆是,松、杉最多。秦岭、巴山一带,绵亘于渭南、汉北者,称南山老林,绵亘于汉南、江北者,称巴山老林。后因匪徒易匿,斩木制菌,老林遂童。然孑遗树木,在河域尚属不少。南条除苗岭局部外,均多森林,如西端及苗岭、乌蒙、武陵多杉、樟、桐、漆,猺山结露多樟、桂、花梨、紫檀,五岭袁山、杉岭、黄山多松、杉、榉、柟,大姆、仙霞多竹,闽、粤斜面多榕,杉则东西数千里随处见之。西康山谷多松、杉、樟、桐老林,西蒙山谷多松、桦、榆、柞老林。
棉以长江两岸为多,辽、汶等域亦有之。麻以江、闽、粤三域为多,蓝以粤域为多。竹多在南条一带,有长大之孟宗竹,坚硬之猫儿竹,紫黑之乌竹,花纹之斑竹。自五岭干脉以东,大抵修茂,赣人用以造纸,产额颇钜。桑为饲蚕要品,凡宜稻之处,无不宜桑,故江、粤两域最茂,太湖域尤佳,塔里木河上游亦称桑区,近年河、辽各域又多仿种。柞,松岭、千山、太山、伏牛、大别诸脉多产之,可饲野蚕。漆,丘陵地皆产之,而以太行高原、汉水上游及黄山一带为着。樟、桐均以南条为多,闽域之樟尤着。天山亦多胡桐。综计以上适用树木,多在南条山脉一带,其利源之钜,几与长江相埒,故此一岭一川,实我国富力之基本也。
宁古塔植物
宁古塔有粟,有稗子,有铃铛麦,有大麦,有小麦,有荞麦,瓜、茄、菜、豆随所种而获,霜迟则皆登于俎矣。丝瓜、扁豆较难熟,熟亦不能得子。有曰撇兰者,结实甚巨,重量可斤余,甘腴胜长安种。有莲子,有松子,有榛子。有酸梨大如栗,贮之木罂,令其烂,斯啜焉。有瓯李子,色赤而涩。有麇子,其末如猴头。有藦姑,有黄菌,有山查子。
孔林植物
曲阜物产,其特异者,有蓍草,产于孔林。既凋复青。茎有八棱,象八卦;叶有五出,象五行。以一丛五十茎者为贵,然不可得,以采者众也。有芝,或黄或红或紫,绚若文锦。盖林中多古木,芝多蒸蕴而出。山药坚细长嫩,形如地黄,以入药,胜河南怀庆所产者。楷树文理坚细,或削为杖,或制为棋枰,或刳其节为饮器。其叶初生时,采制如焙茶法,清香可以烹瀹。文草细而蔓生,冬夏不凋,深秋结实,具五色五味。
河南植物
河南最著名之产物,为牡丹花与野百合二种。牡丹有紫、黄、红、白、绿数色,绿、白者尤香。此外,桃、杏、李、樱、梅、梨、枣、柿,多而且贱,每斤仅售钱十数文。
新疆植物
新疆阿克苏、三个泉、玛纳斯、西湖等处产米,天山以北之麦、豆诸粮,皆足供本省之食,吐鲁番、莎车、温宿、疏勒、和阗之棉,除供本省需要外,其岁输俄境者,得值银百余万两。
河套植物
河套果树皆不结实,而榆,杨,柳最繁殖,红柳尤丛生遍野。套人每折其枝干,以为羊圈,苫屋亦用之,细枝则编为筐篓,用途之广,无异南方之用竹也。又有所谓( 只)箕者,亦丛生草类也,茎干挺出,性坚韧,可制为草帽及蚊扇,扫帚诸物。二者皆取之不尽。
谷类则豆、麦、高梁皆宜,近水可种稻,高处则种小麦、黄米、胡麻、马铃薯等,每亩可获六七斗以上。斗量最大,大于口内十加九也。小麦、胡床为寒地特产,口外皆莳之。小麦三月下种,历四月,即成熟,粒瘦细。胡麻为油类,山、陕北部燃灯皆用之,价廉与豆油同,能抵制石油,使之不得内输。
青海植物
青海森林不多,而松、柏、桦、榆、杨、椿、橡与苏木皆全,大者可合围,槎枿枝条,亦樵苏之所赖。柏子为食料,橡实、苏木为染料。然巨材虽美,万牛不能运,无巨流可放,不能供内地资取也。百草多者如大黄,深谷中遍有之。红花,以紫色为最上,浸一枝于杯水,有红丝一缕下注,瞬息水作淡红色,此为野种。或移植圃中翌年即变为红色矣。花纤碎,不可辨,小鸟常啄食之,求之颇难。枸杞盛产于巴延河两岸,地淤水肥,灌溉不假人力,土人撷之以供客。有鸡头参,有琵琶参,皆以形得名。初出土时,味甜,色似姜。有草焉,花色紫,瓣长贴地,道过者必摘之,曰可治目睛昏翳之症,而不能举其名。其余草参甚多,山坡间掘之即得,挖参者谓往往得何首乌也。
青海有瓜,曰冰萨尔,色味均如黄瓜,而圆如西瓜,生熟皆可食,盖即黄瓜变种也。有必克腾者,根如仙人掌,叶如莴苣,有移种于内地者。柏子晒干,用胜茴香。藦菇、黄菌,山坡、平陆触处皆是,味极佳,以其多,贱之如草,反不如蔬菜之可贵,川商携入内地,则皆获重价。果有李有枣,枣有酒气,土人摘李、枣贮之木桶,令其烂而制酒,分甜酸二种。葡萄种不如新疆所产,盖其枝叶乱如荆棘也。
西藏植物
西藏植物,药品为多,而红花、青果、蔻仁、枣等,则尤著名。他如干布产麝香,巴塘产牛膝、儿茶,巴塘、江卡产紫草、芦菔,巴塘、德荣产花椒,巴塘、河口产桑皮,里塘产羌活,乍了产雪蓰花、雪猴子,德格、乍了产人参果、茜草,巴塘、乍了产木瓜,里塘、甘孜产大黄,登科产雄黄,里塘、德格产冬虫夏草,巴塘、盐井产杏仁、桃仁,德格、稻城产贝母,桑昂、杂瑜产黄连,里塘、火竹卡产老鹳草。
延吉农产物
延吉农产物,以高梁、谷子、黄豆、玉蜀黍为大宗,小豆、青豆、黑豆、绿豆次之,黍、稷、麻、棉、芝麻、瓜子、麻子、烟叶等又次之。
京师米
自创设漕运以来,国家岁糜千万之款,设官置局,辗转兑运,输入京仓,以为天庾正供,京曹禄俸,皆仰给于此。而按之事实,有大相径庭者。京师大家,向以紫色米为上,不食白粇,惟南人在京者,始购食白米。是以百官领俸,米券入手,辄以贱价售之米肆,而别籴肆米以给用,固由习尚相殊,亦以京仓花户巧于弄法。领官米者,水土搀和,必使之不中食。而米肆所售,实高出官米数倍,故凡得券者,大率不愿自领,米肆遂得与花户辈操其奇赢。惟光绪甲辰、乙巳间,桂春为仓场侍郎,京官俸米皆可食,一时颂之。
京师人之喜食紫色米也,损米至钜。盖紫色米者,皆各仓陈腐变色之米,上层蒸成紫色,下层已成灰末。以南中上白之米,转运艰难,必俟灰其半而后食之,宜京师粮储之常虞不足也。庚寅以前,在京南人皆食粮米,「俗呼津米。」此米乃李文忠公所部淮军,在天津西北隅新农镇开辟屯田之所出。庚寅,顺天大水,文忠奏请平籴,专运芜湖、常熟、无锡米以继之,自是而遂成常供,京人呼为包米。庚子之变,仓米皆为日本人搜罗一空,京津一带不忧乏食者,究其原,未始非文忠之赐也。
米价之涨落
康熙丁亥,江苏苏、松、常、镇四府大旱,米价初仅每升七文,是时竟涨至二十四文。戊子大水,己丑复大水,米价虽较前稍落,而每升亦不过十六七文。雍正、干隆间,米价每升十余文。乙亥,虫荒,四府相同,涨至三十五六文,饿死者无算。其后连岁丰稔,价渐复旧,每升亦仅十四五文,为常价也。至乙巳,大旱,则每升至五十六七文。自此以后,不论荒熟,总以二十七八文至三十四五文之间为常价。然光绪末年,则贵至八九十文矣。又不独此四府也,且更有较昂者。
同治季年,回、粤、捻余氛出没于云、贵、甘、陕边界,官兵云集,以地僻,转运非易,米价腾贵,银价顿低。每银一两,仅买米一升,麻、豆、粟、麦、秣梁虽以次递减,然按之平时,尚多数十倍也。